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妖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学复习题1-7李兴邦

科学复习题1-7李兴邦

来源:易妖游戏网
《科学》复习题之一:《生物与环境》

一、填空题。 1、(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成的基本因素。 2、森林的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洪灾)(干旱)(沙尘暴)(水土流失)等

3、将动物、植物适应环境的谚语补充完整:九月九(燕)飞走,三月三(鼠)来钻;苹果性喜(寒),栽植不宜(南);麦怕水淹(根),蝉怕水淹(腹)。 4、动物们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5、(微生物)能分解池塘中死亡的动植物的尸体。 6、(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7、植物适应环境,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8、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 二/、判断题。

1、动物会有一些独特的习性,跟适应生存环境有关。( V ) 2、小华画了一条食物链:虎→羊→草。( X ) 3、爬山虎的叶子全部都散开且互不遮盖,这是适应人类绿化工作的需要。( X ) 4、“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 V )

5、山坡上树木的树干大多斜伸出来而不是笔直向上生长,这是植物向水性的体现。( X )

6、根总是向下生长,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 V ) 7、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V )

8、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V ) 9、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相同的需求。( X )

10、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V ) 11、食物链平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V ) 12、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不会受到影响。( X ) 13、香蕉树、松树、仙人掌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X ) 三、选择题。

1、仙人掌的根会朝着(A)的方向生长。 A有水B无水

2、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称为(B)。 A制氧者B生产者C消费者

3、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B)。

A阳光B温度C水D空气

4、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A)条件不发生变化。 A一个B二个C三个

5、每一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A)。 A植物B动物C植物和动物

6、春天,生活在草地上的蚂蚱的体色往往是(B)。 A灰色B绿色C黄色D褐色

7、动物的生活环境叫做动物的(A)。 A栖息地B居住地C生活区

8、各种生物和周围的非生物一起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称为(C)。 A食物链B食物网C生态系统

9、不论菜豆“脐”的指向是朝上、朝下,还是朝左、朝右,菜豆的根都会向下生长,植物的这种特性叫( A ) A向地性 B向水性 C 向光性 四、连线题。

香蕉 针叶 山地

仙人掌 阔叶 沙漠

松树 叶刺 雨林

五、看图回答问题(上册第11页)。

1、写出3条食物链。(在食物链里面箭头永远指向高级的最后剩下的一个) (1)浮游生物→孑孓→水虿→鱼(2)草→兔子→老鹰(3)老鼠→蛇→老鹰 2、你所写的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是(植物),消费者是(动物)。 3、如果捕杀鸟,会产生什么后果?并请说明你的依据。

如果捕杀鸟,害虫会大量繁殖,植物会遭到严重破坏,引起生态失衡。 因为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当某一种类的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的时候,势必也会影响到许多与之有关的生物种类。严重时,甚至造成某些物种灭绝,造成生态灾难。 六、简答题。

什么是食物链?

像链条一样把各种生物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科学》复习题之二:《营养与健康》

一.填空题:

1. 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食物的养分是在(小肠)里吸收的。

2. 我国青少年一般从11——12岁开始身体进入发育阶段,(盲目地减肥或无节制地进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合理和均衡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发育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3. 比尔蒙特发现,胃液是一种(酸性液体),能将食物(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

4. 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盐类、维生素、水)等。 5. 食物金字塔告诉我们,平衡饮食我们应该多下部食物,如:(米饭,水果,蔬菜),少吃上部食物,如:(油脂类食品)。 6. 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口腔里的唾液内含有(淀粉酶) 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7. 饮食中长期营养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多种元素、维生素缺乏,

2

影响儿童智力生长发育),人体抗病能力及劳动,工作,学习能力下降。 8、食物的变质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9、我们要改变(边吃饭边看书)(刚吃完饭就剧烈运动)(暴饮暴食)(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10、食物金字塔从下到上,每一级都有哪些食物:第一级有(米饭、馒头、谷类食品);第二级有(各种蔬菜、水果);第三级有(牛奶、奶制品、各种肉类、大豆、鸡蛋、坚果类);第四级有(油脂类食品)。

11、小肠内的表面布满微小的指状突起,这些突起就是(小肠绒毛),它使小肠吸收营养更快。

12、我们购买食品时,要看清包装盒上(卫生许可证号)(保质期)(生产日期)。

二、判断题。

1、把猪肉放在酒精灯上烧,闻到难闻气息,说明猪肉里面含有蛋白质。…( v ) 2、早餐不吃不要紧,中餐、晚饭可以弥补其营养。……( x )

