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易妖游戏网
第l9卷第5期 长春大学学报 Vo1.19 No.5 May 2009 2009年5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策研究 张 旭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摘财政金融系,吉林长春130022) 要: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居民的理财意识逐渐增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十分迅速。然而目前同质化 盼产品、专业人才的缺乏、不完善的监管机制以及不健全的资本市场等因素制约着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本文从 产品和服务、人才的培养、监管制度以及资本市场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几点对策 和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金融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09)05—0016—03 个人理财业务的核心内容是商业银行根据客户 所确定的阶段性的生活目标与投资目标,以及客户 的资产与现金流状况,围绕客户的收入、消费、投资、 风险承受能力、心理偏好等因素,结合预定目标运用 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理财意识 的不断增强,个人理财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不 争的事实。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的 银行理财产品数据库显示,2004年包括民生、招行 在内的13家商业银行发行了76款个人理财产品; 2005年包括中信、兴业在内的26家商业银行发行 了593款个人理财产品;2006年包括北京银行、中 国银行在内的26家商业银行发行了I 158款个人理 诸如储蓄、保险、证券、外汇、收藏、住房投资等多种 手段管理资产和负债,合理安排资金,为客户提供具 有针对性的综合理财产品和服务。从银行的角度 看,个人理财业务实际上是组合银行的所有金融产 品,并通过不同金融产品的组合来满足不同客户的 风险偏好,达到客户的收益预期,实现未来的理财规 财产品;2007年发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商业银行迅速 增加到39家,理财产品发行总数也达到了2404款。 划。在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已 深入到每一个家庭中去。进入21世纪,我国的金融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个人理财业务作为我国商业银 行高利润、高增长的业务,已逐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 等金融机构抢夺客户、挤占市场的主要手段。个人 理财业务作为新兴业务,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2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2.1产品品种单一,同质化严重,服务方式简单。处 于低层次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为个人提供的金融产品有: 个人理财服务类、结算类、设计类、咨询类,涉及的具 体形式主要包括信用卡业务、传统储蓄业务、部分基 金和保险产品的销售,同时不涉及房地产、债券、股 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改革 激发了居民的理财需求。中国社会调查事务、中国 票、期权期货以及外汇等投资品种。如建行的“乐 当家”、丁行的“理财金账户”、农行的“金钥匙”、交 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及T行等机构对北京、上海 等地居民进行了专项调查,74%的被调查者表示对 个人理财业务感兴趣,41%的被调查者表示需要个 通银行的“圆梦宝”、招商银行的“金葵花”、中信实 业银行的“理财宝”和民生银行的“钱生钱”等品牌。 它们的业务范围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没 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没有个性化产 品,客户在任何一家银行所接受的服务基本相同,没 人理财服务。1996年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在国 内最早挂出了“私人理财中心”的牌子。中国银行 在上海的私人理财中心于2006年7月份正式开业, 其他各大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也纷纷推出了各自的 理财产品,为个人提供全面的财务分析和理财建议 有本质性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无疑是 为有差别的客户提供了无差别的服务,对不同收入 和支出情况的家庭推荐风险和收益相同的产品,提 供相似的服务,根本无法满足客户内在的理财要求。 等多方面的个性化服务。 收稿日期:2009—02—20 作者简介:张旭(1982一),女,吉林长春人,助教,长春税务学院06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金融理论与实务研究。 第5期 张旭: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策研究 17 而所谓的网上银行其实是将传统银行业务照搬到互 联网上,在线投资品种的操作与代理交易类似,客户 与理财师们相隔甚远,更无法得到具体指导和咨询 服务。 2.2缺乏具备专业素质的理财人员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 强的综合业务,涉及市场、资本、金融、投资、贸易、法 律等各个领域。它要求理财人员不仅要全面了解银 行个人业务的各项产品和功能,还应掌握资本、证 券、保险、投资、期货、房地产等相关的金融知识,并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 力。但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个人理财服务人员,多 数是原来从事传统银行业务的员工经过培训后上岗 的,他们了解一些证券、保险等专业知识,但是并不 精通,无法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综合性的服务。之所 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源于我国金融行业长期以来分 业经营的模式。分业经营的下,银行往往只吸 纳和培养传统银行业务专长的人员从业,而对复合 型人才的重视不够。 2.3个人理财业务监管方面的法规出台相对滞后 根据我国审计部门披露的信息,个人理财业务 中的违规行为主要表现在:一是以理财名义高息招 揽储蓄,盲目承诺理财产品可取得高保本收益率,变 相突破国家利率管制;二是个别银行资金违规流人 股市。而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首先,对理财 资金的安全性缺乏有效控制。商业银行普遍成立了 个人理财中心,但有些银行在制度上没有明确理财 中心及各分支机构扣划理财基金环节的操作流程, 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使得这一机构变 成了分支机构理财业务的资金清算中心。其次,商 业银行结合客户需求,开发了众多的理财产品,但一 些商业银行对所创新的业务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办 法和操作流程,或是制度的更新有一定的滞后性,存 在制度上的“盲区”,为违规挪用资金提供了便利。 最后,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 使监管标准不一、监管信息不充分、监管效率下降, 无法充分实现有效的监管。 