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经,我们看“热门博客”,现在看“微博热搜”;曾经看“明星进驻”,现在看“网红直播”。 B.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C.实际上也是如此,竹篮坎上三四户人家,就考出了四个研究生,还是村里最早的大学生和研究生。
D.近日,教育陈宝生做客中国网《之声》的时候,对百姓的教育期望分门别类做了“盘点”,归纳为十个“期盼”。
2、下列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近期,向青年人提出了八字要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B.观众们纷纷疑惑,怎么了?电视剧为何越做越长。 C.大人们的呼号“归自然!”在你们面前出丑得很了! D.社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与居民签订《文明公约》。
3、将下面的四句话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为了达到最佳的言语交际效果,大师往往不动声色,没有任何直接的揭露, ;
; 。体悟出其中的奥妙,你就走近了大师,和他心照不宣地交流了,享受到和大师心灵沟通的幸福。 。
①最聪明的读者还要进一步联想其他类似作品的情况,体悟其奥秘②一般的读者觉得有意思,但是没有动脑筋③粗心的读者迷迷糊糊地放过去了④真正细心的读者却感到了这里有名堂 A.③④①② B.③②④① C.④③①② D.④②①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高速铁路具有服务大众,紧贴民生的特点。
B.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让许多学生都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
C.“百度”、“美团”“饿了么”,这三家外卖平台的全国日订单量大约在 700 万单左右。
D.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治理下,我市 PM2.5 指数下降了一倍多,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5、下面有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 B.我国古代对年龄的称呼,其中三十岁称为“而立”,五十岁称为“花甲”。 C.“老师慈爱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时时浮现在我眼前。”这是个病句。
D.“山寨”旧时绿林好汉占据的山中营寨,演变至今日,变成了有仿冒嫌疑或伪造嫌疑的意思,更衍生出“某某现有事物的粗糙模仿版”的引申含义。 6、下列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当老师踏入教室时,同学们的嬉笑叫闹声随即戛然而止。 ....
B.在目眩神迷的感官刺激背后,电影《天才手》所表现的主题,更值得我们回味反思。 ....C.盛夏如日中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D.他们夫妇俩是名副其实的才子佳人。 ....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芦荟(huì) 云翳(yì) 缄(xián)默 颔(hán)首低眉 ....B.朔方(shuò) 稽(qǐ)首 裸(ɡuǒ)露 觥(ɡuāng)筹交错 ....C.媲( bǐ)美 招徕(lán) 荸荠(bí qí) 众目睽睽(kuí) ......D.执拗(niù) 瀚(hàn)海 干涸(hé) 鸢(yuān)飞戾天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9、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2)________,西北望,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希望朝廷重用自己,好有机会建功立业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清照的《武陵春》中表达词人对亲人思念之情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有时是残酷无情的,但磨灭不了仁人志士胸中的理想和一腔报国之志,由此我们联想到爱国诗人辛弃疾《破阵
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读书,越来越多的人读经典,读好书。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做的国民阅读率调查表明,中国的国民阅读率不断上升。而书店的书架和出版社的数据则表明,经典好书越来越有市场,内容含量不足的七拼八凑之作,越来越受冷落。城市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为阅读带来了很大变化。读书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所 A (昭示 展示)的是集体阅读越来越成为时尚。阅读不只是融入群体的社交手段,还是人们个体的生存方式。互联网时代让迅速 B (招揽 招募)会员成为可能。科技的发展也让阅读的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这些方面说,这确实是个阅读的好时代。
(1)为文中A、B两处选择恰当词语。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二、现代文阅读 (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时间“倒流”首次在量子计算机上实现
①据英国《报》近日报道,由美国、瑞士和俄罗斯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科学报告》杂志撰文称,他们首次借助一台量子计算机,逆转了“时间之箭”的方向。这一违背常识的突破性研究,可能会改变我们对..统辖宇宙的机制和过程的理解,也有望促进量子计算机的发展。 ..②研究人员称,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时间是线性的,只能沿一个方向运动;系统总是从有序到无序,而非相反。但在最新实验中,他们使用量子计算机,让时间“倒退”,正如桌子上散落的台球重回其最初的三角形排列的起点。
③首席研究员、俄罗斯莫斯科物理科学与技术研究所(MIPT)量子信息物理学实验室负责人戈尔代·勒斯维吉博士说:“我们人为地创建了一种与热力学时间箭头反方向演进的状态。”他们使用的是一台由电子“量子比特”(qubits)构成的量子计算机。量子比特是量子计算机的基本信息单位,由“1”“0”或这两者的混合“叠加”来描述。
④在实验中,他们启动了一个“进化程序”,该程序使量子比特进入一种逐渐复杂的1和0不断变化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量子比特失去了秩序,就像摆好的台球被撞击,散落各处一样。但随后,另一个程序修改了量子计算机的状态,使其“向后”演进,从混乱变为有序,这意味着量子比特重回初始状态。
⑤研究人员发现,当使用两个量子比特时,“时间逆转”的成功率为85%;而当使用3个量子比特时,成功率下跌到50%。他们认为,随着所用设备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错误率有望下降。
⑥他们同时表示,这项实验也有望促进量子计算机的开发。勒斯维吉说:“我们的算法可以更新,并用来测试为量子计算机编写的程序,消除噪音和错误。”
(选自2019年3月《人民日报》) 1.文章开头第一段起何作用?