3、平时注意合理和均衡的饮食习惯,有利于保护消化器官。……( v ) 4、人的生命除了需要食物、水,还需要新鲜空气。 ………( v )

5、在口腔里反复咀嚼食物,只能将食物破碎,再也没有其它作用。………( x ) 6、变质食品即使再进行杀菌处理,也不能食用。……………( v ) 7、只有肉食才是营养丰富的食物。……………( x )

8、食物在人体内要通过所有的消化器官才能被人体消化……………( v ) 9 为了获得全面的营养,我们不要偏食。………( v )

10、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为我们科学均衡营养提供了帮助。………( v ) 三、选择题

1、在下列食品中,我们应该多吃的食品是( B )。 A、方便面 B、蔬菜 C、颜色特别艳丽的食品

2、馒头上滴一滴碘酒,会变成蓝紫色,说明馒头里含有( A )。 A 淀粉 B 脂肪 C 蛋白质

3、用白纸包裹一块肉后,白纸上会留下油渍,说明瘦肉中含有( B )。

A 水分 B 脂肪 C 蛋白质

《科学》复习题之三:《地表变化的奥秘》

一、填空题:

1、( 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2、( 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宝贵资源) .

3、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于(2008 )年( 5)月( 12 )日,震级为( 8 )级。四川雅安芦山地震发生于(2013年4月20日),震级为7级。 4、 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 (张衡)发明了 地动仪 。 5、 (温度 )(水 )(植物 )等都会对岩石的变化产生作用。

6、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 ,地壳的岩层在受到巨大的挤压时发生(褶皱),(岩层) 突然(断裂)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 7、矿产资源是地壳在长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一般分为: (能源矿产)(金属矿产) (非金属矿产)等。

3

8、 火山)是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 但火山活动也有有益的一面, 能把地下的铁、 铜、硫、 铝等矿产搬上来。

9、早在 2000 多年前,我国就开始利用(煤)做燃料冶炼钢铁,利用(天然气)做燃料煮盐。

10、常见的矿物有(煤) (石油) (金矿石) (任填 3 种)等 。在《本草纲目》中列出的药用矿物达161种。 11、火山一般可分为三类:(死火山、休眠火山、活火山),火山爆发时,喷出的物质有(岩浆、火山灰、水蒸气)。

12、矿产的开采方法主要有(露天开采)(地下开采)(钻井开采)。 13、在(李四光)(黄汲清)等中国地质学家的指导下,我国开发出了大庆油田。大庆、胜利等油田为我国经济建设提高了大量石油。

二、判断题。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有的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有的 却是一个比较迅猛的过程。( v )

2、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据岩石的特征,可以鉴别岩石的种类。( v ) 3、 矿物的颜色、形状、透明度、光泽、条痕以及软硬,是辨认矿物的重要依据。 4、 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合理利用它们。 ( v )

5、 煤是由于地壳的变动,古代的树林被埋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并长期受到高温高压的作 用,而逐渐形成的。 ( v )

6、 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气源、打开出口。(V)

7、震级的数字越大,表示地震强度越大,破坏性也就越大。( v )

8、 各种矿物都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形成。 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叫做矿产。 (v )

9.2000 多年前,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时,想到了用煅烧并浇水的方法来破除河 道中的岩石。 ( v )

10、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 ) 11、地震一定会导致火山喷发,火山喷发一定伴随着地震。( × ) 12、围湖造田有利也有弊。(∨)

13、人类自身的活动也是影响地表变化的重要力量。(∨) 14、人类改变地表,就是与自然不和谐相处的行为。(∨)

15、梯田、桑基鱼塘、黄土淤泥坝、围海造田等都是明显的人工地貌。(×) 三、选择题

1、 煤层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地壳的变动,有的接近地面,可进行( B )开采。 A 露天 B 地下 C 钻井

2、 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c ) 。 A 铅 B 石英 C 石墨

3、 将烧热的岩石放在冷水中,反复几次后,岩石破碎了。这个模拟实验告诉我们( B ) 对岩石的变化是有影响的。 A 地表变动 B 温度变化 C 植物生长

4、 ( C )是一种灰白色、粒细而密、硬度不大、能用小刀刻划,遇盐酸冒泡的岩石。

A 砂岩 B 花岗岩 C 石灰岩 5、(b)是由远古时代生物遗体在地层中经过几亿年变化而形成的液体状物质。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4

6、科学家在( B )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的鱼龙、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 A、青藏高原 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

7 (A )是贮存于地球内部的一种巨大的能源。 A 、地热 B、风 C、水

8、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方法是(A ) A、植树造林 B、修建水库 C、开挖河道 9、我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是(A ) A 、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10、面对地震,我们目前的正确态度应该是(B)

A没有预兆,听天由命B研究规律,及时避险C掌握规律,杜绝地震

四、问答题。

1.地震发生前有什么异常现象?地震发生时应怎样做?

