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镀银
来源:易妖游戏网
表面工程团l热帖精选 氰化镀银 氰化镀银溶液是一种价格较高的电解液,在槽液的维护与控制上应养成良好的管理 习惯。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氰化物镀银的阴极和阳极电流效率实际上都是100%,因此 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含量可保持长时间不变。又由于银离子的电极电位较正,在电极反应 过程中能优先沉积出来,即使溶液中含有少量电位较负的金属杂质,对银镀层也不会产 生严重影响,但是也不能忽视重金属杂质及有机杂质的污染。Fe 、Cu 、Pb 等杂质的 污染将造成疏松的镀层并改变镀层的物理性质,有机杂质的带入将导致镀层脆裂,甚至 脱皮。虽然氰化物镀银溶液比其他无氰镀银溶液稳定,但在维护中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料时,用镀液将材料溶解过滤后加入; (2)工序间清洗必须做到彻底干净; (3)掉入镀槽中的零件必须及时取出; (4)配槽、加料及回收用水必须使用蒸馏水: (5)定期对镀液进行循环过滤,每半年用双氧水和活性炭处理镀液。 问题一:镀银层粗糙、发花、 造成。故障的排除:(1)稀释处理 方法对大槽溶液进行处理,经小批量 不均匀,镀液分散能力差,低电流密 配制部分新溶液,按新、老溶液体积 试镀,恢复正常,溶液故障排除。 度区镀层薄或无镀层,镀层结合力 比为1:3、1:2、1:1,分别进行 差,镀后零件在80—100 oc烘干。 赫尔槽试验,试片没有改观。如继续 问题二:已经预镀、镀后仍见 为什么有起泡现象? 降低老溶液比例进行实验,即使有改 有起泡。原因何在? Lixinwen:造成镀层发花、粗 观效果,也没有实际意义,此方案被 Lixinwen:铜及其合金件电位 糙及分散能力差可能有以下原因: 否定。(2)小电流电解处理取5 L溶 比银负,当工件进入镀银槽与镀银溶 (1)零件前处理不干净:(2)电 液,小电流电解处理1 h,进行赫尔 液接触时,工件表面即会发生置换反 镀时电流密度过大;(3)焦磷酸盐 槽试验,没有明显效果,此方案也被 应,披上银层。这种披上的置换银层 镀铜液有问题:(4)氰化物镀银液 否定。【3)吸附处理取5 L镀液, 与基体的结合力很差,在此置换层上 有问题。现场分析中我们重复进行电 按6 mL的比例加入3O%的双氧水(稀 一旦加厚镀层就会起泡、掉皮,镀银 镀操作过程,零件前处理、电镀均严 释3~5倍加入)后,搅拌30 min,静 前的预处理(汞齐化或预镀银)就是 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仍有故障出 置30 min,加入活性炭8 g/L,搅 为了对此进行改善。但即使如此,还 现,排除了第一、第二条原因;零件 拌30 min后,静置4 h过滤,小电流 是有可能出现差错,难以达到目的, 镀铜后再镀镍,故障消失。分析镀 电解处理4 h后做赫尔槽试验,试片 如预镀银时没有带电入槽就有可能出 铜、镀银溶液,各成分含量均在工艺 外观有明显改善,镀层均匀,低电流 现上述情况。本例故障就是因没有带 规范之内,而且镀铜后零件表面镀层 密度区尤其明显。对镀液成分分析, 电下槽这一点点的疏忽引起的,结果 均匀,排除了第三条原因,同时结合 镀液处理前后,氰化银和含量 镀成后仍不得不返修。 