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妖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2年下半年浙江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真题试卷(题

2012年下半年浙江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真题试卷(题

来源:易妖游戏网


2012年下半年浙江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真题试卷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材料分析题 3. 写作题

单项选择题

1.下列作品不是达.芬奇创作的是( )。 A.向日葵 B.最后的晚餐 C.岩间圣母 D.蒙娜丽莎

正确答案:A

解析:向日葵是梵高的作品。故选A。

2.有人建议朱老师对违纪学生进行罚款,朱老师拒绝了建议,体现了朱老师( )。

A.乐于奉献 B.因材施教 C.依法执教 D.廉洁从教

正确答案:C

解析:朱老师依据依法执教的原则,没有对违纪学生进行罚款。故选C。

3.针对已有教学方法不足,提出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情景教学法,取得良好成效,这充分体现了( )。

A.勇于探索创新 B.具有奉献精神 C.学科知识扎实 D.关心爱护学生

正确答案:A

解析:在已有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情境教学法,这是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创新。故选A。

4.针对本区域环境污染的现状,张老师带领本组老师编写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学生读本,这突出体现了张老师是( )。

A.学习的指导者与促进者 B.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C.课堂教学的管理者

D.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本区环境污染的现状,张老师带领本组老师主动编写有关环境保护的学生读本,说明张老师具有创新教育意识,是学生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故选B。

5.下列现象中,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造成严重损失的 B.违反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 C.侮辱、殴打教师,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 D.侵犯学校校舍、场地和其他财产的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教师法》第六章第三十五条,侮辱、殴打教师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选C。

6.下列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中,属于满族的一项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C

解析:A是回族,B是壮族,C是满族,D是苗族。故选C。

7.下列人物中,发明地动仪的是( )。 A.哥白尼 B.毕昇 C.张衡 D.布鲁诺

正确答案:C 解析: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所发明的,是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故选C。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Internet基本功能的一项是( )。 A.实时监控 B.远程登录 C.电子邮件 D.文件传输

正确答案:A

解析:Internet三大基本功能是远程登录、电子邮件、文件传输。故选A。

9.下列作品中,不是雨果创作的是( )。 A.九三年 B.悲惨世界 C.双城记 D.巴黎圣母院

正确答案:C

解析:雨果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动的领袖,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九三年》等。《双城记》是由英国作家狄更斯所著。故选C。

10.下列选项中,属于碳酸饮料所释放出的气体的一项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氧气

正确答案:B 解析:碳酸很不稳定,受热或振动都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以气泡的形式从水中逸出,所以看到很多气泡。故选B。

11.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的优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这句话提示教师( )。

A.尊重和欣赏学生 B.对学生严慈相济 C.对学生因材施教 D.团结和关心学生

正确答案:A 解析:“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的优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指的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上进心,尊重学生,欣赏学生。故选A。

12.教师方某常给学生起侮辱性绰号,造成恶劣影响,对于方某的这种行为,所在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给予( )。

A.行政处分或解聘 B.行政警告或拘留 C.行政强制或拘留 D.行政处罚或解聘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教育法》第六章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方某的行为属于侮辱学生,其影响性质恶劣,应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故选A。

1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的改革目标,关于这一目标,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师范院校为主体,校本培训为辅 B.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 C.校本培训为主体,师范院校为辅 D.综合大学为主体,师范院校参与

正确答案:B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七章五十三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指出: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的改革目标需要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故选B。

14.下列选项中,对民族乐器箫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A.吹奏乐器 B.打击乐器 C.弹拨乐器 D.拉弦乐器

正确答案:A

解析:箫又名洞箫,单管、竖吹,属于吹奏乐器。故选A。

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的规定,县级以上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落的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 )。

A.临时监护责任 B.委托监护责任 C.教育管理责任 D.收留抚养责任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第43条的规定:县级以上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落地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故选A。