地震发生前有以下异常现象: A、水井里的水会上升下降,而且水井还会出现裂缝,裂缝里会发出难闻的气味。 B、动物也会出现一些怪异的行为:鱼会从池塘里面跳出来,猪和鸡都会很紧张,从而不再吃东西。老鼠会从田地里面跑出来寻找避难所。 C、会有类似飞机的声音,而且天边还能看见明亮的光。

地震发生时,先应关闭煤气和电器设施,远离电源。如果楼层较低,应尽快跑出房屋,如果楼层较高,应找一个家具庇护自己,最好在一个三角区,避免被砸到。

2.河中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岩石由于地壳运动等自然力量的震动风化,再经过山洪冲击、流水搬运和砂石间反复翻滚摩擦,形成了卵石。

3.煤和石油能再生吗?我们应怎样开发新的能源? 煤和石油不能再生。

我们应该这样开发新能源: (1)实施节约、低碳战略;

(2)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如地热、核能、潮汐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等。

《科学》复习题之四:《能量》

一、填空题:

1、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 。所有的生物能源也是来源于(太阳能) ,大 多数能源最终都来自(太阳) 。 2、 (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资源)都是节约能源。

3、 (举高)的石块、 (收缩)的发条、 (压缩)的空气都具有能量。运动的汽车具有( “动 能”)、熔炉里的钢储存了(热能) 、燃料、食物储存着(化学能) 。

4、电的计量单位是( “度”),它表示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比如:10 个 100 瓦的 灯泡亮 1 个小时,就用了(1 度电) 。

5、我家里最耗电能的电器是( ) ;我家里最常用的电器有( ) ( ) 。 6、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7、 (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如遥控玩具汽车消耗了(电能),获得了(动能)。

5

8 环保能源有(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等 。

9、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电能可使电动 机转动,热能可使水温升高,光能可以让绿色植物制造淀粉。

10、和运动有关的物体也有能量,叫(机械能) 。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 质中,叫(化学能) 11、(太阳能汽车)(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等都是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事例。 12、(光照面积大)(金属材料)(黑色收集板)都与太阳能热水器里的水热得快有关系。

二、判断题。 (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错的打╳.) 1、风,、流水、电,、汽油、食物都具有能量. ( ∨ )

2、 瓦数相同的用电器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一样, 瓦数大的用电器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 电能多。 ( ∨ )

3、水力发电站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位差产生强大水流所具有的动能进行发电。 (∨ )

4、光是电磁波的一种,不是能量的一种表现。 ( × )

5、太阳能是太阳内部高温核聚反映所释放的辐射能。 ( ∨ )

6、 潮汐能是一种利用高低所产生的位能及水流所产生的动能而获得的一种能量。( × )

7、潮汐能是因波浪上下波动所引起的水中压力变化而产生的能量。( ∨ ) 8、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 ∨ ) 9、人体进行各种活动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是从食物中获得的。( ∨ ) 10、 使用电灯照明时,输入的能量是热能,输出的是电能。( × ) 11、太阳能可以利用,但不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X ) 12、除磁以外,声、光、电、热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V ) 三、选择题 。

1、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C ) A、煤 B、石油 C、太阳能 2、下列方法中不能给我们带来热的是( C )。A 多穿衣服 B 晒太阳C 吃饭 3、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电,大多是来自(B )。 A 手摇发电机 B 发电站 C 干电池 4、( C )能把电能转换成热能。 A 日光灯 B 洗衣机 C 电饭锅 D 光 5、电能通过电风扇可以转换成( B )。 A 声音 B 动力C光

6、下面哪一种属于可再生能源( C ) A、核能 B、天然气 C、风能 7、下面哪一种属于二次可以利用的能源( B ) A、煤B水能C、石油 8、下列能源里, ( D)是不可再生资源. A、海洋能源B、水能 C、火电 D、煤

四、联线题 。 (一)

可再生资源 肉类 木材 草类、太阳能 水能 风能

不可再生资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

6

(二)

法拉第 空心汽动圆球 瓦特 发电机 尤利乌斯 蒸汽机

焦耳 能量储存在食物里

赫伦 动能和热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五、填表。

下面列举的例子中是否有产生热能或消耗热能的现象,如果有的话请在相应栏中画“∨”,并写出其消耗了什么能量,具有了什么能量。 现象 是否与热能有关 消耗了什么能量 具有了什么能量 钻木取火 V 动能 热能 在火柴盒上擦燃V 动能 热能 火柴 蒸汽机在工作 V 化学能 热能 将一根铁丝反复V 动能 热能 弯折数十次 汽车发动机在工V 动能 热能 作 嗮棉被 V 太阳能 热能 坐滑梯 V 热能 动能 六、问答。 (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电,但用多少电,是可以控制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到节约用电?

