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体育资源;有偿共享;体育消费;高校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293-02
体育消费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成为现代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消费习惯,消费意识和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当代大学生作为体育消费的主力军,对高校体育资源的配置和管理有着深远意义的影响,而体育资源从无偿消费到有偿消费对大学生体育消费观念的影响已不能视而不见。本文着重论述如何克服体育资源的有偿消费给大学生体育消费观念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体育资源的有偿共享
体育资源的有偿共享应当是指个人支付如体育场地、人力、项目、信息、文化等资源的费用并与他人共同享受;而所谓体育消费是指人们在体育活动方面的个人消费支出,由此可见体育资源的有偿共享与体育消费是相一致的互不矛盾的。大学生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日趋变得平凡,大学生作为未来知识经济的主流,他们对物质和精神消费敢于大胆追求锐意创新,其体育消费将直接关系到未来人们体育消费行为的走向。因此,有的放矢地调整高校体育资源的有偿共享和大学生体育消费观念冲突,可以合理引导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促进体育经济的增长,也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二、高校体育资源有偿共享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新时期高校体育功能的多元化,客观上要求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配置不仅要能够满足体育课程的教学与课余训练、高水平竞技运动训练的需要,而且也应当满足开放、全民健身运动的需要。有文献研究表明,在北京42所高等院校中能开放场馆的学校有39所,占92.9% ,未进行开放的有3所,占7.1% ; 65.7% 的学校采用了有偿开放的手段,26.3%的学校采取无偿开放手段。这说明大部分高校能开发利用自身的场馆资源,其中2/3 的学校能在利用场馆的同时进行创收。体育资源有偿开放学校的服务对象依次为本校学生、社会个人、本校教职工和社会团体,高校体育场馆的有偿开放是以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 [1]。这与体育功能多元化发展趋势相吻合。另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体育资源的有偿共享持不同的态度:26.79%表示赞同,认为钱花在健康上值;有45.68% 的学生认为体育资源应由学校无偿提供;有16.2% 的学生认为体育消费应由学校和个人共同投资;但还有11.33%的学生体育健身意识不够浓厚 [4]。由此文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半数以上的场馆面对大学生及其他人有偿开放,还有接近半数的同学认为体育场馆应当提供给学生无偿使用;从体育资源服务对象的经济基础来看大学生是一个弱势群体。 [2],经济因素仍然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所以体育资源的有偿共享在一方面盘活了高校体育资源的市场化管理;另一方面却影响了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和消费观,体育兴趣和运动质量。
1.体育资源的有偿共享对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和消费观的影响
体育价值观是指人们以自身需要为尺度来评价体育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观点 是体育消费群体对体育整体化的评价或价值取向 [3]。只有真正认识到体育的价值所以才会萌生对体育的需要由需要转化为动机,从而为体育消费提供内在的动力。消费观是消费者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是消费者对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涉及整个消费活动诸因素的一种价值判断的态度。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消费观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有调查显示,有67.05%的学生认为目前的支出能力极大地制约了他们的体育消费,很显然经济状况是影响学生体育消费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 [4]。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大学生来说高校体育各种资源的不同收费形式会对“养成”起到消极的作用,长此以往大学生将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态度对待体育活动,从而影响体育是“终生投资”的这一理念,最终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2.体育资源的有偿共享对大学生体育兴趣和运动质量的影响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事例均表明真正的成功源自兴趣,兴趣虽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但“兴趣”是需要时间和金钱来培养的。当高校体育资源跨进有偿消费的时代之后,半数以上的场馆出现了“钱当道” 和“时间把关”趋势。仅能维持基本消费的学生只能望操场兴叹钱的伟力,同时资源有偿共享往往是计时消费的,在这种前提之下,即使有些同学有这样的消费能力但还是无法享受挥汗如雨张扬青春个性的感觉,时间一到则兴趣黯然,因而运动的质量就不言而喻了。
三、负面影响的解决方案
1.从体育资源的管理和优化配置方向出发
从体育资源的管理和优化配置方向出发,管理者理应做到如下三点:(1)分不同的时间段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以学生为主的收费标准应当是周一到周五相对低点,而周六、日相对高点。这种方案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利用课余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体育场馆周末对外开放的压力。(2)分不同的人群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这种方案应当是学生的收费低点其他人相对高点,这样就能够照顾到经济基础较差的学生这一弱势群体。从这两点出发我们就可以看到从周一到周五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享受低消费尽情地进行体育锻炼,而其他人在周末也无须跟学生抢场地了。(3)团体便宜点个人贵点,照顾学生体育社团活动。这样有利于调动同学们集体参与的积极性,能做到“薄利多收”。
