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妖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杨家岭特大桥96m高墩翻模施工技术

杨家岭特大桥96m高墩翻模施工技术

来源:易妖游戏网
第35卷第19期 2 0 0 9年7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rI琅E V01.35 No.19 Ju1.2009 文章编号:1009—6825(2009)19—0306—02 杨家岭特大桥96 m高墩翻模施工技术 廖志宏 摘要:通过忠垫高速公路杨家岭特大桥96 m高墩的施工,介绍了一种简单易行的翻模施工工艺,并对模板的设计及翻 模施工中一些关键的技术措施作了阐述,以期进一步推广翻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高墩,翻模,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中圈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简介 4翻模施工方法及施工控制 忠垫高速公路杨家岭特大桥桥址位于重庆市忠县境内,设计 4.1翻模施工工序 跨径布置为6×40 m+112 rn+200 na+112 m+3×40 rn,桥长 翻模时,保留最顶层模板作为翻升后模板的持力部分,然后, 804 mo主桥7号,8号主墩为双支薄壁柔性墩,8号墩墩高95.984 m。 从最下层模板开始逐一拆除并滑出,利用塔机将模板吊起,并放 2方案比选 两者施工都是通过多次分层浇筑混凝土来完成整体墩身施工的, 翻模施工与滑模施工的主要区别在于模板提升系统的不同设计。 置于顶层模板相应平面位置上,将模板与周围模板连接。重复以  目前桥梁施工中,对于高墩一般采用翻模或滑模施工工艺, 上操作至墩身浇筑完成。施工工序如图3所示。翻模需使用起重设备将模板拆除后,逐块向上翻升,滑模则在模 板系统中设计液压系统,使用液压设备将模板沿墩身整体向上竖 直顶升。相比较而言,翻模其模板一次性投入较少,并能充分利 用高墩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塔机等起重设备,经过技术经济分析 后,确定墩身采取翻升模板施工。 3翻升模板的设计 3.1翻模模板设计 1)模板高度的选定:综合考虑了节段施工时间、机具长度及 钢筋配料后,将每个施工浇筑层确定为4 m,同时又考虑到塔吊起 图1翻模施工平面图 图2翻模施工立面图 重能力模板制作为2 m一层,共傲3层模板。 2)模板构造的设计:由于墩身高,模板倒用次数多,确定面板 使用6 mn1厚钢板制作,模板设有[16槽钢竖肋及[12槽钢后架, 竖肋和后架皆组焊而成,后架为施工提供较为宽阔的操作平台, 同时多层后架通过螺栓连接后组成空间桁架保证了翻模模板的 空间刚度,能有效的减少模板对拉杆的使用,提高墩身混凝土的 外观质量。 3)模板翻升:翻模施工时,落模后需要将模板向外滑出再起 吊,在每块模板后架底横杆上设有简易滚轮滑轨,滑出后再利用 塔吊向上翻升。翻模施工平面图、立面图见图1,图2。 l 2 j 4 5 图3翻模旋工工序图 4.2关键控制技术 4.2.1模板起吊翻升 3.2模板检算 上翻模板操作前,需通过计算,准确找到每块模板的重心,翻 墩身翻升模板每套3节,节高2ITI,每节分为6块,其中,分别 为2.5 mX2 ITI尺寸2块,3.1 rn×2 m尺寸4块,经分析知应以 升时,在模板重心位置挂钩起吊,以避免塔吊起吊模板时碰撞上 3.1 1TIX2 m尺寸模板为控制进行计算。 50 urtnX5 mlTl角钢,竖肋为[8槽钢,横肋间距40 ClTI,竖肋间距为 层模板而翻转倾斜,造成危险,同时给顶部落模、立模造成不便。 由于高墩施工均在高空中进行,立模和校模均没有可靠的持 力点,因此,模板的校立比较困难。对此,经方案讨论和现场的实 践,在每层模板就位时,应及时处理模板拼缝,调整垂直度,做到 层层控制,避免多种偏差积累,同时,应加大模板刚度,避免翻模 过程中模板的扭曲和变形。 3.1 m×2 rn尺寸模板面板为6 iTlrn钢板,横肋为50 ITIITI X 4.2.2模板的校立 32 crn。每块模板设 2 lnlq-i圆钢拉杆8根,对称布置。 模板钢面板计算: z /ly=32/40=0.8,按双面板计算。 模板竖肋计算: 竖肋间距32 crn,按支撑在大横肋上的带悬臂的筒支梁计算。 4.2.3节段接缝的处理 计算过程略。 由于翻模施工为分节段浇筑混凝土,在浇筑下一节段时,上一 收稿日期:2009—03.14 作者简介 :廖志宏(1976.),男,工程师,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湖南长沙410016 第35卷第l9期 2 0 0 9年7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01.35No.19 Jd.2009 ・307・ 文章缩号:1009.6825{2009)19—0307.03 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挂篮设计与应用 寻稳家摘丁爱华 要:结合沅水仓儿总特大型连续梁桥工程的建设,阐述了预应力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施工用挂篮的设计与施工应用。 通过贝雷桁架挂篮的设计分析,较好的解决了悬臂施工用挂篮的组成及施工问题。 