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妖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居住区地下停车库的设计及组织分析

居住区地下停车库的设计及组织分析

来源:易妖游戏网
居住区地下停车库的设计及组织分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 2015年4期 125

居住区地下停车库的设计及组织分析 李文杰

宁波市房屋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000 摘要:停车难是现代城市中普遍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是提供足够的停车位,而居住区地下空间的有效合理利用是关键。同时停车位与住户之间联系的便捷性及空间过度的适宜性也是不容忽视的。文章以东部新城经济适用房小区和万金人家住宅安置房小区的不同处理方式为例,对城市住宅小区地下停车空间的有效组织进行分析。以宁波万金人家安置房小区和东部新城经济适用房小区为例。

关键词:住区;地下停车库;车位与住户的便捷性联系性 中图分类号:TU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04-0125-01

1 项目背景

宁波地处中国东海之滨,长江三角洲东南隅,位于姚江、奉化江和甬江的交汇处。是一个古老而新兴的海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多次被评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

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趋动下,宁波老城区建设规划落后,出现了多个“城中村”和无穷尽的城乡结合部等系列问题。随着近年来宁波经济的迅猛发展,老城区人口密集,环境容量等趋于饱和,新的城市功能受到严重制约。2002年宁波市决定规划建设“宁波东部新城”,新城核心区用地面积8.45平方公里,将与以三江口为核心的老城区一起,共同承担城市的中心功能,从而形成“一城二心”的总体空间格局。

为了顺利推进东部新城这个项目,首先需要解决被征土地上的村民的安置问题。为做好新城建设的拆迁安置工作,东部新城建设指挥部提出了“先建设、后拆迁”的思路,决定先行建设“宁波市东部新

城安置房”项目。而东钱湖万金人家安置房小区位于宁波秀美的东钱湖畔。

2 两种不同停车方式的比较

东部新城经济适用房小区位于东部新城核心区的东北角,鄞州中学以北,占地19.77公顷。地上住宅及配套公建(包括12班幼儿园、会所和净菜市场等)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左右;地下和半地下停车库6万平方米左右。设计中也引入了“居住岛”的设计概念。住宅组团是居住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利用居住区内的交通道路,在空间上将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分离,适当抬高住宅基地的高度,1.2米到1.5米不等,形成一个个的“居住岛”。设计中每个居住岛围合出的空间形态各不相同,居住岛的平台就是风格各异的庭院。地下是半地下停车库,美观适用,并且和上部住户联系便捷。

2008年3月,宁波东部新城安置住宅获颁由美国《商业周刊》和《建筑实录》共同发起的

“Good Design Is Good Business”设计大奖。同年获得获得宁波市勘察设计一等奖。2009获得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奖。该项目对地下和半地下车库的设计中,设计师采用了分散布置的方式,设置了18个地下和半地下停车库,每个停车库都因地制宜布置。一方面居住岛上部小区风格各异,下部停车库美观适用,在停好车辆后,可以以最近的距离进入各自的住宅楼,尽量缩短交通距离。

而万金人家安置房小区,位于宁波风景秀丽的东钱湖畔。总用地面积8811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6031.79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48466.2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7565..57平方米,其中全地下车库36856.07平方米,采用的是在小区22幢楼下做了一个全地下有四个出入口的地下车库。其中人防面积13747平方米,车库可以停873辆机动车,比较经济,车库上的住宅楼均为高层住宅楼,住户停好车后直接乘地下室的电梯到达入户。

这两种停车库来看,主要的区别在于停车位与居室之间的联系的不同,在东部新城经济适用房小区中主要以居住岛中住宅的间隙做为半地下停车库,住户先从半地下车库到达

地面,再通过步行道到达各家各户。而万金人家安置小区中的地下车库则是基本上从地下车库直接到各幢住宅楼的电梯厅。

3 停车位与住户之间便捷的联系性

居住区停车方式大致有路边停车,地面集中停车场,半地下停车库,单幢住宅楼底层停车,立体停车库,地下停车库等形式。停车方式的选则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以汽车数量和用地条件两项因素最为重要。从我国目前的居住区开发现状来看,居民的汽车数量猛增而用地日益紧张,路边停车、地面集中停车场、单幢住宅底层停车等方式只能是局部的补充手段。主要的途径只能是有效地利用地下空间,必要时再结合立体停车设计。总体来说,有利于人车适度分流,有利于提高居住区的整体居住质量,是居住区停车设计的目标。尽量减少停车占地,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留出更多居住空间,这也符合了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工作重心。地下停车库的主要困难在于有的停车位距离车主的房屋距离过远,而几乎所有购买车位者都希望停车位尽量靠近居室。从这个方面来分析,东部新城经济适用房小区和万金人家安置小区的地下停车设计各具特色和代表性。

而在东部新城经济适用房小区,则需从地下车库到达地面后,步行一段后到达住户入口。但这并非全是坏事,有一条经过精心设计的舒适的步行道通往车库,有效地补偿了由距离带来的不便。从东部新城经济适用房小区的组团居住岛来看,设计时将地下车库出入口与相应住宅单元门作一定的对应布置,距离控置在100米以内,让人在步行回家途中参与社区交往,这也有利于提高社区活力。住户停车后经过一定距离的景观道路,会增加住户对住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增加了住户在住区内随意碰面的机会,有利于增近邻里关系。生动的空间环境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场所,人们在此邂逅,少了一份正式与拘束,多了一份随意与亲切。另外,人们偶尔在座椅上小坐,在树或景观小品旁站立,缓解一下疲劳,观看一下休闲嬉戏的邻居,也是精神上的一种放松,庭院景观为住户提供一种富有人情味的场所。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展,居民的汽车拥有率还会继续

提高,居住区车位将会越来越紧张,从长远计,从我国的国情计,城市居住区的停车主要依靠地下车库来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的解决根本出路还在于发展公共交通,使城市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公共汽车交通)环绕或进入居住区,减少住户对小汽车的依赖,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要出行方式,这也将增加城市交通的效率,从而使居住区停车和城市交通都得到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阚逸群, 刘琨. 现代都市人性化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必由之路[J]. 无线互联科技, 2011, (2):55-57.

[2]沈雯. 城中村改造中的居住区多功能景观设计——以郑州市毛庄村居住区K2地块景观设计为例[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24):244-2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