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来源:易妖游戏网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NURSING Apri1 2013 Vo1.11 No.4C 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缺血性脑 血管病的I临床观察与护理 郭曼 摘要:总结45例脑血管支架植入术病人围术期的护理对策,主要包括病人的术前评估、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预 防与处理,经精心护理45例病人均顺利康复出院。 关键词: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并发症;护理 中圈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 4748.2013.12.033 文章编号:1674—4748(2013)04C—I106—02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常见疾病。动脉 测血小板功能、出凝血时间。护士要掌握凝血酶原的正常值,当 粥样硬化所致的颅内外供血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 要原因之一。据报道,国内每年新增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约150 万人。随着神经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因具 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的特点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推崇,为缺 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病人,男3O例,女15例;年龄45岁~ 65岁;所有病人病程中至少有2次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 经CTA检查动脉狭窄程度均≥75 。 1.2操作方法本组病例均使用美国Gateway—Wingspan系 统自膨式支架,应用栓子保护装置Cordis。常规消毒、铺巾、普 鲁卡因局部麻醉及静脉注射氟哌啶醇2.5 mg、芬太尼0.05 mg。后按Seldingers法穿刺右股动脉将血管支架置人颈动脉 颅外段并留置6F动脉外鞘管。 2 结果 本组病例中有1例病人发生穿刺部位血肿,经压迫处理后 恢复正常。有2例病人发生脑出血,因观察抢救及时病人恢复 良好。经精心护理45例病人均顺利康复出院。 3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 术前准备 ①配合医生完成各种检查化验。如心肺功 能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全项、凝血四项化验等,颈 部血管彩超及头部核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成像弥散检查,明确血管病变程度。②准确测量病人体 重,根据体重做好全身肝素化治疗。应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口 服拜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75 mg)按20 U/(kg・h)~5O u/(kg・h)且首剂加倍。对于急症就诊无法测量体重的病人, 口服或胃管注入氯吡格雷300 mg/40 rain并每小时追加1 500 U,直至3 000 U。 3.1.2心理护理为病人及其家属介绍手术方法、手术中可能 出现的感觉,从而消除病人紧张的心理状态。 3.2术后护理①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瞳 孔、血压、脉搏、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及肌力、语言恢复情 况,随时记录。②观察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色泽,如术侧 足背动脉搏动较对侧明显减弱或病人主诉下肢疼痛、皮肤颜色 发绀,提示可能下肢静脉栓塞。本组未发现1例下肢静脉栓塞。 ③穿刺部位观察。本组病例均采用股动脉血管内缝合,穿刺部 位无需加压。但仍需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血肿。观察包 扎纱布是否有渗血,局部皮肤有无红肿。本组出现1例出现血 肿,经局部压迫4O min后出血得到控制,血肿逐渐消失。④监 凝血酶原时间大于正常值的2倍~3倍,及时通知医生对抗血 小板凝聚药物减量。采血时要做到集中采血,减少静脉穿刺的 次数,穿刺后局部压迫时间不少于5 min。⑤静脉管路的管理。 脑血管支架置入术中、术后均需用预防脑血管痉挛药物尼莫同 持续24 h静脉输注,为了保证输注时滴速均匀准确,本组病例 使用微量泵泵入。要做到经常巡视病人,一旦发现渗漏,立即更 换输液部位,局部用25%硫酸镁湿敷。低血压是病人输注尼莫 同时常见反应,掌握好尼莫同剂量递增的“123”阶梯疗法,其原 则是逐渐加量,当病人耐受良好血压稳定后再增加剂量至目标 剂量,从而启动机体的血压反馈机制,避免低血压,达到有效抗 痉挛疗效。