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妖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

来源:易妖游戏网
..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一)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测定铁含量得如下数据:23.70%、23.73%、23.81%、23.60%、23.72%,它们的平均值是 。平均结果的相对误差为:_________,相对平均偏差为:___________,中位数为:____________。

2.配制0.1mol/LHCl溶液250mL,应量取浓HCl mL,加 mLH2O。 3.配位滴定中,滴定不同的金属离子需要不同的最低pH,这最低pH又称为 。 4.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称为 ,称量某样品0.6754g其有效数字的位数为 。

5.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水中的Ca、Mg,共存的Fe、Al离子干扰测定,若加入 使之与Fe、Al生成更稳定的配合物,则Fe、Al干扰可消除。

6.若溶液中既存在酸效应,又存在配合效应,则条件稳定常数lgK´MY = 。

7.酸效应系数表示的是未参加主反应的EDTA的各种存在形式的 与能参加配合反应的EDTA的 浓度之比。

8.标定EDTA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 、 。 9.标定 溶液常用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

10.选择指示剂应根据 。 11.滴定度TFe/KMnO =0.001234g/mL,其表示的是 。

4

2+2+3+3+

3+3+3+3+

12.已知H2C2O4为二元弱酸,其分布系数δ

C2O4

2-

H2C2O4= ,δ

= 。

1.能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的下列物质溶液( )。 ①(NH4)2SO4(KNH=1.8×10)

3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5

②邻苯二甲酸氢钾(Ka=2.9×10)

2

-5

③苯酚(Ka=1.1×10

-10

) ④NH4Cl(KNH=1.8×10)

3

-5

2.标定HCl溶液的基准物是( )。

..

①H2C2O4·2H20

②CaCO3

③无水Na2CO3 ④邻苯二甲酸氢钾

3.已知0.01250mol/LAgNO3溶液25.00ml正好与28.00mLKCl溶液反应完全,则KCl溶液的浓度是( )mol/L。

①0.01400

②0.01116

③0.01250 ④0.05560

4.将1.1200克含Ca试样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移取25.00mL用0.02000mol/LEDTA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EDTA30.00mL,则试样中CaO的含量为( )。(已知MCaO=56.0)

①6%

2+

②12%

③30% ④60%

5.某试样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用HCl标准溶液滴定,先以酚酞为指示剂,消耗HCl溶液的体积为V1mL,再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又消耗HCl溶液的体积为V2mL,V1与V2的关系是( )。

①V1=V2

②V1=2V2

③V1V2

6.两组分析人员对同一含铁的样品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得到两组分析数据,要分析两组分析的精密度有无显著差异,应该用下列方法中的哪一种( )

①Q检验法

②F检验法

-2

③格鲁布斯(Grubbs)法 ④t检验法 7.Fe的含量为1.243×10①2

%,该数据的有效数字为( )位。 ②4

③3 ④6

8.用0.2000mol/LHCl溶液滴定Na2CO3到第一化学计量点,此时可选择的指示剂是( )。

①甲基橙(3.1~4.4)

②甲基红(4.4~6.2)

③百里酚酞(9.4~10.6) ④溴甲酚绿(4.0~5.6)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

1.根据下列给出的数据,说明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 甲 乙 丙 编号 1 30.22 30.20 30.42 编号 2 30.18 30.30 30.44 编号 3 30.16 30.25 30.40 编号 4 30.20 30.35 30.38 平均值 30.19 30.28 30.41 真实值 30.39 30.39 30.39

2.为什么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可直接滴定醋酸(Ka=1.8×10),而不能直接滴定硼酸

-5

..

(Ka=5.8×10)?如何滴定硼酸的含量?

3.以铬黑T为例,说明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4.标定HCl标准溶液的基准物是什么?写出标定HCl标准溶液的反应方程式(或离子反应方程式),选用何种指示剂?

-10

四、计算pH值。(每小题4分共16分)

1.计算0.10mol/LCH3COOH溶液的pH值。(已知KCHCOOH=1.8×10–)

5

3

2.计算0.20mol/LNH4Cl溶液的pH值。(已知:KNHCl=1.8×10–)

5

4

3.计算0.10mol/LNaH2PO4溶液的pH值。(已知H3PO4:pKa1=2.12;pKa2=7.20) 4.在15.00mL0.10mol/LNaOH溶液中,加入15.00mL0.10mol/LHAc溶液,求混合溶液的pH值。(已知:KHAc=1.8×10–)