2.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学生是高校体育资源有偿共享中最有影响的人群,体育资源的有偿共享是体育产业社会化的产物,是体育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当被社会人所认可和接受,所以大学生应当做到如下三点:(1)合理安排体育健身时间,尽量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选择在周一到周五锻炼而不在周末“赶集”。(2)仅以健身为主的体育活动可以选择在无偿共享的操场或公园进行,如太极拳,慢跑都可以达到很好的健身效果。(3)技术性较强的健身活动可以和同学约好团体参加,费用也便宜些。如果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体育消费开支,满足体育锻炼需求,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3.高校体育资源旨在服务学生
许多学生认为高校体育资源有偿共享是为了增加创收和赚钱,使得他们不能自由的使用学校的体育场馆,进而侵害了他们业余时间锻炼身体的权利,“阳光体育”的精神无法与实践相结合。关于这一点,学校应当周一至周五定时定量开放一次,这样就可以在心理上消除学生对高校体育资源有偿开放场地的不满,并保证了每天一小时的运动量,且能促进全民健身和校园和谐。
四、结语
高校体育资源属国有资产且服务于大学生。因此,为学生在课程内提供无偿服务是最起码的要求。但是,为了高校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合理地运用体育场馆,提高场馆的利用率;利用有偿服务修建场馆;延长其使用寿命,为更多群体提供方便和服务,所以在时间和条件允许情况下加强有偿服务是高校体育资源在体育产业化时代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在养成体育运动习惯的同时能够正确对待体育资源的有偿共享。
参考文献:
[1]宫美凤,张立臣.北京高校体育资源市场化现状及对策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2007,(2):41-42.
[2]李万龙.福建省山区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分析[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39-40.
[3]刘忠.市场经济与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98-112.
[4]李青.对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10):194.
The Side Effect of Paid Share of Sports Resources in College on
Students’ Sports Consumption and the Solution to It
LI Min1,GONG Yun1,LI Yu-cong2
(1.P.E.Colleg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China;
2.Xi’he Gansu,No.1 Middle School, Xi’he 742100 ,China)
一、工作目标
通过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摸清全市危险化学品单位、高层建筑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基本情况,使单位、场所消防安全组织制度和责任体系健全,消防安全主体意识普遍增强,员工消防安全素质得到提高,全市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实现单位防火灭火基础信息调查登记准确率、单位“四个能力”建设达标率、火灾隐患整改率、消防违法行为查处率、单位相关消防人员(消防安全管理人员、重点工种人员、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单位灭火应急预案的制定及演练落实率“六个百分之百”,坚决预防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整治范围
㈠危险化学品单位。主要包括:生产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工厂,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灌装站、调压站,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专用仓库、堆场、储罐场所,汽车加油站、加气站,液化石油气供应站,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专业运输单位,经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化工商店。
㈡人员密集场所。主要包括:商场、市场,宾馆、酒店,公共娱乐场所,医疗保健机构,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
㈢已投入使用或在建的高层公共建筑。
三、整治内容
㈠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情况,消防安全布局、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是否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消防设施是否全面、完好有效,消防安全管理、从业人员消防培训及持证情况,消防力量建设、灭火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等。
㈡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从业人员消防培训及持证情况,消防设施是否全面、完好有效,消防安全布局、消防水源、安全疏散及消防车通道是否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情况,消防力量建设、灭火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等。
㈢已投入使用或在建的高层公共建筑的基本情况,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情况,消防设施是否全面、完好有效,消防安全布局、消防水源、安全疏散及消防车通道是否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消防力量建设、灭火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在建工程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是否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防护措施,在建工程员工集体宿舍是否与施工作业起分开设置等。
四、实施步骤
㈠排查整改阶段(2012年月8日至月31日)。各地、各部门按照本《方案》要求,对本地本部门火灾隐患逐一排查,对发现的火灾隐患迅速加以整治,做到排查不留盲区、整治不留死角。同时要做好排查、整改记录,撰写火灾隐患自查报告,建立电子档案,登记造册,存档备查。
