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汤治疗感冒后久咳34例
来源:易妖游戏网
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8月第l9卷第8期 JETCM.Aug.2010,Vo1.19,No.8 ・1399・ 1.3 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口服盐酸普鲁卡地鲁,1~3岁 降;甘草调和诸药又有激素样消炎作用。全方疏风宣肺,解痉 化痰止咳,达到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扩张支气管,治愈咳嗽的 作用。 15~201 ̄g/d,3—6岁20—25 g/d,6岁以上25 g/次,每日2 次;孟鲁司特钠,6岁以上5mg/次,2—5岁4mg/次,每13 1 次;定喘汤合止嗽散加减,炙麻黄5g,白果10g,款冬花10g,法 半夏lOg,桑叶lOg,百部lOg,紫菀log,防风lOg,荆芥lOg,桔 梗10g,白前10g,甘草6g,蝉蜕10g,地龙10g。痰多者加桑白 皮、炙杷叶、瓜蒌;里热重者加黄芩、生石膏、酒大黄;伴有鼻炎 症状者加苍耳子、细辛、白芷;伴有湿疹或其他皮肤过敏者加 本观察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fl,JL过敏性咳嗽,可明显提高 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复发,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Johnson D,Osborn L M.Cough variant asthma:a review of clinical literature[J].J Asthma,1991,28:85—90. 地肤子,乌梅、五味子、蒺藜等。临证时剂量可随患儿年龄、体 [2]刘艳,杨中文,刘胜.咳嗽变异性哮喘117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 质而适当增减。每日1剂,水煎服。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 程后评价疗效。 1.4 疗效标准参照文献【31拟定。治愈:治疗1~2个疗程咳 嗽停止,短期内无复发;显效:咳嗽减轻2/3以上;好转:咳嗽减 轻l/2以上;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全组63例,治愈3l例(49.21%),显效19例(30.16%),好 转9例(14.28%),无效4例(6.35%),总有效率93.65%。 3 讨论 d,JL过敏性咳嗽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多数认为是由 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如白介素等引起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 炎症”1。当气道仅有高敏感性,而不产生炎症痉挛、狭窄或仅有 轻微变化,气道狭窄阻塞程度未达到引起喘息的水平,故临床表 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咳嗽而无典型哮喘的喘息[21。本病常误 诊为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经久不愈,甚 至在此基础上导致呼吸道兴奋性持续增高或继发感染而出现哮 喘。 盐酸普鲁卡地鲁(美普清)为第3代B 受体激动剂,对p 受体选择性强,有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的作用,使细胞内cAMP浓 度增高,平滑肌舒张作用强,扩张支气管,作用持续时间长,同时 还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 】,而且由于其兼有B:受体兴奋和抗过 敏作用,治疗时可避免应用抗过敏药物所致的痰液黏稠、不易咳 出的不良反应。孟鲁司特钠(顺尔宁)是新一代的白三烯受体拮 抗剂,是迄今为止最强效的特异性eysLT1受体拈抗剂,具有抑 制气道嗜酸细胞炎症,抑制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释放,降低呼出 气一氧化氮,抑制气道LTC4释放,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抑制气 道重塑等作用[61。美普清每12小时1次,顺尔宁每日给药1次, 具有服用方便,获效持续时间长,耐受性、安全性、依从性好等特 点。 本病属于中医学“咳嗽”范畴,其病因主要为风邪,为风邪 扰肺,肺失宣降。幼儿体质“脾常虚”,故易生内痰,风邪与痰搏 结于气道,使得痉咳不止。治疗采用疏风宣肺化痰,解痉止咳 平喘之法,方用定喘汤合止嗽散加减。方中麻黄为肺经专药, 疏风宣肺,散寒平喘,能持久扩张支气管。杏仁含苦杏仁苷,经 水解产生的微量氢氰酸能镇静呼吸中枢。杏仁药性苦降,与麻 黄有协同作用。地龙、蝉蜕为虫类药,解痉散风之力雄,且地龙 能缓急平喘,蝉蜕能解表,药理研究证实其能缓解支气管平滑 肌的痉挛,并有抗敏抑制炎性因子的作用。荆芥、防风祛风,均 有抗过敏作用,能消除气道的高反应性,从而扩张支气管。白 果入肺肾经,功能敛肺平喘,含有银杏苦内酯,有较强的平喘 作用。乌梅味酸,有利肺、止咳、抗过敏作用。桔梗润肺祛痰止 咳;百部入肺经,有润肺止咳作用,对新久咳嗽都有效;白前、 紫菀入肺经,降气止咳,四药合用,有宣有降,可调理肺气之宣 志,2003,18(9):747. [3]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 出版社,2002:258. [4] 陈雪锋.罗红霉素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 2004.10(6):53. [5] 赵京,陈育智,曹玲,等.美普清糖浆治疗儿童哮喘、支气管炎疗 效观察[J].中国医刊,2000,35(1):351. 【6】董琳.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4):266—267. (收稿日期2009—1O一23) 止咳汤治疗感冒后久咳34例 赵丽华 冯天雷 中图分类号:R256.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4—745X(2010)08—1399—02 【摘要】 目的观察止咳汤治疗感冒后久咳临床疗效。方 法治疗组34例采用止咳汤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 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止咳汤治 疗感冒后久咳疗效满意。 【关键词】感冒后久咳 中医药治疗止咳汤 ’笔者近年采用止咳汤治疗感冒后久咳34例,疗效满意,现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治疗组34例中,男性21例,女性l3例,年龄 25—76岁,平均56.6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个月,血常规 示中性粒细胞偏高3例,血常规正常31例,胸部x线片示慢性 支气管炎肺气肿征14例,正常20例,中医辨证属脾失健运,痰 湿犯肺证型28例,肺气虚弱,痰湿阻肺证型6例。对照组26例 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20~71岁,平均54.85岁,病程 最短1个月,最长2个月,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偏高2例,血常 规正常24例,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征11例,正常15例, 中医辨证属脾失健运,痰湿犯肺证型22例,肺气虚弱,痰湿阻肺 证型4例。