5

五、综合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碳酸钙试样0.1802g加入50.00mL C(HCl)=0.1005mol/L的HCl溶液,反应完全后,用C(NaOH)=0.1004mol/L的NaOH溶液滴定剩余的HCl,用去18.10mL,求CaCO3的含量。 (已知:MCaCO=100.09)

3

2.称取混合碱试样1.2000g溶于水,用0.5000mol/LHCl溶液15.00mL 滴至酚酞恰好褪色,再滴加甲基橙指示剂,又用HCl标准溶液22.00mL滴定至橙色,求混合碱中的各组分含量。(已知:MNaOH=40.00 MNaHCO=84.01 MNaCO=105.99 )

3

2

3

3.分析Cu-Zn-Mg合金,称取0.5000g试样,溶解后配成100.0mL试液,移取25.00mL,调pH=6.0,用PAN作指示剂,用0.05000mo1/LEDTA滴定Cu和Zn用去37.30mL。另移取25.00mL调至pH=10,加KCN,掩蔽Cu和Zn,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上述EDTA标准溶液

2+

2+

2+

2+

..

滴至终点,用去4.10mL,然后再滴加甲醛以解蔽Zn,再用EDTA滴定,又用去13.40mL,计算试样中Cu、Zn、Mg的各自含量。 (已知:MZn=65.39 MCu=63.54 MMg=24.30)

4.分析NaOH溶液浓度,平行测定四次的结果为0.1014, 0.1012, 0.1023和0.1016 mol/L,用Q检验法对数据进行取舍后,求平均值、标准偏差和置信度为90%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n= 4 Q=0.76 n = 3 t =2.92 n = 4 t =2.35 )

2+

2+

2+

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23.71 % 、_0___、__1.05%_____、__23.72%_________。 2. 2.1 mL, 247.9 mLH2O。 3. 最高允许酸度

4. 有效数字 、 4 。 5. 三乙醇胺 。 6. lgKMY- lgαM-lgα

Y(H)

7. 总浓度、 平衡浓度

8. Zn或ZnO 、 CaCO3 。 9. NaOH

10. 变色在滴定突跃范围 11. 每毫升KMnO4滴定Fe的克数 。

[H2C2O4]12. ,δ

cH2C2O4

C2O4

2-

2[C2O4]=。

cH2C2O4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②③②③④④②③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

1. 答:丙的准确度高,精密度也高;

乙的准确度不高,精密度也不高; 甲的准确度不高,精密度高。

2.答:当C Ka>10时可直接滴定,醋酸满足该条件可直接滴定。硼酸不满足该条件不

-5

..

可直接滴定,当加入甘油生成甘油酸时,可满足该条件可直接滴定。

23HInHInIn23.答:

pH=6.3 pH=8~10 pH>11.6 紫红色 蓝色 橙色 滴定前 MInMIn

蓝色 红色

滴定至化学计量点附近 MInYMYIn 红色 蓝色

4.答:重铬酸钾为标定Na2S2O3标准溶液的基准物。 反应式:Cr2O7+6I+14H=2Cr+3I2+7H2O I2+2S2O4=S4O6+2I 指示剂:淀粉

2-

2-

2-

3+

四、计算pH值。(每小题4分共16分)

1.答:c/Ka>500

[H]Kac1.81050.101.34103

pH=2.87

2.答:NH4H2ONH3H3O

[H3O][NH3][H]2Kw cKb[NH4] pH=4.98 3.答:[H]Ka1Ka2

11pHlgKa1lgKa2

22 =0.5 ×(pKa+pKa2)

1

=4.66 4.答:[OH]Kw101416

c0.105.2710KHAc1.81052pH=8.72

五、综合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

1.答:CaCO32∵V11(0.100550.000.100418.10)100.092.09%

0.18021000∴混合碱为Na2CO3和NaHCO3。

NaCO23(0.5000215.0053.00103100%66.25%

1.2000.5000(22.0015.00)84.0110324.50%

1.200NaHCO33.答:M%2CVM100% m0.0500013.4010365.39Zn%100%=35.05%

0.500025.00100.00.050004.1010324.30Mg%100%=3.985%

0.500025.00100.020.05000(37.3013.40)10363.54Cu%100%=35.33%

0.500025.00100.024.答:x0.1016 s4.78710

置信度为0.90 n=4 t=2.35

4分析化学 试卷(A卷)

来源: 姜威的日志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前的括号内。每小题 2分,共30分)

( )1.KMnO4滴定Na2C2O4时,第一滴KMnO4溶液的褪色最慢,但以后就变快,原因是: A.反应产生Mn2+,它是KMnO4与Na2C2O4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是分步进行的,要完成各步反应需一定时间