2.阅读下面文中划线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第一段中加点词起何作用?(两个词任选其一作答) (2)第五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请简述科学家是如何利用量子计算机实现时间“倒流”的? 12、说说短视频文化
①近年来短视频蓬勃发展,平台迅逸崛起,用户规模飞遠攀升,杜会影响力与日俱增,掀起了一股短视频文化热潮。作为网络文化的新形态,短视频文化已经逐渐渗入到社会文化的许多方面,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展示日常生活的新窗口
②表达自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短视频的出现为用户打造了一个展示日常生活的新窗口。悄然之间,用户展示日常生活的窗口发生了重要变化,从主打文字和图片的传统社交平台,逐渐转移到了抖音、快手等主打短视频的新兴社交平台。与此同时,用户展示日常生活的介质也发生了校大变化,从过去的“拍照片”变成了现在的“拍短视频”。平台的迁移与介质的变化的背后,除了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网络环境的持续改善、流量资费的逐渐下降等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从“照片”到“视频”的审美跨越。
③短视频杜交没有消减用户表达自我的欲望,反而更好地满足了用户展示日常生活的需求。秀文化是短视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秀”源于英丈词汇“show”,短视频中的秀文化主要是指张扬个性的自我展示,包括秀才艺、秀容貌、秀装扮、秀技能、秀学识等各种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短视频发挥着和真人秀类似的功能。秀文化容易引发大规模的模仿行为,进行病毒式传播,迅遠从线上扩散至线下。“抖音五分钟,人间两小时”,虽然这个说法略显夸张,但是从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旋律和魔性动作对于短视频用户的黏性以及用户对于短视频的沉迷。目前用户短视频文化消费习惯已经形成,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时长不断增加,短视频逐渐成为用户展示自我和感知他人日常生活的新窗口。
④无论是抖音的口号“记录美好生活”,还是快手的口号“记录世界记录你”,无不在强调短视频的记录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短视频具有和纪录片类似的功能,是记录时代风的新载体。纪录片通常是专业国队对于些事件相对完..整的记录,而短视频则通常是普通个体对于某些生活晚间的捕提。从微观视角来看,短视频记录的只是一些碎片化的内容,但是从宏观视角来看,短视频记录的却是一个时代的整体风貌。打开短视频平台,用户能够看到一个前所未见的多元世界,这里有豪华都市的灯红酒绿,也有偏僻乡村的鸡毛蒜皮,有山南地北的美食美景,也有世界各地的萌宠萌物,有柴米油盐,也有喜乐悲欢……一个时代的整体风貌在这里尽显无余。
塑造社会文化的新工具
⑤短视频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传播栽体,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塑造杜会文化的新工具。据统计,截至.....2018年6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5.94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74.19%。如此大的规模和如此高的比重,让我们不得不重视短视频文化在社会文化塑造中的重要作用。
⑥短视频文化是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交汇融合。短视频是新时代传播正能量和弘扬主旋律的利器。目前,各级部门和各大主流媒体紛纷在短視频平台开设账号,“青微工作室”“北京SWAT”“四平警事”等政务短视频号,“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媒体短视频号,受到了年轻用户的普遍青睐。随着短视频文化生产主体的逐渐多元,精英文化开始在短视频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短视频精品内容越来越多。目前短视频平台已成为大众文化的策源地,“来了老弟”“买了否冷”“我们不一样”等网络流行语都发源于短视频平台,并由此向线下扩散至更广阔的社会文化空间。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3月4日)
1.从说明对象看,选文是一篇_____________说明文,采用了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
2.结合前、后两个小标题的特点,根据第④段说明的主要内容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说明文的特点之一是用词准确,请结合第④段划线句中加点词语分析。
纪录片通常是专业团队对于某些事件相对完整的记录,而短视频则通常是普通个体对于某些生活瞬间的捕捉。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视频文化是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
B.从过去的“拍照片”变成了现在的“拍短视频”,主要是因为用户展示日常生活的介质和平台发生了较大变化。 C.从第⑤段加点词语“是”“也是”“更是”来看首句是并列关系。 D.“短视频”与“短视频文化”是有区别的。 三、文言文阅读(25分)
13、(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 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 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 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含生皆被绮绣,戴珠缨 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边,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日“七录”。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张溥传》)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尝趋百里外 尝:尝试 B.以中有足乐者 以:以为 C.日沃汤数饮 袄:热水 D.俄顷立就 俄顷:一会 2.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林嗣环《口技》)译: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坐端正了。 B.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抄写完毕,走着送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C.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译: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完全没有羨慕的意思。 D.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译: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老茧。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是一篇书序,书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内容多为勉励、称许之辞,以议论为主。
B.甲文运用对比手法,宋濂将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诸多艰辛和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进行比较,目的是为了说 明客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成败的决定因素。
C.乙文中“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一句可以看出张溥腹有诗书,精通诗文,胸有成竹。 D.《口技》以口技表演之“善”贯穿全文,运用夸张手法和排比句式,赞扬了口技艺人高超、精湛的表 演。 4.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宋濂和张溥能够学有所成的原因。 14、文言文阅读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 .(2)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 .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 .(4)执策而临之(_____) .
