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易妖游戏网
LoW CARB0N WoRLD 2ol4,l 环境保护 浅析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黄 勇(广西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南宁市530028)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重金属的开采、冶炼、3o-r以及商业活动逐年上升,致使重金属污染现象日益严重,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健康。 加大对其的治理刻不容缓,但由于重金属污染机理的不同,因此,对其的治理方法也不同。本文主要就重金属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研究其治理 技术的进展,以期为今后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J重金属;污染现状;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2066(2014)01—0009—02 1刖茜 对儿童骨骼的发育及智力等方面的伤害更甚。有研究显示,儿 随着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尤其是重金属 童体内铅含量一旦高出1001.zg/L时,会影响儿童脑部发育,且 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使得重金属的污染日益加剧。重金属污染 铅含量每上升1001 ̄g/L,儿童的智力则会下降1~3分[21。 给生态环境的平衡以及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且重金 3.2汞污染及危害分析 属的污染已被世界各国列为第一,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 汞是一种化学物质,是唯一能够在常温下以液态的形式 性的课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理迫在眉睫。 存在的金属;其生理毒性较为严重,且具有较强的积累性、持 2重金属概况分析 久性以及转移性。汞污染主要来源于塑料、氯碱、电子以及电 重金属主要是指密度>5的金属。重金属大约有45种.如 池等工业所排放出来的废水中,就目前全世界汞的排放量每 锌(Zn)、镉(Cd)、铬(Cr)、汞(Hg)、铅(Pb)等。其中,砷(As)不 年约有1500万 。 在重金属的范畴里。但该种金属的来源和危害均与重金属类 汞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且在任一形式下均能转化成含有 似,也被列入到重金属研究范围内[11。重金属常以多种化学及 剧毒的甲基汞。甲基汞一旦进入人体,就会侵害到人体的伸进 物理的形态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存在,并且时间的推移逐渐 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这种伤害不会发生逆转。汞污染 积累和迁移。 还会引发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甚至是影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较为广泛,除了传统工农业的污染以 响A.4"Jj甲状腺、肝或皮肤功能。近年来,汞污染日益加剧.严重 外,还来源于城市以及重大的污染事故等,具体体现在:农业 威胁到 ̄4J'1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 生产中,使用农药、化肥不合理以及污水灌溉等都是重金属污 3.3铬污染及危害分析 染的来源;工业生产中,多数是以石油、煤炭为主,是重金属污 铬污染主要来源于含铬金属的电镀、加工、制药以及制革 染中铅、汞、砷等的途径.冶炼、加工、锻造、选矿以及运输等工 等行业的排放,六价铬离子能够引发铬的毒性,如铬酸钾、铬 业生产中也会导致重金属污染: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 酸等属于强氧化剂,其腐蚀性较强,可以通过人们的皮肤、消 快,生活垃圾、汽车尾气等所产生的重金属污染也严重威胁到 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积聚在人体分泌腺、胰以及肺中,最终 人们生命健康。此外,社会突发的重金属污染事故的频发,使 导致过敏行动哮喘或癌症。 得局部的重金属浓度严重超标.破坏了生态环境。 3.4镉污染及危害分析 3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危害分析 镉污染多来源于 台炼、化学工业、镀铬工业、废料制造、垃 微生物无法讲解重金属离子.'3-其渗透到水体中时.会对 圾焚烧及尾矿堆等,我国将近1.3万hm 的耕地被镉污染.波 水生生物造成威胁。此外,重金属离子一旦参与到食物链,并 及省市11个。据农业环境监测站调查结果显示.镉污染面积 且中富集高浓度时.会对A,.4rl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最大的是污灌区,约达381.2万hm。。人体中镉能够积蓄50年 3.1铅污染及危害分析 之久,其半衰期达73年,容易损伤机体的多个组织和器官【3】。 铅能通过人的皮肤或呼吸、消化系统进入人体,并在机体 镉还会与人体内含巯基、氨基以及羟基的蛋白质分子相结合。 内沉淀,对机体的组织器官造成伤害。铅污染已渗透到环境中 影响肾、肝等器官正常的功能。此外,镉中毒还会损害人体的 的各个角落.其毒性具有高度的积累性和持久性。全世界的铅 神经、泌尿以及免疫系统.影响骨质的生长 将近一半被用于蓄电池的制造。其余用来制造电缆、建筑材 3.5砷污染及危害分析 料、汽车的防爆荆以及炸药等。