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需氧量测定仪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来源:易妖游戏网
《砖量与测试技术 o o年第37卷第2期 化学需氧量测定仪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 fo,the Measurement Result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Meter 沙彦秋 马宏彦 吴晓淼 (长春市计量检定测试技术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本文依据JJG 975—2002(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检定规程》对化学需氧量(CDD)测定仪的A类仪器温度示值误差及A类仪器示值误差进 行不确定度评定。评定方法适用于检测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的A类仪器温度示值误差及A类仪器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 关键词: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A类仪器温度示值误差;A类仪器示值误差;不确定度 A类仪器的温度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概述 (△ )=√U2(T0)+(一“( )) (2)U2(-f)=c; (T1)+c;“ (W)+c;“ (T2) 其中,c3=1 c4=1 C5=1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的检测根据JJG 975— 2002((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检定规程》进行。A类仪 器温度示值误差是仪器重要的计量指标。 1.1测量依据 JJG 975—2002((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检定规 程》。 1.2测量环境 (T)=√ (T1)+ (W)+甜 (T2) 4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4.1输入量丁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T)评定 (1)输入量T1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乱(丁1) 以炉孔E5为例,设定温度为150.0℃,重复测量6 本次试验环境温度为24.2℃;相对湿度为49%。 次,测量值填入记录中。其测量列如表1所示: 表1 1.3计量标准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供的标准物质0[]D溶液1000 rrg/L,不确定度为3%;温度计,最大允许误差为-+0.05℃。 1.4测量方法 —平 1 2 3 4 5 6【℃) 复5i s EL』 八 , c℃ ! : ! !: : !:! : : 4.2输入量T0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To)评定 设仪器分辨力为0.I ̄C,其分布可以认为它服从均 匀分布,故: (To)=0.29×T0=0.029(*C) 4.3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见表2) 表2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 消解炉预热1h后,均匀分布选取6个消解孔,将温 度计分别插入消解孔中,待温度稳定后,间隔1 min读取 一个数共读取3次,求其算术平均值。并按公式计算温 以合格的A类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为例,对温 度示值误差和温均均匀性。 度示值误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2数学模型 A类仪器的温度示值误差公式: △,=To—T n (1) ∑ T= rt 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的评定 (2) “ (△,)=√ (To)+(一“( )) =式中:To一消解炉的设定温度,℃;丁.一消解炉孑L的  ̄/0.029 4-(一0.18) =0.18(℃) 平均温度,℃; 一第i炉孔的3次读数温度平均值,℃; 一6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U=k・ (A )=2×0.18≈0.4(℃)(To=150"C) k=2 测量炉孔的个数。 3方差和灵敏系数 (1) (△ )=c} (To)+f; (亍) 其中,c1=1 C2=一1 7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温度示值误差:A,=一1.3℃ 沙彦秋等:化学需氧量溺定仪的 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温度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 U=0.4C(T0=150"(3)k:2 A类仪器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概述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的检测根据JJG975— 2002(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检定规程》进行。A类仪 器示值误差是仪器重要的计量指标。 1.1测量依据 JJG975—2002(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检定规 程》。 1.2测量环境 本次试验环境温度为24.2℃,相对湿度为49%。 1.3计量标准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供的标准物质COD溶液 1000mg/L,不确定度为3%;温度计,最大允许误差为± 0.05℃。 1.4测量方法 待仪器稳定后,按说明书要对仪器校准,以在仪器的 (0~1500)mg/L档为例,测量1000mg/LCOD溶液标准 物质6次,测量值填人记录中。 2数学模型 ; A类仪器的示值误差公式:△ = ×100% S 式中:△CA一仪器示值误差;%;cA一3次测量平均 值,rag/L;cS—C0D溶液的标准值,mg/L。 3方差和灵敏系数 (△ )=c;甜 (_A)+c2u (Cs), 其中, 1, 一 T1= 5=去暑TE5f=150.15( ̄Z) S(TE5 )= /銎6((TE5i—T一 Es) 一1 =0.105(℃) “(T1)=S(TE5)= =0.043(℃) (2)输入量 带来的标准不确定度 ( ) 温度计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05℃,估计它服从均 匀分布,因此区间半宽口=0.05"C,志= 。 标准不确定度为: (T2)=了T2: :0.029(℃) 几 j (3)输入量w带来的标准不确定度 (w) 按照测量方法读取各消解炉孔的温度示值,测量结 果见表3所示。 表3测量结果 因温场均匀性w(W=丁一一T )是由极差求得, 估计 接近正态分布。故: “(w)= W=0.433__253:0.17(℃) .(4)输入量 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 )计算 U(—T—): ̄/ 。