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第三册识字三《枇杷和琵琶》教学设计
河池环江县第二小学:谭慧敏
教学目标
1.认识“枇、杷”等14 个生字,会写“县、候”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上等、时候、特别、财主,接过。
2.朗读课文,从笑话中体会同音词的特点,懂得要认真学习汉字,区分音、义。
3. 学习新偏旁“贝”,利用形声字特点区别生字音、形、义。
4.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字理知识学习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枇、杷”等14 个二类生字;会写“县、候”等7个生字,学习新偏旁“贝” 。
2.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识记汉字,区别汉字音、形、义,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字理”知识教学生识记生字。
教学思路
1.利用音乐《远方的客人留下来》激趣,导入新课。
2.利用课件和师生口述课文内容理解课文。
3.利用“摘苹果”游戏让学生学习5个生字。
4.运用课件及“字理“知识教学生识记汉字方法,区别汉字音、形、义。
教学过程
一、 音乐导入,认识同音词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动听的音乐《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你们想听吗?(播放琵琶乐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2、认识生词“琵琶”:好听吗?几个小姐姐手里弹的乐器叫“琵琶”,一起读。(带拼音写,让学生自己拼读)生活中有一种非常美味的水果也叫“pi pa”,(板书 枇杷 )吃过吗?
3、师引导小结枇杷 、琵琶的同、异之处,认识“同音词”概念:老师考考,咱们班谁是最会观察、最会思考的孩子?听好老师的问题:认真观察这两个词,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评价小结:读音完全相同,但是字的形状和意思不同,这样的词叫“同音词”。)
4、强化同音词概念。
在我们汉语中,同音词很多,我们来看这几组词,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
枇杷 人身 珍惜 中点 煤油
琵琶 人参 珍稀 终点 没油
这些词叫?同音词的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2.过渡:同音词虽然读音相同,但是它们表示的意思不一样,所以我们在写词、写句子的时候,得根据你想表达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词,不能随便用其它的同音词来代替,这样会让人看不懂你讲什么意思,甚至会闹出笑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开学习一个因为用错了同音字闹出的笑话。
板书:枇杷和琵琶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一)学生自读课文。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笑话呢?请大家打开课文118页。请大家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在读故事的时候,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读得有困难的字下面画一个三角形符号,并多读几遍。
(二)检查读书情况,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借助板书,师生共同简述课文内容。
有一个财主,他送一筐枇杷给县官,还写了一张礼单,他本来是想写:枇杷一筐,敬
请笑纳。”,却把“枇杷”错写成“琵琶”了,闹了个大笑话。)
2.小结过渡:
同学们,故事中的财主为什么闹出这么大的笑话呢?(因为财主识字少,把读音相同写法、意思不同的枇杷和琵琶弄乱了,闹出了笑话。)所以我们学习汉字,不仅要读准它们的字音,还得正确写出它们的字形,明白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地使用。这篇课文有很多生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它们怎么读,怎么写,怎么用。
三、学习生字音形义
1.字音
(1)课件出示词语,开火车读,纠正读音。课件出示词语:
xian te cai jie jing
县官 特别 财主 接过 敬请
na tie ci qi cha
纳闷 回帖 词语 乐器 写字差
(2)去拼音读
县官 特别 财主 接过 敬请
纳闷 回帖 词语 乐器 写字差
(读生字并组词)
县 特 财 接 敬
纳 帖 词 器 差
(3)齐读
2、字形
(1)字理指导“县 候”:会读,还要能写。7个生字里最难写的是县和候,我们先来学这两个字。
县:谁用什么方法记住?
课件出示“首”的倒挂图
县——首,师讲解:“县”古代造字时候指的是把头倒挂——即悬,后来借“悬的音作行政区的名,如由河池、宜州、罗城、 荔波围在中间的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县——环江县,在县里当第二大官就是-——,我们都是环江的人民——县民。
板书:比较法,演变法
“候”指一人(单人旁 )拿一支( ︳)箭(矢),守候敌人很久,终于到时候了,
把 一个敌人( 横折)射中倒在地上(―)。强调一根箭( ︳),不要少了。组词:时候,等候,候车室……
(2)学“财”,认识新部首。
字理识字:
“财”是( )旁,和( )有关,财为什么用( )旁。组词( )、( )。(答案:贝、钱财有关、古代读书,有才华了可以考官,就有钱了,所以“财”是贝字旁。
(3)用“比较法,加一加,减一减,编一编”等方法识记生字其他字:其他几个生字不难记,用上我们以前学过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不用动笔就可以记下来。老师给2分钟的时间,不许动笔,只许用眼睛看、动脑筋想、用心记,等会儿我们比赛看谁能记得最多。
(4)汇报比赛。
课件出示:
苹果树上挂有点击就下落的特、接、闷、等字。
3、摘字组词造句游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生字组词,并说一句说话。并鼓励学生用字理知识识字。(如:“接”(手)形(妾)声,和“手”有关,接触的意思。顺口溜:一女站立用手接,继承前辈的事业。(新娘回来了,要伸手迎接。——接过、,接送
“等”(竹)形(寺)声古代用手整理竹简,使它从长度相等,按好坏分出——等级。
最好的就是——上等,还引伸为——等待
“特”(牛)旁(寺)声,寺庙里做祭祀活动时,要用最大、最强壮的公牛来供,因此,一望就见 ,很——特珠——特别。指导“牛”的写法。
“闷”(心)旁(闷)声。顺口溜:整天不出门,心里真是闷。,心里越是闷,越不想出门。——烦闷、郁闷……)
四、师小结
1.同学们真能干,生字都给记住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读14个生词,写7个生字,还认识了什么叫同音词,知道同音词用错了会闹笑话的道理,回去了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提醒他们要正确地使用同音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