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妖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接受美学视域下美版《甄嬛传》译文探析

接受美学视域下美版《甄嬛传》译文探析

来源:易妖游戏网
第40卷 第6期2019年6月哈尔滨学院学报

JOURNALOFHARBINUNIVERSITY

Vol.40 No.6Jun.2019

  [文章编号]1004—5856(2019)06—0101—04

接受美学视域下美版«甄嬛传»译文探析

刘亚坤

(莆田学院ꎬ福建莆田 351100)

[摘 要]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ꎬ从接受出发ꎮ文学作品的翻译目的是文化输出、文化传承和文化接纳ꎮ在英汉影视作品翻译中ꎬ从接受美学理论出发ꎬ指导翻译实践ꎬ才能让受众也就是观众接纳外来文化ꎮ文章以美版«甄嬛传»台词翻译为例ꎬ对接受美学下台词翻译的策略进行研究ꎬ探求文化交流中接受美学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作用ꎮ

[关键词]接受美学ꎻ文学翻译ꎻ«甄嬛传»台词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9.06.027

  在国际化、全球化、一体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的今天ꎬ语言文化起到了国际信息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ꎮ在西方国家ꎬ尤其是美国ꎬ汉语热一直持续加温ꎬ有增无减ꎮ热播剧«甄嬛传»在国内热映的同时ꎬ也被作为热销剧作打入美国市场ꎮ

«甄嬛传»在中国播出时ꎬ观众将其冠以宫斗剧的头衔ꎮ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剧中的尔虞我诈ꎬ权利抗衡ꎮ而美国人更欣赏«甄嬛传»里面体现的价值观、人性层面的追求ꎮ中国观众对于剧中人物的理解也与美国观众不同ꎮ对于主人公甄嬛ꎬ中国观众更多地关注她如何取得帝王的宠爱ꎬ如何获得皇族赋予的权利ꎮ而美国观众认为主人公甄嬛无异于任何一位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美国社会推崇的广大女性ꎬ美国观众把宫斗剧里的皇宫理解成了体现人生价值的职场ꎮ同样编剧写出的剧本ꎬ同样的导演ꎬ同样的主创团队ꎬ中外观众的反响却截然不同ꎮ产生不同的原因在哪里?台词ꎬ就是台词的不同ꎮ在不同民族的思想交流中ꎬ语言是交流的载体ꎬ人们主要通过听说来获取、理解和吸收信息ꎬ转化成自己独有的思想概念ꎮ这是个人语言水平、理解能力对影视剧作在大脑中处理的结果ꎬ更是个人审美观和价值观的体现ꎮ

  [收稿日期]2018-03-14

对于美版«甄嬛传»台词翻译的解读ꎬ学者们更多地是从译者角度出发进行研究ꎬ而对于同一句台词ꎬ不同的人接受程度ꎬ理解角度都不尽相同ꎬ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ꎬ传达的信息就更加有所迂回转变ꎮ这一情况用接受美学来解释就不难理解ꎮ在影视作品中ꎬ观众作为文化的受众者ꎬ应该受到剧本台词译者的足够重视ꎮ正如姚斯认为的ꎬ一部作品ꎬ如果没有传达到读者手里(使读者接受作者的作品审美和作品体现的价值观)仍然还只是个半成品ꎮ[1]

一、接受美学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ꎬ在西方文学作品研究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ꎬ一种新的理论学派开始孕育成长ꎬ这一新的理论完全超越了传统的文学研究范围ꎬ它并不把作家和作品作为研究的宠儿ꎬ而是把作品的受众者———读者、观众看作是它热捧的对象ꎮ这一理论学派把读者作为研究对象ꎬ考察读者对作品的接受ꎬ把作者对作品的审美感受放在读者之下ꎮ这一理论就是接受美学ꎮ该理论的创始人是以姚斯和伊瑟尔为首的五位德国的年轻文学理论家ꎮ[2](P330)1967年ꎬ德国康次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姚斯ꎬ在他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一书中

  [基金项目]莆田学院校级科研项目ꎬ项目编号:2016030ꎮ

  [作者简介]刘亚坤(1982-)ꎬ女ꎬ辽宁新民人ꎬ讲师ꎬ硕士ꎬ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ꎮ

