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汉 体 育 学 院 运 动 训 练 专 业 本 科
篮球(专修)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的定义:本课程是针对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篮球专修学生开设的课程。该课程是系统完整地向学生传授篮球运动理论与实践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与篮球运动训练、专项研究、竞赛组织及裁判工作综合能力的一门课程。
(二)编写依据:本大纲根据《武汉体育学院教学概览》(2002-2003)学年中的运动训练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制定。
(三)目的与任务:
1、培养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祖国的体育和教育事业;具备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作风;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使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篮球运动的理论知识,深刻理解篮球运动的现状、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并学会应用相关学科知识分析篮球运动发展的问题。
3、使学生全面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全面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专项身体素质、技战术运用与实战能力,达到篮球项目一级运动员水平。
4、使学生掌握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方法,学会制订各种教学训练文件,并具备从事篮球运动训练、带队参赛、社区辅导等各种实际工作能力。胜任中等以上学校教学、训练工作。
5、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与运用篮球竞赛规则裁判法,具有篮球运动竞赛的组织编排能力、临场裁判工作能力、记录台工作能力,通过篮球运动竞赛裁判工作实践,达到二级裁判员水平。
6、使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并具有撰写运动训练专业学士学位论文的科研能力。 (四)课程类别: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选必修课。 (五)学时与学分:
篮球运动训练本科专修教学计划规定正常修业年限为四年,总学时为848课时。其中第一学期篮球上课为12周,每周6学时;第二至第六学期篮球上课周为18周,每周为8学时;第七和第八学期为9和14周,每周为4学时。凡参加教学训练学时数超过三分之二以上,并通过篮球专项考试合格,即可获得本课程31学分。
二、教学安排与形式
(一)理论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
教学基本内容 篮球运动概论 篮球运动技术原理与教学训练 篮球运动战术原理与教学训练 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 儿童少年篮球运动员的选材与训练 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篮球比赛的指导工作与竞赛组织 篮球重点规则与裁判法 篮球运动的科研工作 学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2 4 6 4 2 2 2 2 6 2 2 2 6 4 4 6 2 4 2 2 4 4 2 2 4 2 6 2 2 4 小计 8 14 18 6 4 12 8 6 6 82 合计 10 12 16 14 14 (二)技术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教学基本内容 篮球基本技术教学与训练 篮球组合技术教学与训练 篮球技术应用教学与训练 篮球基础配合教学与训练 篮球快攻战术教学与训练 篮球全队战术教学与训练 篮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篮球教学比赛和实践课 教法实践 学期考查与毕业考试 学 期 一 12 12 12 8 8 10 2 二 30 12 10 14 14 16 2 98 三 20 20 20 10 10 18 30 2 130 四 30 20 20 14 20 24 2 130 五 20 20 10 8 10 30 30 2 130 六 10 20 22 18 32 24 6 2 134 七 4 6 14 6 2 32 八 12 16 16 4 48 小计 122 120 116 32 54 80 142 76 6 18 766 合计
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一)理论课教学内容 第一章 篮球运动概论
