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安徽农业科学。Jc ̄mal Anhui A .Sci.2008。36(4):1622—1623 责任编辑庆珞责任校对马君叶 我国农业投资效益分析研究方法综述 赵晓晖,尉京红 (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河北保定所loeo) 摘要对农业投资效益的研究意义、农业投资效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国内主要农业投资效益的方法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农业投资;农业投资效益;效益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F30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O08)04—01622—0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长期以来,农业是我国经济发 展的重点之一,其领域投资少、效益低,不但制约了农业发 1996年的农业投资为基本数据,结合农业等其他部门的统计 资料,编制了投入产出表,对信阳苏区农业投资效益进行了 展、农民增收,也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稳定发 展。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地位日 益得到加强,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民的日常生活,还关 系到社会各方面,为了保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深入 研究农业投资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即有效的农业投资效益增 长方式。因此,加强对农业投资效益的研究,对我国农业的 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农业投资效益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投资效益的概念可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来界 定。从生产力方面看,投资效益是投资活动中耗费与所得的 关系;从生产关系方面看,投资效益是投资后所获得有用成 果与其耗费的关系。农业投资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的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投资,而且包括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业 研究、教育、技术推广、农业生态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资, 还包括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农用工业、水利、气象和林业投资。 农业投资效益是指用于农业投资后所获得有用成果与 其耗费的比较。农业投资所获得成果,包括生产成果和建设 成果;生产成果是指提高土地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降低产 品成本与增加农业盈利率等。建设成果体现为扩大生产能 力,改善生产条件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增置的各种机械设备、 建成的旱涝保收农田,扩大排灌面积、增置的各种生物设施。 这些有用成果是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是不断提高人 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 提高农业投资效益,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农业投资是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实现现代化、促进持久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增加农业投资 有利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农业持久稳定增长。同时, 农业的高效益,是生产者或投资者持续增加农业投入的基本 动力,也是农业保持旺盛发展后劲的基础。 2我国农业投资效益分析的主要研究方法 2.1投入产出分析法这种方法是利用投入产出原理,结 合农业统计数据对农业投资效益进行分析。投入产出的原 理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时间内模拟经济生产 各部门、各企业实际生产的物质及价值联系和平衡关系,从 整个经济系统上去把握总体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安排投资、 产出任务,以创造更多的最终产品。胡虹文(2000)以商城县 基金项目 河北农业大学科研项目“河北省农业投资效益分析与评价” 课题资助。 作者简介赵晓晖(1981一),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资产管理与评估。*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叽.僻—08 分析。运用这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是:通过有重点地投 资,如粮食、经济作物、养殖等,可以增加农民自身的生产能 力,即增加了“造血功能”,而不是“输血功能”;通过贴息贷款 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进行投资;在投资方向方面,除增加粮食 产量外,要以农副业为主,配套地发展其他行业,尤其是发展 “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虽然可以 从整体上把握农业发展的规律性,既研究单项生产本身对整 个系统的影响,又研究整体对单项的要求,但不足之处是其 所选的投资重点的效益数值只是计算单项效益的结果,其数 值或高或低并且不能取平均数,从而难以反映真实的投资 效果l 。 2.2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一套 评价体系,将考核指标量化以对农业投资效益进行分析。李 嘉晓(2000)运用“德尔菲法”构建了财政对农业投资效益 评估的指标体系,分别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3 个方面进行评价,3者的权重分别为0.38、0.3-4、0.28。其中 评价经济效益的指标主要包括财政对农业投资增加生产能 力、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水平变化、 投资效果系数、固定资产形成率、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 财务净现值率、财务内部收益率等指标;评价生态效益的指 标主要包括林草覆盖率变化、农地保护程度、水资源利用率 变化、水质改善、农村自然环境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农田林网率变化、水上流失治理程度等指标;评价社会效益 的指标主要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农村贫困人口变化 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农业科技贡献率、农村居民平均寿 命增长、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农村居民人均文化设施、农村 社会治安变化等指标。并给出了运用该指标体系的两种方 法,即测分评价法和指标比较法。通过这种分析方法得出的 结论是:尊重农民的意愿,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农业合作经 济组织,使其在各自适宜的空间、适宜的项目上发挥优势,大 力提倡、积极帮助和扶持各种性质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 展。在选用这种分析法时,应注意的是虽然该方法能从不同 的角度对农业投资效益进行客观评价,并且便于操作,能独 立地评价农业投资效益的高低,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价体 系,但是由于时间的变化,其中的一些指标不再适应时代的 要求,所以这些指标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 整 。 2.3模型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建立数量模型,结合农业统 计资料分析农业投资效益和与之相关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找 到提高农业投资效益的途径。