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表,会正确地读写千亿以内的数;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难点:含有0的多位数的读写法。 课时安排:11课时
第一课时 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习题P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1 / 32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口算
26+9= 57-38= 1500-700= 42×2= 99÷3= 770÷7= 660÷3= 960÷3= 180÷9= 65+15= 660÷6= 800×2= 二、导学达标:
1.谈话导入: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如:1994年首都北京的人口有一千零五十一万。光的速度是每秒二十万千米、地球离月亮大约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千米。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像这些比较大的数的读法。(板书亿以内教的读法) 2.用计数器帮助数数,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1)出示算盘,让学生在千位上拨上一个珠,问:这表示多少?(一千)然后让学生一千一千地数,一边数一边拨珠。问:\"你发现了什么?\"(10个一千是一万,千位满十向万位进一)。再一万一万地数,边数边拨珠并把发现的问题讲给大家听。(依次十万十万地数)
(2)师问:照这样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又是多少呢?
(3)通过刚才的数数你们知道了什么? (4)(继续出示课件1)练习填空:
10个一千是( )10个一万是( )10个百万是( )10个千万是( ) 3.师: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个、十、百、千一样它们都是计数单位。(边说边板书)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中,你们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继续出示课件1) 4.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教师说明:(1)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计数单位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教师对着计数单位,在上边板书数位,(师边讲解边整理出数位顺序表)
(2)同一个数放在不同数位上,它的计数单位是不同的。如数字3,写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写在百位上表示3个百,写在万位上呢?写在千
2 / 32
万位上呢?写在亿位上呢?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 ;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师进一步整理数位顺序表)(说明:还有比亿更大的数,今后我们再写) 5.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 (1)教学万级数的读法
①在算盘上拨出二十八,问:这个数在个级,表示多少?(二十八) ②将二十八移到万级,问:这个数在万级,表示多少?(二十八万) ③在算盘上拨出三千零七十万,让学生试读。 ④读出下面各数(出示投影) 470000 3080000 40500000 470000读作:四十七万 40500000读作:三百零八万 40500000读作:四千零五十万
⑤小组讨论:说一说万级的数的读法和个级的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万级数先按个级数的读法来读; 不同点:万级数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⑥练习:读出下面各题:34和340000 348和3480000 3004和30040000(强调:每级中间连续有2个0只读1个。) (2)教学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出示课件2)。
①先在数位顺序表上出示20000,让学生读出来。再将个级写成4600,请学生完整试读24600。
②先出示00000,让学生读出来,再试读07000,问:这个数中的4个0都在什么位置?怎么读的?(数中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③让学生读出30040,再试读10030040 10030040读作:一千零三万零四十
问:10030040共有5个0,前4个0共读出几个?(师指出其他数位
3 / 32
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④练习:读出下面各数。 569200 40080500 28000075 569200读作:五十六万九千二百
40080500读作:四千零八万零五百(师问:40080500所读的零是指哪几个0?)
28000075读作:二千八百万零七十五(师问:为什么4个0只读1个?)