第一节 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知识点:起源时间、地点、创始人、规则概况、国际篮联成立、统一规则、篮球运动进入奥运会、规则与技术相互促进、技术促进战术发展、奥运会与周期训练、篮球运动发展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与价值
知识点:篮球运动的概念、集体性规律、对抗性规律、攻守转换性规律、动态性规律、统一性规律、篮球运动的健身价值、篮球运动的社会价值、篮球运动的经济价值 第三节 世界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知识点:现代篮球运动状况的概述、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特点、国际优秀队伍的现状、世界强队必备的条件、21世纪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概论、智谋领先、积极快速、身高体壮、凶悍拼搏、机敏多变、全面准确
第四节 中国的篮球运动
知识点:发展概述、传入时间、地点、传入者、旧中国篮球运动发展概况、区的篮球运动、新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2个阶段4个时期、3大法宝、双严方针、三从一大原则、16字技术风格、篮球学科兴起、篮球理论科研发展、篮球人材培养、竞技水平历史性突破、改革、职业化进程、发展中国篮球运动的战略性对策
第二章 篮球运动技术原理与教学训练 第一节 篮球技术概述
知识点:篮球技术概念、篮球技术基本特征、篮球技术发展概略、概况、影响篮球技术发展的因素、篮球技术风格和流派
第二节 篮球技术结构原理
知识点:篮球技术结构的依据、篮球技术形式成的基本原理、生理机制、球感的训练、人文社会学与篮球技术
第三节 篮球技术分类体系
知识点:篮球技术分类方法、篮球技术分类的依据、按攻守目的的分类、按动作结构分类、篮球技术分析方法、技术分析的概述、技术观察法、结构分析法、控制分析法、统计分析法 第四节 篮球技术运用
2
知识点:篮球技术运用的基础、篮球技术运用的特点、快速性、组合性、多变性、对抗性 第五节 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的任务
知识点:教育过程、主要任务、全面正确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组合成实用的技术、提高合理运用技术的能力、用理论指导实践去改进与创新、全面发展基础上形成特长、相关的规律、动作模式与相对特点
第六节 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的内容
知识点:移动、接球、传球、运球、持球突破、抢球、打球、断球、进攻组合、防守等技术的简述与分析
第七节 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的原则与方法
知识点: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原则简述、认知规律、反馈与强化原理、抓主要矛盾举一反三、贯彻三从一大精神、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方法与要求简述、技术教学的步骤、技术训练的要求
第三章 篮球运动战术原理与教学训练 第一节 篮球战术概述
知识点:篮球战术的概念、篮球战术的特征、篮球战术的相关因素 第二节 篮球战术的结构原理
知识点:篮球战术结构简述、战术指导思想、战术意识、技术、阵型、方法 第三节 篮球战术的分类体系
知识点:篮球战术体系简述、篮球战术体系的结构、篮球战术体系的内容 第四节 篮球战术设计与运用
知识点:篮球战术设计简述、篮球战术设计依据与原则、篮球战术设计的程序、篮球战术运用的步骤 第五节 篮球战术的教学与训练
知识点:战术性质简述、目的任务、相关因素、明确要素 第六节 篮球战术教学与训练的内容
知识点:基础配合、快攻、人盯人防守、进攻人盯人防守、区域联防、进攻区域联防、区域紧逼、进攻区域紧逼、综合防守、进攻综合防守、固定进攻战术等配合的简述与分析 第七节 篮球战术教学训练的原理与方法
知识点:简述、战术教学训练的基本要求、步骤与方法、个人战术行动的教学与训练、基础配合行动的教学与训练、全队战术行动的教学与训练
第四章 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 第一节 力量素质
知识点: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类型与技术、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方法 第二节 速度素质
知识点:篮球运动员的专攻速度与特点、篮球运动员的速度训练方法 第三节 耐力素质
知识点:篮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特点、篮球耐力训练方法的不同手段对运动员的身体恢复的影响 第四节 灵敏素质
知识点:篮球运动灵敏素质的构成因素、灵敏素质训练注意的问题 第五节 柔韧素质
知识点:发展柔韧素质的练习方法、柔韧素质练习中的注意问题 第六节 弹跳素质
