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的心理承载能力的研究
摘要:作为旅游目地的承载能力系统的一部分,旅游心理承载能力及其组成成了非常重要标准。这反映了旅游目的地的和谐发展,但是学会并没有对它引起足够的重视。基于心理承载能力的观念和暗示,这篇文章解释了影响因素,该因素影响了旅游者以及当地居民在公认概念之后在旅游中的心理容量。并且设计了旅游目的地的和谐发展模式。最后,本文关于心理承载能力超载提供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心理承载能力,和谐,旅游目的地,超载
1.简介
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对旅游产业持续性发展的研究,旅游拉动了生产力,作为必要的决定性因素,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大部分的研究都关注于旅游者的规模,这属于狭义的旅游承载能力,在研究过程中,系统经验主义的研究是非常不足的。心理承载能力,同时也被称为社会文化承载能力,是旅游承载能力系统的一部分。
2.旅游承载能力的概念和容纳
承载能力可以被定义为可接受的物理环境的改变同时没有不可接受的体验质量下降的人的最大数量,谢也将之定义为旅游的承载能力最大的旅游活动,这是无害的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旅游业的承载能力是一个广泛的范围的概念,它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生
态承载力,经济承载能力和心理承载能力。基于夏威夷生态旅游旅游产业的机遇的一份报告,第一个是涉及到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探视水平,超出该不可接受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会发生,无论是从游客或他们所需要的设施。第二个是经济的承载能力,它是指旅游目的地的整个经济水平决定的旅游活动的最大数量。第三个是与心理的承载能力的关注有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心理感受,对于旅游的经验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是没有任何负面影响的在旅游目的地的数量最大的旅游活动。从以上三个方面的描述,旅游承载能力的内涵描绘的全面,从不同的角度,旅游承载能力的三个方面和其相互影响对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三者间的承载能力中,心理承载能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
3.心理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
旅游是一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有很多游客和当地居民相互之间的经济和文化活动。因此,旅游业的承载能力是一个用来衡量的因素,游客和当地居民可以在确定游客体验质量时对对方的承认程度起着关键作用。
旅游心理承受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这构成旅游心理的承载能力和当地居民旅游心理的承载能力。承载能力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在这些因素中,一些影响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定义是相互的因素,如“游客和当地居民,性格和旅游规模,”有些人受影响于一组被定义为个体因素,以及影响旅游心理承载能力的个人因素,风俗和文化,基础设施和产品功能,而个人因素影响当地居民的心理承载能力表现于对游客的生活方式,游客的价值观念和效益旅游业的发展的影响。
3.1相互因素
3.1.1旅游者的特点
游客的性格因素组成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教育,婚姻,道德,财务状况,性格等,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活动方式。对于当地居民,游客的活动方式受他们的入学程度和心理承受的极大影响。同时作用于旅游业和游客的能力。温柔的游客,将会受到欢迎。文明,高消费,但脾气暴躁,粗俗和小气吝啬的游客将唤起居民的排斥,在游客的性格决定了他们的意见和活动的影响下,他们访问一个目标,并有助于他们的心理承载能力的扩大或缩小。
3.1.2当地居民的特点
由于不同性别,年龄占领,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当地居民在不同的旅游目的地,以及在一个目的地,不同群体的多样性,旅游业和游客共享不同的意见,所以他们的心理承载能力也会不同。此外如当地居民的观点和行为的差异,将直接对游客的行为造成影响,并同时影响他们的经验以及旅游目的地形象。
3.1.3旅游者的规模
一般说来,只要游客规模不超过数量,当地居民的满意度不会随着游客的到达而减少( 甚至满意度会增加,因为游客的利益)。但是,如果游客规模接近或超过了极限,当地居民满意度将迅速下降,当地的生活因为游客的大量涌入而被破坏,如环境恶化,交通拥堵,感到不安。文化失去等等。这些条件将超过当地居民的容忍和威胁到他们的心理承载能力;他们疾呼改善这种状况,甚至往往会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旅游规模极大地影响游客的经验,在拥挤的景区也没有旅游的一个良好的感觉。
3.2个别的因素
3.2.1风俗和文化
