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22卷第4期Med J of Communications,2008,Vo1.22.No.4 [文章编号]1006—2440(2008)04—0417一O1 ・・417・ 五官科・ 鼻内窥镜下鼻骨并鼻中隔骨折的同期处理 赵松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江苏224001)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骨并鼻中隔骨折同期处理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对64例鼻骨骨折并鼻 中隔骨折的患者在外伤后2周内行同期鼻骨骨折复位术和鼻中隔矫正术。结果:64例患者外观无明显畸形,鼻道 通畅,鼻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在鼻内窥镜下可同时行鼻骨骨折复位术及鼻中隔矫正术。 关键词 鼻内窥镜:鼻骨骨折;鼻中隔骨折;同期处理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R765.9 B 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临床较为多见,过去 常常先行鼻骨复位,忽略或延期鼻中隔骨折的处理, 从而影响鼻功能。我科2005年1月~2007年12月 对64例鼻骨骨折并鼻中隔骨折的患者同期行鼻内 窥镜下鼻骨复位术和鼻中隔矫正术,效果良好,现总 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讨 论 由于鼻骨上部厚而窄,下部薄而宽,故多数鼻骨 骨折仅累及鼻骨下部,严重的鼻骨骨折可伴有鼻中 隔骨折,中隔粘膜撕裂,中隔血肿。临床上常因鼻骨 骨折而忽视了鼻中隔骨折的存在,检查时应予以注 意。鼻骨侧位x线片、鼻骨薄层CT扫描可清楚显示 鼻骨、鼻中隔骨折情况_11。 64例中男42例,女22例,年龄 1.1 一般资料手术时机是鼻骨复位及鼻中隔矫正术成功的关 键。外伤后2~3小时内伤处肿胀尚轻,骨断裂处易挪 18~52岁,平均30.2岁。外伤原因:面部拳击伤36 例,车祸伤20例,钝器伤8例。均排除颅脑及其他脏 动,故便于观察和复位操作,因此伤后2小时内是骨 折的最佳复位时间圈。外伤3小时后因鼻部肿胀影响 观察和复位,故待肿胀消退后再行手术。手术时间应 在2周内进行。外伤2周后因骨痂形成,使闭合性骨 器损伤。症状表现为鼻痛、鼻塞,鼻出血。体格检查: 外鼻畸形,鼻梁塌陷或偏向一侧。鼻镜检查:鼻中隔 偏向一侧,偏曲程度Ⅱ~Ⅲ度,部分患者鼻中隔粘膜 撕裂,软骨裸露突出。患者均行鼻骨侧位片及鼻骨薄 层CT扫描,示鼻骨骨折并移位及鼻中隔骨折。 1.2 治疗及预后 所有患者均在鼻内窥镜直视下 行鼻骨复位及鼻中隔矫正术。外伤2~3小时就医者, 即刻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超过3小时就医者,待软 折复位变得困难。同时因中隔粘膜粘连,增加了鼻中 隔粘骨膜下剥离的难度,鼻中隔穿孔的发生率增加。 对于皮肤破损无撕裂的粉碎性鼻骨骨折,如受 伤时行闭合复位后鼻骨又塌陷,不必急于行开放式 复位,可待1周左右,外鼻肿胀消退后再行闭合式复 位,此时由于碎骨片问已由纤维组织连接成片,复位 后不再塌陷[31。 参考文献 组织肿胀减轻后2周内进行。麻醉后先确定鼻骨及 鼻中隔骨折部位、损伤程度,用鼻骨复位器或血管钳 将移位之鼻骨复位,继而清除鼻中隔血肿、血凝块及 裸露软骨,如中隔有明显偏曲,即行矫正术,术中注 意勿摇动及切除筛骨垂直板顶部。一侧鼻中隔粘膜 破损可不予处理,双侧破损时可回置鼻中隔软骨,并 [1]陈望燕,陆兴.鼻部外伤性骨折的诊断及整复[J】.临床耳鼻 咽喉科杂志,1999,13(2):68—69. [2]赵永宏,黄选兆.鼻中隔骨折20例报告[J].临床耳鼻咽喉科 杂志,2001,15(4):181. [3]苏正忠主编.耳鼻咽喉创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59. 0 行减张缝合。术后带指套凡士林纱条填塞双鼻腔,48 小时后取除。64例患者外观无明显畸形,鼻道通畅, 鼻功能恢复良好。 『收稿日期]2008—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