知识点:弹跳素质的构成因素、发展篮球运动员弹跳的有效方法、进行弹跳素质训练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儿童少年篮球运动员的选材与训练 第一节 儿童少年篮球运动员的选材与训练
3
知识点:选材工作步骤:家系调查;生长发育状况调查;专项选材指标调查;综合评估与分析;选材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儿童少年篮球运动训练
知识点:儿童训练的目标、任务和内容、少年训练的目标任务和内容、儿童少年训练的特点、训练比重安排、教学训练法指导、儿童少年篮球训练常用方法
第五章 篮球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 第一节 篮球竞赛的种类与组织
知识点:、篮球竞赛目的、起源与组织、篮球竞赛的组织方法 第二节 篮球比赛制度、编排方法与名次评定
知识点:赛季制、赛会制、淘汰制、循环制、混合制、计分方法、名次排列
第六章 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篮球教学概述
知识点:篮球教学概念、目的与作用、发展与现状 第二节 篮球教学任务与内容
知识点:篮球教学基本任务、基本内容(技术动作;战术方法;理论知识的教学) 第三节 篮球教学理论与原则
知识点:认知的理论、动作技能形成与发展的理论、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篮球运动技能有效性与对抗性的理论、教学原则(简述、一般教学原则、专项教学原则) 第四节 篮球教学步骤与方法
知识点:技术教学的步骤、战术教学与步骤、教学方法及运用简述、常规方法、现代方法、练习手段的设计方法
第五节 篮球训练概述
知识点:篮球训练概念、篮球训练的目的和作用、篮球训练任务与内容 第六节 篮球训练理论与原则
知识点:篮球训练:简述、周期训练理论、训练适应原理、竞技状态形成原理、训练理论、超量恢复原理、应淑性原理、恢复性原理、运动负荷训练原理、篮球训练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一般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全队训练与个人训练相结合原则、训练与比赛相结合原则) 第七节 篮球训练步骤与方法
知识点:技术训练步骤、战术训练训练步骤、训练方法 第八节 篮球训练文件的制定
知识点:简述、全年训练计划、全年训练计划格式范例、阶段训练计划、赛季制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课时训练计划
第九节 篮球训练下负荷的构成因素及特点
知识点:构成因素、负荷特征、合理安排训练负荷 第十节 训练水平的测定与评价
知识点:测定与评价的基本内容、测定与评估的基本要求、训练水平测定和评价的基本手段与方法、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水平、技术水平、战术水平、心理机能水平的测定与评定
第七章 篮球比赛的指导工作与竞赛组织 第一节 比赛前准备工作
知识点:组织思想准备、技术战术准备、开好准备会 第二节 临场比赛的指挥工作
知识点:指挥比赛的基本观念、指挥比赛要处理好的五大关系、掌握好几个重要阶段、开局阶段、相持阶段、上半时结束前阶段、下半时进入高潮阶段、最后3分钟的掌握、比赛后的总结工作、典型战例介
4
绍
第三节 竞赛的意义和种类
知识点:意义(竞赛的社会性、竞赛的经济性)、种类 第四节 竞赛的组织管理
知识点:组织竞赛的要求(时间;规模;地点的确定)、组织竞赛过程的管理 第五节 竞赛的方式和方法
知识点:竞赛方式(赛会式;赛季式)、竞赛方法(淘汰法;循环法;混合法;赛会制常用方法;赛季制常用方法)
第八章 篮球重点规则与裁判法分析 第一节 篮球规则的起源与演变
知识点:规则起源、规则制订与修改原则、规则演变的基本规律与效用 第二节 国际篮联(FIBA)规则与裁判法
知识点:规则要点简述、比赛通则、违例及其处理、犯规及其罚则(侵人犯规、技术组织)、裁判法要点(占位与责任;行动与配合;宣判手势和程序;记录台工作)
第九章 篮球运动的科研工作 第一节 篮球运动的科研概述
知识点:国外概况、我国概况、历史回顾、现状与展望 第二节 篮球科研的基本程序
知识点:选题、建立假说、验证和研究计划的制定、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撰写科学论文 第三节 篮球科学研究方法
知识点: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逻辑方法(比较法;分类法;分析法;综合法)、数学方法(数理统计;模糊数学;运筹学;预测方法)、系统科学方法 第四节 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
知识点:评价的原则、评价的标准、学术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二)技术课教学内容
第一章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 第一节 移动
技术点:起动、跑、跳、急停、转身滑步、后撤步、交叉步、攻击步、绕步、碎步、平步 第二节 传接球
