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
来源:易妖游戏网
2015年5月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May,2015 Vo1.35 No.3 第35卷第3期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 齐鹏,王晓娇,高 波,蔡立群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本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依据教学经验,结合访谈法和问卷调查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 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环节展开教学,结果表明课程改革有利于完善课程教学与实践 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加强“产学研”的合作交流等。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351(2015)03—01l4—04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卷调查,共调查3个年级390名学生,有效问卷 390份。表1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对象就业意 向及课程重要性调查表,从表1可以看出,就业意 分,其目的就是通过评估项目的环境特征及变化, 预防或减轻其负面影响,它是一切项目开展的基 础。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环境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 础性学科,该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了解国家 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以及地方性法规等,掌 握大气、水、土壤、噪声和生态等环境要素环境影 向为环评类企业的学生人数为265人(67.95%), 考研的学生人数为63人(16.15%),认为环境影响 课程重要的学生人数为294人(75.38%)。从授课 班级来看,选择环评类企业为意向和认为课程重要 响评价的相关知识,评估环境风险。u 环境影响评 价是与实践结合最为密切的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 应用性。随着2015年新修订的《环境保》的 实施,保护环境首次以法律条文形式确立为国家的 基本国策,更进一步显示了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 性,也预示着环境类专业人才需求量将大幅度增 的人数在逐年增加,也说明了环境影响评价被逐渐 认可,重要性逐步提高。从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 效果现状分析(表2)可以看出,79%的学生认为 课程非常重要,对教学质量、教学互动性、教学启 发性、课程理解、作业布置满意的分别为89%、 87%、77%、76%、75%,基本达到良好水平,但 加。近年来,农科类院校在农学类专业的基础上, 对考核方式和实习效果满意度比较低,分别为 45%、39%.图1为学生喜欢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作 业类型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喜欢实习报告 开设了环境工程或环境科学等专业,环境影响评价 作为环境类专业的必修课也逐步被开设,但由于学 校培养目标和方向的差异,加之环境影响评价部分 内容随社会环境变化而调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环 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探寻多样化、 高效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甘肃农业大学是以农学 为主的院校,环境影响评价开课时间不长,环境影 (37%)、案例分析(29%)、习题练习(20%)等教 学方式,以往的课程论文(12%)已不能满足课程 教学的需求。 表1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对象就业意向 及课程重要性调查表 响评价课程的教学相对薄弱。本文将通过定性和定 量研究方法分析甘肃农业大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 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 段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环境影响评价教学改革的 措施,以期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一、环境影响评价课程重要性 及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通过授课过程中的访谈调查和期末考试中的问 收稿日期:2015—03—16 作者简介:齐鹏(1979一),男,甘肃武威人,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 l14 表2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现状分析 项目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太满意% 不满意% 教学质量 2O 69 l1 0 0 课程重要性 l9 60 12 6 3 教学互动性 l2 75 10 2 1 教学启发性 l3 64 9 8 6 课程理解 10 66 11 8 5 作业布置 23 52 15 8 2 考核方式8 37 25 17 13 实习效果 1O 29 2l 21 l9 -.案例分折 ‘习题练习 课程论文 蔓习报告 々其他 图1 学生喜欢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作业类型调查 二、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环境评价关注度高,认识度低 学生在学习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前,已学习的环 境类课程已较多,对环境保护及环境评价的概念也 有较多关注,但学生只是一知半解。例如,林纸一 体化项目中涉及到速生林的种植会涉及到哪些环境 问题,学生的回答均为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等比较 肤浅的回答;大坝修建中涉及的环境问题,基本为 气候变化、水土流失等非常笼统的回答,均无法结 合生态学、土壤学、环境规划学等分析出问题的本 质。 2.教学学时少,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无法拓展 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学时不足,教学内容少。环 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基础知识、 大气、水、固废、环境噪声及生态环境影响评 价、环境风险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等。 】教学学时少,导致教学内容涵盖不了环境影 响评价学科的全部内容,同时,环境影响评价课程 随社会环境的变化,法律法规、理论和方法会有所 调整,学时的,不能很好地拓展环境影响评价 内容。 3.先修课程要求较多,课堂教学效果差 本课程中涉及数学的内容较多。大气、水、土 壤等环境评价中涉及大量的数学模型,工程分析中 涉及较多数学算法,生态评价中涉及较多的数学方 法。很多定性与定量的问题都涉及到线性代数、高 等数学、概率论等数学方法,[4-71而大多课程如环境 化学、环境监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开课学期较 早,学生都有所忘记,不能很好地衔接,导致教学 效果差。 4.教学方式丰富度不够,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技术性比较强的课。