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妖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年级数学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二年级数学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来源:易妖游戏网


总复习

单元学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

学习难点:

1、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弥补知识缺漏,促进新学知识系统化,并融会贯通。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

学习准备:

口算卡、相关实物、口诀表。

学习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

复习目标:

1、学会整理和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回顾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和整理,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学习准备:习题课件。

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提出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和整理有关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知识。板书课题。

你打算怎样进行整理和复习?

小组进行交流。

二、整理和复习

1、整理

你们小组打算怎样对这一单元进行复习?

那你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都有哪些收获?

如果让你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你认为哪个是重点?哪个是基础?

你最喜欢的内容是什么?

交流小组的意见,整理知识点,绘制整理图。

2、说说你的整理结果

请学生上来汇报。

你认为这个单元的重点在哪?那你能来当小老师,帮助大家复习嘛?

3、重点复习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刚才同学们都提到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它。

你能编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式吗?编写。

先估计一下它大概得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

请分别笔算这两道题。边计算边思考笔算方法和注意点。

汇报。笔算时,我们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做十。)

如果是连加连减,或者是加减混合呢?那怎样计算?

三、练习

1、完成练习1,再同桌互改。

2、先估算在笔算。(练习4)

3、(练习2)选择两道你敢兴趣的题目完成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最想和大家说什么?

板书: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估算 口算 笔算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表内乘法

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加强乘法含义的理解,增加他们对乘法学习的信心。

2、进一步熟练表内乘法

3、加强乘法的应用。

复习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目标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同学们都各自说了自己复习的方法。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乘法的世界。看看在那,我们曾经留下些什么?

二、整理和复习

1、关于乘法,你了解到什么?你想对它说些什么?乘法听到有这么多小朋友这么了解它,一定很开心。

2、那你们知道这样一道乘法算式表示什么含义吗?乘法和加法有什么联系?

3、怎样可以让我们更快更对的计算表内乘法。

是啊,我们可以请口诀表来帮忙,我想再听一次你们流利背口诀的声音,好吗?

是啊,我们可以背的这么熟练。

口算口算卡片

4、那乘法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应用)

三、综合练习

1、听算

把听到的算式的得数写下来。

2、口算

同桌出题,请对方回答,比一比,谁算得快。

3、解决问题

⑴看图列式

⑵二(1)班同学参加兴趣小组,参加科技班的有4人,参加舞蹈兴趣班的人数是科技班的2倍。参加舞蹈兴趣班有几人?……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和爸爸妈妈介绍乘法,出一些有关乘法的数学问题考考爸爸妈妈。

反思:

第三课时

复习内容: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复习内容: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能形成比较清晰的“米”和“厘米”的观念,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能够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出有关物体或距离的长度,能在具体情景下进行简单的估计。

2、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并进一步掌握熟练画角和直角。

3、用数学的眼光来描述生活。

学习准备:

课件、文具

学习过程:

一、 米和厘米

数学不仅仅是用来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它。比如说,你想知道教室的长和宽,我们的课桌有多高,我们长的多高。我们需要测量。板书:米和厘米

关于米和厘米你了解到哪些知识?

谁来比划比划1米和1厘米的长度。

1米=( )厘米 板书:1米=100厘米

你来估计一下我们教室的长?课桌的高?数学书的长和宽?测量数学书的长和宽。

请你来估计练习5中两条线段的长并进行测量。

请你来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同桌测量判断。

二、 角和直角

同学们都会量物体的长,也会画一条规定长的线段。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下面老师请你来判断,这是什么图形?课件出示“角”

它有什么特点?请小组互相说一说,并指名汇报。

你会画角吗?

试着在本子上画一个你最喜欢的角。

谁来介绍你的角。

它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引出直角。

那你的角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你是怎么判断的。那如果我们要来画一个直角,我们用什么工具比较合适?

请画一个直角,并请同桌帮你判断是否是直角,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活中哪些角是直角,哪些比直角大,哪些比直角小。你是怎么判断。

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哪些角是直角。

在图形里增加一条线段,使它增加三个直角。增加四个直角呢?增加两个直角呢?

三、 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

1米=100厘米

第四课时

复习内容:观察物体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了解物体各方位的形状。能根据图判断那个小朋友观察到的应该是那个图形。

2、能正确判断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复习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对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有一定的了解,能判断对称图形。

学习过程:

一、 揭示课题 提出目标

这个节我们一起来复习观察物体这一单元。在这一单元中我们有哪些收获?你最喜欢

那块儿的知识?那块的你觉得最难。

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复习这单元的知识,在复习时我们来找一找这一单元中还需努力的内容。

二、 展开复习

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瞧,这三位小朋友正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样物体,你知道哪位小朋友观察到的物体的样子吗?请连上线。

你是怎么知道的?说说你的好方法。

你能说说从你的角度看到教室的哪一面吗?

2、是啊,我们要学会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你瞧,在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图形。在这一单元中,我们还认识了对称图形。那么现在谁来说一说,怎样的图形可以称为是对称图形?

你能画一个对称图形吗?请在书本P104页的格子图里画一个对称图形。

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能指出它的对称轴吗?

在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可以看成是对称图形?

判断一下图形,哪些是对称图形,哪些不是,为什么?

3、这是一位小朋友在镜子里看到的时刻,你知道它真实的时间吗?

你是怎样来判断的?

三、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观察物体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

对称图形

第五课时

复习内容:统计

复习目标:

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复习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 看统计图

课件出示统计图。

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统计图能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

上个学期我们也学过统计,和我们这个学期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要用1格表示2?

二、 画统计图

1、统计我们班男女生各有几人?制成统计图。

你打算怎样制作统计图?

需要收集数据?怎样进行?

横轴代表什么?竖轴代表什么?

你打算怎样画?

2、选择小组感兴趣的统计内容制成统计图。

选择内容:

(1)统计班级在红黄蓝三色中最喜欢哪种颜色。

(2)统计班级同学一天看课外书

(3)统计班级同学现在的心情指数

……

三、 总结。

在看统计图和制统计图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做好统计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四、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统计家中的餐具,并制成统计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