16.下列朝代中,发生了“焚书坑儒”事件的是( )。 A.周 B.秦 C.汉 D.商

正确答案:B

解析: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儒士的事件。故选B。

17.下列成语,不是来源于项羽事迹的是( )。 A.胯下受辱

B.无缘见江东父老 C.霸王别姬 D.破釜沉舟

正确答案:A

解析:胯下受辱的是韩信。故选A。

18.尽管工作压力大,事务繁杂,何老师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用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这体现了何老师( )。

A.身体素质良好 B.职业心理健康 C.教学水平高超 D.学科知识丰富

正确答案:B

解析:何老师工作压力大,事务繁忙,但工作态度积极,微笑面对学生,体现了其健康的职业心理。故选B。

19.下列戏剧中,节选自折子戏“苏三起解”的是( )。 A.玉堂春 B.牡丹亭 C.望江亭 D.窦娥冤

正确答案:A 解析:《苏三起解》又名《女起解》、《洪洞县》。明朝时,名妓苏三和吏部尚书之子王景隆结识,改名玉堂春。故选A。

20.某小学指派带领学生到电影院看电影,由于入口处灯光暗淡,学生陈某在台阶上不慎摔倒,致使头部受到严重伤害,对于陈某所受伤害,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是( )。

A.学校和电影院 B. C.学校

D.和电影院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章“事故与责任”第九条、第十条的相关内容,学校和电影院应该承担相应责任。故选A。

21.人们常说:“做教师的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孩子”,这话提示教师要( )。

A.拓宽知识视野 B.消除刻板印象 C.淡化教师角色 D.善于换位思考

正确答案:D 解析:“做教师的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孩子”是指,作为老师要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善于换位思考,才能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故选D。

22.下列选项中,与“刘伯承和徐向前是元帅”的判断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李白和杜甫是诗人 B.腾格尔和王菲都是歌手 C.王红和李玲是同事 D.邓亚萍和王楠是冠军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是一个复言命题,是表示两事物共同存在的判断,A、B、D跟题干判断类型相同,C项是一个直言命题。是表示两事物之间关系的判断。故选C。

23.和地方各级领导和管理教育的原则是( )。 A.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B.统筹规划,以县为主 C.统筹规划,协调管理 D.统一管理,分工负责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十四条规定:和地方各级领导和管理教育应当遵循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故选A。

24.范老师很少留意那些考试成绩一般的学生,而把主要精力用于培养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范老师的做法( )。

A.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B.有助于教学任务完成 C.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 D.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

正确答案:C

解析:范老师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她只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成绩一般的学生很少留意。故选C。

25.对未成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的是( )。 A.当地

B.父母或其监护人 C.学校

D.教育行政部门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未成年人保》的相关规定,对未成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的是父母或其监护人。故选B。

26.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某县级仍然决定对城镇中小学给予重点投人,该做法( )。

A.违反了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规定 B.违反了不得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规定

C.体现了县级领导和管理教育的责任 D.体现了县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责任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某县级决定对城镇中小学给予重点投入的做法严重的违反了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规定。故选A。

27.下列选项中,对“小李并非既懂英语又懂俄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李懂俄语,但不懂英语 B.小李不懂英语,也不懂俄语 C.小李不懂英语,或不懂俄语 D.小李懂英语,但不懂俄语

正确答案:C

解析:考查联言命题的等值命题。“并非小李既懂英语,又懂俄语”等值于小李不懂俄语。或不懂英语。故选C。

28.某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种做法违背了( )。

A.儿童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B.儿童身心发展的稳定性 C.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D.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正确答案:D 解析:对儿童进行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的发展顺序,把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知识作为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严重的违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故选D。

29.Word中,要将某一文本段的格式复制到其他文本段,应选择的功能按钮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D 解析:把某一个文本段的格式复制到其他文段,应选择格式刷按钮。故选D。

