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x年全市爱国卫生工作要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以创建全国一流城乡环境质量、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为目标,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突出抓好社区院落环境治理、“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巩固、农村改水改厕、病媒生物防制、健康教育和灾后农民集中居住区环境治理等工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开创爱国卫生工作新局面,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作出贡献。
一、突出重点,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1、提升中心城区和近郊县(区)人居环境质量。结合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以实施“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星级院落”为抓手,以目标管理和行政效能问责为保障,坚持分类指导,推广社区院落居民自治管理和物业管理模式,落实宣传发动、培训指导、督导检查等措施,进一步深化社区院落环境治理工作,院落环境卫生复查合格率和“星级院落”巩固达标率达90%,实施居民自治管理和物业管理的院落覆盖面增加10%。整治铁路沿线和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切实消除卫生死角。做好街面规范经营、市容秩序维护等工作,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2、加强远郊县(市)城区环境卫生管理。继续加大对纯居民院落、困难企事业单位院落等区域的治理力度,进一步完善院落基础卫生设施,实行全方位清扫保洁和垃圾收运,院落环境卫生复查合格率和“星级院落”巩固达标率达85%。加强各类市政、环卫设施的日常维护,加快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
3、继续开展场镇环境综合治理。以卫生创建为抓手,整治场镇“脏、乱、差”现象,搞好环境绿化、美化、亮化,做到街面整洁、市场归区、摊点归位、道路通畅。
4、切实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按照“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标准,扩大垃圾收运“组收、村集、镇运、县处置”的覆盖面,开展清垃圾、清污水、清污泥、清杂物的“四清”活动,大力推行“改水、改厕、改厨、改圈”,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立足长效管理,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
x年,省爱卫会将对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巩固工作进行暗访检查,中心城区和市有关部门要对照新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行业管理职责,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原则,抓好以下工作:
1、全面强化城市管理。突出抓好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整治,从严整治出摊占道、乱贴乱画等问题,强化户外广告和店牌店招设置管理。严格整治城乡违法建设,坚决拆除违章建筑。严格道路交通管理,规范路面行停秩序。群众对市容环境卫生状况满意率不小于90%。
2、全面优化城市生态。加快“园在城中”建设步伐,大力实施破墙透绿和立体绿化,建好城区生态型道路,抓好道路、河道绿化。加快凤凰山等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新增绿地面积570公顷,抓好绕城高速生态带等生态屏障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于36%,绿地率大于31%。
3、深化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建设工地、运渣车、机动车尾气综合整治,深入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性工程建设和日常监管,强化中小河流域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5天,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不小于96%。
4、加大农贸市场整治力度。按照“三化”(设施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服务规范化)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加强市场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周边秩序管理,巩固提升农贸市场升级达标整治成果。
5、加强“五小”行业规范化管理。加大对小餐饮、小美容美发、小旅馆、小歌舞厅、小浴室等“五小”行业的执法监督力度,落实清洗、消毒、通风等卫生措施,完善“三防”设施,加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健全“五小”行业管理机制。
三、以改水改厕改环境为重点,推动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深入开展
1、实施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农村改厕项目。全面完成项目任务,青白江区、邛崃市、双流县、郫县、大邑县、蒲江县要落实配套资金,做好项目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和宣传发动工作,x年9月底前完成8500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任务。各郊区(市)县要做好x年项目前期准备工作,x年内启动项目实施。
2、加快农村改水改厕进程。各郊区(市)县和市有关部门要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加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新建和改造力度,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健全饮水水质监测网络,x年内解决3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房无害化卫生厕所率达100%。都江堰市完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地震灾区水与环境卫生”项目(100户卫生厕所)建设。
