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二年八月七日劳动人事部发布试行)
1.锅炉部分 1.1 锅炉设计
1.1.1 符合《条例》第五条规定的锅炉制造单位的锅炉设计,应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其他需要进行锅炉设计的单位,其设计应由承制单位向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申请办理审批手续。 1.1.2 锅炉设计的审查范围如下: (1)锅炉本体受压部分(包括拉撑等);
(2)锅炉范围内管道。按介质流动方向,自给水管路调节阀前的截止阀起,到主汽阀止,排污管路到排污阀止。 (3)安全附件、仪表; (4)锅炉本体烟道; (5)平台、步道、扶梯。
1.1.3制造单位送审资料有下列各项: (1)锅炉总图;
(2)主要受压部件图(包括锅炉范围内管道总图�; (3)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包括安全阀口径核算); (4)锅炉设计说明书;
(5)其它与锅炉安全有关的设计资料。 各类资料应由有关人员签字。
1.1.4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审查锅炉设计的重点是锅炉安全问题。审查的依据为现行的锅炉安全监察规程、有关的国家标准、部标准(或专业标准)。没有相应规定的,制造单位应提供设计依据。 1.1.5 机械系统全国性的定型设计,审批时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1)制造单位(或联合设计的主要负责单位)应提出书面申请,并将第1.1.3条所规定的全部资料报机械工业部和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
(2)由机械工业部或机械工业部委托的单位负责召开设计审查会,审查会应有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的代表参加; (3)制造单位(或联合设计组织)需要修改设计时,应将修改部分报机械工业部及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审批。
(4)机械工业部审批后,在设计总图标题栏的上方加审批标记或字样,由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复核,并在总图标题栏
的上方加审批标记。
1.1.6 非机械系统的全国性锅炉定型设计审批参照第1.1.5条所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查会应有机械工业部的代表参加。 1.1.7 对于除第1.1.5和1.1.6条规定范围以外的锅炉设计的审批,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1)锅炉设计单位是制造单位时,制造单位应将书面申请和第1.1.3条要求的全部资料报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和省、市、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审 批;设计单位不是制造单位时,应由承制单位先行审核,然后由承制单位和设计单位分别将书面申请和设计资料报设计单位的省级主管部门和承制单位所在省、市、 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审批;
(2)省、市、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接到制造单位申请后,一般于两星期内向制造单位提出审查意见。在审查中若需要制造单位补充技术资料的,提出审查意见的日期可适当延迟。对于质量低劣的设计资料,不应办理审批手续;
(3)制造单位(或设计单位)修改设计后,将修改部分分别送交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及省、市、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审查; (4)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审批设计,并在锅炉总图标题栏的上方加审批标记后,由制造单位将此图送省、市、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办理手续,监察处在总图标题栏的上方加审批标记。审批标记格式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劳动局 ┃ ↑ ↑ ┃ ┃ 24┃ ┃ ┃ 锅炉设计审查批准专用章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劳锅审字第××号 ┃ 11↑ 45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年××月××日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 丨 ┃______________________7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丨
1.1.8 当有关规程、标准更改时,制造单位应对设计作相应的修改。制造单位改变经过审批的设计图纸资料时,应报原审批机关,由原审批机关按修改情况决定是否重新履行审批手续。
1.1.9 按省级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审查批准的锅炉设计图纸生产的锅炉,在其他省不再进行设计结构审查。 1.2 制造许可证的发放管理
1.2.1 制造单位必须持有制造许可证,方可制造锅炉。制造许可证分为五级,见下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级 别┃ 允许制造的锅炉范围 ┃ 许可证签发单位 ┃ 有率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蒸汽出口压力>100┃ ┃ ┃ kgf/cm2的固定式蒸汽锅┃ ┃
┃ 炉 ┃ ┃ 5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 蒸汽出口压力<100┃ ┃ ┃ kgf/cm2的固定式蒸汽锅┃ 劳动人事部 ┃ ┃ 炉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C ┃ 蒸汽出口压力<25kg┃ ┃ ┃ f/cm2的固定式蒸汽锅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Ⅰ ┃ 容量不受 ┃ ┃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D ┃_DⅡ┃ 容量<4吨/时 ┃ ┃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DⅢ┃ 容量<4吨/时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年 ┃蒸汽出口压力<1kgf/cm2┃ 省、市、自治区 ┃ E ┃固定蒸汽锅炉和水温低于┃ 劳动局(厅) ┃ ┃120°C的热水锅炉 ┃ ┃ ┃ (注)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注 水温≥120°C的热水锅炉的许可证级别按其压力分别属于E级以上各级。
1.2.2 锅炉制造单位领取许可证,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有锅炉制造专业的大专毕业生或从事锅炉工作多年具有一定锅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有与锅炉类别、品种相适应的技术工人和合格焊工;能严格执行锅炉制造的有关规程、规定和标准;
(2)有完整的生产图纸,有健全的设计、工艺、质量检验机构和相应的制度; (3)有保证锅炉产品质量所必须的工装设备和检测手段。
1.2.3 申请签发制造许可证应按下列程序:
(1)制造单位必须向当地劳动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填写《锅炉制造许可证申请书》(见附件1)。各级劳动部门和主管部门接到申请书后,应按要求逐级签署意见;
(2)省、市、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和省级主管部门接到申请书后,四十天内应联合派人进行审查。属于E级范围的锅炉,制造许可证由省级部门签 发,报劳动人事部、机械工业部备案;不属于E级范围的其他级别的锅炉,由省级劳动部门和主管部门于检查后十天内在申请书上签署意见,报劳动人事部和机械工 业部。如不需要复查,由劳动人事部审批签发制造许可证。如需要复查,则在两个月内派人复查。制造许可证由劳动人事部统一印制。 1.2.4 制造许可证的更换
1.2.4.1 A、B级制造许可证有效期为五年,C、D、E级制造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
1.2.4.2 持有制造许可证的单位,在许可证的有效期满前三至六个月内向省级主管部门和省、市、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提出更换许可证的申请,填写《锅炉制造许可证更换申请书》(见附件2)。换证申请按第1.2.3条规定办理。
