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妖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辽宁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剖析

辽宁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剖析

来源:易妖游戏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总第175期 2008年2月 农业科技与装备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NO.1 Total NO.175 Feb.2008 辽宁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剖析 线全忠,李秋实 (沈阳市于洪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沈阳110141) 摘要:介绍了辽宁水稻全程机械化现状,分析了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农业工程;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23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08)01—0059—02 Development Analysis on WhOle Process Mechanization In Paddy Field in Liaoning Province XIAN Quan-zhong,LI Qiu-shi (Shenyang City Yuhong Prefectur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Shenyang 1 10141,China) Abstract: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hole process mechanization in paddy field is reviewed,advantages and restirctive factors of developing whole process mechanization are analyzed in Liaoning province,finally,the measures to promote development are pointed out. Key words:agricultural engineering;rice production;whole process mechanization;measure 水稻生产全过程包括产前种子处理、苗培育、中 平尚不足40%。 耕整地、移栽、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实现水稻生产 全程机械化,就是要在水稻生产各主要环节运用先进 适用的机械化装备,实现水稻种植、收获、加工一体 化,提高水稻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水稻生产机 械化与人工作业相比,在种植、收获两个环节能分别 减少劳动用工量50%和80%,每公顷可降低生产成 2发展辽宁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有利条件 2.1 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得到各级的大力支持 以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为重点,全力攻克相 关技术难点,培育和建设农机化新的经济增长点,已 成为辽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20o7年 辽宁省专门召开了全省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会 议,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意 见》,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列为“十一五”期间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重点工作之一。2006~2007年,盘 山县、大洼县、开原市、海城市、千山区、大石桥市被列 本750元以上,提高产量、减少损失1 100 kg以上,综 合增产幅度达到5%~10%,具有明显的节本增效作用。 1 辽宁省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 水稻是辽宁第二大粮食作物,抓好水稻生产对全 省粮食生产意义重大。在“三补两减”等支农的鼓 舞下,2006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达66.1万hm ,总产 量485.8万t。其中,水稻机械化种植面积达到4.36万 hm ,同比增长1.2倍;机械栽植水平达6.9%,同比增 入农业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 实施地区,对全省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 推动作用。各市县区按照《关于加快发展水稻生产机 械化的意见》和《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的要 求,制定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发展原 则,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合辽宁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 件的资金投入、示范推广、社会化服务、技术措施保障 四大水稻机械化发展体系。 2I2水稻机械化关键技术条件和装备趋于成熟和完善 长3.5%t 1。但由于辽宁地形复杂,水稻生产受气候条 件、地理环境、耕作制度、经济条件、栽植方式等诸多 因素影响,导致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相对缓慢,尤其 是育秧、栽插、收获三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较低。目 前,全省各类水稻育苗机械设备约650套,栽植机械 近5 000台,其中机动插秧机约4 370台,机动摆秧机 l4台,机动抛秧机446台,乳芽抛播机33台,各种水 稻收获机械约2 900台,全省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 根据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律和辽宁省的实际情况, 耕整地、栽插和收获环节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的三大重 点,也是难点。