主要有:①李江运用生产函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6卷4期 赵晓晖等我国农业投资效益分析研究方法综述 l623 模型对农业投资效益从总体、种植业、畜牧业三方面进 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运用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是: 目前农业投资效益受到自然环境、投资规模、投资结构 等因素的制约,整体效益比较低。未来农业的发展应该 继续增加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增加 人力资本存量和提升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加快农业技 术推广的步伐和农业研究的实用性,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在种植业投资中,应以效益较好的水果和棉花作为立足点, 提高财政支农的财政效益水平;支农信贷资金不仅对当期的 农民收入提高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而且对农民收入具有长 期的拉升作用l6 。⑤刘艳娟在硕士论文论《我国农业投资效 益分析》中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就农户作为投资主体的 效益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农户在农业投资量方面还 有很大增长空间,在农户加大农业投资力度的同时,调整支 出结构,提高农户对农业总体投资效益,达到增加农民收入 的目的。模型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数量 模型,找出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到提高农业投资效益的 途径,运用该方法应注意的是:要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特点选 大力发展效益好的特色产业。在畜牧业投资中,依托的 传统优势,以牛、羊肉制品及乳制品为突破口,形成一批具有 国内竞争力的产品,使的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l3J。② 赵丽华通过建立数量模型从农业投资与粮食产量、农业投资 与农业收入间的关系对我国农业投资效益进行了分析。通 过分析得出:我国农业总产出的增长速度低于农业的总投入 速度,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较低;扩大耕地面积会减少农业 总产出,近年来,我国的耕地面积有下降趋势,在今后的农业 生产中,应注重提高耕地质量;我国的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 其掌握和运用农业科技的能力较差;在固定资产投入方面, 我国农业固定资产的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与需求相比,仍 取不同的变量,尽可能将影响所研究地区的影响变量考虑全 面,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l7一。 3结语 我国许多学者对农业投资效益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 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由于我国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体来看,对农业投资领域的研究还相对滞后,已有的成果 比较零散,理论深度和系统性都不够。理论研究的重大使命 在于指导实践,理论储备不足,实践就会有盲目性。在一定 意义上讲,我国财政对农业投资调整滞后与理论滞 后状况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 研究农业投资效益增长方式的有关理论和,对于丰富农 业投资学术研究,增强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增加农民 收入都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虹文.信阳苏区农业投资效益分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00(3):34—39. 然不足,故应加大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入;农业流动资金效 益较高;依靠科技进步可以推动农业的发展,故应该加大对 农业的科技投入l4 ③赵丽华从农业投资与粮食产量、农业 投资与农业收入 的关系及资金生产率角度,通过分析历年 来农业投资方面的统计数据,对吉林省的农业投资效益进行 了分析。通过以上得出:农业投资效益受到自然环境、投资 规模、投资结构及资金管理等因素的制约,整体效益较 低,所以必须多渠道加大农业投入,调整投资方向,从而提高 投资效益,促进吉林省农业快速发展l5 。④朱新武选取农民 人均纯收入作为地方财政对农业投资效益的主要指标, [2]李嘉晓.论中国财政对农业投资效益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J].中国农学通报,2oo4(8):283—294. [3]李江.农业投资效益分析[J].西部经济文化研究,2004(3):22—24. [4]赵丽华.我国农业投资效益分析Ⅲ.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3): 一24.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得出:在财政对农业的投资方面,支 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农性 贷款、农业科技三项费的投资效益最佳,并就此提出了对策 和建议。文中指出:要解决农业投资效益低的途径是要 ・—[5]赵丽华.吉林农业投资效益分析[J].天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 (12):31—34. 【6朱新武.6]地方财政对农业投资效益的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o6(1O):273—275. [7]刘艳娟.我国农业投资效益 分析[D].辽宁:东北财经大学,2005:15 “-4-・.-4- -4-“-4- +-“—+-“-4-“—+-“—+-”-4-“-4-“—+-“—+-“-4- —+-”—+-“-4-”—+-“+“-4-…-4-+“-4-“—+-“—+-“-4-“-4-一—+-“-4-“—+-“—+- -4-…-4-—+-…-4-—+-“—+-“-4-“-4-“—+-一-4---4-“—+-“+(上接第1618页) 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同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 仅需要扶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持,更需要人才支撑。 只有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匮乏问题,才能进一步 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为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和智力支持,使农村 匮乏的现象,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2.2高校毕业生。在扶持农村引进高科技人才的 同时,还应采取定向培养和制定适当的倾斜,引导大学 生到农村去创业。这一方面可满足农村对管理人员、技术 人员等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还可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 问题,是农村与大学生的“双赢”,也是解决农村人才匮乏问 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社会的健康、持续、和 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绍斌.论农民素质与农村经济发展[J].山会科学,2002(4):126 —题的捷径。当前实施的“选调生计划”、“大学生当村官”、 “农村支教”等一系列的相关,使大学生结合农村工作 实际为农民解决疑难问题,积极宣传党的和方针,引导 农民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 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迈进,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及社会 效益,值得在我国全面推广。 4结语 128. [2]陈伯清,李前兵,张国良.我国农民素质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淮阴工 学院学报,2005(2):48—50. [3]张志伟,汤婕,潘地军.农业院校毕业生择业状况调查与思考[J].安徽 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0—62. 新农村建设是党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