⑤总结含有两级数的读法:略。看书P3并体会一亿有多大。 三、达标测评
1.读出下面每组数:
25和25┆0000 250和┆2500000 2005┆和20005┆0000 2050和2050┆0000
2.先说出下面每一个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再读出来。 3┆2680 1┆5800 520┆5000 47┆0050 307┆0800 3060┆0900 10┆4070 120┆0605 1┆0000┆0000
3.教师说明:改革20年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读出下面各题中的数:(投影)
(1)1993年,我国天然石油开采8130000吨,1997年增加到12840000吨。 (2)1994年,我国煤炭开采12350000吨,到1996年,煤炭开采21500000吨。
(3)1993年,我国市内电脑交换机有10360000门。 (4)1994年,我国生产照像机42900000架
四、师生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怎样读亿以内的数? 五、板书设计
①先读万级 再读个级 读高位 读低位 ②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来读。读后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0不读,其他数位有1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
4 / 32
第二课时 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3、例4,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6、9、11、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己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3.结合显示素材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教学写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并以万以内数的写法为基础,把个级写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写亿以内的数。 教具、学具准备:
师:含有亿以内数相关信息,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口算
50÷5= 3×800= 420÷7= 3×220= 480÷4= 58+33= 420-20= 93÷3= 880÷4= 1200-200= 11×7= 80-46= 2.出示课件
荆州长江大桥总长四千三百九十八米。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北京路二小现有学生一千九百五十三人,校园面积为九千五百平方米。
2.师:你在刚才的画面中了解到了哪些数据?你能把这些数据写出来吗?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万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哪一位是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5 / 32
二、导学达标 在出示课件
据统计,2000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三千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2.提问:在刚才的课件中你注意到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数都很大,它们都占有两个数级……。学生的回答只要有道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师:你能试着写出这些数吗?先写一写,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倾听小组意见,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 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意见: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如果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2)一级一级地写,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教师鼓励同学提出质疑或进行补充。 三、达标测评
让学生试写第6页“做一做”的四个数。
师:这些数的位数很多,写的时候可能会出错,谁有好的检查方法介绍给大家呢?学生可能提出两种方法:
(1)写完后可以把写出的数再写一遍,看是否与要求写的数一致。 (2)根据最高位的判断这个数是几位数,然后进行核对。 课堂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6 / 32
第三课时 亿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3页第4、6、12、14、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数位、计数单位、数级等数学概念,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字感。
教学重难点:亿以内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教学关键:由学生自主复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 课前检测 1、
口算
0÷51= 0÷76= 0×85= 70÷7= 14×2= 5×900= 2×200= 84÷4= 0÷91= 930÷3= 390÷3= 0+22= 二、达标测评
(一)创设情景: 我们现在以经会读一些大数啦,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都撑握啦,出示课件读一些数! 片子内容:
判断题:(1)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2)2496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 24960000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07000 读作:六百四十万零七千? (√); 85000030 读作:八千五百万零零三十(×)。 (3)六千八百五十万 写作:68500000 (×) 一百万七千 写作:1007000 (√) 四万零九十 写作:4090 (×) (4)17860000米=(1786)万米 (√) 17865000米≈(1786)万米 (×)
(二)判断反思:总结知识要点: 读数要分级,从左到右,从低到高 (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7 / 32
② 谈谈你对数位的认识。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所学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③谈谈你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所学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字面的区别是没有“位”字。) ④ 谈谈你对数级的认识。
(四位一分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⑤你对这三个数学概念还有什么疑问吗? ⑥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请小老师判断第二题。
①观察第一、二小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亿以内数的读法与万以内数的读法相同,只是多加一个级称) ②观察第三、四小题你觉得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亿以内数每级末尾的零不读,数中间的零只读一个) ③谁能对亿以内数的读法进行总结? (3)请小老师判断第三题。 ①想一想怎样写出亿以内数? ②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吗? (零占位的问题)
(4)就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你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也就是怎样能迅速、快捷、避免错误。
(读、写法注意四位一分级;做完回查。) (5)请小老师判断第四题。 ①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②你能说说改写和省略的异同之处吗?
(6)请你对自己评价一下,是否是一个好老师。 三、达标测评:
要想当一个好老师光给别人挑出问题是不够的,自己必须概念清晰。下面
8 / 32
请你们自
己测试一下自己。
1.出示书中的图片练习P9第4题,P10第8题,P11第11题。 通过这组练习请你为自己打分。 2.判断下面那些说法不合理。 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我今天卖出二千万根冰棍; 我们学校有500多人; 我们学校有十万人。
3.用0、0、0、1、2、3、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读两个0; 读一个0;
所有的0都不读;读三个0。 4.第16页第3题;第17页第5题; 课件上的题目
9 / 32
第四课时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教材第13---14页例4例5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2. 使学生学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 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学会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2. 学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口算
83-57= 29+68= 68-49= 80×7= 800÷4= 330÷3= 3×23= ÷2= 58+26= 34×2= 550÷5= 800×8=
二、导学达标 1、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还需要对一些大数目进行比较。如:经调查我国面积最大的有六个省份,(出示)黑龙江454800平方千米,内蒙古1100000平方千米,青海720000平方千米,四川485000平方千米,1210000平方千米,1660000平方千米。你知道哪个省份的面积大,哪个省份的面积小? 2、教学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出示例4: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在小组里任意选择两个进行比较)
如;720000和1100000 , 454800和485000
让学生分组讨论例4:⑴两个数的数位相同时怎样比较大小?⑵两个数的数位不同时怎样比较大小?教师加入学生的讨论中,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
10 / 32
辅导。
讨论完后,每一组推荐一个代表上台讲述讨论的结果。老师结合学生的口述板书:720000<1100000,454800<485000。让学生重点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位数相同和位数不同两种情况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如果位数不相同,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较;如果左起的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的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教师结合学生的总结板书: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⑥总结方法: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如何比较大小? 教师板书: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先比较左起第一位…… 再比较左起第二位…… ⑦练习:
a.7008000○7010100 55501400○55631400 b.学生出题比较
(3)总结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有几种情况?位数不相同的怎么比较?位数相同时,怎么比较?