102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年

提出接受美学的概念ꎮ1970年ꎬ伊瑟尔撰写出版了«文本的召唤结构»ꎬ该书主张作者的作用就是通过作品随时召唤读者作为接受者ꎬ让读者能动的参与到文学艺术作品当中来ꎮ

接受美学的理论核心是受众者ꎬ即作品的读者ꎬ强调读者的重要性ꎮ接受美学的鼻祖———姚斯阐述的接受美学对20世纪的中外文学作品尤其是翻译作品有着很大影响ꎮ他认为作品的价值只能通过读者的阅读活动和活动之后产生思想共鸣才能体现出来ꎮ读者和文学作品不是简单的读与被读的关系ꎮ读者是主观而这一过程也是读者审美观价值观的进化过程ꎮ

  二、从接受美学分析«甄嬛传»台词翻译

  (一)«甄嬛传»翻译之接受美学中文学的历史性

以影视作品«甄嬛传»为例ꎬ美版«甄嬛传»的台词翻译体现了遵循接受美学中文学的历史性这一理论ꎮ文学的历史性主张文学作品的美学性与历史性的融汇贯通ꎬ融合统一ꎮ

能动的因素ꎬ作品是客观被动因素ꎮ作品的价值要通过主观因素体现出来ꎮ就接受美学的理论影响而言ꎬ接受美学的另一鼻祖———伊瑟尔对这一理论的影响更为广泛ꎬ时间也更长ꎮ召唤结构的说法就是伊瑟尔提出来的ꎮ召唤结构指艺术作品因空白和否定所导致的不确定性ꎬ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ꎬ这种结构本身随时召唤着接受者能动地参与进来ꎬ通过想象以再创造的方式接受ꎮ

接受美学有三个重要内容:文学的历史性、期待视野和文学演变ꎮ“文学的历史是一种美学接受与生产的过程ꎬ这个过程要通过接受的读者、反思的批评家和再创作的作家将作品现实化才能进行ꎮ”[3](P29-31)因此ꎬ一部作品不是一问世就一定会受到大众的关注和热捧ꎮ经常有些作品随着作者入睡百年之后才被某个时代和这个时代里发掘它的读者解剖出来ꎬ那么这个读者或者这些读者才赋予该作品第二次生命ꎬ这次生命才更加彰显了它的艺术价值ꎮ接受美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期待视野ꎮ所谓期待视野是指读者或者观众在接受作品的活动中将原先的意识经验、个人趣味、个人素养、个人理想倾向等综合起来进而形成的对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ꎮ它包括期待系统[4]、视野的变化以及视野的重构ꎮ此外ꎬ接受美学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文学的演变ꎮ接受美学提出以读者为中心的观点ꎬ认为读者本身及其阅读的具体化过程在文学作品的解读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ꎬ占有中心地位ꎮ受众者对于文本的解读赋予了文学作品不同的意义ꎬ而这些意义的汇总才是文学文本真正的意义ꎮ从宏观来看ꎬ不同读者对一部作品的判断、评价和解析是不同的ꎬ而同一读者在不同时间不同换环境下对同一作品的审视也会有所变化ꎬ这种变化是由原本就潜藏在读者的思维当中亦或者是在时刻演变的接受链条里面逐渐发展而来的ꎮ文学作品进入读者的世界是以一种迂回曲折的路线不断进化并延续自己的文学生命的ꎬ