1.2.4.3 省级主管部门和省、市、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应根据申请换证单位平时产品质量和用户反映情况,确定是否复查。如需复查,应在四十天内复查完。 1.2.5 制造许可证的管理
1.2.5.1 持有许可证的单位,只准制造许可级范围内的锅炉。在每台锅炉的铬牌上和产品合格证书上应标明许可证级别及其编号。
1.2.5.2 到期不办理更换许可证的单位,原许可证作废。
1.2.5.3 各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对持有制造许可证的单位要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不执行规程和技术条件的,产品质量低劣的,弄虚作假、骗取许可证的或涂改、伪造、转让和买卖制造许可证的,应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改进、暂停使用许可证或撤销制造资格等处理。
1.3 产品质量的监督
1.3.1 锅炉制造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技术条件,对产品质量负责。
1.3.2 锅炉制造单位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由当地劳动部门或其授权的检验所进行。
工业锅炉产品质量的检验数量,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决定。但下列产品必须进行检验: (1)本厂试制的新产品;
(2)首批批量生产的前三至五台产品;
(3)正常批量生产时不少于批量的十分之一。 电站锅炉产品质量的检验,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1.3.3 监督检验的项目和要求: (1)锅炉的设计应经审查批准;
(2)采用的材料应符合规程的要求。材料入厂时应按规定进行复验,抽验数量、理化项目、性能指标、原始资料应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
(3)焊接工作应由合格焊工担任,并在规定的部位打上焊工代号钢印; 焊缝外观质量须符合规程、标准要求;
无损探伤及试样的数量、质量应符合规程、标准要求;
(4)进行水压试验时,须有检验人员在场。水压试验应符合规程、标准规定; (5)安全附件和辅机配套应齐全,并应符合要求; (6)出厂技术资料齐全,并应与实物相符;
(7)当地安全监察机构认为尚需检验的其他项目,根据产品质量具体情况而定。
1.3.4 对于批量生产的受检产品中不符合要求的项目,除对该产品必须进行处理外,同批产品还应抽检。发现同类问题,必须逐一处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应通知该厂,限期改进。
1.3.5 锅炉制造单位应向监督检验单位缴纳产品检验费。
1.3.6 检验合格的产品, 检验单位应向受检单位逐台出具证明单。证明单包括:受检单位名称、监督检验日期、产品型号、产品出厂编号、监督检验内容及结论、检验单位印章、出具证明日期。证明单格式由当地安全机构自定。 1.4 专业安装单位的审批
1.4.1 专业安装单位的审批,一般只在现有的安装单位中进行。对新建锅沪安装单位,应严加控制。 1.4.2 专业安装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一定的锅炉安装经验,一般应有三年以上锅炉安装历史,安装质量良好;
(2)具有安装所需的各类技术人员(必须是安装单位的正式职工,文化程度一般为中专毕业学历),分别掌握锅炉结构、施工工艺、技术检验、土建、电气、机械等有关知识,并能贯彻执行规程、规定和标准;
(3)具有安装所需的各类专业工种。焊工应是合格的焊工焊工的操作技能应与申请的安装设备相适应。胀管工人应具有胀接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
(4)具有正式的施工工艺程序、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及胀接工艺; (5)具有与所申请的安装设备相适应的安装机具;
(6)具有完整的质量检验制度及原材料、锅炉元件验收制度。 1.4.3 专业安装单位审批应按下列程序:
(1)安装单位应向省级劳动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并填写《锅炉安装技术能力状况表》(见附件3); (2)省、市、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对申请单位进行审查,着重审查其历年来的安装质量;
(3)省级劳动部门根据审查情况进行批复,并抄报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批复内容中应明确同意安装的范围(包括压力、容器、组装类型);
(4)经审查同意的安装单位发给安装单位许可证明,许可证明的形式和有效期,由省级劳动部门自行确定;
1.4.4 专业安装单位经本省、市、自治区劳动部门批准后跨省安装时,不需要再办理审批手续,但应接受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对其安装质量的监督。
1.4.5 安装单位若不能保证安装质量,多次发生安装质量问题,或因安装质量问题发生重大事故或爆炸事故,原审批省、市、自治区劳动部门可责令其限期整顿,以至撤销其安装资格。 1.5 运行锅炉检验员的考核
1.5.1 劳动部门(包括检验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以报考: (1)具有锅炉专业大专学历。参加内部检验锅炉一百台次以上者; (2)具有锅炉专业中专学历,参加内部检验锅炉一百五十台次以上者;
(3)具有理工科(非锅炉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受过劳动部门锅炉检验班培训,且参加内部检验锅炉一百五十台以上者: (4)受过劳动部门锅炉检验班培训,已从事锅炉安全监察工作潢三年,且参加内部检验锅炉二百台次以上者。 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以报考:
(1)具有锅炉专业大专学历,并有三年以上锅炉运行、 修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经验;
(2)具有锅炉专业中专学历或理工科(非锅炉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并有五年以上锅炉运行、修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经验。 1.5.2 运行锅炉检验员的考核分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以考核实际操作技能为主。具体规定如下:
(1)理论考试内容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规程、锅炉强度计算标准等有关标准以及锅炉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检验与修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内容为:让被考核者检验一台有缺陷的锅炉,要求做到不漏检、不误检,正确指出缺陷的部位及损坏程度,分析造成缺陷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合理的处理意见。 试题由省级劳动部门确定。
1.5.3 检验员证由劳动的人事部统一印制。经考试合格的检验员,由省级劳动部门统一编号签发检验员证。取得证书的检验员可从事运行锅炉的内外部检验和提出检验报告。
1.5.4 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对检验员的工作应进行检查,发现工作不称职或严重失职者,要上报省级劳动部门批准,注销其检验员资格。 2.压力容器部分
2.1 设计单位和设计的审批
2.1.1 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必须按压力容器的种类划分(见附件4),实行分级审批。 2.1.2 设计单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与所设计的压力容器类别、品种相适应的技术力量和设计手段; (2)具有健全的设计管理制度和技术责任制度。
2.1.3 设计人员和设计审批人员,必须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同意。 设计人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应是具有压力容器设计方面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或技师; (2)熟悉有关规程、规定、标准和技术条件,并能结合制造、使用情况正确执行。 设计审批人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应是具有较全面的压力容器设计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师或工程师; (2)熟悉有关规程、规定、标准和技术条件。并能指导设计人员正确执行。
