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妖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来源:易妖游戏网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和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能正确口算。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与同学合作的态度,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鼓励算法多样化,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3)在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和同伴合作交流的快乐,提高学习的自信心,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小黑板) 

  33-2=        13-7=     20+6= 

  指名算,表扬并问为什么算得这样快?(得出不退位减的方法) 

  二、新授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介绍小亮的一家人,是听说一(三)班在上公开课,他们全家来到了教室,参加大家一起学习,出示挂图: 

  ①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喜欢小亮家中哪个人,猜一猜他们的年龄各是多少? 

  ②揭开年龄,问你们猜得对吗?(让学生知晓他们一家人的年龄,7岁、30岁、33岁) 

  ③小朋友动动脑筋想想看,你能不能根据老师告诉你的三条信息提出一个用减法来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板书:33-30=            33-7=            30-7= 

  2、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a、教学33—30: 

  这个算式大家学过吗?谁来说一说等于多少? 

  b、教学:33—7 

  鼓励小朋友位很聪明,又解决了一个问题,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①观察33-7=这个算式,并且与33-2=进行比较,得出3—7不够减,板书课题。 

  ②老师在前面摆好后,学生看并思考3减7不够减怎么办?(自已想,同伴交流方法)学生回答中,先抓住重点, 

  ③让学生摆好小棒并动手操作。指导学生摆:左边摆3捆,右边摆3根。 

  ④学生说老师摆,边摆边问边整理思维过程,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同位互摆,互说一遍。 

  ⑤尝试练习:41-2= (引导做)  36-8=(做)  63-5=(升华做) 

  ⑥还有没有其它的做法,并优化算法。 

  预计: 

  A、先拆开1捆10根,从10根中拿出7根,剩下3根和右边3根放在一起,合起来16根: 

  B、先拆开一捆10根与右边的3根放在一起是13根,再从13根中拿出7根,剩下6根,最后6根与2捆合起来是26根: 

  C、先拿3根,再拆开一捆是10根,从中拿去4根,剩6根,最后把6根与2捆合起来是26根: 

  D、把两捆都打开与3根单根的放在一起是23根,从23根里拿掉7根还剩16根: 

  33—7=26 

  c、教学30—7 

  我们来解决最后一个问题,现在大家能不能自己解决。 

  板书: 

  三、巩固练习 

  1、看米老鼠急得只跳,同学们快帮帮它。 

  2、猜数字游戏 

  3、判断1、73-9=74  2、68-5=57  3、85-7=78  (提醒同学们计算时要认真不能和他一样马虎)。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会给大家带来很大的帮助。 

  五、 拓展练习 

  今天的学习中几位小朋友发现了退位减法中的秘密,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该怎样填呢?65—□=5□,把你的答案相互交流一下,看谁想得最全面。

  六、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我认为取等了以下的成功:

  一是努力的创设了一个同学们相对校为熟悉并十分感兴趣的问题情景,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深入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是比较适当的采用自主、合作等形式,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难点是它们的算理,即为什么要退位和怎么样退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我首先给他们时间让同学们的想3-7够减怎么办?学生回答中,教师抓住“拿出一捆把它打开”这一句话,并让每人都知道后,再展开同学间的互说互摆环节,通过自想——反馈——互说——互摆——再反馈,学生已经弄清了本节课的关键性内容的实质。

  三是加强算法多样,通过比较优化算法,在教学中的想、说、摆的三大环节中同学们已经摆出多种方法,在这里我将他们的各种摆法的思维过程在黑板上全部板书出来,让大家选择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进行推广应用,同学们发现书上的那种是利用了已经学过的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在口算中相对简单一些。

  四是算法升华。就是离开借位点,直接进行计算。

  五是优化练习。克服了过去的题海战术,强调了少而精的练习。注重了练习设计中的生活性、典型性、层次性、多样性、人文性等。

  在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是在练习中反复过多,有过去的应试教育时代的影子。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倾听不够。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去改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