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一枝黄花化学防治研究
摘要 多种药剂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研究表明,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效果以41%农达为最好,72% 2,4-D丁酯次之;41%农达单独使用为最好,与其他除草剂混用影响农达总体效果的发挥,与72% 2,4-D丁酯混用对地上部分防效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但对地下匍匐茎的防除效果相对农达单剂而言具有明显的减效作用,与38%莠去津混用无论对地上部分还是地下匍匐茎都具有非常显著的减效作用;药液浓度与防效成正比;植株大小与耐药性成正比;光照和温度与防效成正比。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化学防治;效果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原产于北美,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上海,近年在我国浙江、上海、安徽、湖北、江苏、江西、四川等省市扩散蔓延,成为闲置地、公路边、铁路两侧、城镇住宅旁、绿化地带的杂草。2003年聊城市梦幻乐园从上海引进过山车娱乐设备,夹带种子传入聊城市,2005年11月17日发现。目前发生范围仅限于聊城市梦幻乐园设备堆放处及附近1 000多平方米。由于其极强的繁殖扩散能力,对入侵地的植被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破坏,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甚至造成其他植物死亡,很易形成单一种群。为了控制其在我市的扩散蔓延,最终扑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并深入细致地开展了研究工作。现就化学防治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方法
1.1试验地点
聊城市梦幻乐园。
1.2试验药剂
41%农达水剂(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72% 2,4-D丁酯乳油(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8%莠去津微囊悬浮剂(吉林省吉化集团农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3试验处理及设计
1.3.1药剂对地上部分防除效果。
1.3.1.1不同药剂及剂量对地上部分防除试验。试验为涂茎法,试验处理为41%农达原液、5倍液、10倍液;72% 2,4-D丁酯原液、5倍液、10倍液;38%莠去津原液、5倍液、10倍液;清水对照。
每处理选择20~60cm植株10株,重复3次,随机排列(2,4-D丁酯处理远离上述试验区,以免熏蒸,影响药效),用毛刷蘸取药液涂茎并点滴植株生长点(每种药剂单用一枝毛刷,浓度由低到高使用)。
1.3.1.2药剂剂量及混用对地上部分防除试验。药剂处理为41%农达30倍液、40%农达50倍液、41%农达50倍液+38%莠去津20倍液、38%莠去津20倍液、72% 2,4-D丁酯50倍液、72% 2,4-D丁酯50倍液+41%农达50倍液和清水对照。用工农-16喷雾器叶面淋洗式喷雾:每小区2m2左右,株高分为1m以上标记20株,20~60cm的植株标记10株,重复3次。随机排列(含有2,4-D丁酯处理的远离上述试验区,以免熏蒸,影响药效)。
1.3.2对地下匍匐茎防除试验。
1.3.2.1不同药剂对地下匍匐茎防除试验。在1.3.1.1中,拔株调查第20天地下匍匐茎的药害情况,分级标准见1.3.5。
1.3.2.2药剂混用对地下匍匐茎防除试验。在1.3.1.2试验设计处理中,拔株调查第20天地下匍匐茎的药害情况,分级标准见1.3.5。
1.3.2.3不同药液浓度对地下匍匐茎防除试验。试验处理为:41%农达5倍液、10倍液、30倍液、50倍液和清水处理,施药方法是涂茎。试验植株分为20~60cm和100cm以上2个区组,每处理标记50株,顺序编号,涂茎方法同1.3.1.1。调查统计方法为每5d调查1次,每次调查按编号顺序拔取10株,目测地下匍匐茎及根系的受害情况,分级标准见1.3.5。
1.3.3光照和温度对药效影响。试验处理均为41%农达50倍液淋洗式喷雾,分为常温常光照和树木遮荫处理。试验方法同1.3.1.2,标记株数为20株,3次重复。
1.3.4株高大小耐药性试验。
1.3.4.1喷雾试验。试验同1.3.1.2。
1.3.4.2涂茎试验。试验同1.3.2.3。
1.3.5试验调查统计方法。施药后每5d调查1次防效,调查4次,前3次只调查地上部分变化,最后1次调查地下部分。调查方法为目测植株的药害程度。地上部分药害分级标准为:0级:无任何药害;1级:叶片有轻微畸形或轻微褪绿斑,叶片轻微变黄;2级:大量叶片变黄,5%以下的叶片干枯或占整株5%叶片畸形;3级:6%~50%叶片干枯或畸形扭曲,生长点枯死,茎部轻微坏死斑;4级:51%~99%以上叶片干枯,并且茎部出现大量坏死斑;5级:叶片全部枯死。统计药害指数,计算防效。地下部分药害分级标准是:0级:匍匐茎无异常;1级:匍匐茎轻微变形;2级:根系腐烂,匍匐茎出现坏死斑或中度异常;3级:根系腐烂,匍匐茎出现环周型的坏死或产生异常;4级:匍匐茎出现间断性2cm以上环周的坏死;5级:匍匐茎全部腐烂。
2试验结果
2.1药剂对地上部分的防除结果