2.1.4 设计单位必须向主管部门和同级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提出申请。申请书的内容应包括: (1)设计的压力容器类别、品种、典型产品参数;设计成套装置的,还须注明成套装置的名称、规模积典型产品; (2)技术力量状况,如:设计人员、设计审批人员和主要技术负责人的名单、专业和技术职称等; (3)近五年来的主要设计项目和典型压力容器的设计资料(一种或数种)。 2.1.5 设计单位的审批,应按下述规定进行:
(1)液态气体槽车、超高压容器、特种用途容器和第三类反应容器、贮运容器的设计单位,必须经主管部批准,并向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备案。其他第三类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须经省级主管部门批准,省、市、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全监察处备案; (2)第一、二类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必须经省级主管部门批准,省、市、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备案; (3)设计单位经批准后, 由批准机关发给《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批准书》(见附件5)。 2.1.6 压力容器的设计,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审批和备案:
(1)压力容器的设计,应由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计算书、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文件上必须有设计、校对和审批人员签字。设计总图除上述要求外, 还必须有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批准书》的编号和批准日期; (2)通用性成套装置中的压力容器设计,必须经主管部门召开的设计审查会审查通过;
(3)第三类压力容器的设计在完成审批程序后,应报送省、市、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备案。
2.1.7 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每年应对设计单位进行一次检查。发现违反规程、规定、设计资料不齐全,没有认真履行审批手续或设计错误等情况,应限期改进、责令整顿或给以严肃处理直至撤销设计资格。 2.2制造单位的审批
2.2.1压力容器的制造单位,必须按压力容器的种类划公实行分级审批。 2.2.2 制造单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与所制造的压力容器类别、品种相适应的技术力量、工装设备和检测手段; (2)具有健全的制造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
(3)能严格执行有关规程、规定、标准和技术要求,保证产品制造质量。
2.2.3 制造单位必须向主管部门和当地锅炉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报送《压力容器制造与质量保证手册》(见附件
6)。经审查后,由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发给《压力容器制造申请与批准书》(见附件7),填报审批。 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一般限于申请制造自用的一、二类压力容器。 2.2.4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的审批,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1)初审:制造第一、二类压力容器的单位,由地、市、劳动部门会同主管部门进行;制造第三类压力容器的单位应由省、市、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会同省级主管部门进行。
上述部门收到申请单位填报的《压力容器制造申请与批准书》后,应对申请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初审合格后,在《初审报告书》中填入拟同意制造的压力容器类 别、品种的名称,并签字盖章,连同申请制造单位的《压力容器制造与质量保证手册》一起,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复审。
(2)复审:制造第一、二类压力容器的单位,由省、市、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会同省级主管部门进行;制造第三类压力容器的单位,由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会同主管部进行。
上述部门接到初审有关文件后,应对申请单位进行现场复审。复审合格后,在《制造批准书》中填入批准制造的压力容器类别、品种名称,并签字盖章,发给制 造单位和有关部门;同时,发给由劳动部门签署的《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书》。省级劳动部门批准的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还应报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 备案。 2.2.5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格式和有效期: (1)《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分两种格式:一种是制造单位存档备查和发证机构备案用(见附件8);另一种是制造单位展示悬挂用。制造许可证,由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统一印制;
(2)制造许可证分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制造自用压力容器的单位,制造许可证必须有“自用”字样; (3)持有制造上许可证的单位,应在产品铬牌或规定部位和产品合格证上, 打(印)上制造许可证的类别和编号;
(4)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有效期为四年。
2.2.6 制造许可证,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更换:
(1)持有制造许可证的单位,应在制造许可证有效期满前三至六个月提出申请更换许可证,需扩大制造类别或品种范围时,应另外提出申请;
(2)更换制造许可证的单位,须向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提出《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更换申请报告》(见附件9)。换证的申请和审批程序,可根据情况比初次取证时适当简化; (3)期满不办理更换许可证的单位,原许可证作废。 2.2.7 制造许可证的使用
(1)制造许可证有效期满,原发证机构应予注销。特殊情况下,经发证机构批准,报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备案,可以延长使用期限,但不得超过半年;
(2)各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应对持有制造许可证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如发现不执行规程和技术条件的,产品质量低劣造
成事故的,转让、涂改、伪造或买卖制造许可证的,应限期改进,责令整顿或给以诉严肃处理,直至撤销制造资格。 2.2.8 现场组装大型压力容器(如球罐)的安装单位,也应按本要求办理相应的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 2.3 产品制造质量的监督
2.3.1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必须保证产品制造质量符合有关规程、规定、标准和技术条件的要求;
2.3.2 产品制造质量的监督,应由各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或其授权的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单位进行。
2.3.3 产品制造质量的监督,可采用定期性监督检验、批量性或逐台出厂监督检验方式。产品制造质量的监督检验方式,由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机构或 相应的技术法规予以规定,凡有条件,应逐步实行批量性或逐台的出厂监督检验。实行批量性出厂监督检验的,应是属于批量性生产的瓶式压力容器。
2.3.4 逐台性的产品出厂监督检验项目:
(1)产品的铭牌及标记是否正确,出厂文件是否齐全; (2)设计是否符合规定,是否与产品一致;
