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心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科学的标志是( ) A.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B.10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
C.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试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
D.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条件反射学说 答案:A
2、不属于心理学的实际应用研究领域的心理学分支是( )
A.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B.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C.心理测量学 D.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答案:C
3、通过观察并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意志特征,这是应用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测验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答案:A
4、下列关于催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催眠往往是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B.催眠是一种恍惚的意识状态 C.催眠是一种睡眠 D.催眠类似睡眠又不是睡眠 答案: C
5、“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是( )
A。嗅觉适应现象 B.习惯现象 C.感觉——知觉整合现象 D.联觉现象 答案: A
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根据这个规律,为了巩固学习的效果,我们应该() A.及时复习 B.尽可能多地复习
C.首次学习之后不需要复习,等隔了一段时间再复习 D.自始至终都保持同样的复习频率 答案: A
7.人与动物思维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认得思维可以借助于() A语言 B工具 C 创造力 D 知觉 答案: A
8.根据人们掌握概念的途径的不同可以把概念分为日常概念和( ) A具体概念 B抽象概念 C科学概念 D中等水平 答案: C
9、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的离差智商分数是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
A通常水平 B 弱智 C低下水平 D中等水平 答案: D
10、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间智商的相关系数随着年龄的间距的增加而明显减小,一个人2岁时的智商与他3岁时的智商相关明显大于2岁时的智商与8岁时的智商相关,这说明了( )
A智力发展具有稳定性 B智力发展具有可变性 C智力发展无规律可循 D智力发展与年龄无关 答案: B
11、动机产生依赖于需要,下列属于需要的是() A食物 B 饥饿 C寻找食物 D吃食 答案: B
12、面对意外的紧急情况,人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这属于( )
A表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答案: D
13、人格的心理特征系统包括哪些成分?()
A知-情-意 B需要、动机、兴趣 C能力、气质、性格 D意识、情绪、注意 答案: C
14、一个人表现出助人为乐的特点,另一个人表现出自私自利的特点,二人体现出的人格差异是()
A认知方式 B气质 C性格 D情绪 答案: C
15、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了( )
A 人际需要三维理论 B社会交换理论 C去个体化理论 D从众理论 答案: A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沟通的要素的是( ) A言语 B 信息 C目标靶 D信息源 答案: A
17、面对压力时,把压力的威胁性估计过大,对自己应对压力的能力估计过低,那么压力反应必然也大,这反映了什么因素对人的压力感的影响?()
A经验 B准备状态 C性格 D认知 答案: D
18、对一些非常特异的场合在并无危险的情境下产生极度强烈的害怕,这是焦虑障碍中的()
A恐慌障碍 B恐惧症 C广泛性焦虑障碍 D强迫症 答案: B
19、个性17岁时正在处于毕业发展的()
A儿童后期 B成年早期 C儿童期 D青少年期 答案: D
20、成年初期的发展任务之一是( )
A生理变化及适应 B婚恋与生育 C感知觉的退化 D自我意识发展B
二、名词解释 21、问题解决:
是指具有目标指向性的的认知操作。
22、效度:
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备测量的程度。 23、社会助长:
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24、社会性发展:
主要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适合于自己的社会情境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三、简答题
25、什么叫社会知觉?与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有哪些特性? 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人能体验其内部世界,而物不能所以社
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会知觉的对象。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26、人工概念研究是怎样解释概念的形成过程的?
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被试者通过对所给刺激材料的分析与综合,并依据自己的知识经验,首先提出一个与目标相一致的假设,然后再根据主试者的反馈和对新材料的分析,检验和修正所提出的假设,最终形成概念。其基本模式可概括为假设——检验——
再假设——再检验…..直到成功
27、简述智力发展的特征
(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智力水平随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一般来说,智力的发展可以划成三个阶段:增长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 (2)智力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不同年龄间智商的相关系数随着年龄间距的增加而明显减小。
28、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1.相似性与互补性: 2.个人品质: 3.接近性与熟悉性:
29、焦虑的应对策略有哪些? (1)认清焦虑状况:
(2)克服焦虑的三个原则:1、不回避2、正面迎战3、做记录 (3)学会放松自己 (4)运用想像减轻焦虑 (5)进行理性思考 (6)接受专业治疗
30、皮亚杰怎样划分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包括每个阶段的名称和年龄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 11~12岁以后
四、论述题
31、小王打电话订餐,在号码簿上查找到餐饮公司电话为49101997,默念几遍后开始拨号,碰巧对方忙音。稍等片刻后小王再拨时发现已经忘了刚才的号码,只能在查一遍然后拨打。 根据材料回答一下问题:
(!)根据记忆的三存储模型,记忆加工分别由哪些阶段组成?各阶段有着怎样的关系?
(2)以上材料中,小王为了记住电话号码,采用了什么方法?为了更好更长久的保存信息,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综合以上材料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