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妖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燃煤电站scr催化剂失活机理及其寿命管理的研究综述

燃煤电站scr催化剂失活机理及其寿命管理的研究综述

来源:易妖游戏网
工 业 技 术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9.33.083

2019 NO.33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科技资讯燃煤电站SCR催化剂失活机理及其寿命管理的

研究综述

丁战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淮北虎山项目部 安徽淮北 235000)

摘 要:催化剂是燃煤电站SCR系统实现氮氧化物气体污染物(NOx)有效脱除的核心部分,而燃煤电站SCR脱硝系统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催化剂失活、使用寿命较短的运行问题。该文从物理失活和中毒失活两个角度介绍了SCR脱硝催化剂的失活机理,总结了催化剂失活方程,进而提出应根据失活方程合理管理催化剂寿命,制定合理的催化剂更换策略。关键词:SCR催化剂 失活机理 失活方程 催化剂寿命中图分类号:X70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1(c)-0083-02

我国电力行业的主要燃煤发电站为主,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极易引起温室效应、酸雨、光化学污染等环境问题,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目前,以NH3作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一项烟气脱硝技术。

SCR脱硝系统中,催化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价格昂贵,初步装备催化剂的费用占据整个脱硝系统总投资的30%~50%。实际运行中,催化剂长期处在高温高尘的环境下,易发生烧结,孔道堵塞和催化剂磨损的问题,并且由于烟气成分复杂,常常使得催化剂中毒,活性降低,进而导致脱硝系统脱硝效率低、NOx排放超标。由于各种物理和化学的原因,现役的SCR催化剂往往无法达到设计运行时长,不仅造成极大经济浪费,增加系统运行成本,而且会对环境造成负担。该文主要对SCR催化剂失活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对SCR催化剂寿命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阐述,以期使读者对SCR催化剂失活及寿命管理有深入的了解,为从事燃煤电站SCR脱硝的行业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1 SCR催化剂失活机理

1.1 SCR催化剂的物理失活

国内电厂脱硝装置处于高温高压运行状态,大多采用以钒钛基为主的板式商用催化剂,催化剂活性温度在250℃~450℃[1]。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催化剂微晶尺寸将逐渐增大,催化剂载体和活性组分产生聚集,活性组分挥发,导致催化剂烧结失活,且催化剂烧结是不可逆失活,目前暂无方法对烧结失活后的催化剂进行再生处理。有研究表明,当SCR脱硝系统温度高于500℃时,催化

[2]

剂将出现严重失活,因此,运行工程中的SCR脱硝系统需要保持温度稳定在一合理区间,避免引起催化剂烧结失活。

现役的SCR脱硝系统由于脱硝系统设计不合理及催化剂机械强度不足等问题,携带有大量飞灰颗粒的高速烟气冲刷催化剂,一方面磨损催化剂,加剧流场不均匀性,降

低催化剂活性,进而影响脱硝效率;另一方面,持续的高速

冲刷极易引起催化剂坍塌,危害机组运行。此外,飞灰颗粒与烟气中的铵盐等在催化剂表面沉降富集,堵塞催化剂反应通道及内部微孔结构,减少了催化反应面积,加剧烟气流通阻力,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机组压降增加,影响机组安全运行。

1.2 SCR催化剂的中毒失活

烟气中存在的碱金属、金属氧化物、汞(Hg)和砷(As)以及水和硫化物等都会导致催化剂中毒,从而降低催化剂反应活性,影响脱硝效率。有研究表明[3],烟气中的Na和K是催化剂中毒的主要原因,Na和K金属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可溶性,影响催化剂活性成分中的B酸位点,进一

+

步影响反应中间体NH4的形成。烟气中存在的CaO虽然与催化剂活性成分的亲和力较差,但是其与SO2和SO3反应CaSO4会堵塞催化剂微孔,导致催化剂钝化失活,同时,Ca也具有与碱金属相同的毒化机理,抑制NH3的B酸位点。相对于碱金属,CaO对催化剂得毒化作用相对较小。

国内燃煤电站SCR脱硝系统通常布置于脱硫装置前,烟气中存在大量SO2。催化剂对部分SO2气体有促进氧化的作用,生成的SO3与未反应的氨气和烟气中微量的水分反应生成硫酸氨和硫酸氢氨。

硫酸氢氨具有较强的黏性,附着于催化剂表面,阻碍烟气与催化剂接触,降低脱硝效率,并且硫酸氢氨会堵塞下游设备,造成空预器压阻增大,机组能耗增加,不利于机组稳定运行。

2 SCR催化剂寿命管理

影响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原因有很多,为了增加催化剂使用寿命,不仅要对脱硝系统进行运行优化,而且要制定合理的催化剂更换方案。近年来,基于SCR脱硝系统脱硝效率的催化剂使用寿命管理研究得到广泛关注,从另一角度预测了催化剂失活特性,提出了催化剂更换策略。SCR催化剂使用寿命包括化学寿命和机械寿命,化学寿命即满足脱硝系统脱硝效率大于85%,氨逃逸浓度小于

(下转85页)

①作者简介:丁战(1978—),男,汉族,安徽淮北人,本科,高级工程师,从事环保科技管理、燃煤电厂运行优化研究。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83

工 业 技 术

脱硫塔内压降信号,布袋除尘器灰斗中的脱硫灰通过返料控制阀进入脱硫灰循环系统的空气斜槽,进入空气斜槽的脱硫灰在流化风的作用下,返回到脱硫塔内参与进一步的化学反应;而一小部分脱硫灰则根据再循环灰斗的高料位信号,分别通过2条旁路排灰管排入到各自的仓泵并最终被输送到灰库贮存。3.4 脱硫剂制备、储存及输送系统