(3)材料牌号、标记、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及厚度是否符合材质证明书及相应标准; (4)压力容器的铭牌、标记、外观质量、几何尺寸是否符合相应标准; (5)焊工、焊工钢印和焊缝的焊工代号印记是否符合要求;
(6)焊接工艺评定和产品焊接试板检验,是否规定进行并符合要求;
(7)热处理和无损探伤检验的方法、设备和结果,以及无损测人员的资格等,是否符合要求; (8)在有监督检验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对产品进行耐压试验合格; (9)安全附件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
(10)监督检验人员认为必须进行的其他试验或检验。
监督检验时间,应由执行监督检验部门与制造厂商定。监督检验人员对制造厂的检验结果有怀疑时,有权要求复验或进行补充试验和检验。
2.3.5 批量性的产品出厂监督检验项目:
(1)逐台(只)检查产品合格证、外观质量和出厂文件,并按批检查产品材质证明书和检验报告;
(2)每批产品应至少任选一台(只)进行几何尺寸检查、 无损探伤检验、耐压试验、气密试验和其他的出厂试验或检验; (3)若干批产品中,应任选一台(只)进行全面技术检验或鉴定性试验;
(4)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焊工和检验人员的技能;制造和检验设备的性能;焊接和热处理的稳定性和产品批量组织情况等。
产品的抽验和全面技术检验,可由制造厂在有监督检验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以确认检验或试验是否符合要求。每批中的产品数量。批量组成和试验要求应符合规程规定。在无明确规定时,则由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确定。 2.3.6 产品的定期监督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不实行出厂监督检验的产品,应进行定期的监督检验;
(2)产品的定期监督检验,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3)定期监督检验的项目和要求可参照2.3.4和2.3.5的规定,由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确定。 2.3.7 制造厂应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人员提供下列资料: (1)产品图纸、合同、协议和有关设计资料; (2)产品(包括外购附件和部件)的合格证; (3)材质证明书和材质复验招待;
(4)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试板检验报告及有关资料; (5)无损探伤检验报告及有关资料; (6)外观质量检查和几何尺寸检测报告; (7)热处理报告及有关资料; (8)耐压试验和气密试验报告;
(9)监督检验人员要求提供的其他必要的检测试验手段、文件或资料。
2.3.8 产品质量经批量性或逐台出厂监督检验结果符合规程、规定、图纸、合同、协议要求者,由监督检验人员和部门签发《压力容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证书》 (见附见10),并在产品的铭牌或其规定部位,打上产品质量出厂监督检验标记。 监督检验标记,由省、市、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授予。
2.3.9 执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部门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和有关规程、规定要求。监督检验人员,必须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实事求是,认真负责。 2.3.10 制造单位应向监督检验单位缴纳产品监督检验费用。 2.4 检验单位的审定和检验员资格考核
2.4.1 承担在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检验单位和检验员,应经考核合格,分别取得《压力容器检验许可证》(附件11)及《压力容器检验员证》, 方能承担检验工作。 检验员证由劳动人事部统一印刷。
2.4.2 省、市、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负责本地区压力容器检验单位和检验员(包括各主管部直属的单位)的资格考核工作。各主管部直属的检验单位,凡需承担跨地区的检验任务,还应报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全监察局备案。 条件具备的地、市劳动部门,经省级劳动部门批准,可承担一、二类压力容器检验员的资格考核工作。 2.4.3 压力容器检验单位,应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与检验范围相适应的,并经考核的检验员; (2)具有必要的检测仪器和设备;
(3)能正确贯彻有关的规程、规定、标准、确保检验质量。
2.4.4 申请单位应填写《压力容器检验单位申请表》(见附件12)和《压力容器检验员登记表》(见附件13),送主管部门
和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 监察机构审查同意后,报省级劳动部门审批。省级劳动部门应合理规划、统一布局、择优定点,对符合条件的,发给《压力容器检验许可证》。
2.4.5 压力容器检验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1)承担三类压力容器检验人员,应具有助理工程师、技师以上职称;承担一、二类压力容器检验人员,应具有技术员以上技术职称。上述人员,应有从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工作二年以上,或从事压力容器技术工作二年、安全技术工作一年以上的经历; (2)具有与所承担的检验工作相适应的技术水平,能承担检验业务; (3)能熟练使用一般常用的检测仪器; (4)熟悉有关规程、规定、标准。
压力容器检验在工作中,应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实事求是,认真负责。 2.4.6 压力容器检验员,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考核:
(1)所在单位应填写《压力容器检验员登记表》,并携带有关资料,送主管部门和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同意后,报送省级劳动部门考核;
(2)省、市、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或经批准的地、市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组织有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对申请人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对受检设备常见缺陷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对常用仪器和设备的使用能力等; (3)经考核合格的检验员,由省级劳动部门签发检验员证。
2.4.7 承担压力容器安全评定的单位和专业工程技术(科研)人员的资格,应经所在省、市、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初审同意后,报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批准。
2.4.8 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有权对检验员的工作进行检查,发现不称职或玩忽职守,经原批准机关批准,注销其检验员资格。
2.5 使用登记
2.5.1 第二类中、低压容器,第三类中、低压容器,高压容器,超高压器及液化气体槽车(汽车槽车和铁路槽车)的使用单位,应向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逐台进行登记,领取《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下称《使用登记证》,见附件14)后,方准用使。 2.5.2 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附录的有关格式,填报《压力容器登记表》和《压力容器登记卡片》。《压力容器登记表》留登记机关存查,《压力容器登记卡片》加盖机关公章后,发还申请登记单位;
(2)新建造的压力容器和槽车,应对其技术资料进行全面的审验, 符合规定要求的,应准予登记;
(3)在用的压力容器和槽车,必须在保证技术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才准登记;对存有缺陷、不能确保安全使用的,应在缺陷消除后,才准登记。
2.5.3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暂不准登记:
(1)按《压力容器登记卡片》要求,主体材质不明或不符要求,原有操作条件不清或确实的;
