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妖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3年历史模拟试题1

2013年历史模拟试题1

来源:易妖游戏网
2013年历史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荀子》载:西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与“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3.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4.“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有官职或

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演变 B.所有人才都从进士科选出 C.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 D.缙绅都要参加进士科考试

5.乾隆皇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许多努力,他自称有“十全武功”。下列属于“十全武功”之一的是:

A.收复 B.组织雅克萨之战 C.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6.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璀璨。下列著作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A.《伤寒杂病论》与《天工开物》 B.《史记》与《资治通鉴》 C.《九章算术》与《本草纲目》 D.《水经注》与《金刚经》

7.今年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相声节目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和《西游记》内容都穿插其中。上述古典文学名著成书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8.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材料表明林则徐:①支持正常贸易②反对鸦片走私③反对开放口岸④维护民族利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挽救中华民族 B. 实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 D.建立民主共和国

10.奕訢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①轮船招商局②湖北织布局③江南制造总局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1.曹汝霖在回忆录中写到:“一天,吴总监来电——天安门外有学生千余人,手执白旗,标语为‘和会失败’,攻击曹总长诸位,请诸位暂留公府。”这段文字讲述的是:

A.公车上书 B.百日维新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2.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说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谈论的是:

A.井冈山会师 B.西安事变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

13.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B.设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14.握手是一种礼节,国家领导人之间的握手更是寓意深刻。对下列这组“握手”照片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最早与新中国建交 B.中美之间隔阂开始消除 C.中美对国际问题看法一致 D.中美重视两国关系发展

15.中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1979—1984年间的4.9%。粮食生产年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③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断提高④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佛教、教和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有关的是:

①希腊帕特农神庙 ②巴黎圣母院 ③洛阳白马寺 ④麦加大清真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一百年前,“泰坦尼克”号首航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计划到美洲。最早开辟这条航路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18.法国国旗上的蓝、白、红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国大的象征。当时资产阶级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此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宣言》

C.《宣言》 D.《黑人奴隶宣言》

19.下面是一组关于“三角贸易”的图片。图片反映了:

猎捕黑奴 黑奴装船 黑奴抵港 A.三角贸易的血腥性 B.欧洲对劳动力的需求 C.三角贸易的全过程 D.非洲人口过剩的状况

20.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从此,获得“”的农奴: A.只能从事农业生产 B.可接受免费义务教育 C.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 D.可免费获得一块份地

21.有人说: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被苹果“砸醒”后,牛顿发现了:

A.地圆说 B.万有引力定律 C.相对论 D.生物进化论

22.列林说:“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 A.战时主义 B.新经济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领土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23.根据右表所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些内容出自: 有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赔款 A.《凡尔赛和约》 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B.《九国公约》 殖民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有英、法、C.《慕尼黑协定》 地 日等国瓜分 D.《联合国家宣言》

24.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实施了一系列克服经济危机的措施,史称“罗斯福新政”。下面有关新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C.经济得以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D.根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25.1944年6月,盟军官兵在英国南部海岸集结,等待执行一项两栖作战任务。他们将要参加的是: A.诺曼底登陆战役 B.莫斯科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 26.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的形成 D.华约的形成

27.他常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大多数物理学家沿着牛顿的道路继续前行时,他却走上了一条创新之路,最终提出了物理学的相对论,对牛顿的力学体系和绝对时空观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这里的“他”指

A.达尔文 B.巴斯德 C.爱因斯坦 D.门捷列夫

28.1931年10月18日,在漫漫长夜里,无数的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用这种方式来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 B.爱迪生 C.法拉第 D.卡尔·本茨

29.工业、第二次工业和第三次科技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其相同之处是 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30.“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北京奥运会会歌的传唱让“地球村”家喻户晓。“地球村”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A.政治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文化多元化 D.区域集团化

二、非选择题 31.《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

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1分)党和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1分)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果?(举一例)(1分)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分)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1分)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1分)

32.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他坚定地认为,这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进行试验。

——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历史必须第二册》

(1)材料一中,罗斯福“进行试验”的目的是什么?(1分)为此,他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1分)他的试验取得了怎样的成效?(1分)

材料二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摘自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2)材料二中所说的“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的总设计师是谁?(1分)概括说明,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进行了哪些卓有成效的探索?(2分)

(3)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青年学生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1分)

33.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对孪生姐妹,战争中孕育着和平,和平中有潜伏着战争。让我们反思战争带来的苦难,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A、B两国及它们所在的军事集团的名称。(2分)这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A国名 ;所在军事集团名称 ;

B国名 ;所在军事集团名称 ;

材料二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 ——摘自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2)材料二中,为什么罗斯福说“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1分)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1942年1月反法西斯国家有什么重大举措,(1分)该举措有何重要意义?(1分)

材料三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比较表(表3) 项目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参战国 (个) 30多 60多 卷入人口 (亿) 15 20 参战人员 (亿) 0.7 1.1 伤亡人员 (亿) 0.3 1.9 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1805 40000 (3)运用数据分析和图表统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从材料三(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

(4)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