材料分析题 30.于老师决定在班上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特长展示活动,学生们陆续在报名表上写上自己的“拿手好戏”:手工、书法、弹琴、乒乓球……于老师发现,除了小伟,其他学生都报了项目。小伟刚从外地转来,学习成绩很差,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在班上也没有什么朋友,于老师把小伟找来,鼓励他报名参加特长展示活动,小伟却自卑地说自己没有什么特长。于老师启发他说:“不管是什么,只要是拿手的,就可以展示出来!”小伟想了很久,急的快哭了,怯怯的问:“老师,我削梨又快又好,皮不会断开,请问削梨算是特长吗?”于老师当即拍板:“行!就这个了。”展示活动当天,于老师郑重的请小伟表演削梨。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中,小伟拿出了一只黄澄澄的大鸭梨和一把小刀,两手飞快地转动,不一会儿就把梨削好了,削好的梨子圆滑晶莹,细长的果皮垂下来足有两米长。同学们都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从那以后,小伟开朗多了,学习更加用功了,学习成绩有了较大提高。于老师还注意发挥他肯吃苦、爱劳动的优点,推荐他担任班上的卫生委员,他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得到了锻炼。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于老师的教育行为。

正确答案:(1)以学生为本。于老师组织班级全员参与特长展示活动,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性。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于老师的素质教育理念。于老师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当班级的其他学生都报名了,于老师发现小伟没有报名。鼓励小伟报名参加活动。(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在于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于老师重视小伟的个体差异,考虑到小伟刚从外地转来,学习成绩差,没有什么朋友,鼓励小伟报名参加特长展示活动。(3)关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于老师关爱每一个学生。当小伟想到自己削梨又快又好时,于老师当即表示非常好,这说明于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那以后,小伟开朗多了,学习更加用功,成绩提高很快。于老师注意发挥他肯吃苦爱劳动的优点,推荐他当卫生委员。

31.在师德报告会上,石老师这样回顾自己的教育工作:一个学生生病了,把刚吃下去的午饭吐了一地,尽管味道刺鼻,但我问自己,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会嫌弃吗?于是,我拿起工具,弯下腰去收拾干净。一个学生的数学作业改了好几遍,还是做不对,尽管我很心烦,但我告诉自己,如果我是这个学生,我也会很着急。于是,我一遍遍地给他讲解,直到他学会。一个学生很调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要求完成作业,尽管我很生气,但我告诉自己,他还是个孩子,我要帮助他。于是我向家长了解情况,制定帮教计划,号召其他同学也来帮助他。一个学生喜欢偷拿别人的东西,尽管我不喜欢他的行为,但我要分析他这样做的原因。于是,我一次次地观察他,找他谈心,跟他讲道理,直到他改正。请从教

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石老师的教育行为。

正确答案:石老师的行为充分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石老师践行了“爱岗敬业”。注重责任意识,面对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能够尽职尽责的处理,不怕脏、不嫌烦,积极与家长沟通,修改并优化教学计划。在教育实践中履行着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应尽的职责。第二,石老师践行了“关爱学生”。石老师将全身心的爱投入到工作中,以师爱作为工作的核心动力,收拾学生呕吐的赃物,不厌其烦的修改学生作业,耐心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等,都是出于对学生的关爱。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师德的灵魂——“关爱学生”。第三,石老师践行了“教书育人”。石老师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耐心的教导,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四,石老师践行了“为人师表”。石老师坚守高尚情操,以身作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率先垂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第五,石老师践行了“终身学习”。石老师坚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视频“故宫”观看视频“故宫”的片段,回答问题。

32.故宫又称紫禁城,“紫”和“禁”分别代表什么?“紫禁”体现了什么?