答: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节约用电: 1、使用节能灯; 2、人走灯熄;

3、关电器时,要拔下插头;

4、尽量少开冰箱门,冰箱内的食物不要塞太满; 5、电视的声音和亮度要适当;

6、少用洗衣机,合理确定洗衣时间;

7、停电时,要关掉在用的电器的电源开关。 (二)、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内管为什么都用黑色? 答:因为用黑色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大些。

《科学》复习题之五:《生物的进化》

一、填空题。

1、浩瀚的海洋里、广袤的陆地上和辽阔的天空中,到处存在着(生物)。 2、地球上最古老的的生命痕迹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

7

2、古时候人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 3、(化石)可以成为研究地球生物演变最重要的证据。

4、现在的马是由(始祖马)进化而来的,它出现在(6500万)年前。 5、大自然中生存着各种(动物),也存在着各种(危险)。谁更适应(大自然),谁就赢得了(生存)的权利。

6、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有很多。例如:一种动物(“模拟”)其他生物的形态;动物的(体色)与其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 7、人们称(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为类人猿。

8、我国对猪的饲养在(6000)多年以前就开始了。这是通过对西安(半坡)遗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猪的骨骸的研究得出的结论。 9、有些传染病是人畜共患的,如(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 10、为了满足各种(需要),弥补(野生动物)资源的不足,人们驯养了更多的动物。 11、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对野生动物进行选择性的驯养,使野生动物的体态,习性改变,这就是野生动物的(驯化)。

12、猪、马、牛、羊都是家畜,它们都是由( 野生动物)驯化而来的。 二、判断题。

1、随着森林面积减少直至消失,马群中体型更大,脚趾的中趾更有力的个体得以生存。(∨)

2、竹节虫、叶潃、枯叶蝶颜色、形态与环境保持一致,我们称之为拟态。(∨) 3、沙漠中多是叶片极小而水分蒸发慢的植物,热带雨林中大多是叶片大而水分蒸发快的植物,这就叫适者生存。(∨ ) 4、化石的形成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

5、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6、为了吃到更高的树上的树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 7、在我国最早出现的猿人是北京周口店猿人。(×) 8、人类与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 9、动物园里的黑猩猩也可以进化成人。(×) 10、人工选择会影响生物的进化。(v)

11、在人工驯养过程中动物的性状特征越来越符合人类的要求。(∨) 12、把野生动物培育成家养动物的过程,叫做动物的进化。(×) 13、驯养动物要注意卫生防疫。(∨) 三、选择题。

1、生物进化最可靠的证据是(A),但是目前人们所搜集到的这方面的证据还具有跳跃性,不够连续。

A、化石B、科学家的理论C、解剖

2、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C)

A、数量越多B、种类越丰富C、越简单、越低等D、越复杂、越高等 3、人类起源最直接可靠的证据是(C)

A、达尔文的进化论B、古书以及人类中的传说C、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D、模拟实验

4、下列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B)A、大猩猩B、猴子C、猩猩D、黑猩猩

8

5、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祖先不同B、运动方式不同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脑发育程度不同 四、填表题。

1、4个时期化石的比较。 时间 生物种类 5亿多年前 海洋生物 4.08亿年前 陆生动植物 3.60亿年前 两栖动物 1.44亿年前 哺乳动物 由上表可以看出: (1)地球上的生物变化的顺序是:

海洋生物 陆生动植物 两栖动物 哺乳动物

(2)变化规律是:由(水生)到(陆生)发展,由(简单)到(复杂)发展,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2、关于生物进化的辩论。 人物 国家 观点 居维叶 法国 生物的种是不变的 拉马克 法国 生物的种是可以改变的 达尔文 英国 提出生物进化的理论 3、人类祖先的化石 名称 生活时间 脑容量 特征 南方古猿 300万年前 450-530不会用火,在地面毫升 生活,能直立行走 蓝田猿人 115-65万780毫升 能制造石器 年前 北京猿人 70万-23万1088毫升 能制作石器、骨年前 器,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人工取火 五、简答题。

1、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答: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被埋在沉积物中,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变形成的。

2、骆驼刺的哪些结构适合沙漠的生活环境? 答:骆驼刺的这些结构适合沙漠的生活环境: (1)叶片很小;(2)叶片上有一层蜡质层(3)针状的枝(4)发达的根系 3、鱼的背鳍和肚皮的颜色不同有什么作用? 答:利用与环境接近的体色更好地保护自己。 4、环境的变化对马的进化产生什么影响?