(5)才美不外见(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一食或尽粟一石。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本文采用了_______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平则鸣,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愤懑情绪。 4.结合文本,试分析当代社会的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四、作文(40分)
15、请以“藏在 中的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从“书本”“故事”“诗词”“竞争”“节日”等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有明确的文体特征),除诗歌外;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的汉字书写;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⑤不少于600字。
参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 1、B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作用。B项,引号里面是列举的短语,引号间可以不用顿号。据此,答案为B。 2、B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B.观众们纷纷疑惑:怎么了,电视剧为何越做越长?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B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根据语境选填句子。解答时仔细阅读所填写句子的前后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来选填语句。分析语段的内容,可知横线上的句子应该是列举不同的读者的表现。根据“体悟出其中的奥妙,你就走近了大师,和他心照不宣地交流了,享受到和大师心灵沟通的幸福”的意思,可知最后一个横线上应填写最聪明的读者的表现,故应填写①句。语段中三个横线上的句子应该是递进关系。应按照“粗心的读者”“一般的读者”“真正细心的读者”的顺序来填写。据以上分析可知正确顺序为:③②④①。故选B。 4、A
【解题分析】
B.缺主语,去掉“通过”或“让”。
C.“大约”与“左右”重复,去掉其中一个。 D.“下降”不能用倍数表示。 【题目点拨】
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5、B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B.六十岁称为“花甲”,不是五十岁。故答案为B。
点睛:在古代,对年龄的称谓有: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6、C 【解题分析】
C.“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在兴旺的时候。此题明显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题目点拨】
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7、D
n)首低眉。B裸(luǒ)露;觥(gōng)【解题分析】试题分析:D项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A缄(jiān)默;颔(hài)筹交错。C媲(pì)美;招徕(lá。 8、A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 免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这样语感会逐渐增强。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 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一一加以衡量,只要多读几遍,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此题中B项没有主语,因此去掉“由于”将“了”改为“的”;C项搭配不当,将“加强”改为“提升”。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 (1)过尽千帆皆不是 (2)会挽雕弓如满月 射天狼 (3)奉命于危难之间 (4)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5)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6)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解题分析】
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词的能力。复习古诗词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词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挽、雕、狼、遣、赢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10、(1)昭示,招募。(2)阅读不只是个体的生存方式,还是人们融入群体的社交手段。 【解题分析】
(1)昭示:明白地表示或宣布。展示:摆出来让人看。“昭示”符合A的语境。招揽:收罗,召集(人才);兜揽;招惹。招募:征召募集。“招募”符合B的语境。
(2)划线句子“融入群体的社交手段”与“人们个体的生存方式”前后颠倒。
二、现代文阅读 (25分)
11、1.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1)“可能”表示估计,意思是“也许”,说明“量子计算机,逆转了“时间之箭”的方向”也许会“改变我们对统辖宇宙的机制和过程的理解”,但不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有望”意思是“有希望实现”,表示推测,说明这一突破性研究有希望实现“促进量子计算机的发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量子比特的数量和时间逆转成功率的关系。
3.人为地创建了一种与热力学时间箭头反方向演进的状态,实验中,他们启动了一个“进化程序”,该程序使量子比特进入一种逐渐复杂的1和0不断变化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量子比特失去了秩序,就像摆好的台球被撞击,散落各处一样。但随后,另一个程序修改了量子计算机的状态,使其“向后”演进,从混乱变为有序。 【解题分析】