五、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领导。各地各部门是本地本部门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的第一责任人,要按照“谁主管、谁审批、谁检查、谁填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火灾排查整治工作逐级负责制,明确责任,细化措施,确保火灾排查整治工作落到实处。要制定完善消防重点单位灭火应急预案,突出重点,狠抓难点,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推进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广泛宣传。。
火灾预防应急方案1
为进一步强化医院消防应急能力管理,在预防火灾事故发生的同时,及时果断、稳妥地处理火灾事故,确保广大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的人身和公共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第61号令规定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和消防“四个能力”建设的要求,充分认识火灾的极大危险性,在行动上落实各项防火措施、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切实有效地防止火灾发生。同时积极做好各项灭火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火灾要及时扑救、及时报告,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有效地保护员工、患者及家属的人身和公共财产安全。
二、工作目标
1、为了保障医院区域内人员和财物安全,一旦发生火灾,在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恪尽职守,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掌握必要的逃生技能,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及时利用安全疏散通道迅速撤离到就近的应急避难场所,学会自救和救人。
三、适用范围
医院区域内发生的火灾紧急疏散和应急处置。
四、组织机构
(一)医院成立消防应急处置指挥部: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主要职责: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各部门、科室和院微型消防站力量,进行人员紧急疏散和灭火救援指挥工作。
(二)指挥部下设各成员组,组成及主要职责如下: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保卫科,负责协助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发挥作用。
职责:
(1)负责有关消防工作的指示、通报和指挥部有关决策的传达贯彻,做到上传下达、下情上报。
(2)掌握突发火灾的全部情况,按指挥部的要求收集、汇总、上报突发火灾所采取的措施。
(3)统一调配使用人员力量,负责做好处置突发火灾的具体调度和协调工作,监督检查每个专业组工作落实情况。
办公室下设五个专业组:灭火行动组、医疗救护组、疏散引导组、新闻应急组、安全防护组。
1、灭火行动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微型消防站成员及保安人员
职责:负责按照消控中心报警要求,迅速启动微型消防站,携带灭火装备赶到现场进行初期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掩护。
(1)熟练掌握防火、灭火知识及灭火方法。
(2)熟悉着火部位的地形、位置、水源、灭火器材的配备、安全通道情况。
(3)如有人员被困时,掌握好寻人、救人的基本方法。
(4)会扑救初期火灾,负责人员疏散掩护。
(5)及时抢救贵重物资,减少财产损失。
2、医疗救护组
组长:
成员:各科主任、值班医生和部分护士。
职责:
(1)负责将伤员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对其进行救治。
(2)根据火灾现场险情状况进行相应救护,必须按照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发生火灾则迅速采取灭火措施,控制火势,配合救援人员将火扑灭。
(3)救治能力超出医院范围的,及时向附近医院求助并将伤员护送到对应医院。
(4)院办室负责救护车辆的保障工作。
3、疏散引导组
组长:
成员:保安人员和起火部位所属科室人员为主
职责:
(1)迅速地、正确地引导患者和家属及医护人员向安全区域撤离。
(2)迅速地将火灾周围车辆和贵重物品疏散到安全区域。
(3)在疏散人员和车辆、物品时,若发现有易燃、易爆物,要及时将其撤离危险区,并向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4、新闻应急组
组长:
副组长:
职责: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统一接洽可能来院的新闻记者,及时准备统一有关信息,必要时封锁灾情现场,防止不良新闻事件发生,最大限度降低灾情影响。
(1)增强新闻应急防范意识。
(2)及时发现可疑人员,并第一时间予以接待。
(3)及时与指挥部进行沟通,报告最新准确信息,统一口径,统一。
(4)及时警戒维持火灾现场秩序。
5、安全防护组
组长:
组员:保安人员和机关各科室人员为主
职责:
(1)划定火灾时的安全区域。
(2)划定火灾现场的警戒区域,疏散围观群众。
(3)负责现场和警戒区域的安全和警戒工作,无关人员不准进入现场。
(4)在安全区域设立明显的救护标志。
(5)加强巡逻,防止物资丢失。
五、形成扑救初期火灾三支战斗力量
第一支战斗力量:正常上班时间由火灾现场工作人员组成,科主任、护士长、科室消防治安责任人为相关责任人,在第一时间自发形成灭火救援力量。非正常上班时间由值班大夫、护士迅速组成,利用就近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第二支战斗力量:由院微型消防站成员和保安人员及院值班人员组成。上班时间由微型消防站队长组织人员进行扑救,非正常上班时间由保卫值班人员组织当班保安人员携带灭火装备进行扑救及人员疏散。
第三支战斗力量:接到报警的消防专业灭火救援力量。
要求:各科室要对全科人员进行明确分工,组织火灾扑救和疏散引导两个小组,原则上医生和男同志为火灾扑救组,护理人员为疏散引导组。
六、灭火应急的组织程序与措施
(一)火情报警的处置程序及方式
火情报警分两种情况:
;。
。
(二)应急预案启动程序
1、通知医院总值班立即到达消控中心或现场进行指挥。
。
3、通知带班领导和主管领导到达消控中心或现场进行指挥,紧急情况通知院主要领导到场指挥。
4、总值班向医院领导汇报现场情况,同时通知相应组长,做好各自准备。
5、带班领导通知各专业组做好相应处置工作。
(三)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及措施
(1)发现火灾后,现场科主任、护士长、科室消防治安责任人立即组织值班人员,使用就近的灭火设备进行灭火,灭火过程中,根据火灾性质(如发生电气火灾时,必须尽快将故障部位相关电源开关切断,再通过CO?犆鸹鹌鹘衅司龋┎煌≡裾返纳璞讣胺绞浇衅司取?