答:随着森林面积减少直至消失,马群中体型更大,脚趾的中趾更有力的个体得以生存。

5、一位农民发现他种的柑橘受到一种蛾子的侵害 ,于是喷洒了杀虫剂,结果杀死了99﹪的蛾子。一个星期后,蛾子又多了起来,于是他再次喷洒同类杀虫剂,结果只有一半蛾子死亡。

9

请你分析,为什么会这样?

答:蛾子适应了同类杀虫剂,产生了免疫力,这叫适者生存。 6、说一说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1)通过拟态、保护色、警戒色适应环境;

(2)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科学》复习题之六:《水环境污染与保护》

一、填空题。

1、我国制定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把水分为(五)类,当水质下降到(三)类标准以下,不能作为饮用水源。 2、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 3、水污染可根据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4、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医院污染)。 5、通过调查,我知道的污染物质有( )( )( )( )。 6、污水的处理方法是:(隔栅)(沉砂池)(生化处理设施)(二次沉淀池)(混凝沉淀池)(出水提升泵站)。 7、(沉淀)和(过滤),一般只能分离出污水中可见的颗粒状杂质,有许多用肉眼无法看到的(微生物)和有害(化学物质),还需要通过其他措施去除,才能使水变得更洁净。

8、人们对地球生命共有的生存环境造成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上。 9、(酸雨)已成为植物的致命“杀手”,(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逐年变暖,(臭氧空洞)表明了地球第一道保护防线遭到破坏。 10、(3)月(12)日是 中国植树节,(4)月(22)日是地球日,(6)月(5)日为世界环保日,(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11、人们常用(静置沉淀)(过滤)(蒸馏)等方法来净化水。 12、现在我国正面临着(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垃圾处理)(土地沙漠化和沙灾)(水土流失)(旱灾和水灾)等环境问题。 二、判断题。

1、水没有发臭就说明没有受到污染。(×)

2、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水资源特别丰富,不必珍惜。(×)

3、水有自净功能,弄脏后过一段时间自然会好的,所以即使水被污染了也不用太紧张。(×)

4、地球上的水污染主要是人类在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向水体排放了大量有害物质引起的。(∨)

5、防治污染是大人们的事情,我们现在还小,不用操心这些事。(×) 6、消毒液是杀菌的,不会污染水源。(×)

7、为了把衣服洗得更干净,我们该多用一些洗衣粉。(×) 8、沐浴露和香皂不含磷,不会对水造成污染。(×) 9、自来水烧开沉淀后饮用更卫生。(∨)

10

三、简答题。

1、考察自然水域有哪些方法?

(1)看:颜色、透明度、漂浮物、动植物等。 (2)闻:是否有怪味、臭味等。 (3)查:周边环境哪些会影响水质。

(4)访:水域发源、水质和环境变化、造成的影响、措施。 2、水污染带来哪些危害? 答:水污染带来下列危害:

(1)水域污染直接给淡水养殖带来巨大损失; (2)水污染还造成了部分生物产生畸形变异;

(3)水域污染造成的赤潮,给海洋生物带来灭顶之灾。 3、怎样保护我们的水域环境? (1)禁止向河里倾倒垃圾;

(2)禁止未经处理的各种废水、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水体中; (3)禁止把工业固体垃圾堆放在河边; (4)禁止车油泄露和在河边洗车。 4、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1)对生物资源过度利用,造成自然灾害;

(2)石油、煤等的大量使用造成大气污染和对大气层的破坏;

(3)各种来自工农业生产、医院以及家庭的固体废弃物对水体、土壤、空气的污染。

《科学》复习题之七:《宇宙探索》

一、填空题。 1、(太阳)给地球送来光明与温暖。 2、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球叫(恒星)。

3、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星球,它内部的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表面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体积大小相当于(130万)个地球。