技术点:双手胸前传球、双低手传球、双手低手向后传球、双手头上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单手胸前传球、单手低手传球、单手体侧传球、单手低手向后传球、单手肩上向后传球、单手背后传球、勾手传球、单双手反弹传球、双手接球、双手接反弹球、双手接地滚球、单手投球。 第三节 运球技术
技术点:原地高运球、原地低运球、原地左右运球、原地前后运球、行进间高运球、急停急起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体前变向不换手运球、跨下运球、背后运球、后转运球、单手跨下运球 第四节 投篮
技术点:原地投篮(双手胸前双手头上单手肩上单手头上)、行进间投篮(单手肩上跑投、上篮、单手低手、单手篮下反手、双手低手、单手勾手)、跳起投篮(单手肩上双手肩上 前转身跳起后转身跳起 运球急停跳起 接球跳停投篮 跳起转身投篮) 第五节 持球突破
技术点:顺步持球突破、原地交叉步持球突破、跳步持球突破、后转身持球突破 第六节 个人防守
技术点:防不持球队员、防持球队员(防投篮防突破防运球防传球)、断球(横断球 纵断球)、打球
5
(持球队员手中的球、运球时的球、突破中的球、投篮中的球)、抢球 抢持球队员手中的球、抢地面上的球、抢空中的球 第七节 抢篮板球
技术点:抢篮板球的动作、堵位动作、起跳动作、落地后的动作 第八节 中锋技术
技术点:中锋的移动、中锋传接球、中锋投篮、中锋抢篮板球、个人防守与配合
第二章 篮球战术教学与训练 第一节 篮球基础配合
技术点:篮球进攻基础配合(传入、突分、掩护、策应)、篮球防守基础配合(挤过、穿过、绕过、关门、夹击、补防、交换、防守配合) 第二节 篮球快攻配合
技术点:快攻发动与接应、快攻推进、快攻二打一、快攻三打二、快攻四打三、快攻数相等时配合、快攻的防守配合
第三节 人盯人防守与进攻人盯人防守
技术点:半场缩小人盯人防守、半场扩大人盯人防守、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单中锋双中锋和无中锋进攻法)、8字进攻法、综合进攻法 第四节 全场紧逼防守与进攻全场紧逼
技术点:前场紧逼中场夹击后场抢断与补位、运球破全场紧逼、传球策应破全场紧逼、掩护与反跑破全场紧逼
第五节 区域联防与进攻区域联防
技术点:联防队形的特点与作用、“二三”联防一般移动站位,配合方法与夹击方法、“三二”联防一般移动配合与夹击方法、“1—3—1”配合的一般站位与夹击配合方法、“1—3—1”双中锋破“2—3”联防、单中锋破“2—3”联防、双中锋破“3—2”联防、移动进攻破“1—3—1”联防 第六节 区域紧逼与进攻区域紧逼
技术点:、“2—1—2”区域紧逼、“1—2—1—1”区域紧逼、三分之二场地“1—2—2”区域紧逼、进攻区域紧逼
第七节 混合防守
技术点:“一盯四联”、“二盯三联”、“三盯二联”、“四盯一联”、进攻一盯四联防守的战术
第三章 篮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第一节 力量素质训练
技术点:提高学生最大力量的方法、增大肌肉横截面的方法、提高肌肉爆发力的方法 第二节 速度素质的训练
技术点:一般速度素质的基础训练、专项起动速度训练、专项综合速度训练 第三节 耐力素质训练
技术点:持续耐力训练法、变速耐力训练法、无氧域耐力训练法、间歇无氧耐力训练法 第四节 灵敏素质训练
技术点:发展速度灵活性、发展力量的协调性、发展身体伸展性和弹性、发展篮球专项技术的熟练性,提高反应
第五节 柔韧素质训练
技术点:被动发展静力性柔韧性、主动柔韧性练习、重力性柔韧性练习 第六节 弹跳素质训练
技术点:协调发展全身肌肉力量、提高“人体爆发力”、加强人体的伸展和协调性
第四章 篮球教学比赛与实践
6
技术点:篮球技、战术应用与裁判工作实际能力
第五章 教法实践
技术点:准备部分实习 四、考核方法与要求 (一)学期考查:
1、理论部分:30%(闭卷或开卷作业),各学期末进行。 2、技术部分:40%(教学进度主要内容,各学期末进行。 3、技能部分:20%(教学进度主要内容),各学期末进行。 4、平时成绩:10%(学习态度、出勤率),各学期末进行。 (二)考核形式与时间(毕业考试): 1、理论考试:笔试(闭卷考试),按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期末考试周进行。 2、技术考试:技评与达标(传球、运球、投篮、比赛),其中技评占20%,达标占80%,毕业考试周专门组织进行。
3、技能考试:按各学期技能培养内容进行考核评分,毕业考试周专门组织进行。 4、平时成绩:根据笔记、作业、出勤率及学习态度等情况评定。 (三)成绩计算:
1、理论考试:占总分的30%。 2、技术考试:占总分的40%。 3、技能考试:占总分的20%。 4、平时成绩:占总分的10%。
五、教材与主要教学参考书
(一)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篮球运动高级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二)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篮球运动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2002年10月 (三)中国篮联审定,篮球竞赛规则,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2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