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妖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提高用奥氏气体分析仪分析发生炉气组分准确度的建议

提高用奥氏气体分析仪分析发生炉气组分准确度的建议

来源:易妖游戏网
山西科技 文章编号:1004—6429(2018)O1一O119—03 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年第33卷第1期 收稿日期:2017—11—09 提高用奥氏气体分析仪分析发生炉气组分 准确度的建议 李永斌,李松 (太原天然气有限公司检测站,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依据GB/T 12208--2008{,X,._r-煤气组分与杂质含量测定方法》, 针对用奥氏气体分析仪分析发生炉气组分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 建议,经实验证明提高了测试的准确度,以期对GB/T 12208--2008的修 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奥氏气体分析仪;发生炉气;煤气组分;测定方法 中图分类号:TH83 文献标识码:A 人工煤气的产生方式有很多种,如焦炉煤气、发生 过感应圈变成高压电加到铂丝电极上,使铂丝电极间 炉煤气、油煤气、高炉煤气、水煤气、裂化煤气等。发生 炉煤气的产生方法是将煤在发生炉中燃烧后,将炉底 隙处产生火花,从而使可燃气体爆炸。疏型管是连接量 气管、吸收瓶及燃部件。旋塞用以控制气体的流 动线路。 1.2奥氏气体分析仪原理 的空气加以,使煤不能完全燃烧,因而产生大量的 一氧化碳,这种方法使炉中排出的气体主要是一氧化 碳、氢气、氮气以及少量的甲烷、二氧化碳。 用氢氧化钾溶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用硫酸 银硫酸镍溶液吸收气体中的不饱和烃,用焦性没食子 酸溶液吸收气体中的氧气;用氨性氯化亚铜溶液吸收 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根据吸收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来 分别计算以上4种组分的百分含量,甲烷和氢气用爆 炸燃烧法测定,惰性气体氮气用减差法计算。 1 奥氏气体分析仪构成及原理 1.1奥氏气体分析仪构成 奥氏气体分析仪主要部件有:一个量气管,一个水 准瓶,一套疏型管,一个爆炸管,一个点火器,若干个吸 收瓶,若干个控制气体不同流向的旋塞。量气管是测量 气体体积的装置,一般是容积为100 mL且带有刻度的 玻璃管,上端与疏型管连接,下端用橡皮管与水准瓶连 接,水准瓶内装满弱酸性粉色封闭液。当升高水准瓶 时,管内液面上升将气体放出;下降水准瓶时,管内液 面下降,将气体吸人。吸收瓶内是气体吸收剂,用来完 成气体分析中的吸收作用。吸收瓶有接触式和气泡式 2奥氏气体分析仪分析发生炉气组分的操作 步骤 (1)检查仪器的气密性:将吸收瓶内吸收液的液面 都调到吸收瓶旋塞下面,不得超过旋塞,量气管吸入一 定量空气,关闭所有旋塞,将封闭液瓶放在仪器顶部后 观察5 airn,如果液面没有变化说明不漏气。 两种结构,接触式吸收瓶适用于黏度较大的吸收剂(如 氢氧化钾吸收溶液、硫酸银硫酸镍吸收溶液、焦性没食 子酸吸收溶液、稀硫酸吸收溶液),气泡式吸收瓶适用 于黏度较小的吸收剂(如氨性氯化亚铜吸收溶液)。爆 (2)吸人样品气:将样气20 mL一30 mL吸入量气管 然后全部排出,置换至少3次,确保仪器内没有空气, 然后准确量取样气100 mL(其中量气管94 mL,疏形管 路中6 mL)。 炸瓶是一个厚壁抗震玻璃容器,下部装一定量的蒸馏 水,上端熔封两根铂丝电极,铂丝的外端接电源,电通 (3)吸收二氧化碳:将样气送入二氧化碳吸收瓶, 往返吸收7~8次,然后将样气送入量气管读数,重复上 l19 李永斌,李松提高用奥氏气体分析仪分析发生炉气组分准确度的建议 本刊E—mail:sxkjzzs@163.tom 问题探讨 述操作来回吸收,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为V1,则二氧化 碳体积分数q ̄1=(94.0一V1)+lOOxlO0%。 步骤通过奥氏气体分析仪分析组分得出结果组分(见 表3)发现:甲烷和氢气的体积分数比发生炉气标准气 体的数值偏低,氮气体积分数比发生炉气标准气体的 (4)吸收不饱和烃:将样气送人不饱和烃吸收瓶, 往返吸收最少l2次,然后将样气送人量气管读数,重 数值偏高,其他组分的体积分数基本相同。 表2标准发生炉气体组分 复上述操作来回吸收,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为 2,则不 饱和烃体积分数 2=(V1一V2)+100x100%。 (5)吸收氧气:将样气送人氧气吸收瓶,往返吸收 最少8次,然后将样气送入量气管读数,重复上述操作 来回吸收,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为',3,则氧气体积分数 3=(V2一V3)+lOOxlO0%。 碳),% 3.60 (二氧化 妒(不饱 (氧 (一氧 (甲 碳) 3.64 (氢 (氮 和烃),% 气) 0.82 0.21 化碳)/% 烷)/% 气)/% 气)/% 29.93 2.6O 13.98 48.82 表3 R为1时标准发生炉气体测试组分 (二氧化 (不饱 (氧 ‘D(一氧 (甲 (氢 (氮 (6)吸收一氧化碳:将样气送人第一个一氧化碳吸 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再用第二个一氧化碳吸收瓶 往返吸收最少15次,再送人硫酸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 4次,然后将样气送人量气管读数,重复上述操作来回 和烃)/% 气)/% 化碳)/% 烷)/% 气)/% 气)/% 0.8 0-2 30.0 2.4 l2.8 50.2 4分析及建议 根据测试结果可知:用吸收法分析的组分二氧化 吸收,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为I/4,则一氧化碳体积分数 4=(V3一V4)+100x100%。 碳、不饱和烃、氧气、一氧化碳结果都准确,而用爆炸燃 烧法测定的甲烷和氢气结果偏低,并且导致用减差法 计算的氮气结果偏高。原因可能是:依据GB/T l2208一 aoo8(人工煤气组分与杂质含量测定方法》标准中发生 炉煤气计算倍数R取l,所以疏形管路中有6 mL甲烷 (7)分析甲烷和氢气:根据表1中发生炉气的技术 要求,取剩余全部样气送人量气管,在中心三通旋塞处 加氧气15 mL一25 mL,记下量气管读数 5,则参加爆 炸气体总量V6=V5+6.0,把量气管内全部混合气体送 人爆炸瓶进行爆炸,冷却5次半后将全部气体送入量 气管中,记下量气管读数 7。