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妖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探讨

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探讨

来源:易妖游戏网
NO.22,2O12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2年第22期 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探讨 檀 奇 (吉林省松原市规划局,吉林松原138000) 摘要:城市公共设施是为城市行政管理及城市居民日常必需的经济、文化、生活服务的各项设施的总称。城市的公 共设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小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都比较小,所以常把城市有关行政管理、商业服务、文化娱乐 等内容的公共设施综合起来,布置在城市中心范围内一个较集中的地段,从而形成城市的公共设施中心,也形成城市居民 的公共活动中心。 关键词: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建设;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城市公共设施分布不是孤立的,它们与城市特别是其 中的居住用地和绿地的分布与组织紧密相关,因此应通过 规划进行有机的组织,使其成为城市整体的一部分。公共 设施建设项目要成套地配置。配置的含义主要有两个方 面:一是指整个城市各类公共设施建设应该配套齐全:二是 指在局部地段要根据公共服务设施所服务的对象及性质, 配置相应的设施,以方便群众。各类公共设施要按照与居 民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合理的半径。根据服务半径确定其 服务人数的多少,推算出公共设施的规模,不同服务设施有 不同的服务半径,应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合理地 确定。公共设施的分布要结合城市交通组织来考虑,公共 设施的建设要根据使用性质及交通状况,结合城市道路系 统和地块情况统一安排。城市的改建、扩建,要充分考虑原 有的公共设施,通过合理的留、并、迁、转、补等措施进行调 整和充实。公共设施建设要考虑合理的顺序。在按照规划 进行分期建设的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应与不同的建设阶 段的城市规模、发展速度和居民生活的改善过程相适应。 这样,在城市建设时期既能保持必要的公共设施,又不致过 早或过量建设,造成投资浪费。 2城市主要公共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1)城市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任何城市的发展,首先 决定于它的经济基础,取决于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 条件的改善,也就是物质文明的建设,但是,一个城市精神 文明的建设,不仅是它的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且反过来给经 济活动以巨大的影响,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新型城市,应当两个文明一起抓,注重搞好文 化设施建设。体育在世界上被视为民族精神的橱窗、社会 文明的主要标志。它是任何社会都需要发展的,在社会主 义社会要求发展得更为迅速更为普及。一个民族,如果体 育不振兴,就不能成为充满活力、文明健康的民族。在城市 建设上,过去往往忽略体育设施的建设,许多城市在制定发 展规划时,在新建居民区、学校、厂矿时,没有或很少给体育 一席之地。这样,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 提高,体育场地不足的矛盾就越来越尖锐了,鉴于这种状 况,国家体委要求省辖市和地市县逐步做到“两场一房一 池”,即拥有400m跑道的田径场、带看台的灯光球场、一个 训练房、一个游泳池。这是举办运动会最起码的要求。作 为小城市,虽然从客观经济条件上远不如省辖市和其他大 中城市,但也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重视体育设施的建 设,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健全各类体育组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2-0055一O1 织,普及群众体育活动,使体育成为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不 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城市商业网点的建设:随着城市的出现和发展,商 业网点就作为实现商业行为的场所而同时存在和发展着。 虽然由于城市规模和性质不同,城市商业方面存在着程度 之别,但商业总是不可缺少的。城市体现商业功能的物质 条件就是商品、商业从业人员和商业网点设施。商业网点 设施是商品流通的支撑点,它的数量和质量对于活跃市场、 发展商品生产有着重要作用。城市商业网点承担着促进城 乡商品流通和为城市居民提供基本服务的任务,是公共设 施中与居民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基本设施,城市商业网点 的数量、水平及服务内容,体现了城市商品流通程度的高 低,也反映了居民消费观念的一个侧面。规划建设好城市 商业网点,有利于推动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所以, 在城市布局中,要安排好商业网点的分布,合理增加数量, 提高质量,做到行业配合,布局得当。 3居住区配套公建规划与建设 居住区配套公建(也简称“公共服务设施”),是居住区 配建设施的总称,它是居住区内配合居民起居、生活的基本 公共服务设施,它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 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设施。居住区配 套公建的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满足以 下要求: (1)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中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即对 基层服务设施的要求,如居委会、综合服务站等;对一套基 本生活设施的要求,如小学、粮油店、综合副食店等;对一套 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设施的要求(居住区级),如百货商场、 门诊所、文化活动中心等。能满足配套设施的设置及经营 要求。本规范的分级规模基本与公建设置要求一致,如综 合服务站可与组团级人口规模对应,一所小学服务人口为 一万人左右,正好与小区级人口规模对应等;居住区公共服 务设施的配建,主要反映在配建的项目和面积指标两个方 面。而这两个方面的确定依据,主要是考虑居民在物质与 文化生活方面的多层次需要,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对自 身经营管理的要求。 (2)能与城市的行政管理相协调。即组团级居住 区人口规模与居委会的管辖规模1000~3000人,居住区级 居住人口规模与事处一般的管辖规模3000~5000 人,既便于居民生活组织管理,又利于管理设施的配套设 置。 4配套公建的规划布局 居住区配套公建各项目的规划布局,根据不同项目的 一55— 现代商贸工业 NO.22。