随时观察病人是否有颜面潮红、心悸、血压下降等现 象,并注意病人意识情况、生命体征变化等。通过运用此给药方 法本组病人在治疗中未出现低血压反应。⑥术后给予病人充分 安静的休养环境,减少探视人员 病人术后返回病房时应鼓励 病人多饮水、进食,以补充术前禁食、水引起的血容量不足。宜 进食低盐、低脂、高纤维、易消化清淡饮食;嘱病人多饮水,以此 增加造影剂从肾脏的排泄,从而保护肾功能。保持大便通畅,避 免剧烈咳嗽,以免增加颅内压。 3.3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3.3.1脑栓塞的观察与预防 脑栓塞是介入治疗中最具挑战 性的问题,置人时斑块脱落是脑血管支架置入的最大障碍, 随着各种栓子保护装置的应用,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已降至 2.3 ~4.48%¨2],然而,脑缺血事件仍然是脑血管支架置入的 严重并发症之一。①术前要做好全身肝素化的准备,护士熟知 规范化用药原则。②加强监护:术后病人置于监护病房,护士要 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语言、运动、感觉等神经 功能。本组病例无脑栓塞发生。 3.3.2脑出血的观察与预防 支架术后颅内出血包括脑出血 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非常危险的并发症,病死率高,多数为过 度灌注综合征的表现[3]。过度灌注综合征多见于有严重狭窄和 伴有高血压的病人,由于狭窄脑动脉突然扩张,颅内血流增多, 导致脑过度灌注综合征[4]。①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术后24 h~ 48 h内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当病人突然出现意识障碍、血压升 高、头痛、呕吐、肢体障碍加重时,应考虑有无并发脑出血,应立 即通知医生进行头颅CT扫描,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及神经功能 评价。②术后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尤其是术后48 h内严密注意 血压的动态变化;适当控制收缩压120 mmHg~130 mmHg(1 mmHg一0.133 kPa)。③对于血压稳定的病人给予头部抬高 15。,以利于头部静脉回流,减轻颅内静脉淤血或脑水肿的发生。 ④稳定病人情绪,要保持心情舒畅,告诉病人情绪与高血压的关 全科护理2013年4月第11卷第4期下旬版(总第285期) 系,避免情绪激动引起血压升高诱发再出血。烦躁者遵医嘱给 4小结 予镇静处理。本病例中有2例病人于术后24 h~36 h,突发意 识障碍,头痛、呕吐,经CT检查为脑出血,及时通知医生,行脑 脑血管支架置人治疗是国内新开展的一项先进技术,充分 做好置入前和置人后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和保证病人顺利恢复有 室外引流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 3.3.3肾功能受损的观察与预防 某些造影剂的高渗性或化 学毒性及抗凝剂的作用可造成血尿。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高低 在理论上与先前存在肾功能损害、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肾毒 性药物、有效血容量减少、高龄等因素有关,但其他因素在放射 诊断和介入治疗中也与之发生密切关系,所以也还是应尽量作 为风险因素加以评价[5]。术后早期嘱病人多饮水和适量补液以 促进造影剂的排出。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定时观察尿量、颜 色并记录其变化,做常规尿液检查,有尿少或血尿时,及时遵嘱 检测尿常规、凝血、肌酐、尿素氮,及时调整肝素用量。 重要作用。规范化的整体护理可以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脑血管 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和理疗对高危病人的术 后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增加风险管理意识,预防和 处理好各种可能的并发症,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提 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3李明华.神经介入影像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0. 3.4健康教育告知病人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心 态,避免情绪激动。出院后要遵医嘱继续口服阿司匹林,指导病 人按时服药,说明抗凝的重要性,教会病人自我观察有无出血倾 向,如牙龈出血、皮肤发绀、大小便颜色变红等。3个月后复查, 了解血管再通情况。 [2J李慎茂,,缪中荣,等.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并发症的临 床分析口].