1.此题考查的是开头的作用。说明文开头的作用通常有:引出说明对象,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等。这篇文章的开头部分通过引用“英国《报》近日报道”的例子引出了说明对象“量子计算机,逆转了“时间之箭”的方向”,同时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据此理解作答。
2.(1)此题考查的是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解答此类试题,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解词+说明的内容+该词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可能会改变我们对统辖宇宙的机制和过程的理解”句中“可能”表示不确定,说明这项研究“改变我..们对统辖宇宙的机制和过程的理解”只是一种推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有望”意思是“有希望”说明这
项研究“促进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是在现在的状况下推测出来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摹状貌等。可采用的答题模式是:说明方法+表达效果(具体准确,生动形象)+说明的内容(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研究人员发现,当使用两个量子比特时,“时间逆转”的成功率为85%;而当使用3个量子比特时,成功率下跌到50%。”一句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量子比特”数量变化和““时间逆转”的成功率”之间的关系。
3.此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对于利用量子计算机实现时间“倒流”的原理,通过细读文章,我们可以搜集到“戈尔代·勒斯维吉博士说:“我们人为地创建了一种与热力学时间箭头反方向演进的状态。””,“在实验中,他们启动了一个“进化程序”,该程序使量子比特进入一种逐渐复杂的1和0不断变化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量子比特失去了秩序,就像摆好的台球被撞击,散落各处一样。但随后,另一个程序修改了量子计算机的状态,使其“向后”演进,从混乱变为有序,这意味着量子比特重回初始状态。”。据此概括作答。 12、1. 事物 逻辑 2.示例:记录时代风貌的新载体。
3.列数字,举例子。具体说明了中国短视频用户在整个网民中规模大、比重高的特点。
4.“通常”表明一般情况下,但不排除特殊情况。使用“通常”一词,起到作用,这样能使说明语言更加准确、严密。 5.C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说明文的分类和说明顺序。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特征,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本文解释了“短视频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是事物说明文。说明文有三大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文章第①段,作者先总说“短视频文化已经逐渐渗入到社会文化的许多方面,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第②——⑥利用小标题的形式分说“短视频文化”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的角色。可见使用的是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
2.本题考查补充小标题的能力。标题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抓住小标题下的语段的内容概括即可。内容上结合第④段的总结性句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短视频……,是记录时代风的新载体”来概括,形式上,按照上下文小标题 “……的……”的偏正短语的形式仿写即可。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第⑤段划线句子,数字“5.94亿”“74.19%”,说明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中国短视频用户……”,列举中国短视频用户的例子,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中国短视频用户在整个网民中的特点,即“如此大的规模和如此高的比重”。答题模式: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生动形象、条理清晰
或突出)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4.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特点的把握能力,往往考查一些性词语,如“可能”“大概”“主要”“通常”等词语,这些词语往往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答题时,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及作用,再说明用了该词所在句子的意思,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本句中的“通常”表示一般情况下,起作用,句意是“纪录片一般情况下是专业团队对于某些事件相对完整的记录”,但是并不能排除有特殊情况。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 5.C.有误。从“是”“也是”“更是”来看首句是递进关系。
三、文言文阅读(25分) 13、1.D 2.B 3.A
4.勤奋是他们学有所成的原因,宋濂年轻时,经历了借书和抄书的艰苦,从师和求教的不易,四 处奔走的劳累,以及衣服和饮食的简陋,面对诸多困难,他依然能够“略无慕艳意”,“不知口 体之奉不若人。”也可以看出,只要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能够克服,从张溥的读书方法,“所 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边,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中可以看出他的勤奋努力,哪怕写 到掌中生茧,也要继续下去,只要学习勤奋就会有所成就。 【解题分析】
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要求学生注意识记、积累,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D项正确。A项的“尝”是“曾经”的意思。B项的“以”是“因为”的意思。C项的“沃”是“浸泡”的意思。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语句的翻译。B项“走送之”翻译为“走着送书”是错误的。“走”是古今异义词,应翻译为“跑,这里是‘赶快’的意思”。所以,“走送之”应翻译为“赶快送还书”。
