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崩塌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方案探讨
来源:易妖游戏网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总第75期. Modern Industrial Economy and In ̄ormationization Total of75 2014年第8期 NO.8 2014 工程技术 某崩塌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方案探讨 郑伟 (中国铁建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28) 摘要:文章针对某新农村崩塌发育特征及其危险性,提出了两种工程治理方案,并进行了两方案的探讨。通 过对比对灾害的控制程度和经济投入得出方案二更有效,也为下一步新农村建设提供了 良好的保证。 关键词:崩塌;地质灾害;工程治理 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748(201 4)08a一0055—02 1 崩塌特征及危险性 十余间。随后每年相继发生多次崩塌。2002年7月20 某新农村位于山西省平顺县北部,距长治市区约 日,洪水过后,在该村河岸发生崩塌,崩塌体后壁近 40 l(In,北邻潞城市,属温带半湿润性气候, 直立,该次崩塌体长约450 m,高约15 m,体积约 1957~2008年年平均降水量577.8mm。降雨量最大的 12.9×104 m3,规模属大型。造成10多座院落被毁,5户 是1971年的939.2mm,降雨量最小的是1965年的 人家l1人死亡,总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319.7mm。多年平均6、7、8、9四个月的降雨量占全 目前,百里滩河岸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受崩塌威 年降雨量的70%。日最大降雨量是122.77mm(1971年 胁的有该村小学91名师生以及村民280户1 l50余人、 8月21日)。1981--2001年每小时最大降雨量为 800余间(孔)房屋,危险性大。该崩塌直接影响了该 62.6mm(1990年),同期每十分钟最大降雨量是 村新农村的建设,对该崩塌的治理迫在眉睫。 25.77mm(1999'#)。 2 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方案 百里滩河流经该村。该崩塌主要发育在百里河滩 根据崩塌地质灾害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崩塌破坏 河右岸及其东北侧支沟边坡,为自然地质灾害,崩塌 的成因,本次拟采取以下2种方案进行护坡,同时对河 发育在第四系上中更新统边坡中,下覆奥陶系中统上 流护岸进行改造修复,并修建排水工程。河流护岸工 马家沟组中厚层灰岩夹薄层泥灰岩与白云质灰岩。该 程与排水工程方案相同,工程量相同,区别在护坡工 崩塌地质灾害主要受松散岩类孔隙水影响。该类水含 程部分。 水层主要由第四系砂卵砾石及上中更新统亚砂土构 方案一:分两级边坡进行整理,治理方案为挡土 成,富水性弱。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和侧向补给, 墙+浆砌片石护坡+混凝土方形格构护坡; 顺地形排入百里滩河。 方案二:分三级边坡进行整理,治理方案为挡土 百里滩河右岸河岸位于该村南侧和西侧,黄土边 墙+浆砌片石护坡。 坡1993年河水发洪冲蚀岸边,发生崩塌灾害,该次崩 2.1方案一 塌来势猛、速度快,崩塌体后壁近直立,崩塌体长约 挡土墙:在崩塌体前缘坡体底部修筑仰斜式M7.5浆 6O0m,高约18m;体积约15×104ma,按《规范》 规 砌石重力式挡墙。选用质地坚硬的灰岩和M7.s水泥砂浆 模属大型。造成50多间居民房屋出现裂缝;损毁窑洞 砌筑,靠排水沟侧用浆砌石护坡。挡墙埋入地下1.0 m,地面以A4.0 m,顶宽1 m,底宽3.0 m。挡土墙墙面坡 收稿日期:2014—07-11 率l:0.75,挡土墙背坡率1:0.2,采用M7.5浆砌片石,表 作者简介:郑伟(1981一),男,河北邢台人,本科,现就职 面用M1吨蚴乏进行勾缝;每10rIl设置—道伸缩缝,伸缩缝 于中国铁建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2omm;挡士墙墙体匕设一^j{} l00伽IlPM 冰管,管 .56.