(2)消控中心接到报警,立即报告医院总值班启动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将火灾控制器(联动型)开启到自动状态(处于自动状态除外)。
(3)保卫科启动微型消防站,组织微型消防站成员和保安携带专业灭火设备迅速赶往现场实施灭火和人员疏散撤离。
(4)各专业组,根据现场情况,时刻准备,等待领导统一指挥。
(四)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与措施
1、现场医务人员依次搜寻每一个病室,通知患者及家属有组织的紧急疏散。
2、消控中心通过火灾控制器(联动型)应急广播向火灾现场发出疏散指令。
3、微型消防站人员通过扩音喇叭指挥人员安全疏散。
4、疏散路线尽量简洁,安全出口的利用要平均。
5、疏散引导组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统一指挥。
(五)安全救护及现场境界的程序与措施
。
2、医务科、器械科、后勤科人员对被抢救、转移的物资进行登记、保管,对火灾损失情况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清理登记。
3、安保人员迅速赶赴火场,进行现场警戒,维持秩序。
七、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的恢复工作
1、事故报告
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
2、事故统计
对事故过程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工作提供依据。
3、事故分析总结
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做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定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
4、进行奖惩
依据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事故过程中的功过人员进行奖惩,妥善处理好在事故过程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尽快组织恢复正常的生产和工作。
火灾预防应急方案2
1 编制目的
为防止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保护员工人身和公司财产安全,本着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2 危险性分析
2.1 企业概况
惠州华森涂料有限公司座落于美丽的全国文明城市—惠州,总占地约24665.87平方米。厂区环境优雅、风景优美,花园式工厂,集安全环保型、功能型涂料研究开发、规模化生产和销售结合为一体的专业化工涂料企业。
华森以科技之汇、健康之汇、诚信之汇为企业使命,在专业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品牌效应赢得了广泛的知名度和崇高的美誉度。
三汇系列产品中不含甲醛、铅、汞等有害物质,VOC含量远远低于允许值,属于实际无毒级,并通过“CCC”认证、IS0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以及SGS(国际认可)产品认证,连续四年被市工商局评为“守合同守信用企业”。
2.2 危险性分析
本公司生产经营的危险化学品与人体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可能造成灼伤,发生泄漏容易造成人员中毒,其蒸汽与空气能够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生产和库存的原料、产品与高热源、强氧化剂等接触,易发生火灾爆炸。
3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公司成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组。
3.1 指挥部组成人员和职责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安全主管
总经理不在的情况下由安全主管进行现场指挥。
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3)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4)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
(6)及时、准确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2 工作组组成成员和职责
灭火组:负责消防、抢险。
成员:周桂好、张喜旺、彭为兵、丁建设、刘小安。
救护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护。
成员:戴正宏、阳楠、吴安。
警戒组:负责治安、交通管理。
成员:彭长中、唐砚红。
通讯联络组:负责通讯、供应、后勤。
组长:周金前、戴正宏。
运输组:负责运送伤员
成员:仇雪林、邓永平。
4 预防与预警
4.1 事故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强化安全生产教育;
(3)车间、库房加强通风、完善避雷设施;
(4)采用便捷有效的消防、治安报警措施;
(5)保证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的有效使用。
4.2 报警与通讯
公司将用于个体防护、医疗救援、通讯装备及器材配备齐全,并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况;
火警:119
匪警: 110
医疗急救:120
镇环保局:____
5 应急响应
5.1 灭火处置方案
(1)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
(2)灭火组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用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3)总指挥根据事故报告立即到现场进行指挥(总指挥不在现场由副总指挥负责指挥);
(4)警戒组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交通疏导;
(5)救护组进行现场救护,如有需要立即将伤员送至医院;
(6)通讯组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7)扑救人员要注意人身安全。
5.2 泄漏处理方案
泄漏处理包括泄漏源控制及泄漏物处理两大部分:
5.2.1 泄漏源控制
(1)生产过程中可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或采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等方法,并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漏处;
(2)包装桶发生泄漏,应迅速将包装桶移至安全区域,并更换。
5.2.2 泄漏物处理
(1)少量泄漏用不可燃的吸收物质包容和收集泄漏物(如沙子、泥土),并放在容器中等待处理;
1)立即报警:通讯组及时向环保、、卫生等部门报告和报警;
2)现场处置: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实施救援,控制事故发展,并将伤员救出危险区,组织群众撤离,消除事故隐患;
3)紧急疏散;警戒组建立警戒区,将与事故无关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