C.当第一滴KMnO4与Na2C2O4反应后,产生反应热,加快反应速度

D.KMnO4电位很高,干扰多,影响反应速度反应产生Mn2+,它是KMnO4与Na2C2O4反应的催化剂 ( )2.某人根据置信度为95%对某项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了如下五种报告。哪个是合理的? A.(25.48+0.1)% B.(25.48+0.13)% C.(25.48+0.135)% D.(25.48+0.1348)%

( )3.Morh(莫尔)法中所用指示剂K2CrO4的量大时,会引起: A. 测定结果偏高 B.测定结果偏低 C.大的系统误差 D.大的随机误差

( )4.高吸光度示差分光光度法和一般的分光光度法的不同点在于参比溶液的不同。前者的参比溶液为:

A.溶剂 B.试剂空白

C.在空白溶液中加入比被测试液浓度稍低的标准溶液

..

D.在空白溶液中加入比被测试液浓度稍高的标准溶液

( )5.重量分析中,影响弱酸盐沉淀形式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有: A.水解效应 B.酸效应 C.盐效应 D.同离子效应

( )6.某硅酸盐试样的主要成份为SiO2,Al2O3,CaO,MgO。微量成分有Fe2O3,TiO2。今欲测定其中Fe2O3含量,宜选用的方法是:

A.EDTA法 B.重量法 C.K2Cr2O7法 D.分光光度法

( )7.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Cl,若两者的浓度均增大10倍,以下叙述滴定曲线PH突跃大小,正确的是:

A. 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减小,后0.1%的PH增大 B.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均增大 C.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均减小

D.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不变,后0.1%的PH增大

( )8.在浓度相同的下列盐的水溶液中,其缓冲作用最大的是: A.NaHCO3 B.NaH2PO4 C.Na2B4O7·10H2O D.Na2HPO4

( )9.为了测定水中Ca2+,Mg2+的含量,以下消除少量Fe3+,Al3+干扰的方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A.于PH=10的氨性溶液中直接加入三乙醇胺 B.于酸性溶液中加入KCN,然后调至PH=10

C.于酸性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 然后调至PH=10的氨性溶液 D.加入三乙醇胺时,不需要考虑溶液的酸碱性

( )10.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A.浓、冷、慢、搅、陈 B.稀、热、快、搅、陈 C.稀、热、慢、搅、陈 D.稀、冷、慢、搅、陈

( )11.利用下列反应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时,其滴定曲线在计量点前后为对称的是 A. 2Fe3++Sn2+=Sn4++2Fe2+; B.I2+2S2O32-=2I-+S4O62-; C.Ce4++Fe2+=Ce3++Fe3+;

D.Cr2O72-+6Fe2+=2Cr3++6Fe3++7H2O。

( )12.以0.002000 mol·L-1EDTA溶液滴定0.002000 mol·L-1Zn2+离子(lgKMY=16.50)时,若有Ca2+离子(lgKMY=10.50)存在,如果允许误差为+0.1%,△PM=0.2,能允许Ca2+离子存在的最大浓度(单位: mol·L-1)为:

A.0.0010 B.0.0020 C.0.0030 D.0.0040

( )13.以0.100mol·L-1NaOH滴定20.00mL0.100mol·L-1盐酸羟胺(pKb=8.00)溶液,则滴定至化学计量点的pH是

A.2.5 B.2.65 C.4.65 D.9.35

( )14.已知某溶液PH值为0.070,其氢离子浓度的正确值为: A.0.85 mol·L-1 B.0.8511 mol·L-1 C.0.8 mol·L-1 D.0.851 mol·L-1

..

( )15.液液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同溶剂中的 A. 溶解度不同 B.分配系数不同 C.溶度积不同 D.交换常数不同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均相沉淀法是利用溶液中_______地产生沉淀剂的方法,使溶液中沉淀物的___________维持在很低的水平,并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___________状态,从而获得结构紧密、粗大而纯净的晶形沉淀。

2.由于一种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促进另一种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作用,前一反应称为___________,后一反应称为___________。

3.某学生测定铁矿石中铁的百分含量,得如下数据:33.,33.83,33.40,33.50。经计算得出此结果的平均值为________;平均偏差为________,标准偏差为_________;变异系数为__________。 4.在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略有变动会造成_________误差。