(2)第三类压力容器缺少完整的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 (3)存在有危及安全的严重缺陷。
2.5.4 准予登记的压力容器或槽车,应发给《使用登记证》。
《使用登记证》在检验周期内有效。逾期不进行定期检验,又无正当理由和合法手续,《使用登记证》即行作废 2.5.5 压力容器或槽车进行改造、移装、过户、报废,须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过户或注销手续。
2.5.6 第一类压力容器的登记和《使用登记证》的发放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自行规定。
2.5.7 省、市、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应在每年三月底前,将前一年的容器数量统计,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的《压力容器综合统计表》的内容,报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 3. 综合部分
3.1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员
3.1.1 各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员,必须从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中具有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知识的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或技师中挑选作风正派、遵纪守法、责任心强、有一定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人员担任。
劳动部门没有设立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的、 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的人员,符合上述要求的,可由省级劳动部门任命为监察员。
监察员由任命机关发给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员证。 监察员证由劳动人事部统一印制。 3.1.2 监察员守则:
(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令、条例、规程、规定和标准; (2)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忠于职守,注意保守秘密; (3)实事实是,注意工作方法;
(4)对技术精益求精,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3.2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意见通知书》
3.2.1 在发现不安全因素时,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傺机构应发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意见通告书》(见附件15)。不安全因素包括:设备严重损坏、安全附件失灵、超温超压及其他违反规程、危及安全运行情况。
3.2.2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意见通知书》一式四份,发给接收单位二份《一份接收单位留存, 一份由接收单位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 七天内将意见返回发出单位),主管部门一份,安全监察机构一份。《通知书》格式见附表。 3.3 事故处理中几个问题
3.3.1 因设计、制造、安装、修理、改造的原因,发生锅炉、压力容器事故而造成重大损失的,除按《锅炉压力容器事故报告办法》逐级上报外,还应报告当地人民。符合下述情况之一者,即为重大损失: (1)死亡一人;
(2)重伤三人;
(3)直接经济损失达一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本单位和周围建筑物、设备等造成的损失,人员伤亡时按国家规定应偿付的丧葬、抚恤等费用。
3.3.2 在调查、分析事故中,对确定事故主要责任单位发生争议时,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应该组织各方,共同研究,作出裁决。
3.3.3 如果事故主要责任单位不是使用单位,经济损失的赔偿,应根据情况协商解决或按国家有关法律程序解决。
3.3.4 对于造成伤亡大、损失严重或情节恶劣的事故主要责任人员,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应向当地人民提出建议,要求立案,追究责任。
附 件1
锅炉制造许可证申请书
申请许可证级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企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企业名称┃ ┃地 址 ┃ ┃ 电 话 ┃ ┃ ┃企业性质┃ ┃主管 部门 ┃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年开始┃ ┃ 图纸 ┃ ┃现有设备 ┃ ┃ ┃制造锅炉┃ ┃ 业源 ┃ ┃生产能力 ┃ ┃ ┃ ┃ ┃ ┃ ┃(吨/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 ┃有焊工合格证人数│人 ┃无损探伤人数 ┃ 人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 技 总┃ ┃其 ┃ ┃锅 技 ┃ ┃ 其 师 ┃
┃人┃ ┃术 ┃ ┃中 师┃ ┃炉 术 ┃ ┃ 中 人 ┃ ┃
┃数┃人 ┃人 ┃ ┃工 人┃ ┃专 人 ┃ ┃ 工 ┃ ┃ ┃ ┃ ┃员 数┃ 人 ┃程 数┃ 人 ┃业 员 ┃ 人┃ 程 数┃ 人┃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科 ┃ 人 ┃ 工艺科 ┃ 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品试验┃ 人 ┃ 检查科 ┃人 ┃ ┃研究机构┃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锅 ┃ 姓名 ┃职务、技术职称 ┃何时毕业于何校┃ 何时到该企业从事 ┃ ┃ 炉 ┃ ┃ 何专业 ┃ 锅炉技术工作┃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 ┃ ┃ ┃ ┃ ┃ ┃ 业 ┃ ┃ ┃ ┃ ┃ ┃ 技 ┃ ┃ ┃ ┃ ┃ ┃ 术 ┃ ┃ ┃ ┃ ┃ ┃ 人 ┃ ┃ ┃ ┃ ┃ ┃ 员 ┃ ┃ ┃ ┃ ┃ ┃ 情 ┃ ┃ ┃ ┃ ┃ ┃ 况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 品 ┃ ┃ ┃造 的 ┃ ┃ ┃锅 型 ┃ ┃ ┃炉 号 ┃ ┃ ┃产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 探 ┃序 号┃ 名 称 ┃ 规 格 ┃ ┃有 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 设 ┃ ┃ ┃ ┃ ┃损 备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 试 ┃序 号┃ 名 称 ┃ 规 格 ┃ ┃有 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 设 ┃ ┃ ┃ ┃
┃化 备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现 ┃ 压 ┃ 台 数 ┃ 型 号 规 格 ┃ ┃ 有 ┃ 力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 ┃ 机 ┃ ┃ ┃ ┃ 产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设 ┃ 卷 ┃ 台 数 ┃ 型 号 规 格 ┃ ┃ 备 ┃ 板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机 ┃ ┃ ┃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弯 ┃ 台 数 ┃ 型 号 规 格 ┃ ┃ ┃ 管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机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自 ┃ 台 数 ┃型 号 规 格 ┃ ┃ ┃ 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焊 ┃ ┃ ┃ ┃ 现 ┃ 机 ┃ ┃ ┃ ┃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 ┃ 氩 ┃ 台 数 ┃型 号 规 格 ┃ ┃ 产 ┃ 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设 ┃ 焊 ┃ ┃ ┃ ┃ 备 ┃ 机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摇 ┃ 台 数 ┃型 号 规 格 ┃ ┃ ┃ 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钻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加 ┃ 台 数 ┃型 号 规 格 ┃ ┃ ┃ 热 ┃ ┃ ┃