4)现场急救:救护组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做好自身及伤员的个体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5)配合有关部门的相关工作。
(3)泄漏处理时注意事项:
1)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2)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现场;
3)应急处理时不要单独行动。
5.3 化学品灼伤处置方案
5.3.1 化学性皮肤烧伤
(1)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被化学物污染的衣裤、鞋袜等;
(2)立即用大量清水或自来水冲洗创面10~15分钟;
(3)新鲜创面上不要任意涂抹油膏或红药水;
(4)视烧伤情况送医院治疗,如有合并骨折、出血等外伤要在现场及时处理。
5.3.2 化学性眼烧伤
(1)迅速在现场用流动清水冲洗;
(2)冲洗时眼皮一定要掰开;
(3)如无冲洗设备,可把头埋入清洁盆水中,掰开眼皮,转动眼球洗涤。
5.4 中毒处置方案
(1)发生急性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送医院急救,并向院方提供中毒的原因、毒物名称等;
(2)若不能立即到达医院,可采取现场急救处理:吸入中毒者,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向上风向转移至新鲜空气处,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口服中毒者,应立即用催吐的方法使毒物吐出。
6 附则
一是依照赣市农粮政[2013]30号文件要求,组织中心机关、收储公司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及时召开会议。会上,于分管领导同志组织大家学习了赣市农粮政[2013]30号《关于印发全市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百日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二是就做好“百日行动”专项工作提出了要认真落实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通过扎实有效开展“百日行动”专项行动,普遍提高广大粮食干部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坚决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止非法违法行为导致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粮食安全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三是要求各粮油行业要切实履行好此次活动的开展,要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及时排查隐患、整改隐患;四是按照赣市农粮局方案,中心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赣市农粮局要求,结合本市特点,督促各企业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及时治理纠正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消除安全隐患,并对本次排查出来的问题要逐一登记、建档立案、限期整改,要按各阶段的工作要求,全面完成好各阶段工作任务,并按要求及时上报相关报表及工作总结。
二、健全机构、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为使工作落到实处,中心成立了“百日行动”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中心主任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同志、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监督检查科,具体负责专项行动工作的开展。
三、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现企业有序发展
根据方案总体要求,本中心认真履行监管职责。此次专项工作中,一是认真督促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及时治理纠正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消除安全隐患;二是把规章制度与责任落实、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汛安全、设施设备安全、药剂安全、储粮安全作为此次行动的重点领域,把事故易发、高发的一线作业作为这次检查的重点环节。
四、检查的基本情况
此次检查了收储公司下属8个基层粮管所。其它粮油经营户6户及储备粮直属库。
(一)检查粮油收储企业的基本情况
此次检查共检查该企业下属8个基本粮管所,其中:承储企业5个,经营企业3个,仓库41坐,办公楼8栋,储粮1520万公斤。
该企业认真落实工作方案,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认真填报各类报表。对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充实,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认真加以整改。今年以来,该企业共投入资金20余万元用于围墙修复、添置消防器材等。
检查组在检查中发现该企业部分粮管所:一是设置的消防池未设置警示牌;二是部分粮管所附属设施年久失修,有的出现倒塌迹象;三是配置的干粉灭火器有失效的现象。
(二)检查其它企业的基本情况
一是大部分企业认真依照“方案”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存在的隐患认真整改,充实各种安全生产设施、设备。如国储库对安全生产各种规章制度进行了重新梳理完善,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制度26项,安全操作规程7项、应急预案完整,演练可行,各项操作规程考核效果较好,干部员工自觉遵守制度和规程内容,无违章现象,库领导与各部门、部门与一线员工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责任,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切实贯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员工在自己岗位上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为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二是该库把安全生产工作当着首要工作抓,安全生产费用舍得投入,今年以来,投入消防设施、设备资金20000余元,投入公共安全设施备50000元,用于各分库禁烟禁火标志,从新划定储粮库区防火区域,设置禁火标杆,部分设备电线路的更换。安全生产机构健全,各分库设立安全巡查员,责任分工明确,各生活各个环节符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制度的要求,粮食进出库作业、薰蒸作业、设备操作严格按操作规执行,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实用,应急机构和队伍符合预案要求;三是加强和应急演练,邀请消防大队官兵定期对我库员工进行安全防火、应急救援培训,针对我库生产的特殊性,摸拟了突发火灾消防演练和防汛安全演练。在演练上着重考察了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对突发事件的排查处理及人员自我防护措施等情况。通过实地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思想意识,使员工清楚认识到了安全在在生产上的重要性,增强了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逐步健全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员工应急处理及实地救援的技能,为实现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整改建议