5.判断两组分能否用纸色谱法分离的依据是________值,两组分各自的________相差愈_____,说明分离效果愈______。

6.将380g纯NaCl放入一水桶中并充满水。取100ml该溶液以0.0747mol·L-1AgNO3滴定,耗去32.24ml。则该水桶的体积为__________。(Mr,NaCl=58.443)

7. EDTA的酸效应曲线是指 ,当溶液的PH越大,则______ 越小。 8.写出Na2HPO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 。

9.佛尔哈德(Volhard)法既可直接用于测定______离子,又可间接用于测定________离子。 10.间接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是

和 。

11.Al(OH)3和MgNH4PO4沉淀灼烧后的称量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12.在萃取分离中,同量的萃取溶剂分几次萃取的效率比一次萃取的效率 。但增加萃取次数会 。

13.选择测定方法时,主要考虑方法的__________度和__________度是否符合要求,在保证上数量要求的情况下,选用较__________的测定方法。

14. 多组分分光光度法可用联立方程的方法求得各组分的含量,这是基于 。

15.沉淀滴定中,佛尔哈德法测定时,为保护沉定不被溶解须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 得 分 评卷人 三 、简答题(每小题 3分,共12分)

1.简述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与间接滴定法三者的异同点。NaS2O3为什么不能用来直接滴定K2Cr2O7?EDTA为什么不能直接滴定Al3+?

2.举例说明共沉淀现象及继沉淀现象。

3.简述标准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 得分 评卷人 四、计算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

1.称取软锰矿0.1000g,用Na2O2熔融后,得到MnO42-,煮沸除去过氧化物。酸化溶液,此时MnO42-歧化为MnO4-和MnO2。然后滤去MnO2,滤液用21.50mL0.1200mol·L-1标准溶液滴定Fe2+。计算试样中MnO2的含量(Mr,MnO2=86.94) 有关反应为:MnO2+Na2O2=Na2MnO4 3MnO42-+H+=2MnO4-+MnO2+2H2O

2. 以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0.1000 mol·L-1的某二元弱酸H2A溶液。已知当中和至PH=1.92时,δH2A=δHA-,中和至PH=6.22时,δHA-=δA2-。计算(1)中和至第一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是多少?选用何种指示剂?(2)中和至第二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是多少?选用何种指示剂?

3. 在PH=5.0时用2×10-4 mol·L-1EDTA滴定同浓度的Pb2+,以二甲酚橙(XO)为指示剂。(1)以HAc-NaAc缓冲溶液控制酸度,[HAc]=0.2 mol·L-1,[Ac-]=0.4 mol·L-1;(2)以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控制酸度。已知乙酸铅络合物的β1=101.9,β1=103.3;(CH2)6N4基本不与Pb2+络合。计算(1) ,(2)的终点误差。 已知PH=5.0时,PPbep=7.0,lgαY(H)=6.6;lgKPbY=18.0

4.计算AgI在0.010mol·L-1Na2S2O3-0.010 mol·L-1KI溶液中的溶解度。(Ksp=9.3×10-17;Ag+-S2O32-络合物的lgβ1~lgβ3分别为8.82,13.46,14.15

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部)期末考试 分析化学试卷(A卷) 参及评分标准

专业: 课程代码: 1900205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 2.B; 3.B; 4.C; 5.B; 6.D; 7.A; 8.C; 9.C; 10.C; 11.C;12.A;13.D;14.A; 15.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缓慢 过饱和度 过饱和 2.诱导 诱导反应 受诱反应 3.33.59 0.14 0.19 0.57 4.随机

5.比移 比移值 大 好 6.270升(L)

7. lgαY(H)~PH lgαY(H)

8.[H+]+[H2PO4-]+2[H3PO4]=[PO43-]+[OH-] 9.银 卤素

10.碘(I2)的挥发 碘离子(I-)的氧化 11.Al2O3 Mg2P2O7

12.高 增加萃取工作的工作量,影响工作效率 13.准确 精密 快速

14.各组分在同一波长下吸光度具有加合性 15.硝基苯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答:返滴定是在试液中加入过量的标准溶液,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来滴定过量的标准溶液;置换滴定法是利用置换反应置换出的物质用标准溶液滴定;间接滴定法是有些物质不与标准溶液反应的物质有时可以通过另外的化学反应,以滴定法间接测定。

因为NaS2O3与K2Cr2O7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无定量关系,所以NaS2O3不能用来直接滴定K2Cr2O7。 因为Al3+和EDTA的反应很慢,反应不能立即完成,故不能用直接滴定法进行滴定。

..

