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级伤残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及争议解决程序:根据司法鉴定确定伤残等级,一至四级视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赔偿金为10倍至20倍职工年平均工资;五至六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赔偿金为5倍至10倍职工年平均工资;七至十级赔偿金不超过5倍职工年平均工资。有争议时,当事人可请求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申请期限为事故认定书收到后10日。调解时间根据损失类型不同而定。
法律分析
一、十级伤残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十级伤残就已经导致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了,所以要赔偿医疗费用、残疾补助金等等。
《最高人民最高人民关于办理刑事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造成公民身体伤残的赔偿,应当根据司法鉴定人的伤残等级鉴定确定公民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并参照以下标准确定残疾赔偿金:
(一)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公民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视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残疾赔偿金幅度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十倍至二十倍;
(二)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公民为五级至十级伤残的,视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五至六级的,残疾赔偿金幅度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至十倍;七至十级的,残疾赔偿金幅度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以下。
有扶养义务的公民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赔偿金可以根据伤残等级并参考被扶养人生活来源丧失的情况进行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
二、交通事故赔偿有争议怎么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四条当事人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有争议,各方当事人一致请求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应当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对交通事故致死的,调解从办理丧葬事宜结束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致伤的,调解从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十级伤残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已明确,包括医疗费用、残疾补助金等。根据伤残等级确定赔偿金幅度,一至四级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至六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赔偿金幅度逐级递减。对于有扶养义务的公民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赔偿金可根据伤残等级和被扶养人生活来源丧失情况进行确定。如果交通事故赔偿有争议,当事人可向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调解申请,申请期限为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的10日内。对于不同情况,调解的开始时间也有所不同。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六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 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受诉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七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