┃ ┃ 炉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试 ┃ 台 数 ┃型 号 规 格 ┃ ┃ ┃ 压 ┃ ┃ ┃ ┃ ┃ 泵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起 ┃ 台 数 ┃型 号 规 格 │ ┃ ┃ 重 ┃ ┃ ┃ ┃ ┃ 设 ┃ ┃ 丨 ┃ ┃ 备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县 主 ┃ ┃ ┃ 管 ┃ ┃ ┃ 或 部 ┃ ┃ ┃ 地 门 ┃ ┃ ┃ 区 意 ┃ ┃ ┃ 市 见 ┃ ┃ ┃ ┃ ┃ ┃ 级 ┃ 年 月 日 (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县 ┃ ┃ ┃ 劳 ┃ ┃ ┃ 或 动 ┃ ┃ ┃ 地 部 ┃ ┃ ┃ 区、门┃ ┃ ┃ 市 意 ┃ ┃ ┃ 见 ┃ ┃ ┃ 级 ┃ 年 月 日 (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省 ┃ ┃
┃ 级 ┃ ┃ ┃ 主 ┃ ┃ ┃ 管 ┃ ┃ ┃ 部 ┃ ┃ ┃ 门 ┃ ┃ ┃ 意 ┃ ┃ ┃ 见 ┃ 年 月 日(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省 ┃ ┃ ┃ 级 ┃ ┃ ┃ 劳 ┃ ┃ ┃ 动 ┃ ┃ ┃ 部 ┃ ┃ ┃ 门 ┃ ┃ ┃ 意 ┃ ┃ ┃ 见 ┃ 年 月 日 (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机 ┃ ┃ ┃ 械 ┃ ┃ ┃ 工 ┃ ┃ ┃ 业 ┃ ┃ ┃ 部 ┃ ┃ ┃ 意 ┃ ┃ ┃ 见 ┃ 年 月 日 (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劳 ┃ ┃ ┃ 动 ┃ ┃ ┃ 人 ┃ ┃ ┃ 事 ┃ ┃ ┃ 部 ┃ ┃
┃ 意 ┃ ┃ ┃ 见 ┃ 年 月 日 (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许 ┃ 级 别 ┃ 号 ┃ 签 发 日 期 ┃ ┃ 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证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 件 2
锅炉制造许可证更换申请书
申请更换许可证级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 换 申 请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 许 可 证 级 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 发 日 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企 业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企业名称┃ ┃ 地址 ┃ ┃ 电话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企业性质┃ ┃主管部门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年开始┃ ┃ 图纸 ┃ ┃ ┃ ┃ ┃制造锅炉┃ ┃ 来源 ┃ ┃能力(吨/年)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职 ┃ ┃有焊工合格证人数┃ 人 ┃无损探伤人数 ┃ 人 ┃ ┃ 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 ┃ ┃ 技 总 ┃ ┃其 师 ┃ ┃锅 技 ┃ ┃其师┃ ┃ ┃ 数 ┃ ┃ 术 ┃ ┃中 人 ┃ ┃炉 术 ┃ ┃中人┃ ┃ ┃ ┃ ┃ 人 ┃ ┃工 ┃ ┃专 人 ┃ ┃工 ┃ ┃
┃ ┃人┃员 数 ┃ 人 ┃程 数 ┃ 人 ┃业 员 ┃人┃程数┃ 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科 ┃ 人 ┃工艺科 ┃ 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品试验┃ ┃检查科 ┃ 人 ┃ ┃研究机构┃ 人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锅炉产品┃ ┃ ┃型 号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许可证┃ ┃ ┃有效期内┃ ┃ ┃行检情况┃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许可 ┃ ┃ ┃有效期内┃ ┃ ┃产品质量┃ ┃ ┃奖惩情况┃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 ┃ ┃ ┃级 ┃ ┃ ┃主 意 ┃ ┃ ┃管 ┃ ┃ ┃部 见 ┃ ┃ ┃门 ┃ 年 月 日 (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 ┃ ┃ ┃级 意 ┃ ┃ ┃劳 ┃ ┃ ┃动 ┃ ┃
┃部 见 ┃ 年 月 日 (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 ┃ ┃ ┃械 意 ┃ ┃ ┃工 ┃ ┃ ┃业 ┃ ┃ ┃部 见 ┃ ┃ ┃ ┃ 年 月 日 (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劳 ┃ ┃ ┃动 意 ┃ ┃ ┃人 ┃ ┃ ┃事 见 ┃ ┃ ┃部 ┃ 年 月 日 (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许 ┃ 级别 ┃ 编 号 ┃ 签 发 日 期 ┃ ┃ 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证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附 件 3
锅炉安装技术能力状况一览表 申请单位名称: 年 月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隶属单位│所有制性质│要装历史┃ 已安装设备型号 ┃职工人数│质量检查机构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型号┃台数┃型号台数┃合计┃干部┃科技┃工┃其┃名人数┃其中┃备┃ ┃ ┃ ┃ ┃ ┃ ┃ ┃ ┃人员┃人┃ 他 ┃称┃科技┃注┃
┃ ┃ ┃ ┃ ┃ │ ┃ ┃ ┃ ┃ ┃ ┃人员┃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 ┃名称┃规格┃台数┃现有安装技术工人工种情况 ┃注:检 ┃ ┃有 ┃ ┃型号┃ ┃
┃验 人 ┃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员、化 ┃ ┃主 设 ┃ ┃
┃ ┃工┃级┃人┃培训┃领合格┃施焊 ┃验员、 ┃ ┃要 备 ┃
┃ ┃ ┃种┃别┃数┃人数┃证人数┃位置 ┃筑砌工 ┃
┃机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填入 ┃ ┃具 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有安 ┃ ┃设 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技术 ┃ ┃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人工 ┃ ┃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情况 ┃ ┃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栏。 ┃ ┃检 ┃____┃____┃____┃现有工程技术人员情况 ┃若填写 ┃ ┃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栏不足 ┃ ┃ ┃____┃____┃____┃职称┃锅炉专业┃焊接┃机械┃其他 ┃可增页 ┃ ┃ ┃____┃____┃____┃ ┃ ┃专业┃专业┃专业 ┃填续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4
