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牟平区建设绿色农业示范区的调查
矫旭日
建设绿色农业示范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形式。多年来,牟平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内容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总结他们的经验,牟平区委党校对此进行了调查。
一、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实施源头管理,全方位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把搞好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建设绿色农业示范区的第一道关口来抓,从海上到陆地,从城区到乡村,从大气到土壤,实行全方位立体式监管,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生态建设。实行封山育林,全面推进“三年大造林”工程,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8%。大力推动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提高了城市污染物处理能力。全区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2万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实施了村村通沼气工程,目前全区已有15000多农户用上农村户用沼气,年总产气量600万立方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万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和农业生态建设。
二是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充分发挥农资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积极探索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的有效形式。先后总结推广了农资连锁经营、农资农技结合、协会服务、龙头企业带动4种有效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服务模式。以供销、邮电、农业等大型农资配送和龙头企业为依托,发展农资超市、连锁店、加盟店300多个。区里制定下发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单位管理办法》,对全区农资经营网点进行限期规范整治,杜绝违禁高毒农药进入市场。
三是农村环境整治。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等方面加强综合整治,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区已全部实现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广播电视。2010年全区创建“绿色学校”省级4所、市级3所,“绿色社区” 省级1所、市级4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0个。辖区内流域水质总体良好,接近一类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大气质量总体达到一级标准,全区农村呈现出碧海蓝天、山青水秀、气爽路畅的良好景象。
(二)高标准建设,打造百姓放心农业生态基地
参照国内外市场要求,规划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组织基地农户按标生产,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迅速抢占市场。
一是转变经营模式,实现种植基地标准化。采取“龙头企业+基地+标准化+品牌+市场”的发展模式,大力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参与标准化基地建设,全区有4家企业11个产品取得国际认证,认证基地面积2.97万亩。有2家企业5个产品取得国内有机食品认证,认证基地面积0.56万亩。有9家企业24个产品取得绿色食品认证,认证基地总面积19.1万亩。有7家企业14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认证面积5.02万亩。全区农产品出口标准化程度、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合格率全部达到了100%。牟平区被列为“全国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苹果非疫区疫情监测站”、“全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
二是创新生产方式,实现畜禽养殖规模化。对生猪、奶牛、蛋肉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加快畜禽养殖由庭院养殖向养殖场、养殖小区转变,大力推进畜牧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加快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严厉打击在养殖过程和饲料中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和违禁兽药及其化合物的行为,畜牧标准化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区畜禽规模养殖场已发展到120个,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5%以上。
三是提升改造传统渔业,实现水产养殖生态化。
一是实施人工鱼礁工程。目前,全区共建筑人工鱼礁1.1万余亩,主要养殖刺参、梭子蟹、贝类、鱼类。二是人工增殖放流,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目前,全区拥有2个省级、2个市级渔业增殖站
项目,其中:区滩贝场被确定为省级日本对虾增殖站和市级刺参增殖站;区虾场被确定为省级日本对虾增殖站;泰华海珍品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市级黑鲪和牙鲆增殖站。2009年,全区共放流日本对虾3510万尾,黑鲪37万尾,牙鲆59万尾,社会放流鲍鱼苗种3.2万头,刺参苗种3000万头。三是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 这些举措对遏制海洋渔业资源衰退、修复海洋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高效能管理,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体系 全区重点抓了“五个体系”、“五大制度”建设。 “五个体系”:
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围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按照建立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的标准化生产体系的要求,先后在全区制定推广了42种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2种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35种出口农产品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二是标准化生产体系。近年来,牟平区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发展迅速,其中已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的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面积达26.5万亩,认证产品50个,标准化农业示范基地面积30多万亩。牟平区计划到2014年全区
“三品”生产示范基地面积达全区作物种植面积的90%以上,使牟平区的标准化生产再上新台阶。
三是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2002年,牟平区成立了农产品检测检验中心,2005年该中心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具备了检测检验化肥、种子、农残、土壤等项目的能力。今年年初,牟平区与烟台大学签定了合作共建协议书,在该中心挂牌成立了烟台大学食品检测检验中心牟平中心,利用烟台大学雄厚的技术力量,为全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提供优良的检测服务。这次合作,有力地促进了牟平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开展,为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绿色食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是农业投入品监管体系。几年来,农业监察大队不断加强规范化建设,完善服务监管职能,提高综合执法能力,建立健全了农资监管长效机制。农业监察大队先后查处农药、肥料、种子、农产品等违法经营案件900多起,立案查处860多个,查处假劣农资1600多吨,为农民挽回损失5300多万元。累计抽检农资产品样品1300多个,曝光不合格农资产品160多种,极大的震慑了不法商贩,全区农资市场秩序得到有效规范,产品质量逐年提高。2008年该大队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
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2006年11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后,牟平区于次年3月在农业监察大队增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开展了农产品市
场执法检查和例行监测工作。目前全区已有区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3个,在编人员达180多人。几年来先后开展农产品市场执法检查20余次,检查“三品”认证农产品600多个次;开展例行监测活动10次,抽检农产品样品500多个次。
“五大制度”:
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区每年拿出10万元资金,专门用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2009年全区重点对蔬菜、水果、食用菌、畜产品、水产品药物残留、添加剂和有毒有害物质开展了例行监测。全区定性定量检测种植业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60多个,速测3000多个,平均合格率达到98%以上。
二是农业投入品经营使用管理制度。要求所有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都要建立健全进销货台帐,严禁销售国家禁用和高毒、高残留农药。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要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如实记录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并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休药期的规定。农产品生产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三是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生产的农产品,实行 “场地挂钩”,由基地与市场主办单位签订供销协议,凭产地证明进入农贸市场,凡基地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得上市销售。
四是农业事故鉴定评估制度。制定了《牟平区农业事故鉴定评估实施细则》,成立了牟平区农业事故鉴定评估专家工作组,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主产区因种子、农(兽)药、肥料质量和病虫害、环境污染等原因可能引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事项,及时做出分析评估和预警,切实维护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镇街和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从组织领导、体系建设、标准化生产、“三品”认证、例行检测、农业投入品经营、应急处置、普法宣传等10个方面实行百分制考核。凡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和例行监测中农产品质量多次不合格的,对所在乡镇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给予通报批评。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二、主要成效
一是提升了产品国际竞争力。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对内通过标准化管理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对外通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扩大了市场影响。如烟台安德利果胶有限公司是亚太地区唯一的国际果胶制造商协会(IPPA)成员单位,在世界六大果胶公司中名列第五位,产品通过了“KOSHER”和“HALAL”两个国际食品认证。山东仙坛集团先后被授予“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山东省肉类食品行业前十强”等荣誉称号。仙坛商标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仙坛牌鸡肉产品先后被评为“国家绿色食
品”和“山东名牌产品”。产品远销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德国、法国、瑞士、英国和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是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极大推动了全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计划。全区培植起了粮油、果品、蔬菜、畜牧、水产等五大支柱产业,主要农产品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区集中。全区涌现出一大批果蔬特色镇、苗木专业村等 “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典型。目前全区现有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多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百强龙头企业8家。与此同时,牟平区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农场”等多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全区比较规范完善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72个,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占70%。
三是增加了农民收入。牟平区把发展绿色农业、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作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技术指导,已先后帮助18个企业88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或国外质量体系认证,先后被列为“全国无公害水果出口示范基地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形成了绿色食品多、实施标准化生产农户多、农业龙头企业产值多的“三多农业”格局,农民年可人均增收2000元。
作者:矫旭日 单位: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