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的研究新进展
来源:易妖游戏网
・医学前沿・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的研究新进展朱科伦11朱郇悯2曾文铤2梁建新1510120);2广州医学院(广州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学与流行学病教研室(广州510182)【摘要】携带乙肝病毒的人逐年减少,输血传播乙肝已下降到l%以下,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超过95%.-j-以成功阻断母婴传播,新近研究提示日常接触传播乙肝机会相对较少,乙肝疫苗应用后,乙肝的易感者逐年减少。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的新特点,可为新的乙肝防疫措施的实施提供有利的可行条件。【关键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流行病学OOl:10.3969/j.issm1000—8535.2010.04.001NewdevelopmentofinvestigationofepidemiologyofhepatitisBZhuKelun,ZhuXunmin,承,lgWenting,et以TheFirst够j谊训HospitalofGuangzhouMedwalCollege,Guangzhou510120,byyear.Themorbidityofpost—transfusionhepa-China【Abstract】ThetitisBhavenumberofhepatitisBviruscarriershavereducedyeardecreasedbelow1%.TheprobabilityofSUCCESSofblockingmother—infanttransmissionofdailylifeisnotallofhepatitisBvirushaveex-ceeded95%.RecentlyinvestigationhavesuggestedthatBecausehepatitisBvaccinehavebeennewcontactimportantrouteofinfectionofhepatitisB.emploiedextensively,thenumberofsusceptiblepopulationhavedecreasedobviously.ThenewcharacteristicsofepidemiologyofhepatitisBhavepm“dedfeasibilityfortheanti・epidemicmeasuresofhepatitisB.【Keywords】HepatitisB;HepatitisBVaccine;Epidemiology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根据当时的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点制订一系列防疫措施。本文主要分析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点已经有很大的改变,为新的乙肝防疫措施,如“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等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可行性。1传染源的减少携带乙肝病毒的人仍然是主要的传染源,但这群体的人数正逐年减少,特别20岁以下的年龄组。1992年,即广东实施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之前1—14岁儿童HBsAg携群体中,约有60%HBV-DNA是阴性的H1。387例HBsAg阳性的血清,HBV.DNA阳性只有139例,阳性率35.9%[41。这表明当前实际存在的乙肝传染源数量比先前使用HBsAg界定要低。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一部分病毒携带者体内的病毒复制和传播,也能控制部分传染源。2传播途径的阻断20世纪70年代经输血感染乙肝可高达15%瞪J,随着检测技术的逐年进步,乙肝病毒的检出敏感度不断提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措施的实施,输血传播乙肝已下降到1%以下∞1。一次性注射器的普及,进一步减少医源性的传播。乙肝母婴传播阻断研究已持续20多年,各地积累大量经验,有效地达到阻断作用,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超过95%可以成功阻断母婴传播。阻断技术中最主要是新生儿出生后尽早(有学者认为最好8小时内)给予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其他措施如孕妇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剖宫产、孕妇服用抗病毒药等可作为辅助措施,进一步提高成功率。最近的研究提示日常接触传播乙肝机会相对较少,一份研究结果血清、唾液、尿液、胃液HBV.DNA阳性率分别为85.5%、67.3%、72.7%和34.6%。血清、唾液、尿液及胃液HBV.DNA阳性标本定量检测,以中位数表示,分别为790pg/IIll、40ps/ml、47带率为19.9%。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2002年又纳入计划免疫。2006年广东省l一14岁儿童HB-sAs携带率为4.6%,与1992年比下降76.9%,其中1—4岁儿童为1.9%,与1992年比下降88.6%…。一份卫生部2008年公布的全国调查结果1—4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低,为0.96%。5~14岁人群为2.62%,15—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高,达8.57%旧J。估计再过几年后,乙肝流行的传染源将会进一步减少。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通常用的检测血液的HBsAg作为界定携带乙肝病毒的指标,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已肯定HBV—DNA作为乙肝病毒的可靠标志物。