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妖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三课练习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三课练习

来源:易妖游戏网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三课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据此回答1-2题。 1.消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 ( ) ①居民的收入 ②消费品价格 ③人口数量 ④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商店位置、服务态度等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要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是 ( ) A.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B.稳定物价、降低商品价格 C.控制人口数量

D.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售后服务

3.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之间、城市及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继续呈扩大之势。据调查,2003年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之比由上年的2.44∶1扩大到2.49∶1,城市居民的高低收入户的收入之比由上年的6.2∶1扩大到了7.2∶1。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将会 ( ) A.影响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 B.影响高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的提高 C.导致两极分化 D.导致经济的衰退

5.如今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早富起来的一些人用现金购车;爱车族中的一些人贷款购车;还有一批人在持币观望,他们期待着汽车价格大幅度下跌;而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则是望车兴叹,连梦也不敢做。下列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 ①从消费方式上看,这些购车的人可分为现金消费和贷款消费 ②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影响着人们当前的消费水平 ③价格是影响人们购买能力和消费选择的重要因素 ④人们的收入差别过大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近年来,“五一”、“十一”黄金周假期的推出,为大量有旅游需求的人们提供了充足的出行时间,旅游已经成为中国家庭重要的休闲方式和消费方式。据此回答5-7题。 5.按照消费的目的划分,旅游属于 ( ) A.劳务消费 B.租赁消费 C.发展消费 D.享受消费 6.旅游已经成为中国家庭重要休闲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根本原因是 ( ) A.国家经济稳步增长 B.居民收入普遍较高 C.休闲时间日益增多 D.消费观念逐渐转变 7.东部地区人们的消费水平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要高,这主要取决于 ( ) A.东部地区人们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B.东西部地区人们的收入差距大

C.东部地区人们的过去和未来的收入水平高 D.东部地区人们的消费观念超前 8.下列关于消费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②消费结构是指人们食品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③消费结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④消费结构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享受需要再到发展需要的顺序 ⑤消费结构的优化和改善,意味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9.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捉高,其根本原因是 ( ) A.我国消费品价格水平不断下降 B.我国的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C.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居民收人不断增加 D.我国经济出现了卖方市场 10.近几年来,我们看到,一方面是买方市场,大量商品积压;另一方面居民储蓄一再攀升,至2006年底已达126 196亿元。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 A.人们对于未来收入有非常乐观的预期 B.人民预期未来有减少收人或者失业的风险 C.人们的收入增长大大超过物价增长水平 D.社会产品大大超过人们的需求水平

11.虽然组装电脑的价格便宜,但品牌电脑有较好的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体系,用起来更让人放心,因此很多人选择品牌机。这说明 ( ) A.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

B.商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是影响消费因素 C.使用价值决定商品的价值

D.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经营成败的惟一因素

12.人人都是消费者。但在消费者活动中,有人花钱如流水,有人精打细算;有人对名牌趋之若鹜,有人注重实际,讲求实用;有人崇尚流行、赶时髦,有人在各种诱惑和压力下不受干扰,自主决定消费行为。这说明 ( ) A.人们的消费心理具有复杂性 B.消费是由每个人的个性决定的 C.消费需要社会作出统一的规定 D.消费者要践行统一的消费观 每逢新年,同学们之间免不了互送小礼物。前几年送贺卡,现在送的礼物的价格越来越高。家长无奈的表示:“这样过节,对家庭有压力。不过人家的孩子都这样,我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抬不起头来。”据此回答13-14题。 13.这种消费观属于

A.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14.作为一种理智的消费应该是 A.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B.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 )

( )

近年来,许多大中城市居民利用双休日、假日上夜校、上电大,给自己充电蔚然成风,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大幅增长。据此回答15-16题。 15.城市居民的这种消费趋势 A.是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

B.看到了知识就是力量,是发财致富的根本途径 C.懂得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D.是从众心理的体现,具有盲目性 16.材料中的“充电”行为,是一种

( )

( )

①生存资料消费 A.①② ②发展资料消费 B.②③ ③精神文化消费 C.①④ ④享受资料消费 D.②④

前几年,“打包”现象不太常见,如今,“打包”的风气越来越流行。据调查,有70%以上的人表示愿意“打包”。据此回答17-18题。

17.上述材料说明 ( )

A.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是一成不变的 B.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C.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日趋理性和成熟 D.铺张浪费现象已不存在了

18.对上述“打包”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打包”现象越多越好 B.“打包”现象越少越好 C.“打包”是合理消费的结果 D.“打包”是勤俭节约的体现,要大力提倡

