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妖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听《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报告有感

听《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报告有感

来源:易妖游戏网
听《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报告有感

临沂一小 范淑霞

7月12日早上7:00整,我们临沂一小的全体班主任老师在郭向芹校长的带领下,乘坐大巴旅游车来到上海的双拥大厦聆听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教授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精彩报告。报告会上,冯教授将自己精深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独特的人生体验结合起来,以生动幽默的语言、翔实的教育案例给我们上了精彩的一课,让我受益匪浅,欣喜若狂。没想到困惑在我心头的诸多问题迎刃而解。展望教育前路,豁然开朗。真的要感谢冯教授,让我坚定了生本教学的信心。下面我就从中撷取一些智慧的火花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关爱学生,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冯教授在报告中说:“学生厌学,触目惊心:现在中国有近5000万听不懂的孩子坐在教室里,我们按照一个标准,一个重点,一样的难点去教学,行吗?肯定不行,所以我们需要告别书本,走进生本。”

我们班主任老师平时也经常一起探讨教育的问题,曾有一位老师说:老师是越来越难当了,学校开展的活动多,上面的各种检查多,严重影响了我们正常的教学计划,还得抓教学质量,如果没有这些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只教书该有多好啊!我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现在培养的将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有特长,有个性的建设者和人。”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规定的。并且2010年2月8日,美国联邦教育也提出:21世纪人类最好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而冯教授在报告中也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享受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教育不仅要创造适合教育的学生,教育更有责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需要智慧、需要激情、需要胆识。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离不开课堂变革和课程建设。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就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情感、释放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抛弃接受、远离忍受、走进享受。”

1、关注学生的差异

冯教授在报告中说:“每一个学生由于他成长的环境和遗传决定了没有两个学生是一模一样的,他们是有差异的,教育要给予有差异的学生合适的教育。如果教育还能够扬长避短的话,那么,我们每一个教室里的学生,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啊!”冯教授还说:“我们对学生的差异不应该埋怨,与其埋怨差异,不如研究差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直以来,人们把教师工作比作辛勤的园丁。

然而,我却觉得这个比喻不那么恰当,因为园丁的工作是机械地把花园里参差不齐的花花草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修剪得平平整整、整整齐齐,千篇一律。没有什么适合不适合,他们面对的是一片植被,而我们老师所面对的是有思想、有个性的学生,如果我们也像园丁修剪植被那样把学生调教得千篇一律,那不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吗?孩子是有个性、有差异的呀!毋庸置疑,我们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教育。21世纪是让我们培养有个性、有特长的建设者和人呀!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老师的眼里既要有居里夫人、皮埃尔那样的大科学家,又要有冯恩洪、魏书生那样的教育家,也要有建设城市的建筑师,清洁城市的清洁工人。因为社会需要多方面的人才,所以,我们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要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更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允许学生的特长有所突破,也要允许学生在某个方面平平淡淡,这一切的参差不齐,才是真正的教育。

2、尊重学生的情感

冯教授在报告中说:“尊重学生的情感,关键要落实在课堂上。我们的课堂让我们的学生坐在教室里是如临春风呢还是如坐针毡呢?当然如临春风的课堂是尊重学生情感的课堂,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堂,这就是一种和谐的师生情感。”其实老师的责任就是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创建和谐的师生情感,让教育成为一种享受,所以在课堂上就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多鼓励、多激励,让“你真了不起!”“你真棒!”“你离成功还有一步之遥!”等等的激励语言伴随着我们的课堂。记得著名教育家韩凤珍教授曾说过:

“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都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的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尤为重要,小学生更是如此。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批评和谩骂会使天才变白痴,鼓励和赞美能使白痴变天才。”老师应该对自己的学生多鼓励与赞美,少批评与谩骂。赞美和鼓励是引发一个人体内潜能的最佳方法。 每一个人都有他值得赞扬的地方。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鼓励和赞美。

3、释放学生的潜能

冯教授在报告中说:“人都是有潜能的。总分第一的学生不等于没有弱势智慧,总分倒数第一的学生不等于没有强势智慧。”冯教授还说:“学生是有潜在的能力的。我们是不是发现其潜在的能力,我们是不是让学生的潜在能量在我们的课堂里充分燃烧呢?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在做创造合适学生的教育的问题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呀!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教育的关键是适合每个学生的个性,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和谐发展,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我们现在的教育还没有完全从重合格轻特长走出来。仍然是过分强调合格,过分看重学生的分数,让分数说明一切,而拥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则是凤毛麟角,令人遗憾。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个人在现代社会中都能摸索到各自成功的道路,简单地说,一个人是否聪明其实没有意义,关键是明白自己的才能在哪一方面。他强调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和探

索自我、把握自我命运的重要性。在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方面,我们正在尝试通过开展学校的兴趣小组活动这个平台来实施,满足学生课外生活需要,让学生享受最好的素质教育,使学生真正实现快乐学习、快乐活动、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我们学校从学生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出发,结合学校实际,开设了“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社会实践”等十几个主题的兴趣小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了学生的见识,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陶冶了学生的高尚情操。学生参与率达百分之百。每到兴趣小组开展活动的时候,校园里热闹非凡,诵读声、歌声、笑声响成一片,学生们快乐了,老师们快乐了,学生们享受了适合自己的教育,释放了自己的潜能。

二、做好自己,让生命因三尺讲台而精彩。

冯校长在报告中说:“作为人民教师,首先要珍惜讲台,热爱讲台,享受讲台,发展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而发展自己,就两条途径,第一条是知识的补充,第二条是经验的积累。知识的补充需要读书,经验的积累需要反思。”最好的教师是手不释卷,养成读书习惯,享受读书乐趣,要积累经验,学会反思,读书可以使自己变得更聪明,使自己变得更有智慧。尤其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他的知识越多,他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就越容易,他在学生和家长中的威信和信誉度就越高,学生们就越喜欢他,把他当作知识之源而被他吸引,以至于更加尊敬他。常说的一句老话: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可是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样的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了,学生们通过电视、电脑的观看浏览,接收的信

息远远地超过了我们教师。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是有一定意义的,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新的使命。人类文明的传承离不开读书学习,让我们教师在书本里畅游、在网络中遨游。不仅仅要做一名爱读书的教师,还要学会合作,实现双赢,做复合型的教师,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冯教授就是一个珍惜讲台,做最好的自我的优秀班主任、校长;他就是一个享受读书,积极反思的复合型的教育专家。在他的教育生涯中,我们可以时刻看到他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努力的身影:担任校长期间做到“每天第一个进校、最晚一个出校”,提出的“合格+特长=建平人”、“按程度分层次教学”,举办的“庆元旦、听钟声通宵联欢晚会——给学生一个毕生难忘的学生时代”等等。那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与冯教授相比,我们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道路上做了多少?看到了差距,难道我们不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为走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做好准备,做出贡献吗?

总之,我觉得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做好自己,在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上,要站在“生为本”的角度看待教育中每一个问题,而要解决教育中的每一个问题,就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这次学习,不仅仅是开阔视野、心灵震撼和思想的启迪,更是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赋予新的实践行动。我们不仅要从冯教授的报告中借“箭”,更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研究怎样来使用借来的“箭”。这才是这次学习的真正价值所在。

撰写于2012、7、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