深入研究发现HBsAg阳性的pg/nll和16ps/ml…以前万方数据・2・德国有专家做过这方面的研究,让没有抗体的志愿者吃下含乙肝病毒阳性者体液的食物,如乙肝患者吃剩的面包、喝过的水、用过的餐具、甚至粪便、尿液提取物等,结果没有一个受试者因此而感染发病。对于幼儿入托问题,姚集鲁教授十几年前做过相关的研究,在某幼儿园选择了两个班进行观察,其中一个班全部是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儿童,另一个班则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和阴性的儿童混合在一起上课。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发现,两个班的儿童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观察结果支持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乙肝机会不大。此外,有报告选取263对夫妻,婚龄都在5年以上,而且婚前至少有一方有乙肝病史。按理说,这些夫妻有过无数次接吻,也有不计其数的性生活,但最后的检查结果显示,只有18对夫妻同时出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占6.8%。而且,在这18对夫妻中,相当部分是双方都有家族史的。换句话说,这仅有的18对夫妻中还有一些是在家族中母婴传播所致¨J。3易感人群的减少乙肝疫苗应用后,人群中Anti.HBs(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大大提高,在1991年人群中Anti—HBs阳性率约14%,2008年已达50%以上,对乙肝病毒的易感性降低。特别是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可达60%,新生儿90%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乙肝表面抗体高阳性率会向高龄扩展,乙肝的易感者逐年减少悼o。根据广西有关学者调查显示,1981年1户2例以上HBsAg阳性者占总阳性数的66.7%,到2005年I户2例以上HBsAg阳性者占总阳性数的2.4%,结果显示随着易感者的减少,乙肝病毒感染的家庭聚集状况已发生根本性变化‘91。4实施新管理措施可行性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乙肝流行病学特点已有根本的改变,这些改变为“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取消乙肝病毒携带者从事食品行业,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乙肝两对半检测,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等措施提供可行性。国外很多国家人群HBsAg携带率虽然高达7%一2l%,但这些地区也没有乙肝病毒携带者从事食品行业、入学和就业olo-n]。乙肝疫苗的使用已发挥很大作用,今后应继续抓好各地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阳性率还未能达到100%,提高疫苗接种效果是今后研究课题。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激发淋巴系统产生抗体,体万方数据内就存有HBsAg特异性记忆B淋巴细胞,随着时间迁移,即使抗体减少或消失,一旦遇到追加免疫或自然感染,这些记忆淋巴细胞又可再产生抗体。参考文献:[1]彭国文,骆雄才,韩轲,等.广东省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评价[J].华南预防医学,2008,34(1):10一12.[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EB/OL].2008-04-23[2010-05.10].http:WWW.chinacdc.neLcn/n272442/n272530/r13246177/23316.html.[3]刘耀敏,薛承岩.HBsAg阳性者检测HBV.DNA在预防误诊误治乙肝方面的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l(10):1489-1490.[4]靳光娴,赵元明,刘凌云,等.HBsAg携带者HBV-DNA的检测及结果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1996,19(2):53-54.[5]周庆均.病毒性肝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72—73.[6]刘建萍,王亚婷,连玉萍,等.输血后肝炎的感染调查及预防措施的探讨[J].黑龙江医药,2009,22(2):213-215.[7]张文军,缪晓辉,吴文雅,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液、尿液、胃液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定量检测[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4,22(6):391.392.[8]刘闽军.乙肝病毒携带者无奈的1.2亿[EB/OL].2008-02-19[2010-05—13].http://www.jl01.corn/hbv/news/contentsJ2008024l19192132556.html.[9]杨进业,沈立萍,莫兆军,等.乙肝疫苗长期免疫地区乙肝病毒感染家庭聚集性变化趋势的观察[J].应用预防医学,2007,13(1):8-lO.[10]LeeMS,KimH,KimH,eta1.HepatitisBvaccinationandreducedriskofprimarylivercanceramongmalea-dults:acohortstudyinKorea[J].JEpidemiol,1998,27(2):316-319.[11]NiYH,ChangMH,HuangLM,cta1.HepatitisBvirusinfectioninchildrenandadolescentsinahyperendemie呲a:15yearsaftermasshepatitisBvaccination[J].AnnIntermMed,200l,135(9):796.800.(收稿日期:201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