目前,我国都市中出现了一群被称作“月光族”的年轻人,他们信奉享受生活,每月工资全花光,只要有人敢借给他们钱,多少钱都敢花,他们中甚至有人靠消费信贷,提前住上了豪华房子,开上了私家车。据此回答19-20题。

19.对于“月光族”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这种消费习惯有利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B.这种消费方式违背了适度消费的原则 C.这是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与他人无关

D.传统的节俭观念已经过时,能挣会花是时尚 20.银行为“月光族”提供消费信贷 ( ) A.应充分考察其还贷能力与信用,减少贷款风险 B.符合国家扩大内需的,应积极支持其消费 C.有助于促进青年人计划消费,改变不良消费习惯 D.必然导致流通中的货币增加,引发通货膨胀

21.目前,在欧美一些国家,人们崇尚绿色消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绿色消费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具有仿效性和盲目性

B.绿色消费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利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

C.绿色消费是一种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符合实际,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的质量,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推广和提倡

D.人们对绿色消费的崇尚具有从众性,不可能是基于对科学认识的统一性而引发的 22.甲一贯省吃俭用,三个孩子只让其中一个读书,就连过年给孩子买衣服也得精打细算,其银行存款已积聚一个不小的数目;而邻居乙则与之相反,吃饭讲究鲜的贵的,穿衣讲究高档名牌,过节假日,亲朋相聚,狂吃暴饮。上述两人的做法 ( ) A.甲坚持勤俭节约的做法可取,乙的做法是错误的 B.甲、乙的做法都对

C.都没有树立科学的、合理的消费观

)( D.都属于超前消费

家庭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据此回答23-24题。 23.对适度消费的正确理解是 ( ) A.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

B.现在有消费贷款,花钱可随意些

C.既不滞后也不超前;既不人为控制,又不盲目攀比 D.有钱也不花,尽量节约

24.下列消费行为中属于适度消费的是 ( ) A.吃水果先吃烂的,存好的,吃完烂的,好的又烂了 B.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有计划地进行消费 C.中学生吸低档烟 D.买商品非名牌不要

25.下图表明,改革开放以来 ( )

A.居民食品支出越来越少 B.农村居民食品支出比城市居民多 C.居民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 D.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26.人们在电视广告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影视明星作为某种产品的代言人。商家之所以利用名人来推销自己的产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 ( ) A.求异心理 B.求实心理 C.攀比心理 D.从众心理 二、简析题 :

27. 表1 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单位:%

城镇居民 2000年 39.2 2001年 37.9 2002年 37.7 2003年 37.1 2000年 49.1 农村居民 2001年 47.7 2002年 46.2 2003年 45.6 注:恩格尔系数是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按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勉强度日,40%~49%为小康水平,20%~39%为富裕,20%以上为最富裕。

表2 我国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位:元

城镇居民 2000年 6280 2001年 6860 2002年 7703 2003年 8472 2000年 2253 农村居民 2001年 2366 2002年 2476 2003年 2622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表格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表1、表2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

28.暑假期间,几位同学相约登黄山观云海,为了能够拍到高质量的云海照片,需要一架高性能的相机。几位同学跑遍了亲朋好友,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相机,如果要买一架高性能的相机要花几千元。他们的意见发生了分歧,有人主张买一架,有人主张租一架。

结合所学的经济生活的知识,你认为哪一种选择更合理,为什么?

29. 中学生小林的服装总是怪怪的:裤子上左一个大兜右一个小兜,兜上还有许多铁环,走起路来丁当作响。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 (1)小林的消费行为受什么消费心理影响?

(2)对小林的消费行为,班上同学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你的看法是什么? (3)你认为中学生怎样做,才是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14 D 2 A 15 C 3 A 16 B 4 C 17 C 5 D 18 D 6 A 19 B 7 A 20 A 8 C 21 C 9 C 22 C 10 B 23 C 11 B 24 B 12 A 25 D 13 C 26 D 二、简析题 27.(1)表1反映:从2000年到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表明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逐步改善。按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我国农村居民刚刚进入小康;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较高。

表2反映:从2000年到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较大,而且这种差距正在扩大。

(2)从上表可以看出,居民恩格尔系数高低与居民可支配收入有关: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比农村低,是因为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多;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高,是因为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少。

28.(1)选择租一架相机更合理。

(2)选择租一架相机,从消费类型看属于租赁消费。消费者对于使用次数有限,为暂时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