(T1)+u2(T2)+“ (W) =Jo.043 十0.0292十0.17z=0.18(℃) ( ) “ ( )+(一 × 村(Gs))x100% 其中 ('A): Cs): 4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4.1输入量CA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CA) (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CA1) 重复测量6次,其测量列表如表4所示: 表4  ̄(mg/L) 平均值-A 示值误差 重复性Sa  ̄d(Ca1) ■ 『_■ ■广■ — (arg/L) 翰(%) (%) (%) 1n71 1073 1f)4S I11S 1122 1051 1079.S R.0 3 2 1.3 -- SA: 1/ ̄=1(CA iCA)2× 。。%:3.2% 一耐(CA1)= OA=1.3% (2)仪器分辨力CA2引入的不确定度“ (CA2) 量程上限为150mg/L的量程,设其分度值为lmg/ L,实际中按仪器自身而定。认为它服从均匀分布,故: (CA2):—0. 29CA2×100%耐:0.029% 、 S (3)输入量 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CA)计算 “ (_A)=√G,(CA )+ (CA2) = ̄/(1.3%) +(0.029%) =1.3% 由标准物质证书提供的扩展不确定度 :3%,志 =2,可认为它服从正态分布。标准不确定度为: “耐(CS)= :学_1.5% (下转第58页) /《计量与铡试技术》2O1o年第37卷第2期 5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见表1) 表1 未 i:1 Vi 7 :35 取有效自由度 8扩展不确定度 取置信概率P=95%,查t分布表k:t95(35): 2.03,则扩展不确定度为 U95=0.48%(k=2) 6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以上各分量彼此,互不相关,所以合成相对标准 不确定度可按下式计算得到 “,=9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 压缩天然气加气机检定装置的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 扩展不确定度为 U95=0.48% "Oeff=35 √c} i+c; ;+c; ;+c; ;+c; ;=0.24% 7有效自由度 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有效自由度为 作者简介:张建波,男,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 通讯地址:15003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珠江路5号。 收稿时间:2009~12—14 = (上接第55页) 4.3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见表5) 表5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 (△ )=2×2.0%=4.0%(cs= lO00mg/L)k=2 7测量不确定度报告 示值误差:△ =8.0% A类仪器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 =4.0%(Cs=1000mg/L)k=2 参考文献 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 )= (△cA)的评定 = [1]JJG975~2002(化学需氧量(ODD)测定仪检定规程》. [2]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作者简介:沙彦秋,女,工程师。工作单位:长春市计量检定测试技术研究 院。通讯地址:130012吉林春市硅谷大街928号。 马宏彦,吴晓淼。长春市计量检定测试技术研究院(长春130012)。 收稿时间:2009一O8—13 _二_丽(上接第56页) =2。0% 6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5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表1 取包含因子k=2 U=k× ( )=0.58L 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Urez=(0.58/100)×100%=0。58% 作者简介:徐双九,男,工程师。工作单位:武汉市计量测试检定(研究)所。 4.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 ( )= ̄/[1 c1 l×甜( ) ]+[I c2 l× (Vs) ] :通讯地址:430063武汉市汉阳大道119号。 刘伟,武汉市计量测试检定(研究)所(武汉430063)。 收稿时间:2009—12—1O 4—0.052 q-—O.292×10—2=0.29L 眶靛燕i 我国确定今年工业节能减排四大重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日前在全国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 制订出台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将通过规划引导、技术标 会议上表示,2010年我国将把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作为调整产业 准、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示范工程、加强监管等,强化对行业节能减排工 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将重点推进投资项目节能评估、 作的具体指导,提升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I ̄-*OK平。 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行业能效对标达标、企业节能管理和推进行业能效对标达标,将使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用能行 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等四方面工作。 业、企业能效水平x, ̄tf,达标得到实质推进。2010年我国将落实重点行 该负责人表示,建立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 业工业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培育—批行业先进标杆和典型。 度,是从源头把好新上工业项目能耗入口关,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 企业是工业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减少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 业盲目、过快增长的根本措施,也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切实发挥好 和污染排放的责任主体。工业企业节能管理和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在工业节能降耗方面职责的重要举措。 体系的建立,将把目标任务直接落实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