4、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的其他天体都围绕(太阳)运行。

5、围绕太阳运动的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6、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存在着数十万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行星,天文学把这个区域称为(小行星带)。 7、(土星)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环绕着其赤道的巨大光环。光环主要是由一些(冰)(尘埃)(石块)混合在一起的碎块构成的。 8、(彗星)在靠近太阳的时候会出现长长的彗尾。(流星)划破夜空时像飞驰的光点。 9、(陨石)给我们带来丰富的太阳系形成演化的信息。 10、(《天文气象杂占》)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彗星图。 11、我国有关哈雷彗星的文字记录,最早见于2600多年前的(《春秋》)。 12、(金星)可以算作地球的姊妹星,表面有厚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它与太阳系其他成员自传的方向是相反的,人们把日出之前看到的金星叫做(启明星),

11

把日落之后看到的金星叫做(太白星)。它像月亮一样,也有(圆缺)的变化。金星的“一天”比“一年”还长。

13、由千千万万颗星构成的庞大的恒星集团叫做(银河系)。银河系以外的许许多多像银河系一样的恒星集团,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总星系)是现在人类已观测到的宇宙部分。

14、光年是天文学中使用的(距离)单位。主要用于度量(太阳系)以外天体的距离。

15、银河系、河外星系都是由(恒星)(星云)(星际物质)组成的。 16、河南登封县告成镇的古天文台遗迹————(登封观星台),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

17、公元10世纪的中国(古星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图之一,现存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

18、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制作出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300多年来,各种(望远镜)一直是天文观测最重要的工具。

20、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天文台和太空探测器,将人类的视野延伸到了(15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

21、国际天文合会决定,将全天划分成(88)个星座。星座名称是由亮星组成的图形,结合(神话故事),用(人物)(动物)和(器具)来命名的。 22、在我国广大地区,(北斗七星)和(北极星)是常年可见的。北斗七星属(大熊星座)的一部分,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部)。北极星处于(小熊)的尾巴尖端。

23、不管什么季节,(北极星)总出现在地球的正北方天空,因此,它成为了夜行者的(指路明灯)。

24、通过观察,天空中,除北极星外,星星都逐日(西)移。 25、发生流星雨特别有名的是(狮子座)。

二、判断题。

1、银河系是一个恒星集团,它的直径约10万光年 。 (∨) 2、大麦哲伦星系距离地球17万光年,也就是说现在观察到的它的光芒实际是它17万年前发出的。(×)

3、总星系就是整个宇宙。 (×)

4、宇宙中的一切总是运动着的,而且运动是有规律的。(∨) 5、北极星在北斗星的上方。(×)

6、使用南天星图寻找星座时,因为我们是北半球的人,所以也要面对着北方。(×)

7、黑暗的夜空很不利于观星。(×)

8、北斗七星属于大熊星座,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 9、夜晚能看到的天空上的星星都是恒星。(×) 10、宇宙中有无数个与银河系一样的恒星集团。(∨)

三、计算题。

真空中,光速约是300000千米/秒,1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经历1年所走的距离,那么,1光年到底有多少千米,合多少万亿千米呢?(1年按365天计算)

解:1光年=300000千米/秒X365天X24小时X60分X60秒≈94600亿千米=9·46万亿千米

答:,1光年到底有94600亿千米,合9·46万亿千米。

12

四、填表题。 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位置 南天 南天 北天 南天 主要星座 狮子星座 天蝎星座 飞马星座 猎户星座 五、简答题。 1、什么是陨石?

当流星闯入地球大气圈时,就会同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光迹。若流星在大气中未燃烧尽,落到地面后就称为陨石(又叫“陨星”)。

2、请你用示意图来表示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和总星系的关系。

3、什么叫“观象授时”?

以观察天象有规律的变化来定四季的方法就叫做“观象授时”。 4、人类为什么要开发月球?

答:⑴月球上矿产资源丰富。⑵月球新能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⑶月球表面是建立天文观测站、研究基地的理想场所。(4)月球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前哨阵地和转运站。

5、近十年来科学家采取哪些方法探寻外星生物?

答:⑴广泛接受和研究各种来自太空的电磁波信号。⑵主动向太空发射出信号。⑶发射探测器。

6、你是如何做好探究之龙的?