压力容器种类划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别名称┃ 品种范围名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一类 ┃ 低级压力容器 ┃ ┃压力容器┃ 第一类低级压容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第二类 ┃ 液化石油气钢瓶 ┃ ┃压力容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第二类低压容器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第二类中压容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第三类低压容器 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类 ┃ 第三类中压容器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液态气体槽车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力容器┃ 有缝气瓶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无缝气瓶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高压容器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超高压容器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特种材料容器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特种用途容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1.低级压力容器是指:
(1)容积小于25升的压力容器;
(2)容积大于或等于25升,但压力与容积乘积小于200升·公斤力/厘米2的压力容器; (3)介质的最高温度低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压力容器。
2.液化石油气钢瓶是指盛装液态丙烯、丙烷、丁烯、丁烷及其混合物,且适用于民用或公用福利事业的容积不大于1立方米的钢质气瓶。
3.液态气体槽车是指罐体容积大于1立方米、 盛装各种液态气体的汽车和铁路槽车, 4.特种材料容器是指筒体或封头采用下述材料焊制的各种压力容器。
高强度钢(屈服点标准值大于40公斤力/毫米2);铜、钛、镍金属和以它为基体的合金或以它为复层的复合材料。 5.特种用途容器是指消防、核能等用途的压力容器。
6.有缝气瓶、无缝气瓶和其他容器的范围和含义,按劳动人事部颁发的有关规程规定。
附件5
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批准书(格式)
第1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压力容器 ┃
┃ 设计单位批准书 ┃
┃ ┃
┃
┃ ┃
┃ ┃
编号: RSP△△△-××× ┃ ┃
_____________ ┃ ┃
┃ ┃
┃ ┃ ┃
┃ ┃
┃ 主管部门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 ┃
┃ 批准印章 备案印章 ┃
┃ ┃
┃ ┃ ┃
┃
┃ 签署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批准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日 备案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___日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据你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的申请, 经审查批准你单位可设计下述类别和品种范围的压力容器. ┃
┃
┃
备注 ┃
┃ ┃ 丨
┃ ┃ ┃ ┃ ┃ ┃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别名称┃品种范围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注:批准书编号RSP△△△-×××的含义:RSP-批准书代号 ┃ ┃ △△△-批准机关代号;×××-批准书顺序号。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6
压力容器制造与质量保证手册 《手册》内容主要包括下列方面:
(1)制造厂的基本情况。包括:厂房面积和规模、职工总数及组成比例、车间和机构设置、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和制造历史等; (2)制造厂的技术力量状况。包括:各类技术干部的数量、专业、职称和各类技术工人的数量、等级以技术力量的比例等; (3)工装设备和检测手段。包括:各种加工、成型、铆焊、起重、理化试验、热处理、检测和运输设备数量、规格和性能情况。 (4)产品制造与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图纸审核,材料验收,仪器设备的检查,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考核,制造工艺和制造质量的管理、检验及试验、外协外购件、标准化和资料管理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以及用户意见反馈制度等。
(5)质量保证体系。包括:控制制造质量的机构、人员、职能、权限、工作程序,以及按条例、规程、图纸、合同进行监督的方法等。 附件7
压力容器制造申请与批准书 (格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压力容器 ┃
┃ 制造申请与批准书 ┃ ┃
┃ ┃
┃ ┃
编号:RZP△-×××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RZP-压力容器制造申请与批准的代号 △-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汉字 ×××-批准书的顺序号 制造申请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制造申请书 丨
┃ ┃ __________________ ┃
我厂申请制造下述类别和品种范围的压力容器, 并严格执行压力容器的技术法 ┃ ┃ 规, 保证产品质量, 请予审查.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类别名称┃ 品种范围名称 ┃代表性产品名称┃备注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申请单位______________
┃┃┃┃申请单位印章 ┃ ┃ 主管厂长________
┃
┃ 申请日期__年__月__日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初审报告书(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制造批准书 ┃
┃ _______________ ┃
┃ ┃
┃ 根据____________厂的申请和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及主管部门的初 ┃ ┃ 审意见,进行了复查和复审, 批准该厂制造下述类别和品种范围的压力容器, 并发给┃ ┃ 编号为RZZ△-×××的第
类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类别名称┃ 品种范围名称 ┃ 备注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发证机构 ┃ ┃
┃ ┃
┃ ┃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 ┃ ┃
批准印章 ┃ ┃
主管部门 ┃
┃ 批准印章 ┃
┃
┃ ┃
┃ 签暑人______ 签暑人:____ ┃ ┃ 批准日期____年__月__日 ┃
┃ 批准日期____年__月__日 ┃
┃
┃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8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格式)(略) 附件9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更换申请报告(格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更换申请报告 ┃
┃ ┃
┃ ┃ ┃
┃ ┃
┃
┃ 申请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申请单位印章 ┃ ┃ 主管厂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申请日期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因我厂____________________,重新申请制造下述类别和品种范围的压力容器, ┃ ┃ 请予审查办理.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类别名称┃品种范围名称┃ 代表性产 品名称 ┃ 备 注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原 ┃名 称 ┃ 第 类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