通常,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风俗和宗教因旅游者的出生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大部分敏感的旅游者能尊重这种不同。然而,面对截然相反的分歧,仍然有一些旅游者觉得难以接受。这种抵抗性的情绪会贯穿整个旅游过程,甚至感染其他游客。同时他们的心理承载能力也会降低。
3.2.2基础设施
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的条件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了旅游者的体验。一般来说,如果基础设施在一些方面比较好,游客将会有很大的满意程度。同时他们的心理承载能力也可以被拓宽。即使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游客也会因为卓越的服务而不会降低他们的忍耐。
3.2.3产品特色
旅游目的地的产品特色包括旅游吸引物的特点,饮食,住宿,纪念品等等。如果旅游产品给游客的印象极其深刻的话,他们的心理承载能力将会奇迹般的增强。
3.2.4旅游者的生活方式
旅游者的生活方式对当地居民的感官有重要的影响,甚至于影响他们的意识形态。尽管大部分时间受之影响,这也同时挑战了当地居民的心理承载能力。
3.2.5旅游者的价值观
旅游业的过程,是一个游客和本地居民之间的一种相互共融的过程(包括旅游业的从
业者)。这两者可能会由于他们不同的观点,行为,偏好等而抵触..往往造成一个组针对另一个组建立一个固定的态度。当地居民经常因为那些冲突形成他们对旅游者的固定观点。
3.2.6从旅游业中受益
当地居民关于旅游业和旅游者的态度取决于旅游以及他们能从这里面获得多少。因此,富裕的和高消费的旅游者更被他们所欢迎和偏好。同时,居住于周围的其他居民也关注于他们能从旅游业中的到的好处。因为他们的生活和旅游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因此,如果当地居民从旅游业中得到的收入小于他们预期时,他们就会抵制游客,甚至采取极端的行为。
以上的各种因素决定了旅游承载能力的程度。但是通常情况是,由于时间,地点和人的差异,旅游心理承载能力的量是不稳定的。因此,旅游心理承载能力的实证研究在现在看来一直非常困难。
4.和谐旅游目的地的模式基于心理承载能力
关于生态承载能力和经济承载能力,旅游心理承载能力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心理认识趋势。旅游心理承载能力的形成,发展,和作用是非常微妙的几乎不被人们所察觉的一个过程。但是这种认识趋势能够陷入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价值观和行为指示,并且可以很大程度的影响旅游业和目的地环境的和谐。因此,基于旅游心理承载能力以及生态和经济的承载能力,有关旅游目的地和谐的模式在fi图1中给出。
正如图1所示,当旅游心理承载能力处于一个稳定和健康的条件下,同时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维持了一个很好的关系,旅游目的地可以达到心理上的和谐。同时,生态和经济上
的和谐,旅游目的地将会达到最终的和谐。
5,心理承载能力的超载以及处理
心理和谐,生态和谐和经济和谐有相互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一方面,生态和谐和经济和谐决定了心理和谐,另一方面,心理和谐促进了生态和谐和经济和谐。
以上的模式仅仅描述了一个理想的状况。在实际生活中,达到旅游目的地的和谐是非常困难的,由于旅游者,当地以及当地居民频繁的冲突,其中大部分的冲突都会导致旅游心理承载能力的超载。应该立刻采取有效地行为去解决这些问题,将困难转为机遇。然后,当地的旅游业可以被引导向一个健康的发展渠道。最终建立旅游目的地的和谐
在经济方面,旅游心理承载能力超载的问题几乎不能被市场公平和有效地解决。因为旅游产品是一种公用产品。因此,为了达到旅游目的地环境的和谐,应该引导心理承载能力超载的处理方法。三种方式可以被采纳。
第一种是公众旅游教育,公民的旅游文化意识应该被加强。同时,尊重旅游目的地居民的风俗和价值观是旅游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强调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教育以提高他们对旅游者的可接受程度,同时增加他们的心理承载能力。
第二种方式是建立早期的提醒机制。基于实证调查和研究,旅游目的地应该计算它的心理承载能力并且针对游客的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设置最大的量。所以,如果心理承载能力达到或者接近它的,就必要采取一些应急措施。
第三种方式是当地居民应该参加旅游策划,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当地居民的
行为不容忽视。事实上,针对有关旅游目的地心理承载能力超载的研究案例,不难发现,和公司没有考虑当地居民的观点以及没有给予他们补偿后来都是导致冲突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旅游策划的过程中,策划者应该给予当地居民的利益分配,风景设计以及环境保护更多的关注,以避免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6.总结
对旅游目的地来说,和谐的环境取决于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心理感受。本文针对旅游目的地的心理承载能力的研究给与了一些线索。同时,针对心理承载能力的更加深刻的研究应该被进行。从而为旅游目的地环境的和谐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