正确答案:“紫”:“紫微星坛”位于中天,天帝的所居。封建皇帝自称是天帝的儿子,自认为是真龙天子;而他们所居住的皇宫,被比喻为天上的紫宫。“禁”:皇帝出于维护他们自己的权威和尊严以及考虑自身的安全,除了为他们服务的宫女、太监、侍卫之外,只有被召见的以及被特许的人员才能进入,尊严无比,严禁侵扰。“紫禁”体现了皇帝希望自己身居紫宫,可以施政以德,四方归化,八面来朝,达到江山永固,以维护长期统治的目的。

33.谈谈你对紫禁城的建筑“源于古人聚居的居住形式”,而又超越“居民房”的理解。

正确答案:“源于古人聚居的居住形式”:紫禁城的建筑中轴对称、院落冲门,源于古人聚居的居住形式,满足居住的需要。跟民居有相似的建筑结构和建筑形式。“超越民居房”:①满足居住、办公、外交等多重职能。②建筑中考虑到宫廷大家庭维护王朝秩序的需要,房间设置、机构职能多于民居。③房屋面积大、数量多、高度高,体现了地位和权利。④精巧的雕刻、精美的装饰装潢、高超的艺术价值。⑤建筑中融入人文理念,“家”“国”意识。

写作题 3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论说文。一位母亲非常重视儿子的前途,每天苦口婆心地教育儿子要努力读书,要有礼貌,要讲信用,要忠于国家……而父亲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回来又常常看书。爱子心切的母亲终于忍不住说:“你

别只顾你的公事和看书,你也该好好地管教管教你的儿子啊!”父亲意味深长地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儿子啊!”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正确答案:【范文】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故事中,孩子的父亲意味深长地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儿子啊!”这句话如雷贯耳、发人深省。它告诉我们。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同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人民教师,老师的一言一行也会直接关系孩子的身心健康,言传再多也不如身教有效。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启功先生所提的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非常准确地解读了这个故事的内涵。学,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学问、知识以至技能。仅仅具有“学”还不够,还要能够成为后学的师表。行,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品行,这包括着思想、行为、待人、对己。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应该能够成为他人的模范。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所有教师所遵循的,教师的“为人师表”是对学生身教的直接表现。老师的思想和行为,应该对学生起表率作用。扪心自问,现在的教师,是不是也犯了故事中妻子同样的错误,只做“语言上的巨人”,却是“行动上的矮子”呢?老师们每天对学生絮絮叨叨地大谈读书学习的重要,自己却不能够以身作则。老师是学生们的楷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且学生模仿能力比较强。从这方面来说,教师的身教应重于言传,学生会在教师无声的语言里感受到教师心灵的呼唤,从而改变人生的轨迹。比如在学校,老师为发动学生博览群书,苦口婆心地规劝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名言几乎成了老师们的口头禅。可是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始终未能养成,往往是三分钟热血之后,便把买来的优秀书刊束之高阁。为此,老师也会苦恼,怎能让学生“爱上读书没商量”呢?这个问题应该是即将实现教育职业理想的我们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想老师们可以结合学校的读书活动,读书会等,以身作则,给学生做个表率。老师们可以选择对学生成长、对教学有益的书籍进行阅读。在阅读中把令人心醉的小故事、富有启迪的话语、有感悟的信息详细记录下来,让思维的火花永不熄灭。看到老师在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读书,学生会效仿,这是一种潜在而又巨大的动力。学生和老师一起写读书笔记,每周末和学生交换检查。当学生看到老师工工整整写的满满一大本读书笔记时,惊讶和敬佩之情肯定溢于言表。如果能让学生看到老师发表的文章,那学生更会感受到“身教”的美丽。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加里宁也说过:“教师的世界,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学生。”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教育学生,仅靠口头上的说教是不够的,还需要以为人师表的身教来感化和熏陶学生。让我们都来做一个身教重于言传的教师吧!

解析:先明确立意。从故事中可以提炼两种立意:一是从家庭教育角度而言,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可选取以下题目,如《好爸爸胜过好老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等。二是结合考试性质,从教育观角度立意,题目如《对孩子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给定范文是一篇从教师观角度写作的议论文,总体上是递进式逻辑关系。开头,引述材料的关键句,提出观点:“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老师的一言一行也会直接关系孩子的身心健康,言传再多也不如身教有效”。第二、三段,通过引用名言、具体事例论证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四段,论述如何践

行“身教重于言教”这一理念,提出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具体做法,如师生一起阅读。结尾处,引用名言警句,观点明确,文采斐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