通过检查,检查组发现安全隐患共6处,发出整改通知书共6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整改,限期整改要求。
对整改的建议:
1、收储企业:
①收储公司应对各基层粮管所设置的消防池全部配置安全警示牌;
②对提出的收购棚应按整改要求及时整改到位;
③对相关粮管所、原办公楼、小品种仓库、加工厂等附营设施建议尽快拟写出整改方案,并取得国有资产管理办支持,给予相应的资金或在企业国有资产变现专户中列支,尽快消除安全隐患。
2、各收购经营企业应加强制度建设,充实、完善安全生产设施。
一、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必要性
化工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化工生产往往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任何一项设备隐患、制度缺陷、工作疏忽或个人违章行为,都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实际上,一个化工厂从建立到生产出产品。要经过很多环节,包括环境评价、产品和生产装置的安全性评价等。这些企业虽然表面上可以获利,但实际会造成各种各样的隐患。因此,目前国家仅有环保部门和安监部门来进行管理是远远不够的。
安全生产是化工生产的前提,由于化工生产品中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物质多,高温、高压设备多、工艺复杂、操作要求严格,如果管理不当或者生产中出现失误,就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中毒或者灼伤等事故,影响到生产的正常进行,甚至毁灭整个工厂。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安全的生产基础,现在化工就不能健康正常地发展。
安全生产是化工生产的保障,要充分发挥现代化工生产的优势,必须实现安全生产,确保生产长期连续、安全稳定运行。发生事故就会造成企业不能正常运行,影响生产能力,造成一定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安全生产是化工生产的关键,化工新产品的开发、新产品的试生产必须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否则便不能进入实际生产。
二、事故产生原因分析
(一)原料的不稳定性决定事故多。化工企业生产中很多化工原料的易燃性、反应性和毒性决定了易出现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的情况。而压力容器的爆炸及反应物的爆燃,都会产生破坏力极强的冲击波。2007年7月11日公司下属的山东一家合成氨、尿素生产企业的6M50压缩机七段高压管道出口阀门法兰断裂爆炸,造成9死1伤的重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450万元。其原因是易燃高压气体中混入(未经吹扫的一段管道内的)空气。
(二)生产过程事故多。化工生产中的副反应、处于临界状态或爆炸极限附近的反应都易引发火灾事故。2007年9月29日,同样是这家企业,因操作工误操作造成脱硫降温塔液封误动作,风机产生负压,脱硫槽内静电除焦防爆膜破裂,致使大量空气进入生产系统,导致爆炸事故发生。
(三)设备破损引起爆炸泄漏。生产原料的腐蚀、生产压力的波动、生产流程中的机械振动引起的设备疲劳性损坏以及高温、深冷等导致的压力容器破损;设备设计不合理或加工工艺存在缺陷,都易引起事故发生。2009年6月21日公司下属东北一家化肥厂净化装置一个系统,其低变淬冷器出口管道弯头发生爆炸,导致整个生产系统停车。经分析系因管道布局不合理,经水汽长期冲刷管壁减薄所致。
(四)承包商管理不到位,外来务工人员素质往往不高。承包商及外来务工人员在作业操作时,随意性大,现场管理混乱,交叉作业多,发生事故的几率高。特别是在焊接与切割、使用喷、电钻、砂轮、设备防腐、油漆作业等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往往都是在易燃易爆的化工装置区域内进行。2005年4月9日公司下属贵州一家磷肥厂雇请河南华美公司负责设备安装,在承包商雇佣的当地农民工对20万吨料浆法磷酸一铵干燥塔进行防腐施工时,塔内上部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焊接工作,(下部对塔壁进行防腐处理)焊渣掉入塔内下部,导致防腐材料有机溶剂及衬里燃烧,引发爆燃,造成防腐施工的5名农民工当场烧死。
综上所述,造成化工事故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人的过失,上述列举的事故起因看似简单、低级,但正因为简单,才会使人疏忽,从而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和无法挽回的损失。因而我们说,生产安全事故主要都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既然主要由人造成的,那么人们就必须想方设法的去控制事故的发生。
三、防范措施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求对化工企业的选址进行严格规范。要充分考虑企业周围环境条件、散发可燃气蒸汽和可燃粉尘厂房的设置位置、风向、安全距离、水源情况等因素,尽可能设置在城市的郊区或城市的边缘,从而减轻事故发生后的危害。
(二)严把建厂审核和设备选型关。化工企业的生产房应按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和生产工艺进行设计,充分考虑防火分隔、通风、防泄漏、防爆等因素。同时设备的设计、选型、选材、布置及安装均应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根据不同工艺流程的特点,选用相应的防爆、耐高温或低温、耐腐蚀、满足压力要求的材质,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制造和安装,从而消除先天性火灾隐患。
(三)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一般讲,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受高温、高压、腐蚀影响,设备材料就会出现性能下降、焊接老化等情况,可能引发压力容器及管道爆炸事故。此外还要做好生产装置系统的安全评价。
(四)强化教育培训,做好事故预案。化工企业从业人员要确保相对稳定,企业要严格职工(尤其要包括外来务工人员)的全员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特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并持证上岗、处置事故培训等,要制定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不断提高职工业务素质水平和生产操作技能 ,提高职工事故状态下的应变能力。