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2(2):56—61. [33刘运海,黄清,杨期东.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进展[J3.国 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3,30:64—67. [41赵继明,魏民,史冬立.4O例颅内动脉瘸并发症的护理[J].山东医 药,2004,44(11);51—52. [5] 白英利,黄宝生,郭顺林,等.造影剂肾病的风险因素[J].微创医 学,2008,3(3):237—238. 作者简介 郭曼,护师,本科,单位:300060,天津市环湖医院。 (收稿日期;2013—01—18) (本文编辑郭海瑞) 小儿癫痫的家庭护理指导 李中伟 摘要:探讨小儿癫痫的家庭护理措施,科学合理的家庭护理能有效降低小)Li痫的复发,提高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脑康复。 关键词:小儿癫痫;生活质量;家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C doi:lO.3969/j.issn.1674—4748.2o13.12.034 文章编号:1674—4748(2o13)o4c一1lO7—02 癫痫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短暂脑功能障碍。 合,增强体质,保持心境平和。多听轻音乐,培养画画、下棋、读 癫痫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患,长期、频繁地发作可损害 脑功能 。小儿癫痫发作具有突发性、反复性特点,易造成意 外,致残率、致死率高。我国小儿癫痫的发病率约为37/10万, 患病率为3‰~7‰,现有癫痫患儿近600万 。由于小儿癫痫 病程长,护理主要由家庭承担,因此家庭护理对降低复发率、提 高治愈率、改善患儿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1临床资料 我院收养癫痫患儿共6例,男3例,女3例;年龄3岁~1O 书等益智兴趣爱好。预防感染,特别是换季,注意天气变化和饮 食节制,避免肺炎、腹泻等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以免因疲劳、不稳 定情绪、疾病等而诱发癫痫的发作。 2.4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易消化、清淡无刺激、富于营养的 食物,品种多样化,尤其多食用豆类、蔬菜、水果、乳品等富含高 蛋白质和磷脂的食品,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和减少发作次数[a]。 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肥肉、羊肉、辣椒、葱、蒜,禁烟 酒,茶、咖啡的摄入,饮水勿过多,切忌一次进食大量甜食和 岁,平均6岁;均伴有先天性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治疗 上采用口服抗癫痫药物。通过对保育员的家庭护理指导,延长 了患儿癫痫发作间隔时间,降低了复发,改善了患儿生活质量。 饮用大量兴奋性饮料,如可乐、咖啡,以免神经兴奋性增高而诱 发癫痫发作。 2.5专业知识指导进行癫痫知识培训,了解3,JD癫痫疾病的 2家庭护理指导 2.1环境布置患儿生活环境安静、无噪声干扰,室内光线柔 和、无刺激,活动场地宽敞、无障碍、无尖锐物品,墙壁包装泡沫 症状和特点,对小儿癫痫的发作有一定的预见性,会观察患儿发 作先兆,如胸闷、情绪改变、肢体麻木、错幻觉、闻到异味等,一般 几秒后就会出现癫痫发作。了解用药副反应,如嗜睡、皮疹、食 垫,地面平铺软胶地毯,定制床高30 cm,两侧有床档,房间无暖 瓶、热水杯,远离厨房。 2.2用药护理严格遵医嘱用药,坚持长期规律不问断。针对 欲减退、走路不稳、齿龈增生、毛发过多、佝偻病等。能正确处理 和严密观察癫痫发作,保持冷静,保证患儿安全,立即平卧,头偏 向一侧,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张口时在患儿上下齿 患儿年龄小、缺乏配合,指导保育员定时将药品亲自送人患儿口 中并确保服下,避免患儿将药品悄悄吐出丢弃而造成突然停药 或不规律用药而诱发癫痫发作。 2.3生活指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 睡眠;不去人群拥挤声音嘈杂的地方,不看刺激性和恐怖暴力 片,避免劳累和过度紧张。适当锻炼,运动不过于剧烈,劳逸结 之间放置牙垫或纱布,以免咬伤舌头。抽搐时不用力按压患儿 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扭伤,严禁强行服药或进水进食。了解发 作后表现,如疲乏、头痛、活动无力等。详细记录患儿癫痫发作 症状和时间,并建档保存,定期总结发作原因,去除诱因。 2.6心理护理指导保育员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感情,有爱心、 耐心、细心,用患儿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关心与亲切,消除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