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30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90分;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第I卷和第II卷的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并在本页上方空白处写上姓名和准考证号,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 下列各数中比1大的数是( ) A. 2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可得题目选项中的各数中比1大的数是2,故选A. 考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我国工艺文化精神的传奇;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下图是某个部件“卯”的实物图,它的主视图是( )
B. 0
C. -1
D. -3
A. 【答案】C 【解析】
B. C. D.
【分析】根据主视图是从前向后观察到的图形,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得:“卯”的主视图为:
1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三视图,熟练掌握三视图的画法,是解题的关键.
3.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根据中国乘用车协会的统计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59万辆,同比增长
26.2%,其中159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59×106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进行表示即可. 【详解】解:159万1590000=1.59×106; 故选A.
n【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熟练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a×101≤a<10,n为整数,是解
B. 15.9×105 C. 159×104 D. 1.59×102
()题的关键.
4. 我国元朝朱世杰所著的《算学启蒙》一书是中国较早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记载一道问题:“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追及之?”题意是:快马每天走240里,慢马每天走150里,慢马先走12天,试问快马几天可以追上慢马?若设快马x天可以追上慢马,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240x+150x=150×12 C. 240x+150x=240×12 【答案】D 【解析】
【分析】设快马x天可以追上慢马,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此题得解. 【详解】解:设快马x天可以追上慢马, 依题意,得: 240x-150x=150×12.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5. 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x4+x4=2x8 【答案】C
B. −2x2B. 240x−150x=240×12 D. 240x−150x=150×12
()3=−6x6 C. x6÷x3=x3 D. x2⋅x3=x6
2
【解析】
【分析】根据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除法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逐一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A、x4+x4=2x4,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B、−2x2()3=−8x6,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C、x6÷x3=x3,选项计算正确,符合题意; D、x2?x3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除法,合并同类项.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6.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举行“快乐阅读,健康成长”读书活动.小明随机调查了本校七年级30名同学近4个月内每人阅读课外书的数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人数
6 7 10 7
12
x5,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课外书数量(本) 6 7 9
则阅读课外书数量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8,9 【答案】D 【解析】
【分析】利用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即可解决问题.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中间的一个数字(或者两个数字的平均值)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详解】解:中位数为第15个和第16个的平均数为: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7. 如图,在O中,弦AB,CD相交于点P,若∠A=48°,∠APD=80°,则∠B的度数为( )
B. 10,9
C. 7,12
D. 9,9
9+9=9,众数为9. 2
3
A. 32° 【答案】A 【解析】
B. 42°
C. 48°
D. 52°
【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可以得到∠D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以求出∠B的度数. 【详解】解:∠A=∠D,∠A=48°,
∴∠D=48°,
∠APD=80°,∠APD=∠B+∠D, ∴∠B=∠APD−∠D=80°−48°=3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D的度数.
8. 如图,一束太阳光线平行照射在放置于地面的正六边形上,若∠1=44°,则∠2的度数为( )
A. 14° 【答案】B 【解析】
B. 16° C. 24° D. 26°
=60°,∠2+∠5=120°,平行线的性【分析】如图,求出正六边形的一个内角和一个外角的度数,得到∠4质,得到∠3=∠1=44°,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到∠5=∠3+∠4=104°,进而求出∠2的度数. 【详解】解:如图:
∵正六边形的一个外角的度数为:
360°=60°, 6∴正六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为:180°−60=°120°,
=60°,∠2+∠5=120°, 即:∠4∵一束太阳光线平行照射在放置于地面的正六边形上,∠1=44°, ∴∠3=∠1=44°,
4
∴∠5=∠3+∠4=104°, ∴∠2=120°−∠5=16°;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的综合应用,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是
360°,是解题的关键.