但回收后再利用的仅占1/4,其 砷污染及危害与重金属污染及危害相类似.故将其列入 他的都以废渣、废水或废气的形式排放出来.出现大范围的铅 重金属污染中。砷污染主要来自于水污染、金属生产、矿业污 污染。 染以及食物污染等。人为释放砷一年约为2.4 ̄106kg。无机砷 铅对人体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其毒性的大小与其在体内 主要是以气体或粉尘的形态侵入人体,并在人体内形成甲基 的溶解度相关,可累计人体消化、造血、肾、肝等系统。此外,铅 砷酸盐和二甲砷酸盐,破坏人体DNA,引发癌变。 环境保护 LoW CARBoN W0RLD 2o14 l 4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重金属治理技术主要是根据重金属污染的性质.实施不同的 离。该技术的分离率较高,且选择性较强;无污染且能耗较低。 将其用于处理重金属污染。能够彻底分离重金属离子.从而确 治理方案,目前,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主要分为三类(见图1): 图1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 4.1化学法 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中的化学法多用来处理废水中浓度 较高的重金属离子,具体包括氧化还原法、化学浮选法以及化 学沉淀法 (1)化学沉淀法:该种治理方法较为传统,且也是应用最 为广泛的一种。其治理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将废渣中 重金属离子转化成不与水溶解的沉淀物,然后将其过滤。但化 学沉淀法极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处理后的废水无法达到排 放的标准,因此,需对其沉淀物进行妥善的处理,避免造成再 次污染。 (2)氧化还原法:重金属污染中氧化还原法主要是一种预 处理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根据重金属还原或氧化等特性,将废 液中添加还原剂或氧化剂.转变重金属离子的价态或生成沉 淀。或是利用重金属离子电化学的性质,采用电解的方式使其 产生沉淀,将其过滤或回收。该种方法操作较为简便,能够回 收再利用部分重金属:但处理过程中极易产生废渣,且耗能大 处理量小 (3)化学浮选法:利用化学浮选法处理重金属的废液时, 主要是先离席重金属离子.然后将表面活性剂加入其中.疏水 化重金属的析出物.最后利用刮板或自流的形式,将疏水后的 重金属除去。浮选法在处理浓度较稀的重金属时具有独特的 优势,其处理的效率较高、处理的量大,重金属的残留量较少; 但对于净化水迹渣液的处理还需进一步研究。 4.2物理化学法 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中物理法学法主要包括吸附法、离 子交换技术以及膜分离技术三种。 (1)吸附法:吸附法主要是通过使用吸附剂经离子络合与 螯合作用将重金属吸附的方法,常见的无机吸附剂主要有膨 润土、壳聚糖、活性炭以及沸石等。自然吸附材料的来源较广, 制造较为方便且成本低,应用较为普遍,但吸附后的重金属若 达到饱和状态 其回收将较为困难 (2)离子交换技术:该种技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 树脂与重金属离子产生离子的交换.从而降低重金属的浓度, 达到净化废水的作用。该种技术能够有效的将重金属进行回 收.且交换材料还可循环使用 (3)膜分离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半透膜在不改变我那 个也物化性质的条件下,利用反渗透将溶质及溶剂浓缩或分 10 保水的循环利用。但该技术的程序过于复杂,成本较高。 4-3生物修复法 目前,在重金属污染处理技术中,生物修复法是其较为热 门的研究课题之一.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植物修复技术以及 微生物的吸附技术。植物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植物的根系使 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挥发 或降低重金属污染物的毒性 该技 术成本较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处 理的效率过低。生物吸附技术是处理重金属污染物的新兴技 术,主要是利用生物吸附剂通过络合、螯合、吸附、离子交换等 作用使重金属离子吸附在生物细胞中,达到治理的目的。其优 点在于选择性较强、成本相对其它方法较低,且处理的效率较 高。因此,其在重金属污染处理中应用前景较为广阔。 5结束语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较为广泛,且毒性较大.对人类及自然 环境的危害较大。未来环境污染的治理过程中,重金属污染仍 是重要的课题。在传统处理的技术上,结合光催化、基因工程 以及纳米等新兴技术来处理重金属污染.能够促进环境向友 好型的方向转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玲玲,曹惠昌,代淑娟,高淑玲.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研究 进展[ 有色矿冶,2Ol1,27(3):94 ̄97. [2]顾济沧,赵娟.云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研 J1.环境 科学导刊,2010,29(5):68~71. [3]孙维锋,肖迪.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J1.能源与节能, 2012.13(2):49~50. 收稿日期:2013~12—2 作者简介:黄勇(1973一),男,高级工程师,从事环境监测、环 境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