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妖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必修二语文一词多义

人教版必修二语文一词多义

来源:易妖游戏网
兰亭集序

【一词多义】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二)

(1) 若合一契

(2) 其致一也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觞一咏 (三)次 1、列坐其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4、余船以次俱进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6、陈胜、吴广次当行”. (四)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五)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6、修守战之具 (六)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4、期(jī )年之后 5、、君与家君期日中

【虚词运用】 1、所以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 2、之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动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以之兴怀. 暮春之初 3、于: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欣于所遇 终期于尽 4、以: 引以为流觞曲水 亦足以畅叙幽情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5、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亦犹今之视昔 赤壁赋

【长】

1、抱明月而长终 2、而卒莫消长也 【属】

1、神情与苏黄不属: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举酒属客: 【固】

1、固一世之雄也:

2、雍州之地,殽函之固。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5、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6、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适】

1、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食):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3、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 5、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6、适大病,不能行:

7、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逝】

1、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 2、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3、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4、时不利兮骓不逝: 【望】

1、七月既望:

2、望美人兮天一方:

3、恐太后玉体之有所欷也,故愿望见太后:4、都督阎公之雅望,启戟遥临: 【下】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虽】 1、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之】 1、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3、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4、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5、故为之文以志: 【如】 1、飘飘乎如遗世: 2、纵一苇之所如: 【而】 1、羽化而登仙 2、扣舷而歌 3、倚歌而和之 4、正襟危坐而问之 5、侣鱼虾而友麋鹿 6、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7、耳得之而为声 【乎】 1、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相与枕藉乎舟中: 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于】 1、月出于东山之上: 2、徘徊于斗牛之间: 3、困于周郎者乎: 4、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5、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游褒禅山记

1. 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2. 道

①有碑仆道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④何可胜道也哉 ⑤策之不以其道 3. 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4. 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④文过饰非 5. 然

①至于,理固宜然 ②吴广以为然 ③有穴窈然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6. 其

⑴始舍于其址。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⑶距其院东五里。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⑸其文漫灭。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⑻问其深。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⑿盖其又深。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 ⒁既其出。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⒅其孰能讥之乎?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7. 观

(1)古人之观与天地、山川...... (2)而世之雄伟、瑰怪、非常之观,

【一词多义】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

(1) 一起.例:若合一契 (2) 一样.例:其致一也

(3) 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 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三)次

1、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四)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 (五)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长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学习 进步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办好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修建 6、修守战之具 整治 (六)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 、及 ,注定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期望、要求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 4、期(jī )年之后 周、满 5、、君与家君期日中 约定 【虚词运用】 1、所以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表原因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以此 用来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 表方法 2、之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助词 表定语后置 曾不知老之将至 助词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性 及其所之既倦 动词 往 达到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助词 的

以之兴怀 代词 回指上文中的事. 暮春之初 音节助词 衬足四个音节 4.于: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连词') 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 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 5.以:

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 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

【长】

1、抱明月而长终:副词,永远。 2、而卒莫消长也:动词,增长。 【属】

1、神情与苏黄不属:关联。 2、属予作文以记之:嘱托。 3、举酒属客:劝酒。 【固】

1、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2、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险固。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动,使……稳固。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固执己见。 5、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

6、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到底。 【适】

1、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食):享有。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

3、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适合,适应。 5、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刚刚,才。

6、适大病,不能行:适逢。

7、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同“谪”,流放或贬职。 【逝】

1、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流逝。 2、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通“誓”,发誓。 3、淑尔远逝,往来翕忽:去,消失。 4、时不利兮骓不逝:跑。 【望】

1、七月既望:农历的每月十五日。 2、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

3、恐太后玉体之有所欷也,故愿望见太后:盼望,希望。 4、都督阎公之雅望,启戟遥临:名望,声望。 【如】

1、飘飘乎如遗世:动词,像。 2、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下】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克,攻下。

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位名词,位置低的。 【虽】

1、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即使——表假设性内容。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然——表事实。 【之】

1、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 2、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结构助词,的。 3、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代词。

4、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清风明月等。 5、故为之文以志:指示代词,这。 【乎】

1、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疑问词,相当于“吗”。 2、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相当于“于”,在。 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 【于】

1、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 3、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表被动。

4、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5、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介词,到。 《赤壁赋》词语古今异义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扣舷而歌(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 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1. 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2. 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 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 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④文过饰非(掩饰) 5. 然

①至于,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 6. 其

⑴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 ⑶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个)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 ⑸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 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代那些) 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7. 观

(1)古人之观与天地、山川......(欣赏) (2)而世之雄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