3、开展灾后农民集中居住区“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集中整治居住区环境卫生,开展个人卫生指导和健康教育活动,x年底,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灾后农民集中居住区环境卫生达标率达90%,“星级集中居住区”建成挂牌率达50%,农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60%,农民卫生行为形成率达50%,初步实现灾后农民集中居住区卫生设施完善、生活环境整洁、农民个人卫生良好。
四、以卫生创建为载体,不断提升城乡卫生水平
1、巩固发展省级卫生县城成果。各郊区(市)县要突出抓好社区院落、农贸市场以及“五小”行业等的常态管理工作,巩固发展省级卫生县城成果。双流县、郫县、新津县等区(市)县要创造条件,积极争创国家卫生县城。
2、推进卫生村镇创建和巩固工作。各郊区(市)县要加快乡村道路、给排水、垃圾储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镇容镇貌和村容村貌整治,积极开展卫生村镇创建工作。力争全市创建省级卫生村14个、市级卫生镇3个、市级卫生村28个。对已建成的'15个省、市级卫生镇进行暗访复评。
3、继续开展卫生先进单位、无吸烟单位等创建活动。各区(市)县要利用4月爱国卫生月和重大节假日活动等契机,组织动员各部门、各单位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创建一批爱国卫生红旗单位、卫生先进单位、无吸烟单位。
五、结合重大疾病防治,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1、坚持开展以灭鼠为重点的“除四害”活动。按照“群众动手、科学治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社会监督”的原则,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四害”孳生地治理,将“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
2、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各区(市)县要建立完善病媒生物监测体系,落实监测人员、监测经费,各级疾控中心要按照《成都市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的要求,加强“除四害”技术指导,开展病媒生物监测。
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四月份是第27个全国爱国卫生月, 营山县渌井镇、根据营山县爱卫会指示精神和镇爱国卫生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积极开展了“建设县城新窗口、打造秀美小城镇”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月活动。现将工作完成情况做以下总结:
一、领导重视
为贯彻落实营山县爱卫会指示精神,确保此次活动抓出实效,渌井镇制定了实施方案,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同时要求各有关单位密切配合、积极参与,以县爱卫会文件精神为指导,以人民群众健康为宗旨,搞好发动宣传,积极组织实施,完成方案目标。
二、宣传有力
营山县渌井镇、利用多种传播媒体,向群众广泛宣传与灾害有关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利用多种途径,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印发宣传资料 4000余份,横幅标语,健康专栏5期,群众受宣传人次,同时组织和指导群众开展群防群控,教育群众提高卫生防病意识,自觉做到不乱扔、乱倒、乱吐、乱画、乱张贴,提高全民爱卫意识。从而营造人人爱卫生、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三、落实到位
(一)扎实开展了除四害活动。春季是老鼠、蟑螂、苍蝇、蚊子等四害繁殖生长的高峰期与活跃期。也是传播相关疾病的危险期,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除四害活动,购鼠药20公斤,做到规范投药,不留死角。
(二)集中力量整治环境卫生。本月治理脏乱道路4.5公里,清除暴露垃圾15吨,冲洗阴阳沟3条,清除乱张贴“牛皮癣”1500余处,解决群众卫生投入2件,发动群众参与治理余人。在街道:各镇级单位组织单位职工、街道居民全面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对辖区内背街小巷、绿化带、居民小区、公共厕所、待建工地、楼道走廊、门窗墙面、单位院落的.“卫生死角”进行清除,及时清除积存垃圾,整治乱堆乱放现象。清除了污水横流、垃圾暴露、乱贴乱画、违章搭建、占道经营等现象,并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补植残缺、枯死植物,清洗绿化带护栏和植物上的灰尘,清理绿化带内枯枝烂叶和垃圾杂物。在农村:各村组织群众清理积存垃圾、整治排洪(污)渠道、治理污水、清理乱堆乱放,规范了家禽、家畜饲养,净化美化了村容村貌。
(三)督促、指导跟踪到位。此次爱国卫生月活动中,镇主管领导亲自带队参与督导,组织人员到各单位进行现场督促、指导跟踪,不留死角,严格标准,确保了活动不走过场。
(四)制度管理保长效。镇对各卫生区进行了细化、量化,使人人头上都有目标,人人都是卫生监督员,保证了清洁卫生工作有人管,有具体的人员做,各村落实了保洁人员,实现了规范化管理,确保长效。
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为认真落实市和县爱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动我局爱国卫生工作深入有序地开展,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集中力量、千方百计,有计划、分阶段解决社会公共卫生老大难问题。实现卫生靠突击向以人为本,提高公共环境健康质量为目标的转变,保证创建我局内涵建设七项综合治理指标的顺利完成。
一、对全局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
为保持我局环境卫生和我局的干净整洁,特别是脏、乱、差问题,我局要求各科室制定出辖区内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广泛发动群众经常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彻底清除室内外、背街小巷垃圾、污物、卫生死角等。单位严格落实“门前五包”的管理办法,进行统一的要求,统一管理,加大对办公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建设,建立了保洁制度,环境卫生和生活卫生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二、开展除四害工作
积极购买灭“四害”药物,统一消杀,不留空白,根据实际情况,统一投放药物消灭“四害”,消杀期间有公告,有安全措施并作好技术指导,同时,加强药品管理,避免各种不安全事故发生。
四、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检查
加大对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在四月份的爱国卫生月活动中组织了司法所进行了卫生环境大检查,对不重视卫生环境的个人进行了暴光和责令整改等措施,同时对卫生死角进行了清理整顿。掀起了一个创卫新高潮。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进行实地宣讲教育,达到了人人了解、人人支持、人人防卫的目的,提高了卫生健康意识。