3、 教学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投影出示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图片,介绍白细胞:能消灭病菌,清洁血液;红细胞:能输送氧气。一小滴血液含有:红细胞:5000000个,白细胞:10000个。
让学生把红细胞 和白细胞的个数读出来。
①按照四位分级的方法把上面三个数表示成下面形式: 500 0000 1 0000 ②让学生读出二个数:五百万、一万。 ③教师:读了这些数以后,你发现了什么?
11 / 32
④教师根据学生的读数过程作如下板书: 500 0000=500万 1 0000=1万 3.学生观察、比较等号右边与等号左边的数。
①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等号右边的数与等号左边的数有什么不同? (等号右边的数省略了万位后面的尾数,等号左边的数没有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②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等号两边的数大小完全相同) 4.学生小组讨论:
①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
数只需要去掉万位后面的四个“0”,并写上“万”字。) ②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既简单又不容易写错,使人一看就知道数的大小。) 5.小结:为了读写方便,我们常常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因为整万的数后面都有4个0,所以改写时,只要从后面去掉4个0,换上一个“万”字就可以了。
(3)学生自己把280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并说一说改写方法。 2800000=2800万 四、达标测评
1、 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50000 1800000 5600000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六、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哪些知识呢?
12 / 32
第五课时 求近似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5页例5、例6,“做一做”及练习二第3-5、7-8题。 教学目的:
1.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2.难点: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口算
420÷2= 63÷3= 160÷4= 800+700= 690÷3= 58-0= 2×440= 48÷2= 480÷2= 60×5= 2×44= 840÷4=
2、课件出示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图片,介绍白细胞:能消灭病菌,清洁血液;红细胞:能输送氧气。一小滴血液含有:红细胞:5000000个,白细胞:10000个。
3.让学生把红细胞 和白细胞的个数读出来。 ①按照四位分级的方法把上面三个数表示成下面形式: 500 0000 1 0000 ②让学生读出二个数:五百万、一万。 ③教师:读了这些数以后,你发现了什么? ④教师根据学生的读数过程作如下板书: 500 0000=500万 1 0000=1万 3.学生观察、比较等号右边与等号左边的数。
①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等号右边的数与等号左边的数有什么不同? (等号右边的数省略了万位后面的尾数,等号左边的数没有省略万位后面
13 / 32
的尾数。
②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等号两边的数大小完全相同) 4.学生小组讨论:
①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
的数只需要去掉万位后面的四个“0”,并写上“万”字。) ②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既简单又不容易写错,使人一看就知道数的大小。) 5.小结:为了读数和写数的方便,今后我们可以直接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 6.练习:
⑴让学生完成第14页“做一做”1、2题,师巡视。
⑵改写完后,抽一部分同学把完成的练习在展示台上展示出来,集体评价。 教学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二课时) 1.导入:
有些较大的数,有时没有必要或者无法说出它的准确数。比如,重庆市开展万人长跑活动,参加的人数约15000人,这个15000人就是一个近似数。又比如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经费是20000000(2千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亿6千万元,这个1亿6千万也只是一个大概数据。既然生活中用到近似数这么多,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我们已经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复习:
用什么方法省略4926和9375千位后面的尾数?两个数的省略方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要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方
师:如果把数扩大到比万大的数,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吗?
3.教师出示例6
①让学生试做,同时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
14 / 32
②集本订正,然后分组议一议:⑴在省略12756和13000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⑵在求近似数时,12756的千位上的数不满5,应该怎么办?13000千位上的数比5大,该怎么办?⑶求出的近似数 要使用“约等号”?
