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作者:高豫疆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7年第9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城市规划问题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把生态城市规划问题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进行探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规划的发展。而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最重要的就是树立正确的生态城市理念,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稳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并且针对在城市规划中建设生态城市规划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新型的、独特的城市规划模式。根据人们的生活需要,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投入,设计合适的城市规划方案,以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目标。对于城市规划设计,应该根据经济发展建设的基本要求,对城市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社会生活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总结出最适合城市发展需要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书。
1、概述
1.1 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城市系统。在国家经济建设进程中,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破坏非常严重。但随着人类的知识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环境问题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生态环境问题大家都达成了一种共识,对于城市的建设,不再只追求它的功能特性,而是追求城市的生态建设和城市的功能的有机结合。
1.2 生态城市的特征
1.2.1 和谐性
和谐性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是指城市功能和城市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的关系。人类的生产活动有效的加快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因此,生态城市的和谐性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度。把生态环境与城市功能相融合,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
1.2.2 系统性
自20 世纪末以来,由于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各种“生态问题”,因而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备受人类关注的热门话题。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我们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以满足今后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
1.2.3 高效性
传统的运作模式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生态城市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个问题。使得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形成物质循环过程。针对各行各业的不同生产情况,将能量进行细化,做到物尽其用,不造成任何的资源浪费,降低资金的损耗和环境的污染。
2、生态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1)城市布局不合理,绿化植被较少。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绿地的面积较少,很多都是呈现点状分布,很多森林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都被销毁了。城市中的绿地基本是由草地组成,而且大都是房地产商为了吸引买家而被迫进行的设计,大型植被较少,严重的影响了生态循环。
(2)城市中植被较为单一,无法实现生物多样性的设想。城市设计的功能就要包括人类的心理因素,自然景观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心情。为了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加强植被的空间结构设计,加强植被的多样性。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质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植被进行种植,把灌木类和乔木类植物进行混合种植,展现出一定的层次感,让城市的绿地不再千篇一律。
(3)在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特征。很多城市在进行生态建设的过程中,都会通过大量引进大量新的物种以实现创新,但通常未考虑过植被与环境的适应关系。使得大量的资金投入进去而没有产生实际效果,有的引进物种不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地质条件,大面积的死亡;有的引进物种使得当地原有物种衰退甚至灭亡,使得植被的种类越来越少。
3、生态城市规划
3.1 水资源规划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必须对水资源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合理的方案计划尽可能的节约水资源。
3.2 能源规划
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能源, 而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并且能源的使用还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所以在生态城市规划中能源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必须合理的规划能源的使用方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的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
3.3 交通规划
对于一座城市来讲,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交通建设,没有交通的规划城市就无法发展起来。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私家车的数量急剧增加,道路交通问题越发严重。所以城市必须建立完善的交通规划,解决道路交通问题。
3.4 土地规划
土地作为一个城市建设的根本,由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合理的规划土地,充分利用每一分土地资源也是极为重要的。
3.5 景观规划
城市的景观是城市生态问题的主要组成部分,景观是一个城市的外衣,有一个美丽的外衣可以使得城市看起来更加充满活力,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多彩。所以在进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时,必须对城市原有绿地植被进行保护,再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地质风条件适当的种植绿色植物,美化环境,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4、设计原则
(1)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把环境建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原有的绿地建设基础上,加强自然环境的功能建设。
(2)加强低碳化产业的建设。在各项产业部门的发展中均加入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城市的发展结构。减少能源的消耗,以此降低生产生活过程中对于环境的破坏作用,尽量的采用清洁可再生资源代替能源的消耗。
(3)加强群众的节能减排的意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只有人人从自己做起,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性发展。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时刻遵循“三低原则”: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特别是注意生活合理节约用水及生活节约用电;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合理的规划城市建设、绿地设施、以及交通建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努力实现生态城市和谐性的建设,这就要加强对居民的思想教育,增强其自身的思想文化建设。建立起良好的生态文明的观念,并互相督促监督,创建良好的生活作风。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建设有助于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得城市的功能结构更加完善,并且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就要先了解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城市建设和生态规划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生态城市建设原则进行科学设计,最终实现生态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