2.4不完善的金融市场制约着个人理财业务的发 展和创新 个人理财业务的产品主要以金融产品为主,同 时涉及到法律、税收等方面的服务。而金融产品主 要包括股票、债券、保险、基金、期权期货、外汇和房 地产等,这些产品主要依靠金融市场来完成其基本 的投资运作及其保值和增值的过程,实现理财产品 为客户实现理财目标的功能。而我国的现代金融市 场从建立至今经历的时间比较短暂,市场小,能够提 供的商品和服务少,且较多,各种机制均不完 善,投资风险比较大。仅以2005年底至2008年底 的证券市场为例,我们就不难看出,我国单边的证券 市场极不稳定,不利于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同时 由于风险的制约,许多客户不愿意购买风险较大的 高收益产品,也使商业银行的很多新产品无法体现 其本身的价值,无法受到客户的青睐。 3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策 3.1 加强理财产品创新,为客户提供多样化服务 个人理财业务的目的是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 要,而不同年龄、职业客户的理财要求是各不相同 的,因而要针对这些不同的需要来研究、开发、设计 理财产品,注重产品的创新。我国商业银行应建立 一支有创新思维的研发队伍,充分注重客户的风险 承受能力、收入稳定性以及收入能力之间的差别,研 发和设计具有特色的银行理财产品和个人投资产 品, ̄n#l-汇、基金、黄金买卖、个人信托等依托银行进 行的投资业务。同时还可以提供保险、税务等银行 代理的社会综合性服务,以满足客户要求的多样性。 银行还应重视理财方案的设计,采用“一对一”服务 模式,根据不同需求为客户设计综合理财方案,开发 出有针对性的特色理财产品组合。 3.2 加强复合型理财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要促进银行理财市场的拓展,就要提高理财人员 的专业素质。但是,高素质的理财人员并不是通过单 一途径造就的,而必须在具备良好素质的基础上经过 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我国目前已经成立了中国金 融理财师标准委员会,也设立了理财规划师资格培训 与认证制度,但如果仅依靠认证来培养出知识水平与 能力水平兼具的理财师,恐怕还远远不够。所以,银 行业需要引进、培养和贮备一批熟悉理财规划和外 汇、基金、证券、期货及保险业务的高、精、尖专门人 才,以加强复合型理财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目前,我 国商业银行的个人客户经理一般来自两类人员:一是 由业务尖子选拔上来的业务熟练人员;二是定向选择 的金融理论基本功较好的年轻员工。熟练员工经验 丰富但理论知识较欠缺,无法提供客户需要的高端服 务;年轻员T的理论知识较完备,但缺乏客户关系管 理能力、金融产品销售技巧以及客户服务的经验。凶 此,银行应该针对他们各A的特点制定系统的理财人 员培训计划,精心挑选专业的理财培训机构,长期地、 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培训,同时与证券、保险等行业 l8 长春大学学报 第l9卷 系统建立横向联合培训机制。 3.3完善理财市场的监管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和内 部监管 一现理财目标,这种目标是否能够实现、是否能够按时 地实现,最终取决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安全性和稳定 性。所以,要进一步加强我国金融改革,有步骤 方面,注重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事 地健全我国金融市场机制,尤其是证券市场的进一 步改革深化和制度建设,加快股指期货制度的实施 步伐,促进市场的稳定和提高自我抵御风险的能力, 充分开放外汇市场、期货期权市场以及黄金市场,为 理财产品的创新和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参考文献: [1]谢怀筑.个人理财[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前进一步完善对于理财业务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加强对于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和应急处理机制,确 保其良好的可操作性。事中要加大对理财业务开展 的监管力度,定期检查是否存在特意强调收益率、对 风险提示不够等行为。事后要加强对理财业务违规 行为进行惩罚的力度,使理财机构和人员认识到违 规的巨大代价。 另一方面,注重国家监管、行业自律和内部监管 [2] 夸克・霍,克里斯-罗宾逊.个人理财策划[M].北京:中国金 融出版社,2003. [3]许棣.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J].广西金融研 究,2008(8):55—57. 相结合,建立统一的监管标准。国家监管侧重于颁 布相关的法规来引导和规范个人理财业的发展,而 [4] 刘小娟.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9一l0. [5] 郝登攀,汪思冰.我国理财市场现状及应对策略之思考[J].商 业文化,2008(1】):88—89. 资格认证、教育培训、职业准则等应更多地依靠行业 自律。针对我国目前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 制,银监会、、等监管机构建立了统一 的标准进行监管,充分发挥各部门之问的协调运作, 提高监管效率。 3.4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促进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 [6] 朱明阳.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障碍及对策探讨[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27—29. [7]李颖.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瓶颈和出路[J].金融广角,2008 (8):45. 个人理财业务的目的是帮助客户安全有效地实 责任编辑:沈玲 A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tactics of personal f'mancing business of China ̄commercial banks ZHANG Xu (Finance and Banking Department,Jilin Provinc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adres College,Changchun 130012,China) Abstract:With the growth of economy and gradually strengthening of people financing consciousness,pe ̄onal financing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has developed rapidly.However,there are a variety of constraints such as the lack of homogenous products and pro・ fessionals,the imperfect supervision mechanism and unperfect capital markets.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 gestions for promoting personal financing business devolopment from products and services,personnel training,supervision systems and capital markets. Keywords:commercil bank;personala financing business;financial 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