国家开放高校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填空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391)通过整理的国家开放高校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填空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391)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
国家开放高校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填空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391) 盗传必究 填空 1.我国古代文体按语言形式可以分为三类,名称是散文 、韵文、骈文。
2.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段太尉逸事状》属于传状类;《柳子厚墓志铭》属于碑志类。
3.史传的体裁主要有编年体、纪传体 、纪事本末体。
4.系统而全面论述文体的著述是刘勰撰写的《文心雕龙》。
5.律诗不论七律还是五律,都由八句组成,分为四联,各联的名称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6.诗律中的“对”是指同一联出句与对句的平仄相反;“粘”是指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一、二个字的平仄相同 7.律诗的对仗是指两句话在结构、意义上两两相对;工对是指用同一小类的名词或形容词对仗;借对是指不用字在句中的意义对仗,借用该字其他意义或与该字同音字的意义对仗 8.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主要有释词、通句、疏释全章大义、评说。
9.系统而全面论述文体的著述是刘勰撰写的《文心雕龙》。
10.骈文的特点主要有讲究骈偶与四六、讲究平仄、讲究用典 11.诗律的基本内容是句数的规定、押韵的要求、平仄的格式、对仗的规定 12.标点古书的一般原则是:必需符合原文文意、必需符合当时的语言实际、必需符合当时社会生活的实际 13.七律对仗的基本要求是颔联、颈联要对仗要对仗;特殊是颈联;除首尾两联外务必要对仗;排律对仗的基本要求是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必需对仗 14.在上古汉语中,表示自我称呼的第一人称代词有“余、吾、予、我、朕”等。
15.“诸”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有多种,其中的一种状况是它可以做之于的合音词,如“公伐诸鄢”。
16.古代汉语中的介词一般是由动词转化而来的,它们常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面,组成介宾词组,充当状语或补语,表示时间、处所、目的、方式、对象等。
17.我国古书注解源远流长,有多种注释体例:以训解文献词句为主的体例是传注体;既释又兼释注文的注解体例是义疏体;汇合众说的体例是集解体 18.古人用来断句的符号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一句话读完了,在字旁添加符号标注,叫作句;一种是一句话没有读完,但读时有个语气上的停顿,然后在字下加注符号,叫作读 19. 开创我国文体分类先河的是曹丕,他把文体分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系统而全面论述文体的著述是南朝齐梁时代刘勰撰写的《文心雕龙》,对各种文体的源流和特点都进行了特地的探讨;此后,出现了我国第一部按文体分类的古代诗文选集《昭明文选》。
20.古文今译的两大类型中,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是直译;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是意译。初做今译练习,一般应直译,切不开随意乱译。
21.奏议这种文体先秦就已经出现,起初叫作书。后来依据内容又可分为四种,即章、奏、表 、议。此外还有疏、封事和 割子,是奏议的附类。
22.《史记》的注本很多,通行的是“三家注”本,即南朝宋裴驷的《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引》,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
23.传状类的传是指传记,状是指行状,后者又称_行述、行略、事略。
24.五律平仄的基本格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5. 古代散文主要的类型有史传文、论说文、杂记文、应用文。
26. 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岳阳楼记》属于杂记类;《欧阳生哀辞》属于哀祭类。
27. 骈文的特点主要有讲究骈偶与四六、讲究平仄、讲究用典。
28. 古文标点错误的类型主要有断句错误、运用标点符号错误。
29. 古人所说的句读和今日所说的标点的区分是古人所说的“句”不等于今日的句号、古代没有冒号等标点符号。
30. 无律平仄的基本格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1. 律诗的对仗是指两句话在结构、意义上两两相对;工对是指用同一小类的名词或形容词对仗;不用字在句中的意义对仗;借对是指借用该字其他意义或与该字同音字的意义对仗。
32.开我国文体探讨先河的是曹丕。他把文体分为四类,即奏议、书论、铭诔、诗赋 33.论辩类,正面阐述自己观点的叫论;批驳别人论点的叫辨。古代论辩文,常在文章标题中运用论、说、议、辨、驳、难、解、释、考、原。
34.序跋和赠序是两类不同的文体。书序放在书前的叫序,放在书后的叫跋,又叫后序。赠序是由古代赠言演化来的,到唐代才正式形成一种文体。
35.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岳阳楼记》属于杂记一类;《欧阳生哀辞》属于哀祭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