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
【发布部门】湖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 【发布日期】2007 【实施日期】20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湖北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湖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 2007年)
2006年,在、省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省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改善,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2006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7497.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是1998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140.41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363.76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993.00亿元,增长11.0%。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6.6∶43.1∶40.3调整为
15.2∶44.9∶39.9。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8.4%,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2.3%, 1 / 4
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0.7%,房地产业增长7.3%,其他服务业增长12.4%。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6,涨幅比上年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1.4%,农村上涨1.9%。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2.0%,衣着类价格下降0.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6%,居住类价格上涨4.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
年末全省从业人员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29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万人。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2%,比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工农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不宽,资源环境与就业压力较大。
二、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1%。粮食种植面积421.9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5.1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8.20万公顷,增加2.11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5.37万公顷,减少10.65万公顷。粮食总产量2210.14万吨,比上年增产32.76万吨,增长1.5%;棉花总产量44.86万吨,增产7.36万吨,增长19.6%;油料产量279.75万吨,减产14.15万吨,下降4.8%(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1)。
2 / 4
全省当年造林面积16.23万公顷,比上年有所下降。零星植树达到20045.66万株,增长7.4%。主要林产品如松脂、板栗产量分别增长了18.8%、9.3%,木材采伐量138.91万立方米,增长2.1%。
畜牧、水产业稳步增长,肉类总产量349.99万吨,比上年增长2.2%;水产品产量达到331.39万吨,增长4.1%,再创历史新高。
农村用电量75.8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2%;化肥施用量292.48万吨,增长2.3%。
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30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231.18亿元,增长13.0%;国有企业增加值552.72亿元,增长10.0%;集体企业增加值39.03亿元,增长7.9%;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14.40亿元,增长22.9%;股份制企业增加 3 / 4
值1088.77亿元,增长23.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497.44亿元,增长
24.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111.17亿元,增长31.8%。轻工业增加值658.82亿元,增长24.6%;重工业增加值14.71亿元,增长18.7%。轻重工业结构由2005年的27∶73变为28.6∶71.4。
工业产品结构改善,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全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68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9.6%(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