9. 如图,在ABC中,∠ABC=90°,∠C=30°,以点A为圆心,以AB的长为半径作弧交AC于点D,连接BD,再分别以点B,D为圆心,大于
1BD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BC2于点E,连接DE,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BE=DE 【答案】D 【解析】
B. AE=CE C. CE=2BE D.
S△EDC3= 3S△ABC【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以判断①的正确;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结合①的结论和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可以判断②正确;利用直有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判断③的正确;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判断④的错误. 【详解】解:由题意得:AB=AD,AP为∠BAC的平分线,
30°, ∠ABC=90°,∠C=∴∠BAC=60°,
∴ABD为等边三角形,
∴AP为BD的垂直平分线,
∴BE=DE,故A的结论正确;
ABD为等边三角形,
∴∠ABD=60°,∠ADB=60°,
∴∠DBE=30°,
BE=DE,
5
∴∠EDB=∠EBD=30°,
∴∠ADE=∠ADB+∠EDB=90°, ∴DE⊥AC.
30°, ∠ABC=90°,∠C=∴AC=2AB,
AB=AD,
∴AD=CD,
∴DE垂直平分线段AC,
∴AE=CE,故B的结论正确;
RtCDE中,∠C=30°, ∴CE=2DE,
BE=DE,
∴CE=2BE,故C的结论正确.
∠C, ∠EDC=∠ABC=90°,∠C=∴CDE∽CBA,
∴S∆CDEDE2), =(S∆CBAABAD=AB,
∴DE=ABDE=tan∠DAE=tan30=°AD3, 3S∆CDEDE21(=)∴=,
3S∆CBAAB故D的结论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0.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是直线x=1,下列结论:①abc<0;②方程ax2+bx+c=0(a≠0)必有一个根大于2且小于3;③若(0,y1),3,y2是抛物线上的两点,那2么y1 6 ( ) A. 5 【答案】C 【解析】 B. 4 C. 3 D. 2 【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与y轴的交点位置,判断①;对称性判断②;增减性,判断③;对称轴和特殊点判断④;最值判断⑤. −【详解】解:∵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2a<0,c<0, ∴a>0,b=∴abc>0;故①错误; b=1,与y轴交于负半轴, 2a由图可知,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1 ∴抛物线上的点离对称轴的距离越远,函数值越大, ∵(0,y1),33,y2是抛物线上的两点,且0−1>−1, 22∴y1>y2;故③错误; −2a ∵a>0,b=∴11a+2c=5a+2a−2b+2c=5a+2(a−b+c), 由图象知:x=1−,y=a−b+c>0, ∴11a+2c5a+2(a−b+c)>0;故④正确; 7 ∵a>0,对称轴为直线x=1, ∴当x=1时,函数值最小为:a+b+c, ∴对于任意实数m,都有am2+bm+c≥a+b+c, 即:am2+bm≥a+b, ∴m(am+b)≥a+b;故⑤正确; 综上:正确的有3个;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正确的识图,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填对得3分,共18分,只填写最后结果. 11. 计算 (1_________. 2023−1+=2)0−1【答案】3 【解析】 【分析】根据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计算法则求解即可. 【详解】解: (12023−1+ 2)0−1=1+2 =3 故答案为: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正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注意非零底数的零指数幂的结果为1. 12. 若x=3是关x的方程ax2−bx=6的解,则2023−6a+2b的值为___________. 【答案】2019 【解析】 【分析】将x=3代入方程,得到3a−b=2,利用整体思想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解:∵x=3是关x的方程ax2−bx=6的解, ∴a⋅32−3b=2, 6,即:3a−b=∴2023−6a+2b 8 =2023−2(3a−b) =2023−2×2 2023−4 =2019; 故答案为:2019. 【点睛】本题考查方程的解,代数式求值.熟练掌握方程的解是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13. 银杏是著名的活化石植物,其叶有细长的叶柄,呈扇形.如图是一片银杏叶标本,叶片上两点B,C的坐标分别为(−3,2),(4,3),将银杏叶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后,叶柄上点A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 【答案】(−3,1) 【解析】 【分析】根据点的坐标,确定坐标系的位置,再根据旋转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解:∵B,C的坐标分别为(−3,2),(4,3), ∴坐标系的位置如图所示: ∴点A的坐标为:(−1,−3), 9 连接OA,将O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如图,叶柄上点A对应点的坐标为(−3,1); 故答案为:(−3,1) 【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旋转.