关键词: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挂篮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O引言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属于预应力桥梁中的一种,桥梁结构 1工程概况 仓儿总特大桥主桥28号~36号墩间上部构造为悬浇预应力 跨径布置为58 m+6×100 m+58 m。上部箱梁 整体性能好、刚度大、变形小、抗震性能好,特别是主梁变形挠曲 混凝土连续梁,0 m,跨中梁高 线平缓,桥面伸缩缝少,行车舒适等优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 为单箱单室三向预应力箱梁。箱梁根部梁高为6.m,箱梁顶板全宽为16 m,厚度为0.28 m。主桥29号~ 连续箱梁广泛采用挂篮进行悬臂浇筑施工。贝雷桁架梁因具有 为2.8 每个T悬浇施工节段为2×15段。采用七套挂 可分解、能快速架设和装配简单等优点,常被用作桥梁悬臂浇筑 35号墩七个“T”,0号梁段采用搭设托架浇筑。全桥共八个 施工的挂篮承重结构。同时贝雷桁架挂篮具有构造合理、受力明 篮对称悬臂现浇施工,次边跨,后中跨的顺序合龙。 确、自重较轻、利用系数高、使用安全方便等特点,更主要的是其 合龙段,按先边跨,工程费用较低。对此,本文结合常德沅水仓儿总特大型连续梁桥 2挂篮设计 挂篮通常由承重梁、悬吊模板、锚固装置、行走系统和工作台 的悬臂浇筑施工用挂篮形式,对贝雷桁架挂篮在施工荷载下的设 挂篮重量及施工荷载 计进行简单分析,为同类型大跨度预应力连续梁桥的挂篮施工提 等部分组成。挂篮的设计力求其结构轻巧,控制在梁段重量的0.4左右;同时力求挂篮结构简单,各个部件尽 供一定的参考。 节段浇筑的墩身混凝土已硬化并发生收缩,与模板间产生一定的 较多弯管,泵送极为困难。施工时,通过掺加特制外加剂及柠檬 缝隙,不仅造成节段的错台较大,而且,最主要的是,浇筑混凝土 酸、葡萄糖酸钠等来调节混凝土的可泵性及缓凝时间,延长混凝 时,水泥浆下漏,影响墩身外观。 土在泵管中的可存放时间,避免堵管,另外采用HBTS0型大功率 在实际施工中,采取三个措施以解决此问题。1)在最上节段 混凝土拖式泵,缩短施工时间。 模板距模板顶5 crT・设置一层拉杆,在浇筑下一节段墩身混凝土 5结语 前,将此层拉杆再次紧固,减小混凝土与模板间的缝隙;2)在缝隙 翻模施工技术在我国桥梁建设中已逐渐趋于成熟,但受桥型 产生后,用原子灰将水泥浆制成细条状封堵缝隙,同时,在浇筑最 设计、施工环境和设备配置等因素的影响,具体到每座桥梁又有 初几盘混凝土时,适当减小坍落度;3)事后处理措施,即在翻模 后,清除掉粘附在墩身上的水泥残浆,并用水清洗。 4.2.4测量控制 不同的特点。杨家岭特大桥在96 m高墩施工中,通过对桥型、施 工环境及设备等的分析,采取了一种简单易行的翻模施工工艺, 在施工实践中,通过对关键工艺的控制,提高了外观质量,加快了 在高墩施工中,垂直度的控制极为关键,控制垂直度的根本 施工进度,可为同类桥梁高墩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 在于控制墩身平面尺寸位置偏差。在96 m高墩的测量控制上, 参考文献: 采用立体测量控制技术,利用高精度LAICA TCR702型全站仪进 [1]周永兴,何兆益,邹毅松.路桥施工计算手册[M].北京:人 行坐标放样,同时,利用垂准仪,通过预先设置在墩身根部附近的 民交通出版社,20O1. 基点进行校核。 [2]李居昌,张之强.桥涵[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冯文学.桥梁高墩滑模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8,34 (10):318.319. 4.2.5高墩混凝土泵送技术 受地形的,杨家岭特大桥绝大部分高墩施工采用泵送混 凝土,最大泵送高度约为150 m,水平距离约为260 m,且需设置 On construction technique of 96.meter high-pier turnover forms of Yangj ialing over large bridge LIAO Zhl-hong Abstract:Acorc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96一meter high-pire of Yangjialing over large bndge on Zhong-Dian highway,the paper intro— duces a simple and feasible turnover form construction craft,and illustrates some key technical measures in the design of formwork and the turnover onstructicon.SO aS to further exte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urnover form construction. Key words:high-pir,ttelt/K ̄ver form,construction technique,control measures 收稿日期:2009-03.16 作者简介:寻稳家(1975.),男,工程师,湖南常德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湖南常德丁爱华(1974.),男,工程师,湖南常德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湖南常德415000 4150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