而由 于学时较少,现在的教学方式仍以教师讲授为主, 实践学习环节薄弱,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的案例分析 也少,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三、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改革与探索 1.加大授课学时,整合教学内容 学时是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条件,通过 教学学时的保证,为学生提供更全面和完善的课程 体系。教学内容方面,结合学校优势以及各专业的 实际情况,筛选重点内容,重点讲授生态环境影响 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区 域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评价等。案例教学方面, 应开展现状调查、工程分析、预测分析、清洁生产 水平分析、环境风险评价、生态评价等,使学生了 解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熟悉报告书的编制。 2.紧跟社会需求,细化教学内容 环评工作岗位要求具有“环评上岗证”或“环 境影响评价资格证”等相应的资格证书,“环境影 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从环境影响评价的法 律法规、技术导则、技术方法和案例分析方面考察 环评工作人员对环评知识的掌握程度,[8 因此,在 授课过程中适当增加职业考试内容,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为学生择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另外, 结合学生考研的实际情况,选择部分重点院校的考 研真题,对涉及到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内容进行讲 解,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就可以“接触到考研”, 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度提高。 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环境认知度 根据课程的特点,充分利用图片多、资料丰富 的优势,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教学 的信息量,使教学效果更加直观、形象,提高学生 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案 例和专题讨论式教学方法,对环境图片及反映的问 题进行课堂讨论,全面启迪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动 力,提高学生的文字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 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实践性强的内容, 115 均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和效果;建立和完善较为完善的电子教学大纲和教 案、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试题集、实习教学、 专题课件和环评软件等内容。 4.结合环境现状,创新教学内容 (1)结合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等环境问题, 开展灾害评价。 近年来,世界各国不断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 从2008年我国南方雪灾、四川汶川大地震、海地 地震到2011年3月Et本发生的9.0级地震所引发的 核泄漏,以及海上石油泄漏等灾害,均举世震惊。 自然灾害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已经陆 续开展环境灾害风险评估,但还是缺乏综合的评 价。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灾害评价,可以通过让学生 整理基础资料(包括地址、地貌、水文、气象、工 农业布局、人口密度、建筑结构等)建立环境参数 数据库等步骤熟悉具体的环境灾害风险评价步骤。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积极提出灾害管理、灾害 立法、灾害科学、灾害教育、工程性与非工程性减 灾措施,让学生掌握在学校所学的与环境评价相关 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增加室内环境评价教学内容。 人类88%的时间在家或办公室,受污染的室内 空气中存在着许多致癌、致畸陛等物质,所谓“凶 宅”、“鬼屋”或“风水不好”的房屋,其实就是积 累的有害物质引起的, 因此,室内环境评价非常 重要。在授课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室内空气质量 标准》的主要控制指标,学习室内化学污染、物理 污染和生物污染三大类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和防治方 法,掌握室内环境监测报告的编制方法。 (3)增加环境伦理及环境教育教学内容。 环境评价并不是单纯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 评价也非常重要,人是环境的行为主体,人的主观 能动性决定了环境的变化,要保护环境首先必须提 高人的环境意识,另外新修订的《环境保》也 设立专章规定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因此,在授课 过程中增加了环境伦理和环境教育相关课程内容, 阐述环境的存在价值,分析环境与人类的平等性, 从伦理角度提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及措 施。 (4)增加环境数学教学内容。 环境数学是指环境体系变化规律的数学描述。 要研究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就必须引入环境数学的 理论,在授课的过程中结合概率论、线性代数和高 等数学基础知识的回顾,增加区域污染模式、水体 质量模式、地下水污染模式、大气污染模式、大气 116 烟羽扩散模式、污染物迁移模式、热污染模式和最 优化环境管理模式等环境数学模式;[10-11]针对环境 影响评价中涉及的指标多,数据量大,增加物元模 型、模糊数学、灰色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 析、层次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和影子工程法等方 法。 (5)增加软件教学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到很多的数学计算,所以软 件的使用在所难免,通过购买和自己制作相关的环 评软件(环评计算软件、起尘量计算软件、卫生防 护距离计算软件、污泥产生量计算软件、噪声计算 软件等),网络下载和购买相关环评手册(常见化 学品速查手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化学安 全检索系统、环评手册等)简化计算流程,增加学 生的学习兴趣。 5.改革考试方式,优化考试内容 加大考试方式的改革力度,将最终成绩从传统 的一考定终考改为考试成绩、实践成绩、平时模拟 和教学实习等部分的综合成绩,避免学生死记硬 背、考前翻翻、考后忘光的学习模式。在授课过程 中,不间断地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内容命题,然后 抽出部分开展模拟小考,通过老师的总体把关,由 学生交叉评判成绩,给学生一定的压力,使学生站 在老师的角度上去看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 兴趣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6.