2.1.1不同药剂及剂量对地上部分防除结果。由表1可看出,大剂量的41%农达和72% 2,4-D丁酯对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效果较好,前5d 72% 2,4-D丁酯原液、5倍液、10倍液防除效果分别为98.7%、90.7%、78.7%,比41%农达的相应倍数药液的防效(分别为93.3%、80%、69.3%)要好;10d后72% 2,4-D丁酯各处理防效仍然略高于41%农达相同倍数药液的防效,差异不大;第15天72% 2,4-D丁酯和41%农达上述处理防效均达到100%;38%莠去津防除效果很差,特别是速效性极差,第5天原液、5倍液、10倍液防除效果分别为0、20%、4%,随着时间延长,防效逐渐显现,到第15天防效分别为26.7%、47.3%、50.7%。
2.1.2药剂混用对地上部分防除试验结果。由表2可看出,对地上部分的防效,72% 2,4-D丁酯50倍液+41%农达50倍防效既快又好,5d、10d、15d分别达到91.3%、97.3%、100%;高于41%农达50倍液(45%、48.7%、94%)和72% 2,4-D丁酯50倍液(60%、60.7%、76.7%)同期的防效;农达与莠去津混用对农达有明显的减效作用,41%农达50倍液5d、10d、15d对地上部分防效分别是41%农达50倍液+38%莠去津20倍液同期防效(25%、26%、68.7%)的1.8倍、1.87倍和1.36倍;农达浓度的高低对地上部分防除效果有明显的差异,41%农达30倍液5d、10d、15d防效分别为68%、75.7%、100%,高于41%农达50倍液同期防效。
2.2药剂对地下匍匐茎防除试验结果
2.2.1不同药剂对地下匍匐茎防除试验结果。由表1可看出,41%农达与2,4-D丁酯都具有对地下匍匐茎的防除作用,10倍液以下的浓度20d的防除效果均达到100%。38%莠去津10倍液以下的浓度对地下匍匐茎的防除效果很差,只是有部分抑制作用,20d的防效仅达到20%。
2.2.2药剂混用对地下匍匐茎防除试验结果。由表2可以看出,41%农达单用对地下匍匐茎的防除效果要好于与其他除草剂混配使用,41%农达与72% 2,4-D丁酯和38%莠去津混用,对地下匍匐茎的防除作用相对农达均表现为减效,农达50倍液对大、小株防效分别为72.3%和82.7%,而农达50倍液+2,4-D丁酯50倍液和农达50倍液+莠去津20倍液防效分别为68.7%、78.7%和58.3%、74.7%。
2.2.3药液浓度对地下匍匐茎防除试验结果。由表3可看出,药液浓度大小与地下匍匐茎的防效成正比,药液浓度大,防除效果快且好。如41%农达5倍液、10倍液第15天后对20~60cm植株防效均为100%,而30倍液、50倍液第15天的防效分别为70%、54%,直到第25天防效分别为92%和88%;第20天对1m以上植株,5倍液、10倍液防效达到100%,而30倍液、50倍液防除效果仅分别为74%、%。
2.3株高大小耐药性试验结果
由表2、表3可以看出,植株大小与耐药性成正比,与防效成反比。如表2所示,对地上部分的防效,各种药剂单剂及混配处理均表现出对20~60cm的植株防效明显高于对1m以上植株的防效。由表3也可以看出同样的结果,如第10天41%农达各处理对20~60cm植株效果分别为%、60%、24%、20%,而对1m以上植株的防效均为0,第15天41%农达5倍液、10倍液对20~60cm植株防效达到100%,而对1m以上植株防效均为24%和22%。41%农达各种浓度处理对地下匍匐茎的防治效果小株明显好于大株。
2.4光照和温度对药效影响结果
由表2中处理2和处理3对比可以看出,光照和温度与防效成正比。遮荫处理由于弱光低温造成药效作用迟缓,前期防效差。如在常光常温下,41%农达50倍液5d、10d、15d防效分别为45%、48.7%、94%,是树木遮荫的41%农达50倍液同期防效(分别为20%、22.7%、71%)的2.25倍、2.15倍和1.32倍。
3小结与讨论
(1)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以内吸传导性的除草剂为好,既能防除地上部分又能防除地下匍匐茎,我们认为41%农达为最好,2,4-D丁酯次之。
(2)41%农达与其他除草剂混用会影响农达效果的发挥,与莠去津混用无论防除地上部分还是地下匍匐茎对农达而言都是减效,原因可能是莠去津影响农达吸收传导。与2,4-D丁酯混用对地上部分防除明显增效,而对地下匍匐茎防除相对单用农达具有明显的减效作用,原因可能是2,4-D丁酯有促进农达吸收作用,由于地上部分死亡过快,影响到农达的传导。建议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单用41%农达,对地上部分和地下匍匐茎防除效果均较好且经济。
(3)加拿大一枝黄花耐药性非常强,比当地难以防除的芦苇耐药性还要强得多,建议41% 农达单剂对50cm以下植株使用倍数为30~50倍,对1m以上植株使用倍数在30倍以下为宜。
(4)为提高化学防除效果,施药防除时期应在株高50cm以下为好。因为此期对除草剂较为敏感,1m以上耐药增强,用药效果明显变差。
(5)光照和温度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化学防除效果影响显著,强光高温防除效果既快又好,反之效果差。所以,建议在高温季节防除为好。
4参考文献
[1] 李扬汉.中国杂草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 沈国辉,钱振官,柴晓玲,等.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形态特征[J].杂草科学,2004(4):50-51.
[3] 徐惠民,李元君,陆云梅.加拿大一枝黄花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杂草科学,2006(2):29-3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