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化
论《诗经》中的黄鸟意象
邓聪/吉林市北华大学
摘 要:《诗经》中涉及黄鸟意象的诗共有十篇,而黄鸟在其中的象征意义是复杂多变的。经分析黄鸟共有六种象征意义,黄鸟是报时者、悼亡者、颂母者、流离者、求友者和欺霸者。那么黄鸟为何有如此多的象征意义甚至有正反完全对立的形象呢?经分析《诗经》中黄鸟意象有丰富象征意义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物种的不同;二是同一种鸟也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黄鸟;意象;象征;黄鹂;黄雀
《诗经》中有关黄鸟的诗共10篇,分别是《周南·葛覃》《邶风·凯风》《邶风·旄丘》《秦风·黄鸟》《豳风·七月》《豳风·东山》《小雅·伐木》《小雅·出车》《小雅·黄鸟》和《小雅·绵蛮》。这些诗或是通过对黄鸟的声音、羽毛进行直接描写;或是通过谐音双关对黄鸟进行间接描写,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塑造出了不同的黄鸟形象,同时赋予了黄鸟意象丰富而又复杂的象征意义。
一、《诗经》中黄鸟丰富的象征意义
如果将《诗经》中写到黄鸟的诗歌全部细读一遍,就会明白黄鸟的形象很不统一,不能单一的一概而论。经笔者分析《诗经》中黄鸟共有六种象征意义:(一)报时者《出车》和《七月》中的黄鸟是带来春天消息的应节趋时之鸟,象征着报春的使者。在《七月》中:“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说文》云: “仓庚鸣则蚕生。……至春始出。”由此可知黄鸟即仓庚一旦鸣叫便意味着春天要来了。黄鸟不仅报春天之时,也报嫁娶之时。如在《东山》中:“仓庚于飞,熠燿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朱熹曰:“仓庚飞,婚姻时也。”(二)悼亡者《秦风·黄鸟》中的黄鸟象征的是国家之亡与君王之死,并且受到此影响,后世祭文挽诗中常以黄鸟缅怀亡者,赞美死者。(三)颂母者《凯风》:“睍睆黄鸟,载好其音。”睍睆意指黄鸟美妙的声音,清和宛转。所以《凯风》中的黄鸟有颂母之意,借助黄鸟表现对母亲的关切。(四)流离者由于黄鸟身形娇小,也被赋予了流浪、弱小、并处于困境之中的象征意义,指那些颠沛漂泊的流离者。《绵蛮》:“绵蛮黄鸟,止于丘阿。”这毛茸茸的小黄鸟便这劳苦的行役者的象征。(五)求友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鲁诗》本作“鸎”,即“莺”,《鲁诗》认为“嘤嘤”即为黄莺的鸣声。鸟儿呼朋引伴的叫声触动了诗人心底的柔软,使黄鸟具有了友善、重情义的象征意义。故《伐木》中的黄鸟象征着主人公,是友善、热情、互助的求友者。(六)欺霸者《小雅·黄鸟》:“黄鸟黄鸟,无集于穀,无啄我粟。”主人公在异乡遭到他人不友好的对待,当他看到黄鸟成群飞来,啄食自己辛苦种下的粮食时,感到这些黄鸟就像是欺负他的人。这里的黄鸟一改之前美好的形象,象征着欺负主人公的霸道冷漠的当地人。
二、黄鸟产生复杂多变意义的原因
由上可知,黄鸟的象征意义是丰富的:黄鸟有时是报春的使者;有时却是死亡鸟,有一种绝望的意味。那么黄鸟为何有如此多的象征意义甚至有正反完全对立的形象呢?经分析原因有二:
1.物种不同
《诗经》中的黄鸟到底是什么鸟自古以来争议颇多。一种看法认为有时是黄鹂,有时是黄雀,也有人认为都是黄雀或都是黄鹂。笔者认为《诗经》中的黄鸟并不是特指一种鸟,而是黄色鸟的统称,包括黄鹂(即黄莺,仓庚)、黄雀和黄色鸱鸮。这三种鸟虽然颜色大体相同,但由于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形态大小等原因,被诗人赋予了
不同的象征意义。
从《中国鸟类志》可知,黄鹂和黄雀在形态大小、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黄莺身形较大,一般 22 至 26 厘米,而黄雀身形较小,一般是 12 至 14 厘米,因此《绵蛮》以“绵蛮”小鸟貌刻画黄鸟形象,这里的黄鸟就应是黄雀,从而使黄鸟象征着弱小、无助的流离行役者。黄鹂基本上雌雄共同生活,黄雀基本上大群活动,《葛覃》中:“黄鸟于飞,集于灌木”“集”即是群鸟止息之义,这里的黄鸟也应是黄雀。黄鹂主要取食蝗虫等昆虫,不食谷物;而黄雀主要以植物种子和谷物为食,从《小雅·黄鸟》中:“黄鸟黄鸟,无集于穀,无啄我粟。”可以推断这里的黄鸟是黄雀。至于黄色鸱鸮是张哲俊在《<秦风·黄鸟>的死亡鸟与黄色鸱鸮》一文中提出,黄鸟与死亡有关并且《山海经》明确记载了黄鸟的身体特征:“有鸟焉,其状如枭而白首,其名曰黄鸟。”因而《秦风·黄鸟》的黄鸟既不是黄鹂也不是黄雀,而应该是黄色鸱鸮。综上所述,《凯风》《伐木》《旄丘》《七月》《东山》《出车》六篇中的黄鸟应是黄鹂;《绵蛮》《葛覃》《小雅·黄鸟》中的黄鸟是黄雀;《秦风·黄鸟》中的黄鸟应是黄色鸱鸮。
2.同一种鸟的不同象征意义
《凯风》《伐木》等六首诗中的黄鸟虽然都是黄鹂,但由于诗人的着眼点不同,同一种鸟也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有的是对黄鸟进行声音描写,《凯风》中用“睍睆”形容鸟声清和圆转,使辛劳的母亲听到后得到安慰,黄鸟便象征着歌颂母亲的孝子;《伐木》用“嘤嘤”形容黄鸟的叫声,同时谐音“黄莺”。“嘤嘤”不仅会使人感到鸟叫声的悦耳,也透露出黄鸟求友的迫切之情,因此象征了友善好客的求友者。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从黄鸟叫声角度描写时,大多是其清和婉转的声音让人们产生愉悦的心情并使人们联想到美好的事物。《东山》则是着眼于黄鸟外貌的描写,“仓庚于飞,熠燿其羽。”由《中国动物志》可知黄鹂体羽一般由全黄色的羽毛组成,雄性成鸟羽色艳丽。“熠燿”生动地形容出黄鸟艳丽的羽毛,也使人联想到新婚夫妇的嫁衣应该也如同黄鸟的羽毛一般艳丽而又华美,因此黄鸟象征了报告婚嫁之时的使者。《绵蛮》中的黄鸟是黄雀,因此却着眼于身体形态的刻画,“绵蛮”意思是毛茸茸的小黄鸟,弱小无助的黄鸟便是行役者的象征。综上可知,诗人从声音、羽毛、形态、生活习性等角度刻画黄鸟,由于诗人的着眼点不同,即使是同一种鸟也显示出不同的特性,因而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参考文献:
[1] 方玉润.诗经原始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2]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36.
[3] 张哲俊.《秦风·黄鸟》的死亡鸟与黄色鸱鸮[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06).
作者简介:邓聪,北华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