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妖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游戏性在当代艺术中的合理性

论游戏性在当代艺术中的合理性

来源:易妖游戏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第24卷第4期 Vo1.24 No.4 2008年7月 July 2008 论游戏性在当代艺术中的合理性 刘婷婷,张(四川美术学院琳 400053) 油画系,重庆[摘要】 当代艺术的游戏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但游戏不是儿戏,其实它是对大众文化影响 下人们娱乐式生活方式的再现和摹仿,是置身其中的艺术对这种生活现实的反观。因而艺术家们 以游戏性的视觉语言,揭示当代社会的游戏性特征,以游戏的仿真性揶揄生活的虚假性。艺术的 本质精神是自由的,因而艺术可以是严肃的,也可以是游戏的。 【关键词】当代艺术;游戏性;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6X(2008)04—0l10-02 当代艺术的游戏化状态使某些人担忧的是其 不严肃性。至今仍有很多的艺术家认为创作应该 是严肃的、或者是很严肃的,游戏化就是视艺术 为儿戏。我们当然不反对艺术创作可以是严肃的, 但是我们同样也没有理由反对艺术创作可以是游 戏的,因为在从古到今任何一段艺术史中都同样 可以看到与严肃之作并存的不在少数的游戏之作, 更何况在当代社会这种多元化的自由气氛之下, 游戏化情绪更是这种“自由”状态的体现。 一戏性的娱乐文化。 在当代社会,大众文化借助于现代传播媒介和 商业化运作机制,已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主流,而 且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闲暇活动本身。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毋庸质疑也受到大众文化 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下,艺术家改变了现代主义的 个人化的形式追求,更加看重艺术和他人的交流、 和社会的互动。通过互动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并 且共享这些不同的特点。[2 从此,艺术家脱去了精 英的外套,不再视自己为全能的美学者,以艺 术创造强加于社会,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去呈现个 人对社会、对历史、对生命、对存在的感悟与体 验。大众文化对于当代艺术的挑战不仅仅只在于文 化姿态和价值判断,同时它也体现在艺术的语言和 呈现方式上。大众文化以电影、电视、音乐、游戏 等手段,能在一个时间段内调动所有人的感官能 力,甚至能产生虚拟和仿真的效果,所有的这些 都是传统艺术在欣赏中很难提供给观众的。这使 得艺术家们接触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让他们了解 到原来生活可以这样。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加 丰富的素材和新的表现形式。在大众文化的影响 下,艺术不再是神圣不可触及的,它更加贴近生 活,贴近大众,更加地平民化。游戏性作为当代 社会大众文化的显著特点,便自然而然地走进了 当代艺术创作。 琳(1979一 ),男,四川美术学 游戏性体现了大众文化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所谓大众文化,顾名思义是一种“大众的文 化”,是一种全民的、通俗的、流行的时代文化。 它是文化的一种形态,是在特定的社会范围内特 定的社会群体中流行的通俗文化和生活样式,是 “在工业生产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 过大众媒介传播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 的、按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大众文化以 满足大众的需求,适合大众的品位、刺激大众的 消费为根本目的。无论是为这一目生产的文化产 品,还是为这一目的进行的文化活动,大众文化 都是提供娱乐的、消遣的、游戏的文化,是满足 宣泄、释放,感官要求的,全面开放的、世俗的 文化。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在功能上是一种游 f收稿日期]2008—05—25 【作者简介]刘婷婷(1983一),女,四川美术学院2005级油画系研究生,主要从事油画艺术研究;张院2005级油画系研究生,主要从事油画艺术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4卷第4期 二游戏性是异质性的生长点 当代绘画中的游戏性与席勒所谈论的“艺术是 审美的游戏”以及赫伊津哈的“艺术的游戏形式” 有不同。在当代文化的语境中,游戏精神是异质性 的生长点,所谓异质性则是相对于同质性、同一性、 制度性而言。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商家对短期利益的 追逐等因素的影响下,各行业的同质性倾向日渐明 显,越来越多的规章制度、模式范本不停地规范着现 代人的生活和思想。Adidas的服装成为“校服”, Nike的鞋每人一双,Dior、Aimani等国际品牌成为大 家共同追逐的目标。此时,异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游戏精神则可以鼓励、刺激异质性从这种同质性的 冰冷逻辑中释放出来。 “异质性在这里表现为感官欲 望的冲动、对于迷狂的真实体验、对于一切发出光 亮、声响、气味、位移等等现象的强烈兴趣。”【3 毫 无疑问,这样的异质性只能根植于游戏精神之中。当 代艺术中的游戏性状态也正是这种异质性的体现。 在一些作品中,人可以在天上飞,动物可以直 立行走,不同时空的物体可以在一起出现……等 等,一切令人啼笑皆非的游戏场面、近乎荒谬的仿 真姿态、似是而非的形态转换都可以出现在艺术创 作中。在这些作品中,没有现实中规章制度的约 束,没有可以一锤定音的道统,没有编码,一切都 是在游戏中自由地泛滥着审美的快感。游戏化的状 态就是一种自由的状态,玄幻的状态,在这里除了 嬉戏还是嬉戏。 三 “游戏情绪”是人类的本能 “游戏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在现实世 界之外,为自我永远保留的一块自娱自乐、自我现 实的绿地。游戏性的情绪从小就有,是每个人的童 年必经的体验。儿童在游戏中反映周围的现实生 活,并通过游戏体验着周围人们的劳动、生活和道 德面貌,同时也理解和体验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 系。把自己幻想成为某种超自我的人、动物、植 物,甚至物品,这些形象几乎都是从童年时期最初 接触的形象里选择出来的。游戏是实现儿童和周围 现实相联系的特殊形式、特殊活动。 “游戏情绪” 并不专属于儿童,它不会随着童年的结束而消散, 而且会一直延伸到生命的深处,作为人类自我形象 的补偿、扩展和再创造,他与人类的现实形象共生 刘婷婷等:论游戏性在当代艺术中的合理・ ̄.1-I 111 共存,体现着同样重要的存在价值。 “游戏情绪”对小孩和成年人具有不同的意 义,小孩是通过“游戏情绪”和游戏活动来学习认 识世界、认识事物,游戏对于他们来说是认知的途 径,通过游戏激起他们对事物的兴趣,他们对现实 是一种积极的进入状态;而成年人把“游戏情绪” 作为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和出口,对现实是抱有某 种不满足、厌倦、无奈和逃避的色彩。