点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课内、外文言文的理解。A项中“以议论为主”是错误的,《送东阳马生序》以记叙为主。
4.试题分析:本题属于信息筛选题,基本是对人物的某种品质、物象的特征、事情的原因、说明的道理、得出的启示、作者的情感等的分析,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语句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概括。“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一句话揭示了宋濂学有所成的原因是“勤”和“艰”,张薄“书
必手抄, 抄已朗诵一过”“如是者六七始已”“指掌成茧”,可见张薄学习努力、刻苦。勤奋和刻苦即为二人学有所成的共同原因。 参考译文:
【甲】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乙】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过的书一定亲手抄写,抄一遍再朗读一遍,读过之后就把它烧掉,再抄,这样持续了六七遍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浸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
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问他索取诗文,他不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写好了,因为这个原因他在当时很有名气。
14、1.(1)辱没,受屈辱(2)怎么(3)通“饲”,喂养(4)鞭子(5)通“现”,显现 2.(1)(千里马)吃一顿有时要吃完一石粟米。(2)(千里马)想要和寻常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得到。 3.托物寓意怀才不遇
4.示例: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身能力;果断抓住时机,勇敢展示自己。 【解题分析】选自《韩愈文选》 作者:韩愈 年代:唐 参考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
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注意以下词语的意思:“食”(sì),通“饲”,喂养;“策”,名词,马鞭。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食”,吃;“或”,有时;“且”,犹、尚且;“等”,等同、一样。
点睛: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
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写作方法以及中心的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主要有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比喻象征、借古讽今等。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可知,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所以文章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4.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解答时注意一定要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抓住要点加以发挥。围绕“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身能力;果断抓住时机,勇敢展示自己”来回答即可。
四、作文(40分) 15、例文:
藏在角落中的精彩
有悲伤的地方也会有圣地,有角落的地方也会有芬芳。
----------题记
太阳慵懒地拨开厚厚的云层,把阳光洒向大地。 这是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楼上贪玩的小男孩不听妈妈的话,随意地玩着小雏菊的种子,一颗种子调皮的从他的小手中滚落到庭院中,安安静静地躺在草地上,但它没有得到阳光的恩惠,它被抛弃在了墙角的草地上,无人问津。
楼上传来妇人念叨儿子的声音,种子只是默默地听着,它有点沮丧。“我应该是呆在阳光充足、有氧有甘泉的地方!”他这样想着。
次日,它还是没有被人发现,因为它实在是太小了。在这片绿茵茵的草地中,它只是其中的一员。这儿有盛放的
鲜花,有高大的树木,还有歌唱的鸟儿和一只有着红宝石样眼睛的小白兔。哦,对了,还有那茂盛的草地。人们是看不见它的。
不一会儿,它看见妇人拿着个花盆,手里还拿着些种子,是雏菊,是它的小伙伴们。
“嘿,兄弟们快看这!我在这!不!那花盆也是我的家!我不应该呆在这!”它这样叫着,喊着,可是没有人发现它。
“瞧那!快看,我们的兄弟。噢不,是曾经的了,它怎么呆在那儿。”那些种子说,它们在嘲笑他。 它更加沮丧了。好吧,其实角落里也不错,会好的…
不知什么时候,下雨了。一滴、两滴…更多的雨扑面朝向它,它想躲,可是躲哪里好呢?这个角落是它的家了,没有花盆,没有阳光,没有甘泉,它开始默默地成长,雨滴给予它水分,土壤给予它营养,它与身旁的绿草为伴,与花朵谈天。成长的条件是需要自己去创造的,它要发芽,它要开花!
后来,一抹阳光轻轻打在它的身上,迷迷糊糊睁开眼,它发芽了!这是奇迹,也是惊喜。
再后来,清晨的鸟儿在啼叫,蚂蚁也搬着食物经过它身边,瞧,它开花了!白色的雏菊在风中轻轻摇曳,诉说着生命的美好。男孩惊讶地发现角落中开花的雏菊,叫嚷着让妇人来看…
角落里也有美,只是你不曾发现,不曾探寻。
也许,在某个角落,有一抹绿意跃起,有一种美丽绽放,夺人眼球--只是你不知道,它也曾经历过风雨,才看见了彩虹。
开一朵花吧,在角落。 【解题分析】
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藏”,一个是“精彩”,“藏”是隐藏,比较隐蔽的意思。表现该事物不被人发现或者被人忽视,“精彩”表现这件事情美感,也可引申为体会到的令人感动的感情,可贵的品质,高尚的精神和美好的心灵等。我们补充的词语,可以是物:书本、唐诗、书包等;也可以是一段时间:童年、初三、回忆等;也可以是一个地点:老家、角落等,补写词语时,要有发散思维,尽量补写一些别人想不到的词语,这样容易获得高分。
创新指导:本文可以写一件不被人发现或者被人忽视的事情;也可以写几件不被人发现或者被人忽视的事情。如按照第二种思路来写,可以采用小题目引领的方式来写,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如把角落里的美理解为在历史上不被人们关注的人和事,写写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牺牲、默默无闻的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