几年来,通过不断强化水稻生产机械化 工作,引进多种育插秧及收获技术设备进行多点试验 示范推广,全省水稻生产从育秧、插秧、植保、收获到 烘干的全程机械化技术和装备条件已经基本成熟,选 择应用的机械设备基本适合辽宁省农村市场作业要 收稿日期:20o7—10—16 作者简介:线全忠(1952-),男,高级工程师,从事农业机械化 技采椎广I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0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08年2月 求,初步形成了以激光平地、规格化育秧、机插秧、机 收获等为主要技术路线的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 2.3市场需求和机具补贴。拉动水稻全程机械 化迅速发展 能有效开展,影响了全省水稻全程机械化进程。 3.2农户经营规模过小。机械化作业难以全面开展 现阶段全省水稻种植规模0.67-2 hm 的农户约 占95%,单机作业为主的农机经营户无力全面协调 农户开展机械化作业。一家一户的土地经营无法 实现水稻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零散的地块和复杂的 地况了农业机械的普遍运用。 3.3各地发展不平衡。机具配套补贴仍显不足 目前,辽宁农村市场在水稻作业旺季存在雇工困 难和雇工费用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促使农户特别是水 稻种植大户迫切需求应用机械化作业来降低生产成 本,同时也能保证水稻种植和收获的农艺标准和条 件,以获取稳产、高产,实现增收节支,从而大大调动 了广大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装备的积极性。在此形势 下,各级农机部门抓住契机,加大了农机专项资金扶持 力度,并重点向水稻生产机具补贴倾斜,在争取国家投 入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多渠道投入,加大资金、技术和 项目整合力度。近几年,省、市、县(区)三级用于购置插 秧机的补贴额度达到60%-70%,其中,省级以上财政 补贴占50%,市、县(区)占10%-20%,资金总量原则上 基本可以满足农民的需要。水稻联合收割机补贴占 20%~30%,通过总量控制调节和突出重点,实现了水 稻栽植机械化水平和水稻机收水平的新突破。全省仅 县级以上财政投入就达1 800万元,吸引农户投入 目前,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在全省各地都有所突 破,特别是水稻主产区。但仍然有一些地区或区域的 水稻机械化发展速度缓慢。主要原因在于有关部门重 视程度不够,推广力度不强,对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建 设指导及协调不力。同时,一些地区受地方财力所限, 除国家和省补贴资金之外,地方配套资金根本无力解 决,致使农户购买机具的数量不足。 4发展辽宁水稻全程机械化的主要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 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辽宁水田地区的“一 号工程”。各级应充分认识到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 械化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重要举措,把优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列为重 4 500多万元,促使2006年一年全省就增加水稻联合 收割机200多台,插秧机增加1 413台,完成水稻机械 插秧2.5万hm2,同比增长122%,使全省水稻机械化实 现历史新突破,成为辽宁农机工作的最大亮点。 2.4水稻机械作业社会化服务和产业化发展取得进展 点议事日程,并纳入各地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目标和 建设重点。各级农业和农机管理部门应担负起推进水 稻全程机械化的组织和管理职责,密切配合,精心组 织,营造良好的环境,共同推进全省水稻全程机械化。 4.2加大扶持力度 全省积极探索创新水稻生产服务经营,努力 使创新与技术创新相适应,逐步建立起以农机科 技示范大户为龙头,以营机户为基础,以各种农机服 务组织为纽带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新体系。通过培育建 立农机服务队、农机服务专业户、农机服务协会、农机 服务联合体等多种农机化服务组织形式【2】,广泛开展 机械化育秧供秧、代耕、代收等产前、产中及产后一系 列机械化作业服务,并突破了地域界限,开展了跨区 作业服务,合理利用了有限的农机资源,提高了农民 依靠农业装备实现增收的能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方 兴未艾,大大推进了农机服务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 程,促进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发展。 各级应重点支持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 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对 购置栽植和收获关键环节水稻生产机具的组织和个人 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加大农民购买农机的信贷支持力 度。在、资金和项目安排上积极支持农机研发、推 广、服务体系建设,为加快全省水稻机械化提供保障。 4.3创新服务模式 应大力扶持水稻机械化作业大户、专业股份合作 社等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以市场为导 向,以服务为手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机制,努力提 高作业效益,提高作业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区 域内规模化农机作业服务。加强水稻各环节技术服 务,强化对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插秧机收的培训,提 高其操作技能。继续发挥“农机11O热线”和水稻农机 服务队的作用,提高作业服务水平。加强典型宣传,实 现以点带面,推动全省水稻机械化的发展。 3辽宁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农机与农艺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 尤其体现在水稻规格化育秧技术方面,由于缺乏 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加上许多地区农机与农业部门 之间未能很好合作,致使这一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未 参考文献 [1】马风君.论如何推进辽宁水稻栽植机械化[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7(2):1—2. [2】王平.新时期农机服务产业化经营方式浅析[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7(4):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