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丝织物整理
真丝整理的目的:
1、 改善织物的外观 真丝通过整理,可以产生柔和的光泽、优良的手感和悬垂性等特点
2、 改善织物的使用性能 经定形、拉幅、防缩整理,真丝具有规定的门幅和缩水率,服用时形状稳定
3、 增加织物的功能性、提高织物的附加价值 通过各种化学整理,赋予真丝以抗泛黄、抗皱、防缩、增重、阻燃等新的性能;通过将化学整理与机械整理相结合,可改变织物外观,使之具有折皱和桃皮绒的外观,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真丝的附加价值。「1」
定义:
真丝织物是指经、纬丝均采用桑蚕丝织制的织物,如真丝乔其、真丝斜纹绸、真丝双绉、真丝塔夫绸等。
柞蚕丝织物是指经、纬均采用柞蚕丝织制的织物,如千山绸、鸭江绸、柞绢纺等「2」
桑蚕丝与柞蚕丝的区别
1、服用性能 桑蚕丝细软、织物薄如蚕翼、轻如纱,最适合轻薄衣料使用;柞蚕丝粗、蓬松、挺括、纤维内部组织多孔隙,又产自北方寒带,保暖性和弹性好,是制作蚕丝被、蚕丝毯等家纺产品的首选原料。
1 / 4
2、化学组成 两种蚕丝同属动物蛋白质纤维,都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但氨基酸组成差异较大,柞蚕丝素中,具有活泼基团的氨基酸(如精氨酸、天门冬氨酸等)比桑蚕丝多,柞蚕丝的丙氨酸含量为40%,桑蚕丝为30%。柞蚕丝的色氨酸、组氨酸的含量是桑蚕丝的5倍。故柞蚕丝中肽链的弯曲和缠结程度比桑蚕丝大,这就使柞蚕丝的延伸度和弹性都高于桑蚕丝,柞蚕丝的吸湿性也远大于桑蚕丝,因此,柞蚕丝与人体肌肤有着更好的亲和性。
3、结构形态 柞蚕丝的内部结构比桑蚕丝要复杂,它的茧丝各个细纤维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毛细孔),位于纤维的中心的空隙较大,相当于空心的,就像牦牛的绒毛一样,这是桑蚕丝所没有的,其孔隙率为桑蚕丝的2倍,其“呼吸”更强,比重更小。这种构造,就预示着柞蚕丝的透气性、吸湿性、调节温湿度的功能更强(冬暖夏凉),而且更轻、更蓬松,更适合做被品。
4、热性能 测定未经热处理蚕丝的热收缩率,桑蚕丝的收缩率约为2﹪~3﹪,柞蚕丝接近10﹪。
5、其他方面的性能 柞蚕丝防紫外线效果是桑蚕丝的3.5倍。抗菌性方面,试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柞蚕丝更优。《中国纺织网桑蚕丝与柞蚕丝的区别---为柞蚕丝鸣不平 》
真丝织物的一些整理技术 工艺分类:
按性能分:机械整理、手感整理和外观整理 按方法分:机械法、化学法、机械化合法 按整理效果分:暂时性整理和永久性整理
按功能分:阻燃整理、拒水整理、拒油整理、抗皱整理 真丝绸家用纺织品的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2 / 4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真丝绸有保健功能、高贵的外观,不但服用绸用量越来越多,而且家用纺织品也越来越受到人民的青睐,特别是对美国的销量逐年增长,许多国内厂家在美国设立了专门真丝家用纺织品的销售点。素有“保健纤维”之称的桑蚕丝织成的素绉缎,或用远红外功能真丝织成的织物制成的被套,使人在安安稳稳的睡梦中,让放松的人体和天然保健纤维和功能纤维接触,起到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已被美国等许多国外人士采用;另一方面,真丝的价格较高,一般在25万元/吨~30万元/吨,是棉、化纤等原料的10~15倍,而家用纺织品的卖价也高,原料成本容易消化,为真丝家用纺织品的开发创造了条件。我国真丝家用纺织品的出口约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长
真丝产品的市场现状
丝绸起源于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国丝绸已有七千多年历史,它一直和我国的荣誉联系在一起,2008年又被列为中国新的世界四大发明之一。桑蚕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18种氨基酸,为人体所必需,穿着真丝绸服装,有利于人体增进健康,因而被人们称为“人体的第二肌肤”;真丝纤维能吸收紫外线后发生化学作用泛黄,从而防止紫外线照射到人体,被人们称为:“真丝是牺牲了自己,保护了人体”;真丝纤维有视觉上的舒适感,给人一种庄重、典雅、华贵的气质和含蓄的珠宝光泽,而且它的PH值和人体表面一样(6~6.5)、纤维细嫩滑糯,有一种触觉的舒适感;纤维的空隙率高达70%,保温性能较好;含潮率约11%,因而吸湿性能较好;它还有较好的“丝鸣”现象,它是名副其实的“21世纪天然保健纤维”。由于它受农田的,发展较慢,在纤维中所占比例较小,2008年世界纤维的总产量为6509.3万吨,而真丝纤维为15.6万吨,只占0.24%,“物以稀为贵”。我国的生丝和坯绸的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76%和40%左右,其出口量分别占国际贸易量的85%和50%左右,对世界的丝绸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丝绸产量每年约为85亿~90亿米,约有20%为真丝绸,80%为化纤绸,即每年真丝绸的产量约为17亿~18亿米,并以服用绸和出口为主,2006~2008年真丝绸的出口数量和单价呈逐年增长的状态。参考文献
3 / 4
[1]全国丝绸信息中心.中国丝绸资讯[J].2006-2008年各期. [2]裘愉发.真丝绸织造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4. [3]裘愉发.家用纺织品的开发[J].上海丝绸,2007(4).
周宏湘编著 真丝绸整理新技术「M」 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
「1」 陈国强 新编丝织物染整「M」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