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研究NONG YE YAN JIU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及建议杨开生
(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种子管理站,云南 弥渡 675600)
摘 要: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人们的需求不再是过去简单的物质需求,饮食健康和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种植绿色作物,能够保障人们的饮食健康,使饮食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为此,需要加强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确保人们的饮食安全。鉴于此,本文从加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入手,并就其长期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重要性
一、加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一)保障食品安全
农产品是各种食品精深加工的必要原料,只有农产品安全得到保障,才能生产出绿色安全的食品。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如何保障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而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是遵循植物自身生长规律而运用的技术,尽可能地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使植物获得良好生长,也使得农产品质量得到保障,从而确保用于食品加工的农产品安全性得到保障[1]。
(二)充分利用资源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已经威胁到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情况下,就需要加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在有效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使相关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在大力推广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各类优秀人才,为农业生态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三)助推经济发展
由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含量较高,且发展缓慢,导致市场中的绿色食品售价居高不下。即便如此,人们依旧倾向于消费绿色食品,这意味着绿色食品发展空间广阔,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2]。为此,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有必要加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以助推国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收入状况。
(四)有利于打造农产品品牌目前,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绿色农业都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广受人们赞誉。为此,加强对绿色农业种
河南农业 2018年第3期(中)
56HENANNONGYE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有利于塑造自己的品牌,通过品牌的建立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与品牌优势。与此同时,绿色产品更为健康安全,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赞誉与认可,这对消费市场的扩大、农产品品牌的塑造都是极其有利的。
二、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建议(一)抓好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宣传工作
为切实做好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工作,农科院应发挥带头作用,加强和有关部门的联合,采取发放宣传手册、打宣传广告、张贴宣传标语以及开展集中性的宣传活动等有效手段,在人民群众中宣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重要性及所能获得的好处,让一线农民群众对绿色农业种植的好处有足够了解,增强其绿色生产意识。同时,加大对绿色农产品的推广力度,在粮食站点及食品零售等超市就绿色农产品的无公害性进行宣传,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以助于提高绿色农产品的收益,也能让农户切身体会到采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种植出的农产品能够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使其积极主动地参加到绿色农业种植的行列中来,扩大绿色农业种植规模,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加大扶持力度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能否得到有效推广,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的大力扶持。当前,不少农民纷纷认识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对资金和成本的耗费过大,而不愿意采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为了尽快改善这种状况,需要采用多种有效措施与手段,为绿色农业种植提供有力的扶持与优惠,提高农民群众采用绿色种植
技术的热情。比如,在现有的农业基础上,可以设立绿色农业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为农户提供资金补贴与适当奖励,鼓励其进行绿色生产,让其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地接受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与此同时,还应在税费方面提供适当的惠民,根据《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中关于税收优惠的做法,可以针对那些已经过登记注册的专业合作组织,让其在农产品的整个种植过程中为农户提供服务,确保各种税收优惠得到有效落实[3]。此外,还应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协调,让其降低贷款门槛,放宽贷款条件审核,以扶持绿色农业种植,为绿色生产产业化经营提供资金支持,进而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提供有效支撑。
(三)提供技术推广资金
要想有效推广绿色种植技术,还需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但是,目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正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为了保障绿色种植技术推广所需的资金充足,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提供投资支持,以获得更多投资者的投资,力争投资方式多样化,为当地绿色农业种植产业注入大量的资金,并确保投资者能够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从而获得持续的推广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方面增加资金投入,但是投入的资金不能仅仅用于绿色种植技术研发上,还需分配一定的资金用于对先进技术的推广,先进技术只有受到大家熟知和认可,方可发挥自身价值[4]。为此,应对种植技术研发与推广方面的资金投入进行合理调整,以保障技术推广资金充足。
NONG YE YAN JIU农业研究(四)积极建立新型示范基地为进一步推动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还应积极构建新型绿色种植示范基地,促进绿色种植效能的提升。通过示范基地的构建,能够让那些对绿色种植技术心存疑虑的农户切切实实认识到绿色农业技术的价值,从而加强对绿色种植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及实践。建立新型示范基地,往往更容易被广大农户所接受和认可,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比如,笔者所在地就建立了专业化的农业示范基地,在水果和蔬菜栽培过程中采用了无害化生物防治措施,这就使得所有示范基地种植的作物都无需施加过量的农药和化肥,从而大大降低了农业残留对人体的危害,这与实行绿色种植的初衷是相符的。
(五)加强全方位预警
通过绿色种植技术的有效运用,能
够大大提升农业产能,也能对突发农业灾害进行有效防控。从某种程度上讲,绿色农业种植和现代农业市场关系密切,如果能构建全方位的预警机制,就能有效消除绿色农业种植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威胁。在预警机制构建实践过程中,相关部门应通过预警机制的构建来加强防护,力求能够及时有效地掌握市场动态,拓宽技术应用范围,并及时根据种植业的相关进行相应调整。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而加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能够保障食品安全,为人们带来绿色健康的食品,在控制环境污染的前提下使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此外,还能
助推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为了做好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应抓好技术宣传推广工作,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提供强充足的资金,建立新型农业示范基地,加强全方位预警来控制绿色种植所面临的风险,从而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参考文献:
[1]刘双云.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及其推广策略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7(14):113.[2]申俊霞.浅析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及策略[J].种子科技,2017(12):34.[3]张彦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路径研究[J].农技服务,2017(14):26.
[4]徐玉敏.浅谈如何有效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1):115.
(上接第55页)
生产发展,还会影响到社会发展。良好
的生态环境还可以为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发展营造优越的资源条件和环境空间,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科技人才等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使一方经济的发展拥有强大的后劲。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政治建设的现实要求
“这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这是**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重大论断。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普通百姓积极参与其中,更需要顶层设计,上升到国家战略并能够转化为人愿。生态文明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在物质方面已经获得极大改善,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渴求也与日俱增。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渴望,也反映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切实的根本利益所在。与此同时,生态文明的建设有助于我国国际形象的提升。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取得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时间才有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摆在了大家面前,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须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出努力。另外,生态文明建设也关乎党的执政形象。保护生态环境已经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在大家面前,各级地方要摒弃传统的政绩观,体现党的强大执政能力。
(三)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融入文化建设中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里。类似于“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比比皆是。中华文明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这是建设生态文化的天然优势。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亦有能力借鉴着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文化为我所用。更重要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人,这是关键因素。因此,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中,可以从思想上引导、规范行为。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在建设生态文化的过程中,生态文明理念可以真正入脑、入心,然后入行。理念与行为相结合,产生效果。
(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和谐发展不仅需要物质基础、思想基础,还需要良好的生态基础。因而,人民的美好生活不仅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1],更包括生态文明,即拥有天蓝地绿水清、记得起乡愁的生活环境。
**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
[2]
平的公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件利在千秋的长远大事,对当代、后代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只有生态文明建设好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真正提升,才会拥有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结语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一方面运用辩证思维,将生态系统运动的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统一起来,既不能盲目依赖,也不能过度征服,而要人-自然-社会达到和谐共存;另一方面运用系统思维,从全局着手,从核心着手,从关键着手,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基金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项目“新常态下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7619D)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宣传部.**总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河南农业 2018年第3期(中)
HENANNONGYE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