强化项目合作,提升实践教学 随着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逐年增加,在开展环 评项目的同时,总结经验,同时邀请环评专家和组 织课题组采用课题交流、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讲述环 评工作实践,总结环评工作思路步骤、经验;设置 教学实习环节,组织学生根据所学专题知识,开展 教学实习。通过实践教学弥补规定学时下课堂教学 的不足,逐步深化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使学生全 方位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知识。 四、课程改革与探索的初步成果 1.课程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课程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关键, 通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建立了 “以大纲为指导,以课件为主题,以试题为强化, 以实习为实践,以软件为支持”的综合课程和实践 教学体系。其中,大纲包括教学大纲、试题大纲、 考试大纲、实习大纲等;课件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基 础知识,大气、水、土壤、噪声、生态环境,地质 灾害,室内环境,环境数学,环境教育,环境风险 和环境评价综合案例等的教案、PPT等;软件涉及 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导则查阅和数据计算的 所有内容。在知识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都有大 幅度的突破。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取得了较好的教 学效果。 2.学生综合能力稳步提高 一定的知识和报酬,学生乐意通过环评企业的相关 i作发现问题,再回到课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产学研”的交流得到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l陆书玉.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彭辉辉,田子贵,湛灵芝.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模式的探 讨『J1.职业教育研究,2007,(7):76—77. 【3】郭廷忠.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初探——以环 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2006.12(3):17一l8.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改革后,增加了实习教 学和案例教学,学生通过实习,自己思考问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懂的问题自己查阅相关资料 和询问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大幅度提 高,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课程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 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3.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改革前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涉及内容少, 改革后的课程增加了灾害评价、室内环境评价、环 【4】喻泽斌,莫创荣.改革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J1.大众科技,2007,(8):181—182. [5】张波,吴春笃,储金字.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94—96. [6】田大勇,郑勇,阎冬.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环境影响评价 境数学、环评软件学习等,同时能根据社会需求, 增加“环评上岗考试”和“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考 试”的相关内容,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环境影响评 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监理、室内环境监测、环 保工程、环境认证监测等相关的工作,就业渠道不 断拓宽。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4,13(4):90—93. 【7】张春晖,何绪文,于彩虹,等.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的现 状与改革思路[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 1,36(1 1):19-21. 【8】李爱贞,周兆驹,林国栋,等.环境影响评价实用技术指南 [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9】宋广生.室内环境质量评价及检测手册【S】.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3. 4.“产学研”合作全面加强 通过实习教学和毕业实习,学校和环评公司建 【1O】张从.环境评价教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1 1】沈珍瑶.环境影响评价实用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7. 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不定期地选派学生参与环境 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企业借助高校完成了相关工作,学生也从中获得了 (责任编辑王小风] Teaching Reform and Study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Course Qi Peng,Wang Xiaojiao,Gao Bo,Cai Liqun (Resource andEnvironmentDepartment,GansuAgricultural University,Lanzhou Gansu730070,ch/ ̄s) Abstract:Aiming at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and based on the teaching experience,the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in the course teaching using the findings of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The teaching reform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s,new teaching methods and practical teaching was carried out.The results show:course reform is helpful to perfect teaching system,improve comprehensive ability,widen employment channel and strengthen coop- eration. Key words:teaching method reform;practical teaching;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 ll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