例如ꎬ«甄嬛传»中这句台词“赏你一丈红”中“赏赐”的翻译ꎬ[5](P157)是一种责罚ꎬ“赏赐”译为““一丈红award””(在剧中含义授予)ꎮ对于犯错的嫔妃ꎬ“一宫”之下“二宫六院之上”的华妃娘娘有权把责罚作为奖赏赐予下级嫔妃“ꎮ汉语文化的基础上能够最大可能地忠实于原赏赐”这个词的翻译ꎬ即是在尊重历史尊重古著ꎬ建立«甄嬛传»这一影视作品和美国观众之间对这一历史词条在理解上的一致性和价值观的共鸣ꎮ在姚斯的接受美学概念中ꎬ读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作品所灌输的内容ꎬ而是主动地分析采撷作品的精髓并纳为己用ꎮ相信“award”这一词足以让美国观众领会在封建的清王朝后宫里宠妃的权利和地位ꎮ美版«甄嬛传»作为精神产品ꎬ打入美国市场ꎬ使美国观众对于“承蒙圣恩”(Ifeelprivilegedandhonored)、“知错能改dressed)、“ꎬ善莫大焉point此穴名为合谷穴”(Afaultconfessed”(ishalfre ̄知识ꎬis以及called“安答应theHegu”(Secondpoint)等古汉语古文化ThisacupunctureAttendantAn)等古代嫔妃称谓有着了解的渴望ꎬ并希望真实地懂得这些汉语在清朝这一特殊朝代的意义ꎮ这就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输出ꎮ这样也就达到了编剧、导演及演员们想向观众所传达的美学内涵和历史文化内涵的目的ꎬ并以此完成«甄嬛传»打入美国市场的文学使命和历史使命ꎬ从而加强中美文化交流ꎬ促进英汉语言文化的互通有无(二)«ꎮ

甄嬛传»翻译之接受美学中期待视野在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中期待视野是核心概念ꎮ它包括期待系统、视野的变化以及视野的重构ꎮ窦可阳教授认为ꎬ读者作为受众群体ꎬ在接触作品之前对于作品的内容和内涵有着个体期待ꎬ这种期待根源于读者的审美水平和价值观ꎬ因而有一定的定向性ꎮ[6]这种定向性包含着读者以往的审美经验和社会经验及文学鉴赏经验ꎮ在美版«甄嬛传»进入美国观众的视野后ꎬ公众期待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存在于美国

第6期刘亚坤:接受美学视域下美版«甄嬛传»译文探析

103

大众当中ꎬ制约着作品的收视率和观众对它的优劣点评ꎮ如果没有这种公众期待ꎬ也就没有了美版«甄嬛传»的关注度ꎮ因此«甄嬛传»的美国台词译本本身应顺应美国国家文化ꎬ顺应观众的思想倾向和审美要求

例如ꎬ«甄嬛传»汉语台词中最能在观众心里扎根的那句华妃名言“贱人就是矫情”ꎬ在中国观众心里此“贱人”应该是华妃娘娘眼中那些得到皇上恩宠女子ꎮ她们往往与世无争ꎬ即使在得到后宫众嫔妃的礼让三分时也不一定有多么的自傲ꎮ这种冰清玉洁单纯曼妙的女子在教育水平、生活经历和艺术欣赏水平密切相关ꎮ正如姚斯说的ꎬ读者在接受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是一种心理过程的反应ꎬ“绝不仅仅是一种只凭主观印象的任意罗列ꎬ而是在感知定向过程中特殊指令的实现”ꎮ[7](P326)

(三)«甄嬛传»翻译之接受美学中的文学演变

影视作品、文学作品都是以影视符号、文字符号形式存在ꎬ储存着多种多样的审美信息ꎬ传达到观众或读者的手上时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演变过程ꎮ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包括垂直接华妃眼«manding甄嬛传里»就的台词翻译为是贱人ꎬ就是“矫Don’揉造t作youꎮhate而美版以毁了华妃娘娘表达对甄嬛的嫉妒和不屑之women”ꎮ一个“demandingwomen”de ̄足意ꎬ也不能彰显华妃娘娘盛气凌人的口气ꎮ中国观众可能会期待华妃与甄嬛之间的争宠夺权的对决“demand”ꎬ而美国观众可能会想ꎬ甄嬛会跟华妃期待视野是美国观众解读美版什么呢?