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xdg'yjjxxhx@163.com 第4卷 间距3.0m,距地面500mm;排水管外侧低,里侧高,坡 度为l:0.1。在挡土墙墙背 }{}才 管管口—带沿挡土墙设置 一高度为18 m,下部4 m为挡土墙,其上14 m分三级。坡 体从下往上为4 m、5 m、5 m三级边坡。三级均为浆砌 条厚300ⅡlIn的反滤层,反滤层呈两侧高,向中部排水 片石护坡,首先将坡体表面的垃圾、杂草等进行清 理,进行坡面平整,坡面平整面积约21 00O m2,坡体 下部进行回填夯实,填方量约为75 480 m。。最下部一 级护坡厚1.2 m,中部二级护坡厚1.0 m,上部三级护坡 沟倾斜;反滤层下方设防渗层。 浆砌片石护坡:在坡体下部采用浆砌片石护坡, 首先将坡体表面的垃圾、杂草等进行清理,进行坡面 平整,坡面平整面积约10 200 lIl2,坡体下部进行回填 厚0.8 m,每l0—15 m设—道伸缩缝。 原该村河岸边坡坡体地形坡度为60—80。,平均 夯实,填方量约为156 00 rn3,坡体下部进行回填夯 实,护坡厚1 m,每1O一15 m设一道伸缩缝。 原该村河岸坡坡体地形坡度为6O 80。,平均 70。,治理后坡率为l:l,坡度为45。。 混凝土方形格构护坡:在坡体上部采用钢筋混凝 土+方形浆砌石格构护坡的形式,厚度0.5 m,即顺边 坡倾向设置钢筋混凝土条带梁,条带间距4 m,断面尺 寸为400×300 mm,并沿条带之间向上设置弧形浆砌 石拱,断面尺寸亦为400×300 mm。为节省工程投 资,并与环境美化相结合,本段边坡设计格构中间培 土植草绿化。在格构护坡与浆砌片石护坡坡体中部设 2.0 m宽的马道。在护坡上间隔100 m左右修建1个人行 台阶,每阶高20 cm,宽20 cm,以便人们出行;同时 还可起排水作用。 2.2方案二 挡土墙:在崩塌体前缘坡体底部修筑仰斜式M7蝴 石重力式挡墙。选用质地坚硬的灰岩和M7.5水泥砂浆砌 筑,靠排水沟侧用浆砌石护坡。挡墙埋入地下1.0m,地面 以上4.0 m,顶宽1.5 m,底宽2.0 m。挡土墙墙面坡率 l:1,背坡率l:0.75。采用M7.5浆砌片石,表面用Mlo砂 浆进行勾缝;每l0m{鲻£-_.i ,伸缩缝宽20iI'gn;挡 土墙墙体E设—排 h IvC排水管,管间l ̄3.0m,距 地面500ffU.t-L;排水管外侧低,里侧高,坡度为l:0-l。在 挡土墙 盼:管管口—带沿挡±墙设置—条黜删 反滤层,反滤层呈两侧高,向中部排水沟倾斜;反滤层下 方i殳j朔参层。 浆砌片石护坡:分三级边坡进行整理,边坡平均 70。,治理后坡率为1:0.75,坡度为53。。 2.3方案对比 根据该崩塌变形特点,运动机理和破坏模式,两 种方案都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从技术、施工对比。方案一:采用填土放缓坡 度,工程措施采用浆砌片石护坡+混凝土方形格构护 坡,在坡体下部采用浆砌片石护坡,在坡体上部采用 钢筋混凝土方形格构护坡的形式,对岸边进行了治 理,对土体崩塌进行了抑制。综上所述,方案一稳定 性较好,具有较好的技术可行性。方案二:采用填土 放缓坡度,工程措施采用浆砌片石分三级进行护坡, 采用浆砌片石护坡。综上所述,方案二施工简单,稳 定性好,具有良好的技术可行性。 经济投入对比。方案一投资估算约2 270.06万元, 方案二投资估算约2 213.71万元,方案二投资比方案一 更经济合理。 经综合分析对比,方案二为本次崩塌地质灾害工 程治理方案。 3结语 新农村建设中,部分农村地质灾害影响,导致建 设用地稀少,进行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既可以解决地质 灾害隐患,同时也拓展了新农村建设用地,有利于新 农村的下一步建设。本文通过对比探讨,确定了比较 合理的工程治理方案。 (编辑:杨婷婷) (下转第59页) 2014年第8期 马宝丰:牵引供电系统的铁路信号系统电磁千扰探讨 .59. 联,补偿设备要安装在变电所中,选择AT和BT的供电 避免系统所处环境的电磁干扰。形式来让回路对称性提高。在牵引供电设备的工程设 5 结语 施选择上,要采用直流供电,架设一定长度的架空回 总之,铁路监管和检查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来 流线,在回流线和接触网线的相互作用下,提高其对 提高抗干扰水平,减少牵引供电系统对铁路信号系统 称性,且保证很大部分的回流电会流入变电所。如果 是在有轨道电路的地区,就要防止钢轨与接地线、保 护线、吸上线和横向线的电路交错或直接接触,采取 的电磁波干扰。