答:⑴认真观察,提出问题。⑵大胆猜想,合理假设⑶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⑷实验、调查、搜集数据。⑸整理、分析数据,做出判断。⑹做出科学结论。

六、分析作图题。

诗人欧阳詹在《元日陪早朝》一诗中写到:“斗柄东回岁又新”。

(1)说说这句诗的大意。

这句诗的大意是: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方,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2)这句诗里含有什么科学现象? 这句诗里的科学现象是:星座移动的方向和地球上气候变化之间存在一定规律:“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3)请依次画出不同季节的斗柄指向。

13

六年级科学测试卷 1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 一、我来填一填。 (20 分)

1、植物的根总是朝着 _____________生长;茎和叶总是朝着 _____________生长。

2、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等。

3、我们日常在商店或超市购买食品时,首先要看包装袋上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

4、动物身体瘦肉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__ ,肥肉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 。

二、我来选一选 。 (有几个选几个,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共 20 分) 1、植物生长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下,一般植物生长环境有( ) A、声音 B、光照 C、水分 D、气温

2、小明在所盛的一碗面条中滴几滴碘酒,面条就变成了( ) A、红色 B、蓝色 C、黑色 D、蓝紫色

3、请选择适合我国北部地区种植的水果( ) A、苹果 B、香蕉 C、酥梨 D、桔子 E、葡萄 4、大量的砍伐树木,森林减少,将会导致( )

A、动物因失去生存环境而迁徙或死亡 B、土壤会被洪水冲走 C、气温可能会逐步升高 D、空气质量越来越差

5、下面正确的饮食习惯有( )

A、为了学习,小明边吃饭边看书 B、吃完饭后就去打篮球 C、不喜欢吃的就不吃 D、饭后吃点水果

三、我来辨一辨。 (共 20 分,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1、候鸟不需要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因为它们能迁移。 ( )

2、我国北方的沙尘暴主要是因为草原生态系统失衡造成的。 ( ) 3、为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必须注意营养合理搭配。 ( )

4、菜市场的包菜有许多虫眼,说明没有农药污染,可放心吃。 ( ) 5、人长身体需要的营养主要是脂肪,还需要水和一些盐类。 ( )

期末综合检测题

一、填空:

1 生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影响生物生存的基本因素是----、-----、------、-----等。

2.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生物间的食物链,并用箭头标出。 枝叶

3.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食物被消化后,大部分营养物质是在_________ 中被人体吸收的。

5.火山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可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和________________。 6.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体积的 1/49,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_____________。 7.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_____________。

14

8、昆虫的特征是:身体都是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 9、植物适应环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性。

10、动物们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11、鱼、水虿、孑孓的食物关系是 ---------- ——— ———— 。 12、森林的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们吃的米饭经过的消化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购买食品时,我们必须看清包装盒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不良饮食习惯。

16、对岩石变化产生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矿产开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指导开发出了大庆油田的是我国地质学家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植物通过_______________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20、目前我们主要利用的是储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燃料中的能量。 21、中国的探月计划————______________已于2004年正式启动,计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22、地球上的生物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的,由此我们知道生物进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自然选择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类人猿。 25、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水体污染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污染。 27、人们开发的污水处理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每年的4月22日为世界____________日,6月5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太阳系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构成的天体系统,行星按离太阳由里向外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彗星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有关哈雷彗星的最早文字记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公元10世纪的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图之一。

31、在我国广大地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是常年可见的,前者属_______星座的一部分,后者处于_____________的尾巴尖端。 32、我国的四大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牛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他对光学、数学、化学的研究,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4、_______________已经把全世界联成了一个地球村,人类进入了________________时代。 二、选择题。

1、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酸性液体,能将食物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

A、唾液 B、胃液 C、小肠绒毛 D、血液 2、发明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的是______________。 A、张衡 B、毕昇 C、蔡伦 D、瓦特

15

3、钻出了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盐井的是________________盐工。

A、 B、银川 C、海口 D、自贡 4、真正把蒸汽动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是________________。

A、哥白尼 B、爱迪生 C、瓦特 D、爱因斯坦 5、10个200瓦的灯泡亮1个小时,用了____________度电。

A、10 B、20 C、1 D、2 6、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痕迹可以追溯到________________年前。

A、35 B、35亿 C、30亿 D、30 7、我国对猪的饲养在_________________多年前就开始了。

A、6000 B、3000 C、600 D、300 8、环绕着其赤道有巨大光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金星 B、木星 C、土星 D、火星 9、秋季的夜晚,我们在北天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星座。

A、狮子 B、天蝎 C、猎户 D、飞马 10、人类的视野延伸到了_________________光年的宇宙空间。

A、150 B、150亿 C、15 D、15亿

11、被称为夜行者得指路明灯的是______________。

A、北极星 B、北斗七星 C、恒星 D、卫星 12、写出《天体运行论》的是______________。

A、伽利略 B、哥白尼 C、牛顿 D、爱因斯坦 13、_________________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