③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决以上三个问题。要特别注意让学生搞清楚:因为是求
一、个数的近似数,不是准确数,所以要使用“约等号”。
④让学生完成第15页“做一做”的题目,然后抽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4.小结:
①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我们还学习了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两方面内容在意义和方
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②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由每小组推荐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求近似数和改写数都要改变数的表现形式,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求近似数改
变了原数的大小,而用“万”作单位只改变了数的表现形式,没有改变数的大小。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
单位的数以及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15 / 32
第六课时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0页的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练习三中的习题P1-2。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口算
440÷4= 32×3= 48÷4= 540÷9= 90÷9= 13×3= 600×7= 120×3= 480÷2= 39÷3= 560÷8= 990÷3= 二、导学达标 1、数的产生
读一读这些数:7、29、9000、136。
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课前大家了解了一些,我们一起来交流。(师生共同介绍数的产生) 2、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
3、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可以出示书上图)
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 物体的个数。只知道“一样多”、“多”或“少”。 ①计数方法
16 / 32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
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 例: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
只数和石子小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例: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 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②符号
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
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等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师问:你们观察一下,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小的自然数是谁?最大的呢?
生小组讨论完派代表发言,最后请同学进行总结。
最小的自然数是零,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无限的就是一个一个地数,总也数 ,数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数以后还可以数出一个比它多1的大数。 十进制计数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多,需要相互交换物品,又经过了很长时间,产 了较完善的计数方法。
就象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及计数单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例如我国人口已达到13亿,世界人口已有50多亿,银行 亿等。你能从亿接着往下数吗? 1.数位顺序表。
17 / 32
(1)猜一猜
师问:“亿”后面的计数单位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能会说从前面学过的万级、个级类推出来,这时师从学生所说的引导生说出 个亿是十亿等。
(2)师小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数法。
师:相邻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师:像个与十,十与百,万与十万,千万与亿这样紧挨着的就是相邻的两个计数
(3)学生补充完整课本数位顺序表 1.填写数位和计数单位。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为读写方便,把数位分级,学过的亿以内的数是怎样分级 的?
数位…… 位位位位 位位位位 位位位位 数级……( )级( )级( )级 计数单位……
(小组合作完成)填写完整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 ……10个千万是多少? ②10个亿是多少?10个十亿是多少?10个百亿是多少? ③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叫什么级?每级各表示什么? 2.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什么?(计数单位) 直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亿以内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小组讨论)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十进关系)
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三、达标测评
18 / 32
1.填一填
①一百亿有( )个十亿,( )个百亿是一千亿。 ②从个位起,第( )位是万位,第( )位是亿位。 ③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 )和( )。
④( )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 )是一百亿、10个亿是( )。 ⑤4在十亿位,表示( )个( )。
2.写出一些多位数,说说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19 / 32
第七课时 亿以上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1页例1、“做一做”和练习三P3-5。 教学目的:
1.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能阐
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2.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读亿级的数。
教学难点:亿以上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关键:以亿以内的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万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 确地读亿以上的数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口算
3×200= 620÷2= 660÷2= 0÷8= 880÷4= 7500-500= 0÷91= 12×4= 3×31= 0×57= 120×4= 0×97= 2、复习引入: (1)小组交流:
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可以有意识的用学生复习亿以内数时用到过的一些数据。上课时,请同学们把搜集的数据在小组内互相读读、写写。
写这些数的。这样是帮助学生复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2)全班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重点处理亿以内的数,引导学生看亿以内的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在交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数据的来源.