2.答:共沉淀现象,例如测定SO42-时,以BaCl2为沉淀剂,如果试液中有Fe3+存在,当析出BaSO4沉淀时,本来是可溶性的Fe2(SO4)3也被夹在沉淀中。BaSO4和PbSO4,BaSO4和KMnO4等,也都可以产生共沉淀现象。

继沉淀现象,一定酸度的Zn2+离子溶液中,通入H2S气体。此时由于形成过饱和溶液,析出ZnS沉淀的速度非常慢。如在上述溶液中加入Cu2+,通入后,首先析出CuS沉淀。沉淀放置一段时间后,便不断有ZnS在CuS的表面析出。用草酸盐沉淀分离Ca2+和Mg2+时,也会产生继沉淀现象。

3.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主要是仪器或溶液的实际条件与朗伯比尔定律所要求的理想条件不一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2)介质不均匀引起的偏离;(3)由于溶液本身的化学反应引起的偏离。

四、计算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解:有关反应为:MnO2+Na2O2=Na2MnO4 3MnO42-+H+=2MnO4-+MnO2+2H2O 滴定反应为:

MnO4-+5Fe2++8H+=Mn2+5Fe3++4H2O 由上述反应可知

1molMnO2=1molMnO42-=2/3molMnO4-=10/3mol Fe2+ 故 MnO2%=(3/10CFe2+×VFe2+×10-3×MMnO2/ms)×100 =(3/10×0.1200×21.50×10-3×86.94/0.1000)×100 =67.29

2.解:根据δH2A=δHA-可得 [H+]2=Ka1[H+] Ka1=[H+]=1.2×10-2 根据δHA-=δA2-可得Ka1[H+]= Ka1Ka2 Ka2=6.02×10-7

(1)滴至第一化学计量点时,生成NaHA,为两性物质,CHA=0.0500 mol·L-1,c Ka2﹥﹥20Kw,但c与Ka1比较,不能忽略,故

[H+]= [Ka1Ka2C/( Ka1+C)]1/2

= [1.2×10-2×6.02×10-7×0.0500/(1.2×10-2 +0.0500)]1/2 =7.6×10-5 mol·L-1

PH=4.12选用甲基橙做指示剂

(2)滴至第二化学计量点时,生成Na2A,CA2-=0.0333 mol·L-1,因为 CA2- ·Kb1= CA2- ·Kw/ Ka2 =0.0333×(10-14/6.02×10-7)﹥﹥20Kw CA2-/ Kb2=0.0333/(10-14/6.02×10-7) ﹥500

[OH-]=( Kb1·C) 1/2=[(10-14/6.02×10-7) ×0.0333] 1/2 =2.4 ×10-5 mol·L-1

POH=4.63 PH=9.37 选酚酞为指示剂 3.解:(1) PH=5.0时,PPbep=7.0。终点时 [Ac-]=0.4/2=10-0.7 mol·L-1 αPb(Ac)=1+β1[Ac-]+β2[Ac-]2

=1+10-0.7+1.9+10-1.4+3.3=102.0 PPbep`=7.0-2.0=5.0

lgKPbY`= lgKPbY-lgαPb(Ac)- lgαY(H) =18.0-2.0-6.6=9.4

..

PPbsp=1/2(lgKPbY`+PCpbsp) =1/2(9.4+4)=6.7

ΔPM= PPbep`- PPbsp=5.0-6.7=-1.7 lgCK`=9.4-4=5.4

Et= [(10△PM-10-△PM)/(C×Kˊ)1/2]×100%=-10%

可见由于Ac-对Pb2+的副反应,造成了滴定Pb2+的很大的终点误差。 (2)在(CH2)6N4溶液中,Pb2+无副反应 PPbep=7.0

lgKPbY`= lgKPbY- lgαY(H)=18.0-6.6=11.4

PPbsp=1/2(lgKPbY`+PCpbsp)= PPbsp=1/2(11.4+4)=7.7 ΔPM=7.0-7.7=-0.7

代入Et计算公式计算,Et=-0.1%

因此在滴定较稀的Pb2+溶液时,应选用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 4.解:同时考虑络合效应和同离子效应 忽略的络合消耗,则

αAg+(S2O32-)=s/[Ag+]=1+β1[S2O32-]+β2[S2O32-]2+β3[S2O32-]3 =1+108.82×(10-2)+1013.46×(10-2)2+1014.15×(10-2)3 =3.0×109 由Ksp关系得

Ksp=9.3×10-17=[Ag+]/[I]=(s/3.0×109)×0.010 故s=2.81×10-5mol·L-1

x

tsn0.10162.354.78710440.10165.6251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