将高新技术融入到铁路现场的应用, 重视电气化干扰的研究,加大对新型、高速铁路的研 究力度,提高电子信息和控制设备的抗干扰性。面对 的措施应当是先与空心线圈中心点与扼流变压器中心 相对复杂的环境和严格缜密的规章制度,要将抗雷性 端连接,再选择牵引供电设备方案。 和电磁兼容性等标准措施进行统一修订,保证铁路交 为了防IE铁路信号系统电磁波干扰,要将行车室、 通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加强我国铁路交通的安全 信号机房和回流电线的距离设置在15 m以上,同时还要 性能,不断促进我国铁路交通的发展。 将变电所吸上线连接在站线、专用线和铁路的正线上, 并且要考虑轨道电路的传输影响,这样在产生吸流作用 参考文献 时,轨道电路的功率会大幅度降低,从而使轨道传输的 [1姜贺彬.1]牵引供电系统对铁路信号系统的电磁干扰分析 距离缩短,防止电磁波的干扰。铁路部门还要加强系统 【D】.成都:西安交通大学,2009. 自身的抗干扰设计,对电磁进行兼容性设计,最好做到 『2卡哈尔江・艾海提.21缘于牵引供电系统的铁路信号系统电 磁干扰探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8):19—21. 在同一电磁环境中让各个设备都能正常运行而互相不受 【3卫明博.3】铁路牵引供电对信号系统电磁干扰抑制的施工工 干扰,以此达到兼容的状态。同时要认识到站内计算机 艺研究叽冲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6):172—173. 的联锁系统是一种弱电系统,特征是高速运行和传送逻 [4】陈丽华,骆开源,张秀峰.牵引供电系挽中的电磁兼容性问题 辑明确,所以将站内计算机应用到电气化铁路时,要做 Ⅱ】.铁道建筑技术,2003(6):64-66. 好EMC(电磁兼容性)设计,通过良好的EMC设计, (编辑:姚欢) On Railway Signaling System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in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Ma Baofeng (Datong Coal Mine Group Co.,Ltd.TasharI railway branch,Datong Shanxi 037003) 【Abstract]The railway signaling system nad electric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have been elaborated in this paper,and interference nad immunity ways in railway signaling system have been put forward. 【Keywords】power system;railway signal;electromagnetic intefrerence (上接第56页) The Engineering Treatment Scheme on Certain New Rural Collapse Hazard Zheng Wei (No.6 Construction Company of China Railway 19 Bureau Group Co.,Ltd.,Wuxi Jinagsu 214028) 【Abstract]Through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itc and risk of collapse in certain new rural area,this paper proposed two kinds of engineering treatment scheme。The comparison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y conditions between them showed that the so ̄ond scheme was better.This result provided some guarantee to the next step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Keywo ̄s】collapse;hazard;engineering rt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