全班交流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0 / 32
二、导学测评: (一)亿以上数的读法
1.出示一些亿以上数的信息。(有学生搜集的、也有教师提供的)例如: ①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
②我国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大约是3700500000双。 ③2002年我国出口总额约为325600000000美元。
④截止到2003年一月,我国青少年上网人数约为102000300人。 师:请你比较一下这些数和刚才读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目的是让学生观 到数级扩展成是三级数。)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 要求:
(1)先自己试着读读这样含有三级的数,再在小组内互相读读。 (2)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读这些数的?试着说说读数方法是什么? 3.全班反馈: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前边来读数。
(2)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读亿以上的数的方法是什么? 方法:(学生可能说得不完整,教师可帮助学生整理补充。实际是把亿以内数的方法迁移到这。)
①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加万字。
③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4.说读法时,重点处理0的读法:(如果刚才学生说到的数中有0的可以指着学生读读。)
(不管学生说到0的问题没有,都要着重处理0的读法。在读数时,0最难读,数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出示几个练习强化0的读法)例如: (1)听录音判断对错:
21 / 32
610 0000 0000 读作:六百一十亿 ?(√)
236 0509 0008 读作:二百三十六亿零五百零九万零零零八。(╳) 100 4000 2000 读作:一千零四亿零二千。(╳) 问:“你怎么这么快就得出答案来了?”(分级了) (2)教师出示读数的卡片让学生读:
800 7000 65 0006 1500 8000 3040 0000 70 0000 5000 5080 0060 0000
(教师在这要重点抽问:哪个0读了? ?哪个0没读?为什么?) 5.师:你觉得读含有2级的数和含有3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读法一样,数级扩展) 三、达标测评
(1)读出下列各数:(先自己读读,再2人互相读读。1人读1人判断。再换过来读。有争议的可以举手。)
8300000000 578000000 20700600 10001000000 620300400000 4600800000 读完六个数可以填写反思表,一共3个题。 反思表 (略)
1.六个数,你读对了( )个数?
2.你是怎么读出比亿大的数的?(多选)( )
①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②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③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3.亿以上数的读法你是怎么学会的?( ) ①自己看书。
② 通过别人帮助学会的。别人是( )。 ③利用以前学过的读数方法来读亿以上的数的。 (2)课本“做一做”。学生完成。 课堂小结
这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提问质疑。
22 / 32
第八课时 亿以上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2页的例3、例4、“做一做”和练习三 6、7、8、9。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上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写出数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亿以上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亿级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写亿级的数。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口算
360÷9= 44×2= 960÷3= 32×2= 2×440= 460÷2= 70+500= 3×33= 280÷4= 9×400= 3×330= 690÷3=
2、让学生看一看数位顺序表,说一说从数位顺序表中可以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识(从数位顺序表中可以知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五位是万位……,还可知道从个位到千位组成个级,从亿位到千亿位组成亿级)。 3.让学生回答亿以上数的读法法则。做练习第28页第5题。 4.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八百三十二万 二万八千五百八十七 七千零三万五千 二、导学达标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亿以上数的读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仅仅会读这些大数目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会写这些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亿以上的数
板书课题:亿以上数的写法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亿以内数是怎样写的呢?在写法上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可能回答……(先写最高位,再依次往下写,最后写个级) 师:那么,亿以上数的写法和亿以内数的写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起来探讨,
23 / 32
看看下面这些数该怎么写? 1.整亿数的写法。
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亿,让学生自己试着写一写,并跟你的同桌说说为什么这样写。(引导学生说出整亿的数,要从亿级写起,在万级、个级各写4个0就可以了) 师总结:整亿的数先写亿级的数,再在后面加8个0。 2.非整亿数的写法。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会写整亿的数,还总结了方法,下面这些数又该怎么写呢?
三十亿九千万 写作: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 写作:
师:这两个数比较复杂,但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我相信你们都能写出来,有没有信心?打开课本22页,写在书上,写完后四人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 这些数包含几级?(写数时先写哪一级,再写哪一级?)
② 百万位到个位为什么写0?(哪一个数位上没有单位,就用0占位) ③ 百亿位到十亿位为什么连续写两个0? 3.在这里教师要重点处理0的写法。
(1)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用0占位。 (2)使学生意识到,不能读几个0就写几个0。
4.组间交流。学生手中有很多数据,可以充分利用,可以安排这样一个活动,两人间读一条自己喜欢的大数的数据,1人读,1人记录。 师:谁来根据大家说的总结一下亿以上数的写法。 5.课本做一做练习1,学生完成。 三、达标测评
1.写出下面各数。(先自己写,再小组间互相说说) 二百零六亿零五百八十万 写作: 十二亿七千六百万 写作: 三十亿零六十万 写作: 一千零四十亿零五百万 写作:
24 / 32
同时提供给学生思考题思考:(先自己思考,再小组间说说) 1.请你思考一下有什么好方法、好经验要和同学们交流的? 2.课本练习三,6、7、8、9题,由学生完成再讲评。 课堂小结:
(1)怎么写亿以上数的?