游戏使他们 暂时远离现实,忘记烦恼,让自己沉浸在片刻的世 外桃源中,使得的身心得到放松。游戏在这里是一 种逃避现实的方式,也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方式。 当代社会人性的语境以及高科技的迅猛发 展,使得人类两种最需要宣泄、也最容易在现实中 受到的原始本能需求——情感性能量和攻击性 能量(情感和暴力),也作为一种消费盛行于世,为 “游观隋绪”在当代文化中的散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性。还有一个更深层的理由,人类对自我能量臆想 的心理需求远远超过了在现实中的具体实现,再成 功的人也会有失落感和弱势心态。 “游戏情绪”因 其具有深远的现实基础而不同于臆想,又因其虚拟 性而不需要像现实那样承鼠舌果和付出代价, 在游 戏中一切都是自由的。因此, “游戏情绪”就成为 连接现实和臆想的彩虹桥。而对于艺术家而言,他 们则是通过艺术作品的游戏性来完成彩虹桥的搭建。 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娱乐在今天早已超出了娱 乐圈,人们奉行的享乐意识形态的审美快感早已离不 开游戏性状态。当代艺术中的游戏性状态只是对这种 生活的再现和摹仿。艺术家们以游戏性的绘画视角揭 示了当代社会的游戏性,以游戏的仿真性揶揄生活的 真实性。顷刻间,游戏性充满了揭露与批判的力量, 游戏变为非游戏,游戏既是批判的武器,又成了武器 的批判。这样,当代绘画的游戏合理性可以确立。 [参考文献] [1]陈 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M].北京:作家出 版社,1996.22—23. [2]王林.当代中国的美术状态[M].苏州:江苏美术 出版社,1995.277—278. [3]李公明.中国当代绘画的新锐状态[J].美术观察, 2004,(4):36. [4]廖雯.虚拟自我的美丽与疯狂【J].当代美术家, 2005,(3):22. [责任编辑:雪豹] (下转第177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4卷第4期 177 (上接第97页) On the Similarities in Form and Similarities in Spirit ni the Translated Version of Play A Case Stud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Pygmalion HE Yuan-xiu’,CHEN Xiu—lan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8 100;2.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Chongqing 400074,China) Abstract:It iS essential to seek the unity between similariyt in form and that in spiirt in the translation of hte dialogues of play.If it is dificult to do SO.it is better to arrive at similariyt in spiirt than that in form.After examining Mr.Yang’ S translating techniques and skiUs used in his Chinese Pygmalion version,the authors of htis paper point out that Mr.Yang’ S version has achieved a good unity between siimlariyt in form and that in spiirt,and hence force advocates that the translators who are engaged in translating the dialogues of play should learn from him. Key words:similariyt in form;siimlarity in spiirt;translation of hte dilaogues of play (上接第111页) On the game of the contemporary art in the rationality LI U Ting-ting,ZHANG Lin (Department of Oit Painting,Sichuan Fine Arts Insiftue,Chongqing 400053,China) Abstract:Contemporary Art tendency of hte game became increasingly ob ̄ous.But the game is not a trilfing matter;in fact,it is the peopl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opular culture entertainment way of life and reproduction, which is outside the artistic life of the reality of this contrast.Thus artists to the game of the visual language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reveal the nature of the game to game simulation of the derision of hte flase life.Art is the essence of the spirit of freedom,SO art can be serious,it can also be a game. Key words:Contemporary Art;Game;Reasonable (上接第154页)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Administration ̄ QIU You-hua (School ofr Nationaliyt,Yangtze Normal Universiyt,Chongqing 408 100,China) Abstract:The work of educ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minoriyt students in college is very important.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alent culitvation,the modernization of minority alias and the uniif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te country.Combined with practice,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oriyt students and proposes several measures for hte administration of imnoriyt students. Key words:school of imnor nationality;characteristics;educ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