将剩余气体送入二氧化 碳吸收瓶,吸收后将样气送人量气管,吸收至读数不变 记为 8,则甲烷体积分数p5=R( 7一 8)+100x100%, 和氢气实际上没有参与爆炸,参加爆炸的不是全部气 体,导致甲烷和氢气体积分数比标准气体数值偏低,氮 气体积分数比标准气体数值偏高。建议计算倍数R取 2,使量气筒中的气体为全部剩余气体的1/2,相应加入 氧气量按照标准减半,同样一次爆炸,则其他气体含量 计算和上述公式一样,甲烷体积分数 5=2x(V7一V8)÷ 100x100%,氢气体积分数e6=2x2/3x[V6一V7—2x(V7一 8)]+100x100%。 氢气体积分数 ̄6=2R/3x[V6一V7—2x(V7一V8)]+100x 100%。 (8)通过上述的吸收及燃烧法测定后,剩余的气体 氮气体积分数 ̄7=100— 1一 2— 3一 4一 5一 6。 5结果 计算倍数R取2,加入氧气量按照标准减半,一次 爆炸得出的结果(见表4)和标准气体对照,其结果基本 3奥氏气体分析仪分析发生炉气时发现的问题 我们把发生炉气标准气体组分(见表2)依据上述 表1 不同气体进行爆炸的技术要求 气体种类 混合煤气 人工 煤气 吸收后剩余气体倍数1/R 计算倍数 加人氧气量/mL 1/2 1/3 1/2 爆炸次数 分4次 分4次 分3次 各次气体量/mL 约l0,20,3O,40 约1O,20,30,40 约1020。>50 ,2 3 2 60~70 65-75 40 ̄45 焦炉气、纯炭化炉气、油制气 水煤气 发生炉气 沼气 全部气体 1/3 1 3 15-25 70-80 分1次 分4次 全部 约10,20,30,40 李永斌,李松提高用奥氏气体分析仪分析发生炉气组分准确度的建议 本刊E-mail:sxkjzzs@163.COWl 问题探讨 表4 R为2时标准发生炉气体测试组分 ,p(--氧化 (不饱 (氧 ‘p(一氧 (甲 ‘p(氢 (氮 精度,对GB/T 1 2208-2008 ̄人工煤气组分与杂质含量 测定方法》的修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碳)/% 和烃)/% 气)/% 化碳)/% 烷)/% 气),% 气)/% 3.60 0.8 0.2 30.0 2.6 14.0 48.8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工煤气组 分与杂质含量测定方法:GB/T 12208-2008[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符合要求,证明分析结果及所采取的措施正确。 6结论 用奥氏气体分析仪分析发生炉气组分时,分析甲 烷及氢气体积分数时计算倍数 取2,避免了计算倍 数 取1时(参加爆炸的气体实际上不是全部气体,疏 (责任编辑:孙硕) 作者简介:李永斌,男,1983年生,太原天然气有限 公司检测站工程师;李松,男,1967年生,太原天然气 形管路中的甲烷和氢气实际没有参与爆炸)引起的误 差,提高了用奥氏气体分析仪分析发生炉气组分时的 有限公司检测站站长。 Austenite Gas Analyzer LI Yongbin,LI Song ABSTRACT:According to GB/T 1 2208--2008 artiifcial gas components and impurities determination method,aiming at emerging problems at analysis producer gas composition with austenite gas analyzer,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hat are proved by the experiment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test,in order to have a certain reference valHe for the revision of GB/T 12208—2O08. KEY WORDS:austenite gas analyzer;furnace gas;gas composition;method of measurement (上接第118页) 2-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Energy Dissipation Ratio of Oriice fEnergy Dissipator ZHANG Xiaoyan,YANG Yu,YAO Jiawei,YUAN Pengzhang ABSTRACT:Orifice energy dissipator is a kind of energy dissipation,which is widely used in hydraulic engineering,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effect of energy dissipation,cavitation damage small and simple structure.The aperture ratio of the orifice and the Reynolds number of the lfuid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energy dissipation effect of the oriifce.This paper uses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analyzes the rule of energy dissipation ratio based on the variation of aperture ratio and Reynolds number,and obtains the empiircal formula of energy dissipation ratio by fitting calculationThe .research result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orf the design and constuctrion of similar projects. EY KWORDS:oriifce enery digssipator;energy dissipation ratio;numerical simulation 1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