(2)自己是怎么解决新问题的?再次回头反思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关注
程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5 / 32
学习过
第九课时改写和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亿”后面的
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难点:能够把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方法迁移到改写用“亿”作单位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口算
720÷9= 4700-700= 600÷3= 48+28= 0÷8= 480÷8= 7×50= 800÷8= 880÷8= 9×500= 80+17= 54+28= 二、导学达标
1.今天,我们全班进行一下信息的交流。(分小组汇报) 要求:先说说你们收集的是哪方面的信息,是怎样得到的。 再每组选一条你们最喜欢的信息,介绍给大家。 其他同学,如果听到你感兴趣的信息可以记录下来。
2.刚才,同学们分组介绍了自己收集的信息。通过交流我们对居住的北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谁来说说你记录了哪些信息?(学生实物投影展示) 3.抓住学生用不同记录方式记录的信息,引导学生观察: (1)两位同学记录了相同方面的信息,看看一样吗? 例如:
①北京每年因漏水浪费水资源100000000立方米。 北京每年因漏水浪费水资源1亿立方米。 ②北京天然气供应量超过1400000000立方米。 北京天然气供应量超过14亿立方米。
26 / 32
③2000年全市从事科研活动人员240000人,科技活动经费23000000000元。
2000年全市从事科研活动人员24万人,科技活动经费230亿元。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100000000、1亿两种记录形式你有什么发现?计数单位不同:个、亿。 (数值相同:大小相等) 两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为了读、写、算时更方便,我们常常会把这样的大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3)总结改写的方法:
1.学生试着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改写。(汇报反馈)
2.根据改写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怎样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去掉万级、个级的8个0,换一个亿字。) 还有什么问题? (师板书改写的方法) 三、达标测评
1.出示:全市公交线路776条,年客运量约47亿人次。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大约是47亿人次,可以是47亿多也可以不到47亿,是一个近似数。)
2.小组合作(先把下面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再总结你们小组的方法。) 全年订阅报纸1170000000份。 收寄函840000000份。
西城区大型商场年营业额达到9580000000元。 开发区工业总产值1950000000元。 3.汇报,交流:
1170000000≈ 12亿 (五入) 840000000 ≈ 8亿 (四舍) 958000000元 ≈10亿元 (进位) 1950000000元≈1990亿元(进位)
2000年北京的铁路年运送乘客239000000人次。
27 / 32
2001年北京的铁路年运送乘客2510000000人次。 ①自己完成,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②订正 239000000人次≈2亿人次 2510000000人次≈3亿人次
(4)小结方法:看千万位四舍五入。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改写和省略,对于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把你
28 / 32
的体会写下来。
第十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页例1例2,做一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口算
42×3= 1700-800= 90÷3= 180÷3= 300÷5= 930÷3= 800÷4= 60-15= 900÷3= 450÷9= 360÷6= 37+56= 二、导学达标 1、利用计算器计算: 386+179=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 自己试试看:
26×39= 312÷8= 2、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 3、计算。
54+46= 60×2= 198÷49= 50+30= 38×79= 201+99=
29 / 32
计算后说一说你怎么算的这么快?(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最好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4、做一做练习。
(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说说你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
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畅所欲言)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大胆猜测,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
9999×5= 9999×7= 9999×9=
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最高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三、达标测评
做一做。练习30页的第11、12题。
30 / 32
第十一课时 1亿有多大(活动课)
教学内容:第33页~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 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纸张、书、大米、五分钟可以算几道口算等。 教学过程:
包括五个阶段:估算——设计方案──动手实际──获得结论──表达交流
阶段一:确定材料,估算一亿的空间概念 阶段二:确立问题 设计方案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 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2.确立研究的问题。 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 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 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 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 一亿滴水有多少?
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 3.制定活动方案。 (1)活动步骤。
31 / 32
(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 阶段三:动手实践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 阶段四: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 阶段五:表达交流
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 2.活动小结。
A 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B 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
32 / 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