(五)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责任事故。从领导到管理人员,明确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强化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的,不仅要追究事故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防止因为管理松懈,“三违”等造成事故。随着化工安全生产职责的明确,责任的落实,管理环节严谨,基本可以杜绝责任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技术中心;安全管理;技术研发;场地管理;设施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4-01-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4.097
技术中心安全管理是技术中心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技术中心安全管理的对象是技术中心研发工作过程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是一种动态管理。技术中心安全管理主要是组织实施中心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同时又是保证研发工作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
1 搬迁后技术中心安全管理的现状
2012年下半年我们搬入新建的技术中心办公和实验室大楼,区域由小变大了,人员由集中变分散了,实验室附属设施设备由少变多了,技术中心的人、物、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新的办公环境,如何加强搬迁后的技术中心安全管理成为了一门新的课题。内容大体可归纳为安全组织管理、场地与设施管理、行为控制管理、安全技术管理四个方面,分别对研发过程中的人、物、环境的行为与状态进行具体的管理与控制。
2 搬迁后技术中心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搭建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开展安全组织管理
依据《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YC/T384),明确技术中心安全管理责任与任务,做好内部分工,责任到人,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立体管理架构。纵向成立中心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安全管理的统筹与组织。横向设置安全员和安全检查员,负责具体安全管理事务与安全监控、检查工作。明确各相关责任。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职责:全面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对各项安全工作进行部署、管理、检查和监督,保证安全工作有效地进行。
安全管理办公室职责:在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落实和执行技术中心安全职责:(1)识别、贯彻执行国家、地方、烟草行业、安全生产的方针、、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章制度,遵守和执行公司制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2)在安全管理部门的正确指导下,负责开展本部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治安和职业危害管理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完善各岗位安全职责,并确保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3)组织开展所辖范围内的各类安全检查,负责本部门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及危险源的管理工作,对重点危险源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应组织定期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组织整改;(4)组织开展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负责落实本部门新员工、转复岗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5)建立健全本部门的各类安全台账和清单,并及时更新;(6)负责对本部门主管的相关方的安全管理,对所涉及的危险作业方案进行审查,并对作业现场进行监护和检查;(7)参与编写和评审涉及本部门所辖范围内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并组织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演练;(8)及时、如实报告安全事故,并参与事故的调查、分析,坚持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
安全员职责:(1)部门安全员应在本部门安全责任人的领导下开展安全管理工作,负责本部门的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职业危害管理工作的检查、督促、协调及相关资料的管理;(2)参加制定和完善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隐患的整改方案,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3)组织本部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参与对重点危险源控制措施的评审、合规性评价和安全管理目标的制定工作;(4)建立健全本部门的各类安全台账和清单,并及时更新;(5)组织或参加本部门的各类安全检查,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不安全行为有权制止或纠正,并纳入安全绩效考核;(6)制定并实施本部门的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计划,负责或协助本部门负责人对新员工、转复岗人员和相关方人员的安全教育;(7)负责对本部门需要实施的危险作业或主管的相关方涉及的危险作业方案进行审查,并进行监督检查;(8)参加本部门新建、扩建、改建、装修等基建项目的审查和验收;(9)及时、如实报告安全事故,并参与事故的调查、分析。
安全检查员职责:(1)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本职工作或业务范围的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2)遵守国家、地方、烟草行业和公司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方针、、法律法规、标准和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并参加相关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配合广州厂安全保卫科开展各项安全相关工作;(3)配合本部门安全员做好本职工作或业务范围的相关安全资料的整理、提供和保存;(4)熟悉本职工作或业务范围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防范、应急措施,对本职工作或业务范围涉及的危险源(特别是重点危险源)控制措施进行经常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向部门领导、安全员或安全管理部门汇报;(5)对属本部门员工负有安全教育的责任;(6)对发现的安全事故应及时、如实报告。
2.2