镀银分散能力差的现象,初步认定问 分别减少了3 g/Lgn6 g/L,仍处于工 预镀银溶液的工艺配方中虽然 题的症结在镀银液。从镀银液成分分 艺范围中限值。用上述处理好的镀液 只有2~3 g/L氰化银,但工件一接触 析显示,其成分含量均在工艺范围 试镀,镀层均匀细致,分散能力好, 溶液就会很快沉积析出银层。这项工 内:赫尔槽试验显示:试片整体镀层 ①6m m、深70m m:fL底部镀层厚度 艺技术又是保证镀银层质量的重要环 均匀性差,低电流密度区镀层薄。种 达到要求,零件在120℃下保温1 h 节,应予以高度重视。 种现象表明,此次故障是由杂质污染 均没有出现起泡现象。我们按照上述 l 燃 期 热帖精选 奢羹 .:如何防止预镀银溶液 中的基体铜起反应,生成绿色的碳酸 风吹干,不可在日光下曝晒。 度快速积累? 铜。若预处理时这些部位滞留酸洗溶 (5)浸涂防变色剂。工件经干 en:预镀银溶液的配方 液,则还可能产生蓝绿色的氯化铜或 燥后要立即浸涂防变色剂,笔者使用 浓度很低,而浓度 蓝色的铜之类的盐迹。为解决这 的是由北京邮电大学研制的“DTB一 ,若采用银阳极,则银在 一难题,笔者几经摸索,把工艺步骤 823固体薄膜保护剂”,效果很好, 化钾溶液中会较快溶解, 作了调整,获得了较为理想的镀银 使用方法详见说明书。 离子含量积累到一定浓度 层,具体方法如下: 经过上述工序处理后基本消除 预镀溶液配方要求,无法 (1)预处理由强酸酸洗改为喷 了铸件镀银后所带来的弊病。 止预镀银溶液中银离子过 砂处理。喷砂处理后表面既无氧化 非满负荷生产时建议用不 皮,也无油污,镀前只需在稀酸中活 问题五:如何避免钢铁件镀银 替。 化一下即可转入镀银工序,从而避免 后表面出现红褐色锈迹 了强酸滞留于砂眼缩孔之中作怪。 Lixinwen:铁与银的电位相差 l:铜合金铸件镀银后表 (2)增加预镀层的镀种和镀银 悬殊,银对铁而言属阴极性镀层,在 色怎么办? 层的厚度。由原先氰化铜作底层改为 银层不可避免有孔隙或损伤的情况 on:铸件镀任何镀种都 氰化铜一镍一氰化铜。银层厚度不小 下,是达不到对钢铁件的防护作用 的,镀银更是如此,因为 于7 um。 的,故钢铁件不适宜直接镀银。对于 、砂眼等处易滞留酸、碱 (3)加强工序之间的清洗。利 某些需要有高强度、高弹性且导电性 留镀银液时,氰化物的水 用热胀冷缩原理在沸腾的开水和冷水 良好的零件,又不得不采用钢铁材料 产生氨,氨与缩孔、砂眼 中反复交替浸泡,从而促使进入缩 制作并镀以银层,至于防护性,需依 银的基体铜反应会形成铜 孔、砂眼中的酸、碱、盐类溶液排挤 靠电镀工艺予以保证,故对此工艺需 几经反应还可能分解成氢 出来。再无产生蓝绿色盐的条件; 采取以下措施。 棕色的氧化铜。此外,镀 (4)干燥。干燥前先将镀件甩 (1)认真进行毛坯检验。降低 化物的分解还可能产生碳 一下,将滞留在砂眼、缩孔内的水分 表面粗糙度要求,保证工件表面无砂 盐也会与铸件砂眼、缩孔 甩净,再用毛巾擦干表面,然后用热 眼、裂缝、毛刺、飞边等质量问题。 年第1m期at期・-inf第o.co期2012 .总总第期Im62 l 囊西工矗团I热帖精选 (2)加强预处理。工件镀氰化 铜之前表面不得有油污、锈迹,保证 红,犹如露铜的样子,在用稀硫酸漂 洗后即能恢复正常。何故?从操作者 的言语中得到一点线索:有人往镀银 溶液中添加了过量的水,溶液淹过极 镀层均匀,结合牢固,无缺陷。 (3)注意绑扎方法。注意角 度、防止窝气,绑扎要松,电镀过程 中要不断移动铜丝在零件上的绑扎位 置,避免产生绑扎印痕,否则印痕处 镀层过薄,易引起锈蚀。 (4)保证预镀层厚度。工艺过 程如下:铜一镍一铜一预镀银(或汞 板挂钩。为了蒸发去过多的水分,曾 用电热交换器加温煮沸。由此可见, 问题很可能是溶液高温煮沸,使游离 氰化物分解而引起。为验证所估计的 原因是否正确,在该厂没有电镀溶液 分析设备的条件下,取容积各为1 000 齐化或浸银)一镀银;铜层厚度(前、 于3 u m,银层厚度不小于5 u m。 问题七:锡焊件怎样获得理想的 mL的镀银溶液两烧杯,在其中一只 烧杯中加入15g,按同样工艺 后二次)不小于2 u m,镍层厚度不小 镀银层? 条件试镀出两块样片。经比较,所得 (5)干燥。镀出的零件要及时 的氧化锡、焊膏较难洗尽,往往结合 的两块试样情况完全不一样。未加氰 用毛巾擦去表面的游离水,并立即用 力不好,甚至镀不上银。采用如下工 化钾的一只烧杯中镀出的试样表面仍 热风吹干。 泛红,而加有15g的一只烧杯 艺流程即能获得理想的镀银层: (6)浸涂防变色剂。零件干燥 酒精洗刷一化学去油一流水冲 中镀出的试样则外观完全正常,由此 Uxinwen:锡焊组件由于表面 后要立即浸涂防变色剂,以防有害气 洗一预浸蚀一流水冲流一混合酸酸洗 证实,上述估计是正确的,至于游离 体的侵害。 一 流水冲洗一铜丝轮(刷)刷光(晾干一 浓度不足时银层为何会泛红,尚待进一步探讨。 问题九:呈米黄色的银镀层如 何处理? 喷砂)一流水冲洗一绑扎一弱腐蚀一 问题六:小件镀银方法如何改 流水冲洗一预镀铜(带电入槽)一流水 进? 冲洗一中和一流水冲洗一预镀银 混合酸配方及工艺条件: Lixinwen:镀银溶液分散能力 (均镀能力)较好,故除易贴合的片状 钠120 g/L、硫酸铜5 g/L、 件之外,一般件都可采取滚镀。‘若数 硫酸500 mUL,温度15~40。C, 量较少,可采用布兜镀、筛网镀和篮 氯化钠O.5 g/L,时间5—10 S。 筐镀等。这些方法都具有操作方便, 沉积速度快,镀层厚度均匀,不会产 生绑扎印痕等缺点。此三种镀法中, Lixinwen:镀银溶液中因碳酸 盐积累过多,含量不足或银阳 极长期浸泡在溶液中引起银的溶解, 用塑料篮筐镀效果最好。 预镀采用常规预镀银工艺配 使溶液中银离子浓度过高等种种因 方,工作时带电入槽,镀1min后转 素,使银镀层呈米黄色,严重影响银 层表面质量。有人建议向溶液中添加 氰化镀银。 以上操作工序要连贯进行,防 适量的氨水以解决,试用后有局限 塑料篮筐是不导电体,使用前 止工件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再次受 性。要在篮筐的底部每隔1 cm左右纵、横 到氧 七。根据上述现象,笔者采用氰化 各串行0_5 mm的紫铜丝,紫铜丝 首、尾与捆在篮筐两边的挂钩连接。 钾溶液处理效果很好,具体操作方法 问题八:镀银层泛红是怎么回 简述如下。 镀银后不必清洗,当即移到50 镀银时只要轻轻拨动零件或每 事? 隔3~5 min上、下簸动几下。使工 L左右的溶液中,浸泡4~5 Lixinwen:镀银层泛红尚属少 g/件之间时时变动位置,有力地避免了 见,查阅有关资料也未见有此记载。 rain,或将溶液稍加温至5O 因互相贴合而影响各个部位镀层的正 在现场观察到,刚镀成的银层是正常 常沉积,从而获得满意的镀层质量。 ℃左右浸泡30 s左右,这时米黄色的 的,但经镀液回收、清洗后表面即泛 银层即会变成洁净的银白色。 l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