两组均因外感而致咳嗽迁延不愈。两组患者性别、年 龄、病程、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中医辨证分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予止咳汤,处方:黄芪24g、白术12g、陈 皮10g、法半夏10g、茯苓12g、桔梗10g、蝉蜕6g、乌梅10g、地肤 子10g、粟壳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2次温 服。对照组口服复方甘草片0.9,每日3次,酮替芬lmg,每日3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宜宾644000) 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8月第19卷第8期 JETCM.Aug.2010,Vo1.19,No.8 次,同时积极合理给予抗生素治疗。 1.3 疗效标准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12月一2009年l2月住院慢性 痊愈:服药3~5d咳嗽症状消失;好转:服药 3~5d咳嗽症状减轻;无效:服药3~5d咳嗽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2.1 两组平均止咳时间比较 止咳时间治疗组平均为 (2.74±1.25)d,对照组平均为(3.72±2.26)d。两组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 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Z)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体会 感冒后久咳多为邪已去而正亦伤,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 虚”,咳嗽日久导致肺气耗散,肺阴亏虚,脾失健运,一般的止咳 抗菌药难以奏效。止咳汤通过益肺健脾、化痰止咳治疗此类患 者,效果较好。方中黄芪益气,桔梗、陈皮、法半夏止咳化痰,桔梗 引诸药上行人肺,茯苓、白术健脾以消痰,杜绝生痰之源,地肤 子、蝉蜕属经验用药。药理研究表明,地肤子含有皂苷及维生素 A,具有使痰液变稀,黏性下降,并加速呼吸道黏咳上皮汗毛运 动及良好祛痰作用;蝉衣有镇静中枢及阻断神经节作用,此外两 者均有抗过敏作用,乌梅、粟壳敛肺,甘草和中。综观全方,共奏 益气敛肺止咳,健脾化痰之功。 (收稿日期2010—03—31) 自拟丹黄养肝汤联合肝肽治疗 慢性重型肝炎1 8例 刘丽清 郭树榜 吕 昆 宋从东刘雁 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4—745X(2010)08—1400—02 【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丹黄养肝汤联合肝肽治疗慢性重 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及提高疗效 的方法。方法在保肝、支持、对症治疗基础上,口服自拟丹 黄养肝汤,同时静滴肝肽。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61.1 1%, 病死率16.67%。其中治疗后TBIL、A 呈同步下降,PTA 明显提高。结论中药加肝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血液 多项生化指标的恢复具有显著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存 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中药肝肽 慢性重型肝炎是临床危重病症,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笔 者采用自拟丹黄养肝汤联合肝肽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 告如下。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菏泽274030) 重型肝炎患者18例,男性12例,女性6例。所有患者符合2000 年西安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 治方案》中重型肝炎诊断标准…。年龄14~63岁,平均(40.11 4- 11.37)岁;病程2~7年,平均4.11年。患者均为慢性乙型重型 肝炎,其中早期2例,中期8例,晚期8例,重叠感染甲型或戊型 肝炎病毒各1例。据《中医内科学》【21黄疸篇相关内容及临床实 践,中医辨证为毒盛血瘀型。主症:黄疸、神昏;次症:乏力、纳差、 腹胀、舌红绛或有瘀点、瘀斑、胁痛、大便不爽。辨证要点:(1)具 备主症中的两项;(2)具备黄疸症状加次症中的任何3项者均属 本证。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保肝、支持、对症治疗基础上给 予:(1)自拟丹黄养肝汤:丹参30g,大黄15g,赤芍15g,茜草lOg, 茵陈30g,栀子15g,黄柏15g,黄芪15g,茯苓15g。每日1剂,水 煎分2次服。(2)注射用肝肽100~200mg加入5%一10%葡萄 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中,每日1次,静脉滴 注。治疗时间为4周。 1.3 观察项目 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中(至少每周1次)和 治疗后常规检测血清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活 动度(PTA)。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7项指标及抗一HCV、 HCV—RNA、扔℃一HAVIgM、移℃一HEVIgM。 1.4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指 导原则》 1拟定。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基本恢复正 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虽未完全消失但有明显好转,肝功能 TBIL下降至171Ixmol/L以下,PTA升至40%以上。无效:症状 元好转,TBIL下降不明显或上升,PTA无明显变化,或治疗过程 中患者死亡、自动出院。 1.5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面4-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本组l8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者4例,有效者 7例,无效者7例,其中死亡者3例。总有效率61.11%,死亡率 16.67%。 2.2 血清TBIL、ALT、ALB变化情况见表1。结果示治疗后血 清TBIL、AL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表1 血清TBIL、ALT、ALB变化情况(i±s) 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下同 2.3 血清AST、PTA变化情况见表2。结果示治疗后血清 AS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TA较治疗前明显上升。 表2血清AST、PTA变化情况(i±s) 3 讨论 慢性重型肝炎多由慢性肝炎病变持续进展或反复活动, 肝细胞大量破坏或活动性坏死所致,其预后较差,病死率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