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和最大限度的减少交通事故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和损失,遵照国家相关规定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一、应急处理机构和职能组长:
成 员:
本预案为本企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应当贯彻统一指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 加强合作的原则。预案启动实施由主要领导决定。
二、公司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处理事故,统一指挥对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控制事故蔓延和扩大。
2、检查督促做好抢险救援、信息上报、善后处理。
3、建立事故的信息上报制度,及时、准确、全面的上报信息。
4、及时处理上级领导交办的各种事项。
企业设立应急处理现场指挥,现场指挥的主要职责:
1、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
2、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3、组织划定事故现有的范围,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疏通及其它强制性措施。
现场指挥的主要职责:
1、负责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小组及人员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明确各小组的职责分工。
2、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三、事故预防与应急准备
1、完善安全管理措施,保证参运车辆、设施设备、从业人员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
3、作好营运车辆、设施设备、从业人员的管理工作,消除事故隐患;
4、做好日常的安全教育、安全督导和安全自查;
5、企业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防范事故的发生;
6、企业应当定期开展重事故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应急演练;
7、事故发生后,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抢险,防止事故扩大。
8、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9、立即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简单情况、采取的应急措施、存在问题、联络电话等基本情况和有关信息上报主管部门,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
四、应急处理事故发生后, 企业主要负责人或现场人员应当积极有效的实施抢救措施,全方位的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理。企业主要负责人在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期间不得擅离职守。
1、尽可能的利用企业现有的交通工具、物资,携同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动员和组织企业所属人员,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及时抢救伤员和疏导交通,保障各项抢险救援工作能够优质、高效的投入进来,尽量降低事故的损失率和减少人员伤亡。
2、协助交管部门做好现场勘查,协调保险公司对事故损失的认定和受理工作,切实为事故责任人和受害人排忧解 难,尽一切可能协同交管部门及保险公司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为保障事故责任人和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做好协调工作。
3、综合协调,为交管部门提供肇事车辆及驾驶人的基本情况和基础台帐及各项数据,配合交管部门做好对肇事逃逸车的查处和堵截工作。
4、现场记录、查找事故原因,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适时整改,为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5、如果事故现场出现新的情况和变化,则根据现场情况和事态动向,结合实行,另行
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方案,保障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