脱硫剂制输系统包括一座CaO粉仓、两台干式消化器、一座消石灰仓,及变频螺旋给料机、稀相输送器等组成。储仓内的CaO进入干式消化系统制备为干态熟石灰粉(Ca(OH)2),进入消石灰仓储存,再通过控制流量的变频螺旋给料机,根据烟气中含硫量的大小及机组负荷的大小自动调节消石灰的给料量。3.5 工艺水系统

脱硫除尘的工艺用水包括脱硫塔调节烟气温度用水和石灰消化用水。调温工艺水经高压泵加压后通过喷嘴形成雾状水滴,用于冷却未脱硫的原烟气。消化水经消化水泵加压后喷入初级消化器内用于生石灰消化反应。3.6 控制系统

CFB-FGD的工艺控制过程主要有3个控制回路,3个回路相互,互不影响。SO2控制:根据脱硫塔入口SO2浓度、排放SO2浓度和烟气量等来控制吸收剂的加入量,以保证达到SO2的排放浓度要求;脱硫塔反应温度的控制:通过控制喷水量可以控制脱硫塔内的反应温度在最佳反应温度70℃~80℃;脱硫塔压降控制:通过控制循环物料量来控制脱硫塔整体压降在1600~2000Pa。

(上接83页)

2019 NO.33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科技资讯4 运行状况

脱硫除尘系统随着机组同步进行投运,按照脱硫工艺设计要求,运行人员积极摸索调整经验,在运行调试初期出现吸收塔内塌床、消化器温度波动大、输灰管道不畅等问题,项目部成立QC课题小组,分析讨论逐步的把问题解决。

目前在吸收塔床层压降大约1.6kPa,喷水后出口温度约70℃~75℃的情况下,脱硫除尘岛系统主要设备均运行正常,达到摩洛哥国家要求烟气排放标准。SO2排放平均控制在317mg/Nm3,粉尘排放平均在21mg/Nm3。每年可减少SO2排放9173t,粉尘排放126116t。

5 结语

摩洛哥杰拉达1X350MW电站烟气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系统,通过运行证明,能够有效控制减少SO2、粉尘等污染物排放,极大地减轻了对当地环境污染,改善空气质量,遏制生态恶化趋势,对摩洛哥当地环保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成熟的烟气治理案例,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若萍.循环流化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J].江西电力,2009(1):32-34.

[2] 林春源.大型火电厂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能源与环境,2005(2):43-46.

[3] 汲传军.烟气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技术研讨及常见问题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6):90-92.

3 结语

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有温度、飞灰、系统流场及烟气成分,根据失活机理可以分为物理失活和化学失活两大类。该文分析总结了燃煤电站SCR催化剂失活的原因,阐述了各失活机理对SCR脱硝系统的影响,得出依据各失活机理管理催化剂较为困难,进而介绍了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催化剂活性方程和催化剂失活方程。根据催化剂失活方程可以准确预测各催化剂当前活性及剩余寿命,帮助运行人员判断催化剂使用状况,为发电企业制定合理的催化剂更换策略,降低催化剂更换成本。

3ppm,SO2/SO3转换效率小于1%时的使用寿命,通常化学

寿命仅有24000h左右,而催化剂机械寿命100000h以上,因此,研究SCR催化剂化学寿命意义重大。

目前,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工程数据,只考虑以NO为主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得到了SCR催化剂活性方程为:

(1)KNO=−AVln(1−xNO)

式中,KNO为催化剂活性,h-1;AV为催化剂面速度,h-1;XNO为NO的转换率。由此得出的SCR催化剂失活方程为:

−At (2)

k=ke式中,k0为催化剂初始活性,h;t为催化剂使用时间,h;A为催化剂失活速率。催化剂失活速率可根据实际测得的催化剂活性、催化剂初始活性和使用时间计算得出,由此可得出催化剂失活函数,最后由NO转换率与脱硝效率之间的关系,得出当前催化剂活性及剩余寿命,对催化剂活性及寿命进行准确的预估,及时更换催化剂。

国内燃煤电站SCR脱硝系统通常布置3层催化剂以满足超低排放标准,当催化剂活性无法满足系统运行需要时,应及时更换催化剂。虽然各层催化剂服役时间一致,但是第一层催化剂更接近烟道,流场更为复杂,易失活,所以传统催化剂跟换策略是从上到下依次更换活性较低的一层催化剂。然而传统催化剂更换方案成本较大,且不利于机组经济运行,有研究显示,通过催化剂活性方程和失活方程,合理调换催化剂可以增加催化剂整体潜能,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降低催化剂更滑成本,对催化剂寿命管理技术具有重大实际意义[3]。

0-1

参考文献

[1] 杨晓宁.火电厂SCR催化剂失活机理研究综述[A].中国节能协会热电产业联盟.2016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形势下SCR脱硝系统运行管理及氨逃逸监测、空预器堵塞与低温省煤器改造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节能协会热电产业联盟:北京中能联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16:6.

[2] 胡小夫.钒钛系SCR脱硝催化剂失活机理及循环再生技术[A].《环境工程》编委会,工业建筑杂志社有限公司.《环境工程》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环境工程》编委会,工业建筑杂志社有限公司,《环境工程》编辑部,2018:7.

[3] 李德波,廖永进,徐齐胜,等.燃煤电站SCR脱硝催化剂更换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2014,47(3):155-159.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