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起诉债务人所需手续:
(1)提交诉状申请立案;
(2)发出受理通知组织双方交换证据、被告递交答辩状;
(3)开庭审理、质证、辩论;
(4)宣布判决结果;
(5)判决生效,执行。起诉前进行财产保全,有利于维护权益,有利于执行。
一、拖久工资怎么起诉
1、准备好起诉状、拖欠工资证明材料等到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进行起诉立案;
2、审查后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受理;
3、受理后,将起诉状送达被告,被告进行书面答辩,双方交换证据等;
4、开庭审理,通过法庭调查、举证质证、双方辩论等环节,进行调解或者判决。
二、商标权侵权如何提起诉讼
商标权侵权提起诉讼的流程如下:
1、申请财产证据保全,财产保全是指为了及时、有效地保护利害关系人或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人民在诉讼前或者作出判决前,根据利害关系人、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主动依职权,采取的有关财产处分或者转移的强制性措施。为制止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申请保全证据;
2、起诉,向有管辖权的立案庭递交诉状,商标被侵权人必须依法向人民起诉,才能发动诉讼。商标被侵权人起诉必须注意:向人民递交诉讼壮,并按被告人数提出副本;起诉要有明确的被告,即商标侵权人,有具体的起诉请求,如要求制止侵权行为,并请求一定数额的赔偿,有事实和理由,即起诉时应附送注册商标有关证明文件以及证明侵权人存在侵权行为的证据材料等;起诉要属于人民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管理,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选择最有利于已方的起诉;起诉要在法律规定的起诉时效期提出,即自商标所有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商标专有权被他人侵犯之日起提出起诉。另外,商标侵犯案件较为复杂,当事人可以委托1至2名代理人参加诉讼。选择商标代理机构的人员或精通商标法的律师为诉讼代理人,对于有力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十分重要;
3、立案,经立案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通知当事人规定期限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
4、受理后规定期限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规定期限内进行答辩;
5、证据交换;
6、开庭审理;
7、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不服裁定的,自送达之日起规定期限内向上级人民提出上诉,不服判决的,自 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提出上诉;
8、执行,执行是诉讼程序的最后阶段,也是判决胜诉的当事益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根据商标法规定,当事人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以罚款的决定,如果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十五天内,向人民起诉;欺瞒又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人民强制执行。人民发现处理无决定确有错误的,经院长批准,不予执行并通知行政机关;如无错误,即强制执行,由当事人交付罚款。如当事人不自动交付罚款,人民可发出通知书,从银行强行划拨,或采取查封、拍卖等强制执行手段。对于商标侵权的赔偿费也可以强制执行。
一、申请诉前证据保全的程序如下:
1、管辖,向有商标侵权案件管辖权的人民提出,申请证据保全的管辖可以是证据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但从便于保全及后期诉讼的角度上将,建议向证据所在地的申请。;
2、申请,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提出申请,应当递交书面申请状并交纳费用,申请人申请诉前保全证据可能涉及被申请人财产损失的,人民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担保;
3、裁定及通知,人民接受申请后,经审查符合规定的,应当在48小时内作出书面裁定;
4、裁定的执行,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5、裁定的解除,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在人民采取保全措施后15日内不起诉的,人民解除保全措施。
二、起诉商标侵权一般需要准备以下资料:
1、证明原告身份的证据,如身份证、户口本等;
2、权利证据,商标注册人起诉的,应当提交商标注册证,被商标许可人等利害关系人起诉的,应提交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在商标局备案的材料及商标注册证复印件等材料;
3、证明侵权人侵权的证据。
总之,当事人可以准备相关材料,到具备管辖权的提交起诉状。之后立案以后就会通知原告和被告双方,以及进行开庭的具体时间。双方出席庭审之后就可以对事实进行陈诉和为自身进行辩护。
三、被起诉的流程是什么
被起诉的流程如下:
1、提交诉状申请立案;
2、发出受理通知;
3、组织双方交换证据、被告递交答辩状;
4、开庭审理、质证、辩论;
5、宣布判决结果;
6、判决生效,执行。
起诉是依法向提出诉讼,请求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刑事案件的起诉,在于请求通过审判对被告人定罪判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在于请求通过审判追究被告人的经济赔偿责任。起诉必须是有起诉权的公民或法人依法向有管辖权的进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五条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