«甄嬛传»的前提和基础ꎬ也是他们认识甄嬛、了解甄嬛的局women”限和制约ꎮ对于“贱人”译为“demanding妙和精髓美国观众可能无法感受其中的语言奥ꎬ因此也无从谈起文化共鸣和文学的心灵感应ꎮ美版«甄嬛传»的出版商、视频传播责任者在作品质量ꎬ剪辑ꎬ台词把关方面的取舍体现了他们的期待视野ꎬ而台词翻译者间接的决定了美国观众对甄嬛传的接受程度ꎮ因为期待视野具有连贯性的特征ꎬ这一特征就是当代和后代的文化传承ꎬ通过一些公开或者隐蔽的信号传达观众熟悉的特点和暗示ꎬ这些连贯性和相关性造就了美版«甄嬛传»的收视曲线ꎮ从接受美学观点看ꎬ观众是否选择一部剧最初取决于剧的名字ꎮ如果«甄嬛传»最初的剧名翻译为“TheLegendofZhenHuan”从浅层次去理解ꎬ对于对该剧没有任何研究的美国观众来说ꎬ单凭剧名可能想到的只是一部关于某个人生平的传记类影视作品ꎮ这样的翻译方式无法捕捉到喜欢研究中国文化特别是古文化的美国观众的接受意愿Place”ꎮ而把剧名译为“Empressin国观众则更能吸引那些喜欢中国古代文化的美ꎮ因为“empress”有两个含义:可以指女性统治者try)ꎬ(king)ꎮ也可以指男性统治着的妻子awomanwhoistheruler“Empress相对比“TheLegendofZhen(aofwifeacoun ̄Huanofthe”ꎬ剧情侧重ꎮin观众可以从过去看过的或者自己熟Place”更能让观众领会«甄嬛传»悉的的影视作品寻得«甄嬛传»的认识ꎬ这些都和美国观众自身的受

审美经验ꎬ产生对美版受和水平接受ꎮ从历史的纵向延续角度来审视影视作品被观众的接受情况和变化即是垂直接受ꎮ同一影视作品在同一时间上映档期内ꎬ不同的观众对其理解、评价和审视却大为不同ꎮ«甄嬛传»中有些台词在国内ꎬ妇孺皆知ꎬ不存在理解困难ꎬ虽然很多台词也夹杂着古汉语ꎮ例如“皇家最要紧的是要开枝散叶ꎬ绵延子嗣ꎬ才能万代江山ꎬ代代有人ꎮ”这句台词在美国版uingty”ꎮthe«甄嬛传familyline»里有所缩减简单译为iscriticalfortheQing“contin ̄dynas ̄国文化不尽了解的观众就不能领会其中含义但是对于美国家庭的老人和小孩或对中了ꎮ在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ꎬ绵延子嗣并不和守住自己手中在握的大权有任何关联ꎮ

在美版«甄嬛传»第二集ꎬ温实初拿着一只玉壶想要送给甄嬛ꎬ暗示希望甄嬛能够接受自己ꎬ拒绝皇家选秀ꎬ并且说出“一片冰心在玉壶the”的诗句能表达出温实初拿出传家宝急于和甄嬛定下终symbolofꎬ在这句诗被译为apureheart”这样简短的直译并不“Ajadevesselis身的迫切愿望ꎮ在美国观众审美意识里ꎬ一只玉壶虽然代表了真心但并不能看出剧中情节想表达的更深层次的含义ꎮ因此ꎬ在翻译的时候应该本着以读者真正接受剧本作者意图为目的翻译原则ꎬ必要的时候多加一些解释的衬词ꎬ才能传达剧本文字的真正意义vesselreceiveismyfamilyitthewillsymbolbemyofwife.apureꎮ如译成“AjadeDoyouheart.wantPeopletoreceivewho了很多热门词条«甄嬛传heirloom?”

»在中国市场热映期间ꎮ例如ꎬ女主人公甄嬛第一次ꎬ观众总结和皇上对话解释自己名字来由的那句古诗词“女子身材婀娜嬛嬛一袅楚宫腰ꎮ“”ꎬ[8](P168)楚宫”秦国统一前的大楚“嬛嬛一袅”指的是ꎮ当时楚国是压倒秦国等各国的六国之首ꎬ而当时的楚王好色ꎬ腰细女子甚得其欢心ꎬ所以人们皆以楚王审美为美ꎮ后来人们把拥有嬛嬛身姿的女子视为美女ꎮ所以汉语台词“嬛嬛一袅楚