2O12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2年第22期 新形势下《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杨 娟 (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系,湖南永州425100) 摘 要:《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重要的核心基础理论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 用。作为一门开放性学科,该课程的教学必须顺应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并根据变化的形势不断进行调整。如何及时、全 面地将这些新现象、新问题引入到教学中,以适应新形势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必须解决的 问题。 关键词:国际贸易;新形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2—0056—02 l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面临的新形势 球贸易保护主义呈现扩大之势,贸易争端不断增加。如何 《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重要的核心基础理 及时、全面地将这些新现象、新问题引入到教学中,以适应 论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新形势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国际贸易》课程教 该课程不但是《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的 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选修课程,同时也是经济学、金融学、电子商务、物流等其他 2 目前《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应用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一门开放性学科,该课 为了适应当前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国际经 程的教学必须顺应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并根据变化的形 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开放的心态和广阔的视 势不断进行调整。 野,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然而,作为国际经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都发 济与贸易专业的主干课程《国际贸易》,在教学内容、教学方 生了新的变化:公司成为国际竞争的主体,各子公司内 法和手段上,都略显传统,没有做到与当前国际形势、社会 贸易增长快速,其经营行为曰益复杂化;企业规模、利润和 实际与时俱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际经营行为有诸多异质性;国际贸易竞争领域从货物贸 2.1教学内容滞后 易转向服务贸易;金融危机使得各国调整对外贸易,全 (1)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 使用性质和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应采用相对集中 践,为满足3~5万居民要有一整套完善的日常生活需要的 与适当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布局。并应利于发挥设施效 公共服务设施,应配建派出所、、综合百货商场、理发 益,方便经营管理、使用和减少干扰。 店、综合修理部、文化活动中心、门诊所等;为满足0.7~1.5 (1)商业服务与金融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布置:形成居住 万居民要有一套基本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应配建托 区各级公共活动中心。在使用方便、综合经营、互不干扰的 幼、学校、粮油店、菜店、综合副食店等,为满足300~700户 前提下,可采用综合楼或组合体。基层服务设施的设置应 居民要有一套基层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应配建居委 方便居民,满足服务半径的要求。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 会、居民存车处、综合服务站、综合基层店、早点小吃、卫生 是为区内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的居民使用或服务的,因此 站等。基本原则是当居住区的居住人口规模大于组团、小 公建的布局要适应儿童、老人、学生、职工等居民的不同要 区或居住区时,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的项目或面积也要相应 求。同时各公共服务设施又有其自身设置的经济性和要求 增加,当居住人口规模大于居住区时,可增配医院、银行分 方便居民使用等共同特点,从而可将有利经营、互不干扰的 理处、邮电支局、豆制品加工等,以满足居民多方面的日益 有关项目相对集中形成各级公共活动中心。一般由百货商 增长的基本需要。 店、专业商店等商业服务项目和银行、邮电局(邮政所)等金 5 结论 融邮电项目,文化活动中心等文体建筑组成。根据居民生 总之,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 活需要有的项目要适当分散,符合服务半径、交通方便、安 设和同时投入使用。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不配或少配会 全等要求,如医院、幼托、学校、综合基层店、居民存车处等, 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晚建了也会给居民生活造成困难,如 对于可兼为外来人流服务的设施宜设置于内外人流的交汇 不及时配建小学,小学生要回原居住地上学,长途往返十分 点附近,以方便使用和提高经济效益。公共服务设施的布 不便。晚建了派出所就没有地方办理户口迁移等手续或至 局是与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组团划分、道路和绿化系统反复 本区外兼管的派出所去办理,造成管理和使用不便。 调整、相互协调后的结果。为此,其布局因规划用地所处的 周围特质条件、自身的规模、用地的特征等因素而各具特 参考文献 色。对公共活动中心,宜将可连带销售,又互不干扰的项目 [1]李长沙.龙岩市住宅区体育配套设施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组合在一个综合体内,以利综合经营、方便居民和节约用 2006. 地。 [23彭苏建.江西省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 (2)配套公建的规划与建设:根据各地居住区规划的实 江西师范大学.2007.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学院2012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一以《国际贸易 理论》为例》(XKYJ2012021)阶段性成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