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
2019-05-05
近年来,城市发展中的“天花板”效应、“城市病”问题⽇益凸显,与此同时物联⽹、⼤数据、云计算、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代信息技术逐渐兴起,智慧城市建设⽇渐成为国内外城市发展的⼀⼤趋势。智慧城市是综合运⽤新⼀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转型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对加快⼯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具有重要意义。据世界银⾏测算:⼀个百万⼈⼝以上的智慧城市建设,在同等投⼊的情况下,实施全⽅位的智慧管理,能增加城市发展红利2.5⾄3倍,并促进实现4倍左右的可持续发展⽬标。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
近⼏年,我市以信息技术为⽀撑,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引领作⽤,注重提⾼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泛应⽤,智慧城市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是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智慧城市基础夯实。光纤宽带⽹络建设加快推进,完成IPv6技术部署,城域⽹出⼝带宽增⾄220G,全⾯建成以10Gb/s传输链路为主的先进的城市光⽹络系统;⽆线城市建设加速发展,已建成4G⽹络基站1226个,实现主城区、乌镇、⾼桥、崇福、濮院等镇区的室外⽆盲区覆盖,其中乌镇景区实现室内外⽆缝覆盖;建设WiFi热点425个,安装⽆线接⼊点4725台,⽆线⽹络覆盖全市城镇主要公共场所。
⼆是电⼦政务应⽤逐步深⼊,百姓办事更加便捷。绝⼤多数部门都建⽴了⽤于内部办公和社会管理的信息系统,并建⽴了部门⽹站;其中,三级便民服务⽹上办事⼤厅覆盖计⽣、民政、残联等9个职能部门,共纳⼊95项镇级服务事项、124项村级服务事项和103项社区服务事项;“掌上”等移动客户端成为信息公开的有效渠道,同时⼤⼤提升了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实⽤性和⽤户体验感。
三是民⽣领域信息化不断提⾼,百姓福祉持续增进。智慧医疗区域影像系统已投⼊试运⾏,市⼀院在嘉兴市率先实现诊间结算;“智慧公交”便民系统打造完成,电⼦公交站牌及⼿机智能软件终端为市民提供实时车辆到站信息、公交线路信息等公告信息;数字桐乡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开通运⾏,为企业和公众提供地理信息“⼀站式”协同服务;旅游服务平台初步建⽴,“乌镇虚拟游”、“语⾳导览器”等智能体系,让旅游更具体验感,同时启⽤桐乡智慧旅游⼿机客户端,基本实现全市智慧旅游导游、导航、导览、导购四⼤功能。
当然,必须客观地看到,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许多不⾜,⾯临着诸多困难。存在的不⾜主要表现在:整体智慧化程度偏低,与国内外先进地区存在较⼤差距;信息资源整合程度不⾼,在信息化建设上部门“各⾃为政”现象突出、条块分割明显,尚未建⽴起全市统⼀的⼤数据平台,⼀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临的困难主要表现在:⼀⽅⾯我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临着如⼈才、资⾦、技术、、机制等⽅⾯的制约,特别是专业技术与业务应⽤之间的“不对称”、“两层⽪”现象突出,阻碍了信息化技术在各部门中的推⼴应⽤;另⼀⽅⾯,智慧城市意味着、社会将更加透明、更加公开,在此过程中如何确保⽹络安全、信息安全,也是智慧城市建设亟需考虑的问题。推进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智慧城市的灵魂是⼈,⼈既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参与者,也是智慧城市成果的享⽤者。智慧城市建设对发展信息经济、促进两化融合、增进百姓福祉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向。当前,我市在信息化建设逐步深⼊,信息技术应⽤不断推⼴的同时,也⾯临着不⾜与困难。鉴于此,我们对加快推进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发展规划及⾏动计划。按照国家住建部的部署,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国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深刻认识智慧城市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顶层设计的⾓度尽快制定我市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及建设⽅案。⾸先,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端、前沿的视野对我市建设智慧城市的现实基础、发展态势进⾏全⾯⽐对和研究,客观分析我市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差距,明确我市建设智慧城市的精准定位。其次,按照建设定位,制定并“桐乡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明确“⼗三五”期间和更长时期的发展⽬标、主导项⽬和重点建设领域。再次,制定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动计划或具体建设⽅案,安排好相关措施,明确牵头部门、⼯作机制、⼈员保障等,确保建设⽬标落到实处。
⼆是改造基础设施,加⼤信息资源整合⼒度。信息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的基⽯,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先进地区基本都以改造信息技术设施、提升信息化整体⽔平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突破⼝,如韩国的“U-City”战略、新加坡的“智慧国2015”计划、上海的“光⽹城市”⼯程等。我市建设智慧城市,应抓住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全⾯实施“光进铜退”智能化改造,打造“光⽹城市”;进⼀步增密4G基站布点,建设“⽆线城市”;推⼴应⽤⽆线传感、物联⽹等技术,部署“泛在城市”。另⼀⽅⾯,要加快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逐步实现各部门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探索建⽴融合医疗、教育、交通、环保、等部门数据的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加快制定数据存储与交换、物联⽹、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地区标准,为各领域、各部门的信息兼容与共享提供技术⽀持。
三是探索政企合作,引进社会⼒量参与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是⼀项复杂的系统⼯程,需要资⾦、技术、⼈才等要素,涉及、企事业单位和市民家庭等主体,涵盖投融资、建设、运营、监督等过程,单纯依靠⼒量很难完成这项⼤⼯程。因此应积极探索政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特别是在公共基础设施融资、智慧产业开发、主导项⽬建设等领域,探索采⽤PPP(公私合作)模式引⼊社会⼒量参与建设。同时注重创新市场
化运营项⽬,培育本地化运营团队,实现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利⽤市场、服务本⼟的双赢⽬标。
四是开展全民培训,提⾼智慧城市感知能⼒。⽆论是智慧城市的谋划者、实施者,还是智慧城市的体验者、享受者,都必须通晓互联⽹知识与信息技术,因此有必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针对性培训。⽐如针对全市普通百姓,连续开展3-5年的互联⽹普及教育,主要教授互联⽹基础知识及相关技术应⽤;针对⾼新技术企业、互联⽹公司中的技术研发⼈员,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定期举办产品展⽰、学术沙龙、技术研讨、名家讲座等学习交流活动;针对机关、事业单位等社会管理服务⼈员,定期开展前端性、专业性、应⽤性的⽹络技术培训活动。通过开展各类针对性培训,提升全市智慧⽔平与全民感知能⼒。
五是⽴⾜民⽣领域,让百姓共享建设成果。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应⾼度关注与百姓⽣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并牢牢抓住百姓的现实需求,让百姓在智慧城市中真正感受到便利,享受到实惠。因此要着⼒建设好数据更公开、百姓办事更便捷的“智慧政务”;医院信息系统更智能、百姓求医问药更⽅便的“智慧医疗”;教师资源可共享、百姓教育均等化的“智慧教育”;社区家庭共参与、养⽼体系更健全的“智慧养⽼”;管理服务更⾼效、事故处理更快捷的“智慧交通”;环保监控更⾼端、环境质量更可靠的“智慧环保”;安防系统更全⾯、百姓⽣活更安全的“智慧安防”;旅游服务更智能、来桐游客更满意的“智慧旅游”。同时探索建设“智慧社区服务”、“智慧⽂化”、“智慧⾦融”等进⼀步增进百姓福祉的民⽣领域。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0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
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了解详情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关于推进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被举报⽂档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