解题的关键是确定原点的位置,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 14. 如图所示,桔棒是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它是在一根竖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细长的杠杆,末端悬挂一重物,前端悬挂水桶.当人把水桶放入水中打满水以后,由于杠杆末端的重力作用,便能轻易把水提升至 3米,AB可以绕着点O自所需处,若已知:杠杆AB=6米,AO:OB=2:1,支架OM⊥EF,OM= 由旋转,当点A旋转到如图所示位置时∠AOM=°45,此时点B到水平地面EF的距离为___________米.(结果保留根号) 【答案】3+2##【解析】 ()(2+3 )【分析】过点B作BD⊥EF于点D,过点A作AC⊥BD交BD于点C,交OM于点N,易得四边形 =BC+CD进行求MDCN为矩形,分别解RtANO,Rt△ACB,求出ON,BC,CD的长,利用BD解即可. 【详解】解:过点B作BD⊥EF于点D,过点A作AC⊥BD交BD于点C,交OM于点N, ∵OM⊥EF, ∴OM∥BC, ∴AN⊥OM, ∴四边形MDCN为矩形, ∴MN=CD, ∵AB=6,AO:OB=2:1, 10 =AO∴ 2=AB4, 3在RtANO中,AO=4,∠AOM=°45, ∴ON=OA⋅cos45°=4×2=22; 2∴CD=MN=OM−ON=3−22, 在Rt△ACB中,AB=6,∠AOM=°45, ∴BCAB⋅cos45°6×232; 2∴BD=BC+CD=32+3−22=3+2(米); 故答案为:3+2. 【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矩形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15.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E为BC上一点,CE=7,F为DE的中点,若△CEF的周长为32,则OF的长为___________. 【答案】 17 2【解析】 【分析】利用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和△CEF的周长,求出CF,EF的长,进而求出DE的长,勾股定理求出CD的长,进而求出BE的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即可得解. 【详解】解:CE=7,CEF的周长为32, ∴CF+EF=32−7=25. F为DE的中点, ∴DF=EF. ∠BCD=90°, 11 1∴CF=DE, 2∴EF=CF=1DE=12.5, 2∴DE2EF25, ∴CD=DE2−CE2=24.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C=CD=24,O为BD的中点, ∴OF是BDE的中位线, ∴OF=1117(BC−CE=)(24−7)=. 22217. 2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斜边上的中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熟练掌握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y16. 如图,在反比例函数 8(x>0)的图象上有P1,P2,P3,P2024等点,它们的横坐标依次为1,2,x3,…,2024,分别过这些点作x轴与y轴的垂线,图中所构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从左到右依次为 S1,S2,S3,,S2023,则S1+S2+S3++S2023=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2023 253【分析】求出P1,P2,P3,P4…的纵坐标,从而可计算出S1,S2,S3,S4…的高,进而求出S1,S2,S3,S4…,从而得 12 出S1+S2+S3+…+Sn的值. 【详解】当x=1时,P1的纵坐标为8, 当x=2时,P2的纵坐标为4, 当x=3时,P3的纵坐标为 8, 3当x=4时,P4的纵坐标为2, 当x=5时,P5的纵坐标为… 8, 51×(8−4)=8−4; 则S1=88S2=1×(4−)=4−; 3388S3=×1(−2)=−2; 3388S4=1×(2−)=2−; 55… Sn=8888888nS1+S2+S3+…+Sn=8−4+4−+−2+2−++−=8−=, 335nn+1n+1n+18×20232023=S2023=�S1+S2+S3+…+. 20242532023. 故答案为: 25388=−.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的综合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求出Snnn+188−; nn+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2分,解答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a2a217. 先化简,再求值:a−2,其中a的值从不等式组−1a2−a−11,2 【答案】 a【解析】 13 【分析】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进行化简,再选择一个合适的整数,代入求值即可. a3−aa2a2−2÷2 【详解】解:原式=2a−1a−1a−1a(a2−a−1)a2−1 ⋅2 2a−1aa2−a−1; =a∵a2≠0,a2−1≠0, ∴a≠0,a≠±1, ∵4=2< 5<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