A、望远镜 B、蒸汽机 C、指南针 D、火药 三、判断题。

1、食物链就是一种食物关系。( ) 2、微生物只起破坏作用。( )

3、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

4、食物金字塔告诉我们,应多吃上部的食物,少吃底部的食物。( ) 5、将食品放入冰箱保持是最好的保鲜办法,因为低温能杀灭微生物。( ) 6、大坝、泥石流在改变着地表形态。( ) 7、火山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 ) 8、围湖造田有利也有弊。( )

9、燃料、食物以及其他化学物质里都储存着化学能。( ) 10、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已进入了较高级阶段。( ) 11、庄稼地也是能源宝库。( )

12、到目前为止,人类已有6次成功的登上了月球。( )

13、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还提出了“月海”这个名称。( ) 14、月球表面上有高山也有平原。( )

15、月球是被太阳照亮的,所以明亮的一面总是向着东方。( ) 16、人们驯养动物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吃到更多野生动物的需要。( ) 17、通过沉淀和过滤,就能将污水净化为可饮用的洁净水。( ) 18、我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 ) 19、陨石给我们带来丰富的太阳系形成演化的信息。( )

16

20、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的最重要的证据。( ) 21、金星和月亮一样,也有圆缺的变化。( ) 22、组成银河系的星星都是自己能发光发热的。( ) 23、观象授时就是以观察天象有规律的变化来定四季的方法。( ) 24.科技发达了,香蕉树在东北也能结出丰硕之果。( ) 25.青蛙、蛇是用冬眠的方法来适应气候的变化。 ( ) 26.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 ) 27.改造自然的活动给人类造了福,但也带来了一定的“祸” 。( ) 28.多吃鱼、肉,多吃米饭,定能长成健壮的体魄。( ) 29.发生地震的同时,一定会有火山喷发。( )

30.从山坡上滚下的石头具有动能;发光的小电珠消耗了电能。( ) 31.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其面貌也与地球一样。 ( ) 32、斗柄西指,天下皆冬。( )

四、简答题。

1、怎样才能使地球上的生命拥有一个美好和谐的家园呢? 要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⑴认真学习科学知识,自觉接受环境教育,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知识。⑵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⑶养成爱自然、爱环境、讲卫生的良好习惯。⑷爱护花草树木,植树造林。⑸不适用污染环境的产品和一次性碗筷。⑹垃圾分类回收。 2、水污染带来哪些危害?

A、直接给淡水养殖带来了巨大损失。 B、造成部分生物产生畸形变异。

C、水域污染造成的赤潮,给海洋生物带来灭顶之灾。

3、请用示意图来表示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和总星系的关系。

4、人类为什么要开发月球?

⑴月球上矿产资源丰富。⑵月球新能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⑶月球表面是建立天文观测站、研究基地的理想场所。(4)月球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前哨阵地和转运站。 5、近十年来科学家采取哪些方法探寻外星生物?

⑴广泛接受和研究各种来自太空的电磁波信号。⑵主动向太空发射出信号。⑶发射探测器。 6、你是如何做好探究之龙的?

⑴认真观察,提出问题。⑵大胆猜想,合理假设⑶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⑷实验、调查、搜集数据。⑸整理、分析数据,做出判断。⑹做出科学结论。 五、实验题。

1、为了检验食物中的成分,我们来做下面的实验:将去皮花生、瓜子在白纸上来回摩擦,会发现白纸变得( ),可见花生、瓜子中含有较多的( );将头发在火上烧,会闻到一股特殊的( ),由此可以推出头发主要由( )组成;在米饭、馒头上滴碘酒,会变成( ),可见米饭、馒头中含有( )。 三、连线题。(10分)

17

1、

香蕉 针叶 雨林 仙人掌 阔叶 沙漠 松树 叶刺 山地 2、

烈日下,石块出现裂缝 流水搬运 河道上游的石块冲到了下游 温度变化 河中石块变圆变光滑 生物风化 植物使石块缝隙加剧 河水冲刷 四、应用拓展(12分)

1.试分析“模拟火山喷发”实验过程中的能量转换。

①用一些土豆泥堆出一座“小山”

②加热“小山”,直到“火山”喷发。

③从“山顶”往下挖出一个深坑,填入番茄酱后,再用一点土豆泥封住洞口。

实验最后过程 加热“小山”,直到“火山”喷发 能量转换分析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