┃ ┃ ┃┃ ┃ ┃
┃ ┃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造 ┃编 号 ┃ RZZ ┃ ┃
┃ ┃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可 ┃发证机构┃
┃ ┃ ┃ ┃证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发证日期┃ 年 月 日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10
压力容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证书(格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压力容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证书 ┃
┃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产品型号________________ 产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产品编号________________ 产品批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制造厂__________________ 制造 日期_____年____________________月 ┃ ┃
┃
┃ 该台(批)产品的制造, 按《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要求检 ┃ ┃验结果,符合产品图纸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定,经耐压(和气密试验)合 ┃
┃格,特发此证书,并在产品___________________部位打有如下监督检验标记: ┃
┃
┃ ┃
┃ ┃ 监督检验员 执行监督检验部门(印章): ┃
┃ 签发日期___年_____月___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11
压力容器检验许可证(格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压力容器检验许可证存根 ┃
┃ 申请单位: ┃
┃ 所在地: ┃
┃ 检验范围: ┃
┃ 编 号: 日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压力容器检验许可证
┃
┃ ┃
┃ 申请单位: 编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检验范围: ┃ ┃
┃ ┃ 按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
器安全监察局制定的压力容器检验单位和检验员资格考┃
┃核有关规定,经审查合格,准予按本证规定范围,承担压力容器检验业务。 ┃ ┃
××省、市、自治区劳动局(厅) ┃ ┃
┃ ┃
年 月 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12
压力容器检验单位申请表(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名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管部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丨 ┃何时成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 址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 人 ┃ ┃填报日期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人员分成(分别行政、技术、(按技术职称)、工人数量,以及他们的工作职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丨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力容器检验单位申请表(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检测仪器和设备┃ ┃│(数量、规格� 性│ │┃能、参数)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承担的业务 ┃ ┃
┃项目、范围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用印章样模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管部门 意见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地劳动部门意见 ┃ 年 月 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市、自治区劳动┃ ┃
┃部门意见 ┃ 年 月 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13
压力容器检验员登记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年龄┃性别┃ 文化程度 ┃ 专业 ┃ 政治面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简 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年 月 ┃ 在何单位任何种工作 ┃ 职 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 核 意
见 ┃ ┃ ┃
┃ ┃
┃ ┃ 年 月 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批准单位意见 ┃ ┃
┃ ┃ 年 月 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除本表外, 本人应另附
一份技术工作自述材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14
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格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存根 ┃
┃ _____________________ 市 (地区) ┃
┃ 单位名称: ┃
┃ 名称及型号: ┃
┃ 登记编号: ┃
┃ 登记日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 ┃
┃ 单位名称: ┃
┃ 名称及型式: ┃
┃ 按照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制定的有关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的规 ┃ ┃定, 经审查合格, 准予登记、使用. ┃ ┃
┃
┃ ××××劳动局(厅) ┃ ┃ 一 九 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锅炉压力谷器安全监察意见通知书 ┃
┃ ( )字 第 号 ┃
┃ (接收单位) ┃
┃ __________:
月 日
┃
┃ 经检查,你单位(设备名称) 安全方面存在下述主要问题,限于 月 日前 ┃ ┃解决。 ┃ ┃ 存在问题:
┃ ┃
┃ ┃
┃ ┃ 发出
发出 ┃ ┃
监察员签章 负责人签章 ┃ ┃
单位 单位 ┃
┃ ┃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一 联: 存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意见通知书 ┃
┃ ( )字第 号 ┃ ┃ (接收单位)
┃
┃ (主管部门): ┃
┃ _________ ┃ ┃ 经检查, 你单位 ( 设备名称) 安
全方面存在下述主要问题, 限于 月 日前 ┃ ┃ 解决.
┃ ┃ 存在问题:
┃ ┃
┃ ┃
┃ ┃
发出单位章 ┃
┃ 年 月 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联: 送接收通知书单位 第三联: 送单位主管部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意见通知书 ┃
┃ ( )字第 号 ┃
┃ (接收单位): ┃
┃ 经检查, 你单位(设备名称)安全方面存在下述主要问题, 限于 月 日 前 ┃ ┃解决. ┃ ┃ 存在问题:
┃ ┃
┃ ┃ 接收单位意见:
┃ ┃
┃ ┃
┃ ┃
┃ ┃ 接收 ┃
┃ 领导签章 接收单位章 发出单位章 ┃
┃ 单位 ┃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联: 接收单位自收到通知书之日起, 写明意见后, 将此联于七日内返回发出单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