2.2.1 通过技术中心安全责任书的全面签订,落实安全责任。。依据《安全风险抵押金管理规定》,开展安全风险抵押金的缴交工作,真正实现安全风险与收益相互制约的管理方式。
2.2.2 通过安全检查员加强办公区域、实验室区域日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工作。安全没小事,每天除了大家下班时注意办公区域、会议室、实验室等关窗、关电源、关空调、锁门,注意财物安全。安全检查员还要完成办公区域、实验室区域日常安全检查监督工作,完成办公区域日常安全检查表、实验室安全管理检查表,落实重点危险源清单及控制措施。主要内容是办公区域要检查该楼层办公室、会议室、会客室的电源、门窗、空调关闭情况,各会议室的电热水壶、投影仪、消毒柜等,消防设备等情况。实验室方面检查实验室仪器电源状况;实验室电炉是否按要求使用;实验室气瓶、气体发生装置;实验室化学品使用、存储等状况;下班检查实验室电闸是否关闭;门窗检查;消防设施情况,并完成每日安检记录。。
在做好日常安全检查的基础上,技术中心定期组织开展月度部门的综合性安全检查、季度性安全检查、元旦、春节、国庆等重要节假日的安全检查,并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做到中心负责人、工会或职工代表参加。每次检查都有安全检查方案和检查总结,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整改措施,防微杜渐。
2.2.3 落实办公区域、实验室区域消防设施的管理。建立技术中心的办公区域和实验室区域完善的消防系统,在每层楼自动喷淋系统的基础上,在墙体内装配了内嵌式的消防设施,依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多功能厅、一般实验室等按“中危险级”标准配置;在选用灭火器规格时采用了“中危险级”配置,还为相关部门配置了室内灭火器。将这些消防设施逐一安排落实到部门和部门的具体安全检查员按照消防器材一点一卡,每月检查记录一次的管理要求落实到个人。确保办公区域、实验室区域消防设备正常。
2.3 发挥安全管理制度的支撑作用,落实行为控制
2.3.1 依据技术中心安全管理的特性,建立《技术中心安全管理规定》《技术中心实验室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及《技术中心外来研究人员现场工作管理规定》等安全管理制度,以制度支撑开展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2.3.2 通过多方面的安全教育培训,培养规范的安全管理行为:(1)加强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对新入职的员工,每年都对他们进行技术中心的安全教育培训,将技术中心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安全管理工作目标和方针、日常的安全管理事项等进行全面的宣传教育,把安全教育工作做在前面。从根本上改变“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思想的彻底转变,将安全预防工作的重点前移到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环节上来;(2)为增强大家的火灾应急救援能力,熟悉掌握消防安全知识、消防技能等相关知识,邀请专业工程师对安全管理人员和各相关实验室人员讲解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3)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安全员、内审员的培训要求,组织中心义务消防员参加安全员培训和内审员培训,增强大家的基本安全知识与应急技能,提高职安内审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2.3.3 通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对安全事故的处置能力:(1)每年组织中心全体人员参加综合办公楼消防应急疏散演练。落实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提高员工处置突发事件下的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在突发灾情预报或发生后,快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应急疏散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2)每年组织实验室人员实施化学烧伤现场处置等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部门应急情况下的组织协调应急能力。掌握化学烧伤处置,并能在化学烧伤时有效掌握在化学灼伤应急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化学灼伤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3)组织大家实施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部门应急情况下的组织协调应急处置能力。。掌握了火灾事故处置,并能在火灾事故发生时有效掌握应急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火灾事故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2.4 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2.4.1 落实技术中心实验室配套设备设施管理。建立技术中心实验室配套设备设施如恒温恒湿系统、软水系统、气体供应系统、AVA通风控制系统、通风柜、废液处理箱、废气处理箱等管理细则,明确用户部门、维修单位、维保单位的管理职责和维护周期。消除危险源,确保实验室配套设备设施的安全使用。
2.4.2 利用先进技术,加强剧存放间的监控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剧毒化学品、放射源存放场所治安防范要求》(GA 1002-2012),技术中心剧毒物品存放间属于三级风险等级(一级最高,三级最低)。;保卫值班室应配备通讯工具并保持24h畅通,安装紧急报警装置;设置监控中心等要求,进一步完善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安全管理。
2.4.3 充分利用属地工厂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力量,开展安全与风险评价,提升技术中心安全属地管理水平。风险评价是安全管理中采用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危险源的划分和预评价,找出各部门存在的危险因素,然后有的放矢,采取必要的安全对策加以解决,从危险源源头上予以控制,来达到安全生产目标。
我们通过邀请属地工厂动力车间、设备科和安全保卫科相关技术人员参加节假日休息前中心综合安全检查,开展安全风险评价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提升了属地安全管理的力度,为企业研发中心的安全工作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技术中心安全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是一种动态管理,是一项责任心非常强,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不小心和不留意,都会造成事件或事故,因此技术中心安全管理人人有责。
参考文献
[1]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YC T384.1-2011)[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