104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年

宫腰”向观众传达了甄嬛是一位绝世美女ꎬ其父能为她娶这样的名字也必是饱读诗书的文臣ꎬ甄嬛必是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ꎮ这从侧面反映甄嬛是一位美貌和才气兼备的女子ꎮ但是美版«甄嬛传»的台词将这句直译为“theslimwaistoftheconcubinesoftheChupalace”ꎬ意思是“楚宫美妃的细腰”ꎬ那么美国观众何以能理解甄嬛的美和她父亲的文雅呢?更何况在美国人的审美看来ꎬ女人的腰肢并不是美的代名词ꎮ

三、结语

接受美学并不是简单粗暴的倡导对读者或者观众的期待视野、文学审美进行茫然的顺应ꎮ逆来顺受从来都不是文化传播者应具备的品质ꎮ[9](P15)接受美学除了对接受者接受能力的合理考虑以外ꎬ还有更为深刻内容ꎬ除了文字表达、语言表达的可接受性以外ꎬ还要考虑社会学范畴中宏观的大众导向作用ꎮ然而姚斯的接受美学并不是绝对完美的ꎬ他还存在着文学概念与生俱来的缺陷ꎮ误译在影视作品中翻译中经常见到ꎮ«甄嬛传»中的台词很多是古汉语和白话文的夹杂ꎬ例如“这真真是极好的”(Thisisreallynice)在台词翻译中ꎬ译者对汉语的理解程度不同ꎬ翻译出来的译本所传达的韵味也大不相同ꎬ而通过目标语的再次阐述ꎬ达到美国观众的接受要求ꎬ其文学效果就会不尽如人意ꎮ

接受美学理论对影视作品翻译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法ꎬ为翻译中不忠实的译文和译本找到直观合理的修改标准ꎮ影视作品翻译工作在

接受美学视野的监督下必然会创造有文学生命的作品ꎮ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ꎬ翻译作品没有正误之分ꎬ但是源语文本在开放性的读者世界里得到忠实、对等的再现在当前的影视作品翻译工作中是应该得到推崇的ꎮ将接受美学理论引入影视作品翻译研究中ꎬ使得译本更加生动ꎬ更能感染观众ꎬ起到文化输出的积极作用ꎮ

在今后的文学写作尤其是翻译工作中ꎬ应该尽最大努力回答作品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效果ꎮ在尊重文学历史尊重读者的同时也应该尊重作者的内心ꎬ使作品在愉悦大众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反映真理ꎬ传播真理ꎬ以达到对读者审美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ꎮ

[参 考 文 献]

[1]陈太胜.20世纪西方文论新编[M].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ꎬ2011.

[2]杨守森.新编西方文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ꎬ2012.

[3]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

社ꎬ2004.

[4]美版甄嬛传[EB/OL].[2018-01-27].乐视网ꎬ

http://www.letv.com/tv/10008646.html.

[5]窦可阳.接受美学与象思维[M].北京:编译出

版社ꎬ2014.

[6]周能为.接受美学视角下英汉习语翻译的异化趋势

[J].海外英语ꎬ2013ꎬ(7).

[7]徐峙.堆枕乌云坠翠翘[M]//宋词三百首􀅰一剪

梅.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ꎬ2013.

[8]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

社ꎬ1999.

[9]朱立元ꎬ张德兴.西方美学通史􀅰二十世纪美学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ꎬ1999.

责任编辑:思 动

AStudyonAmericanVersionof“TheLegendofZhenHuan”

FromthePerspectivesofReceptionAesthetics

(PutianUniversityꎬPutian351100ꎬChina)

Abstract:Aestheticsofreceptionanalysesaudienceandaudience’sreception.Thetrans ̄lationofliteraryworksaimstoundertakethejobofcultureexportꎬcultureinheritanceꎬandcul ̄turalacceptance.InthetranslationoffilmsandTVprogramsꎬpeopleshouldpayattentiontothetheoryofAestheticsofReceptionwhiletranslatingthelinesꎬsotheaudiencescanacceptthefor ̄eigncultureinaproperway.ThispapertakestheexampleofAmericanVersionof“TheLeg ̄endofZhenHuan”ꎬaimingtostudythelinestranslationstrategyunderthetheoryofAestheticsofReceptionꎬandexploretheimportanceofAestheticsofReceptionincultureexchangethroughtranslation.

Keywords:AestheticsofReceptionꎻtranslationofliteraryworksꎻlinesoftheLegendofZhenHuan

LIUYa ̄ku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